Gate 廣場「創作者認證激勵計劃」開啓:入駐廣場,瓜分每月 $10,000 創作獎勵!
無論你是廣場內容達人,還是來自其他平台的優質創作者,只要積極創作,就有機會贏取豪華代幣獎池、Gate 精美週邊、流量曝光等超 $10,000+ 豐厚獎勵!
參與資格:
滿足以下任一條件即可報名👇
1️⃣ 其他平台已認證創作者
2️⃣ 單一平台粉絲 ≥ 1000(不可多平台疊加)
3️⃣ Gate 廣場內符合粉絲與互動條件的認證創作者
立即填寫表單報名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7159
✍️ 豐厚創作獎勵等你拿:
🎁 獎勵一:新入駐創作者專屬 $5,000 獎池
成功入駐即可獲認證徽章。
首月發首帖(≥ 50 字或圖文帖)即可得 $50 倉位體驗券(限前100名)。
🎁 獎勵二:專屬創作者月度獎池 $1,500 USDT
每月發 ≥ 30 篇原創優質內容,根據發帖量、活躍天數、互動量、內容質量綜合評分瓜分獎勵。
🎁 獎勵三:連續活躍創作福利
連續 3 個月活躍(每月 ≥ 30 篇內容)可獲 Gate 精美週邊禮包!
🎁 獎勵四:專屬推廣名額
認證創作者每月可優先獲得 1 次官方項目合作推廣機會。
🎁 獎勵五:Gate 廣場四千萬級流量曝光
【推薦關注】資源位、“優質認證創作者榜”展示、每週精選內容推薦及額外精選帖激勵,多重曝光助你輕
華爾街押注 2028 牛市!摩根大通推比特幣票據 1.5 倍槓桿無上限
摩根大通推出結構型票據,押注比特幣四年週期規律:減半後上漲、兩年後熊市、再迎牛市。該產品與貝萊德比特幣現貨 ETF 掛鉤,設計 2026 年和 2028 年觀察點。若持有到 2028 牛市且 IBIT 超過目標價,將獲得漲幅 1.5 倍報酬且無上限。2026 年若未上漲可延至 2028 年,跌幅超 40% 才虧損本金。
比特幣四年週期邏輯:票據剛好踩點
(來源:SEC)
比特幣自創立以來,市場觀察者普遍認為其價格走勢具有明顯的「四年週期」:每次區塊獎勵減半之後(約每四年一次),通常會迎來價格上漲的牛市;接著約兩年後進入調整的熊市,再於下一次減半或前夕再次走強。這種週期性源於供應端的結構性變化,每次減半使新比特幣產出速度減半,供應增速放緩在需求穩定或增長的情況下推高價格。
2024 年比特幣已完成最近一次減半,區塊獎勵從 6.25 枚降至 3.125 枚。若歷史模式再次上演,市場可能在 2026 年面臨下修,而後在 2028 年再次迎來強勁上漲的牛市。摩根大通此次推出的結構型票據設計,正好符合這一周期預期。這種踩點顯示華爾街機構對比特幣週期性規律的深度研究和認可。
從歷史數據來看,這種四年週期確實存在。2012 年首次減半後,2013 年比特幣從 13 美元漲至 1,100 美元;2016 年第二次減半後,2017 牛市推動比特幣從 650 美元漲至 19,666 美元;2020 年第三次減半後,2021 牛市使比特幣從 8,000 美元漲至 69,000 美元。每次減半後約 12-18 個月,比特幣價格都會創下歷史新高,隨後在 2-3 年內回調 70%-85%,然後在下次減半前後重啟牛市。
摩根大通的票據設計正是基於這種規律。2026 年預計是調整期,因此設置了「若未上漲則延長」的機制;2028 年預計是牛市高峰,因此設置了高槓桿回報機制。這種基於週期規律的產品設計,在傳統金融中極為罕見,顯示比特幣的市場行為已經被機構深入理解並轉化為可交易的金融產品。
比特幣四年週期歷史
2012 年減半:2013 牛市漲至 1,100 美元(從 13 美元起算漲 84 倍)
2016 年減半:2017 牛市漲至 19,666 美元(從 650 美元起算漲 30 倍)
2020 年減半:2021 牛市漲至 69,000 美元(從 8,000 美元起算漲 8.6 倍)
2024 年減半:預期 2025-2026 牛市,2028 年可能迎來下一波高峰
2026 年沒漲就「續攤」到 2028 牛市
這項結構型票據與貝萊德(BlackRock)推出的比特幣現貨 ETF(IBIT)掛鉤。產品的運作機制設計精巧,分兩階段觀察:第一階段觀察期截至 2026 年底,若 IBIT 的價格較產品發行時的價格上漲,票據將被「提前贖回」,投資人可獲得至少 16% 的固定報酬,此報酬來自於 IBIT 選擇權權利金。
若 IBIT 沒有上漲,票據將延長至 2028 年底,投資人將繼續持有該部位,享有潛在的更高報酬。這種「續攤」機制是產品設計的核心創新。傳統結構型商品通常有固定到期日,若標的資產未達目標,投資者只能接受損失或有限收益。摩根大通的設計允許投資者「等待下一個牛市」,這與比特幣的週期性特質完美契合。
從投資者角度看,這種機制提供了極大的靈活性。若 2026 年比特幣確實如週期理論預測進入熊市,投資者不會被迫在低點退出,而是可以持有到 2028 年潛在的牛市高峰。這種設計降低了「時機錯誤」的風險,因為比特幣的短期價格極難預測,但多年週期的規律性相對更可靠。
16% 的固定報酬來自 IBIT 選擇權權利金,這是結構型票據常見的收益來源。摩根大通作為發行方,會賣出 IBIT 的看漲期權收取權利金,這些權利金的一部分用於支付投資者的固定報酬。這種策略在期權市場稱為「備兌看漲期權」(Covered Call),是相對穩健的收益增強策略。
1.5 倍槓桿回報無上限的爆發力
若持有到 2028 年底,並且 IBIT ETF 的價格超過摩根大通設定的終極目標價,投資人將至少獲得原始投資報酬(IBIT 上漲幅度)的 1.5 倍報酬且無上限。這代表若 2028 年比特幣行情如預期般猛烈上攻,回報可能遠高於傳統投資工具。
舉例說明這種機制的威力。假設投資者在比特幣價格 9 萬美元時購買票據,到 2028 年比特幣漲至 27 萬美元(上漲 200%)。傳統投資的收益是 200%,但這款票據的收益是 200% × 1.5 = 300%。若比特幣漲至 45 萬美元(上漲 400%),票據收益是 400% × 1.5 = 600%。這種放大效應在牛市中極具吸引力。
「無上限」是另一個關鍵特性。許多結構型商品會設置收益上限,例如「最高獲利 50%」。摩根大通的設計沒有這種限制,意味著若 2028 牛市真的如 2021 年般狂熱,比特幣從當前價格漲 5-10 倍,投資者的收益將是 7.5-15 倍。這種潛在回報在傳統金融產品中極為罕見。
然而,這種高回報伴隨著高風險。1.5 倍槓桿放大收益的同時,也意味著若投資者判斷錯誤,損失也會被放大。此外,持有到 2028 年意味著長達 3-4 年的資金鎖定,期間無法靈活調整。對於風險偏好較低或需要資金流動性的投資者,這種產品可能不適合。
跌超 40% 才虧損的保護機制
雖然這款產品設計出多重獲利機會,但也非全然無風險。摩根大通強調,票據不保證本金。若持有到 2028 年,且 IBIT ETF 的價格下跌超過 40%,投資人將依下跌幅度按等比例虧損本金。這種「40% 保護墊」是產品設計的關鍵風險參數。
摩根大通在風險聲明中寫道:「如果票據在期滿時 IBIT 的最終價格低於我們設定的『障礙價格』(即初始價格的 60%),投資人將損失每下跌 1% 對應 1% 的本金。」這意謂著,若遇極端熊市行情,最壞情況可能導致全部本金損失。
舉例說明風險機制。假設投資者在比特幣 9 萬美元時購買票據,障礙價格是 5.4 萬美元(60%)。若 2028 年比特幣價格:(1)高於 9 萬美元:獲得上漲幅度的 1.5 倍收益;(2)在 5.4 萬至 9 萬之間:獲得 16% 固定收益(2026 年提前贖回)或小幅收益(2028 年到期);(3)低於 5.4 萬美元:按比例虧損本金。若跌至 4.5 萬(跌 50%),虧損 50%;若跌至 1.8 萬(跌 80%),虧損 80%。
這種結構在比特幣歷史熊市中存在觸發風險。2022 年熊市低點約 1.6 萬美元,較 2021 年高點 6.9 萬美元跌幅達 77%。若類似跌幅在未來重現,投資者將面臨重大本金損失。因此,這款產品僅適合堅信比特幣長期上漲且能承受最壞情況下大額虧損的投資者。
為何華爾街機構要推這類產品
摩根大通的這檔產品推出時機耐人尋味,正值越來越多華爾街大型機構試圖以「可控風險、明確邏輯」的方式參與加密市場。比起直接買幣或做波段交易,結構型票據讓資產管理人得以進行「條件式押注」,抓住行情轉向時機。
此外,伴隨比特幣 ETF 被美國 SEC 批准後,市場對於合法、透明、具監管依據的加密金融商品需求暴增。結構型票據成為這一新趨勢中的最新一環,標誌著傳統金融與數位資產正日益融合。
從銀行角度看,結構型票據是高利潤產品。銀行透過複雜的衍生品組合(買賣期權、互換等)創造出這些產品,賺取結構成本與銷售價格之間的利差。這種利差通常在 2%-5%,對於數億美元規模的產品而言,利潤極為可觀。因此,銀行有強烈動機開發此類產品。
對於合格投資者(通常要求淨資產超過 100 萬美元或年收入超過 20 萬美元),結構型票據提供了不同於直接持有比特幣或購買 ETF 的投資選擇。它將比特幣的潛在收益與固定收益和部分保護機制結合,創造了風險收益特徵介於債券和股票之間的混合產品。
常見問題
摩根大通比特幣票據適合誰?
適合相信 2028 牛市週期、資金可鎖定 3-4 年、能承受最壞情況下大額本金損失的合格投資者。不適合需要流動性或風險承受能力低的投資者。
16% 固定報酬如何產生?
A:來自 IBIT 選擇權權利金。摩根大通賣出備兌看漲期權收取權利金,部分用於支付投資者的固定報酬。
若 2026 年比特幣橫盤怎麼辦?
若 IBIT 價格未上漲,票據將延長至 2028 年,投資者繼續持有並等待下一波牛市,不會被迫在低點退出。
1.5 倍槓桿是如何實現的?
透過期權組合。摩根大通可能買入看漲期權並賣出部分看跌期權,創造槓桿效應。具體結構未公開,但原理是透過衍生品放大上漲收益。
最壞情況下會虧多少?
若 2028 年比特幣跌破初始價格的 60%(障礙價格),投資者將按比例虧損本金。極端情況下若比特幣歸零,投資者將損失全部本金。
為什麼不直接買比特幣或 IBIT ETF?
結構型票據提供槓桿效應(1.5 倍)和部分保護(跌 40% 內保本),但犧牲了流動性和部分上漲收益(需支付結構成本)。適合特定風險偏好的投資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