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 廣場「創作者認證激勵計劃」開啓:入駐廣場,瓜分每月 $10,000 創作獎勵!
無論你是廣場內容達人,還是來自其他平台的優質創作者,只要積極創作,就有機會贏取豪華代幣獎池、Gate 精美週邊、流量曝光等超 $10,000+ 豐厚獎勵!
參與資格:
滿足以下任一條件即可報名👇
1️⃣ 其他平台已認證創作者
2️⃣ 單一平台粉絲 ≥ 1000(不可多平台疊加)
3️⃣ Gate 廣場內符合粉絲與互動條件的認證創作者
立即填寫表單報名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7159
✍️ 豐厚創作獎勵等你拿:
🎁 獎勵一:新入駐創作者專屬 $5,000 獎池
成功入駐即可獲認證徽章。
首月發首帖(≥ 50 字或圖文帖)即可得 $50 倉位體驗券(限前100名)。
🎁 獎勵二:專屬創作者月度獎池 $1,500 USDT
每月發 ≥ 30 篇原創優質內容,根據發帖量、活躍天數、互動量、內容質量綜合評分瓜分獎勵。
🎁 獎勵三:連續活躍創作福利
連續 3 個月活躍(每月 ≥ 30 篇內容)可獲 Gate 精美週邊禮包!
🎁 獎勵四:專屬推廣名額
認證創作者每月可優先獲得 1 次官方項目合作推廣機會。
🎁 獎勵五:Gate 廣場四千萬級流量曝光
【推薦關注】資源位、“優質認證創作者榜”展示、每週精選內容推薦及額外精選帖激勵,多重曝光助你輕
Vitalik 驚人論斷!越聰明越危險,笨規則才能救聰明人
以太坊創辦人 Vitalik Buterin 在最新文章《Galaxy Brain Resistance》中指出,越聰明的人越容易陷入思維陷阱,用高智商為不道德行為辯護。他建議回歸簡單的道德準則,抵抗 Galaxy Brain(銀河大腦)式的自我欺騙。銀河大腦源自網路梗圖,用於誇讚絕妙想法,後來變成反諷「想太多」行為。
銀河大腦陷阱:聰明人的自我欺騙
Galaxy Brain 的中文翻譯是「銀河大腦」,但其實來自於一個網路梗(Meme),類似於多層發光腦袋疊加的圖片。這一開始當然是褒義的,用來誇讚對方的想法非常絕妙,也就是聰明。但後來隨著用法氾濫,逐漸變成了某種反諷,大概的意思是「想太多了,邏輯繞得太遠了」。
Vitalik 在這裡提到銀河大腦,特指那種「利用高智商進行思維體操,把沒道理的事情硬說成有大道理」的行為。比如:明明是為了省錢大裁員,卻非要說是「向社會輸送高素質人才」;明明是發空氣幣割韭菜,卻宣稱是在「用去中心化治理賦能全球經濟」。這些都可以算是「銀河大腦」式思維。
Resistance(抗性)的概念很容易被繞暈,用流行的說法可以類比為「防被帶節奏的能力」,或者是「防忽悠能力」。所以 Galaxy Brain Resistance 應該是 Resistance to becoming Galaxy Brain,即:「抵抗(演變成)銀河大腦(胡扯)的能力」。或者更準確地說,是用來描述某種思維或論證風格被濫用來「證明任何你想要的結論」的難易度有多高。
這個「抵抗」可以是針對某個「理論」的。抵抗力低(Low Resistance)的理論:稍微一推敲,就能演變成極其離譜的「銀河大腦」邏輯。抵抗力高(High Resistance)的理論:無論你怎麼推敲,它都保持原樣,很難演變成離譜的邏輯。比如 Vitalik 說,他理想中的社會法律應該有一條紅線:只有當能講清楚某種行為如何對具體的受害者造成傷害或風險時,才能禁止它。這種標準就很有 Galaxy Brain 抵抗力,因為它不接受「我主觀不喜歡」「有傷風化」這種無限可拉扯或模糊的理由。
長期主義的危險:無限拉長的時間萬能藉口
Vitalik 在文章中舉出了很多例子,甚至以我們常聽到的理論為例,比如「長期主義」和「必然主義」。「長期主義」很難抵抗銀河大腦式思維的侵蝕,因為它的抗性極低,簡直就是一張「空白支票」。因為「未來」太遙遠、太模糊了。
高抗性的說法:「這棵樹 10 年後能長高 5 公尺」。這是可驗證的,不容易瞎扯。低抗性的「長期主義」:「雖然我現在要做一件極不道德的事(比如清除一部分人、或者是發動戰爭),但這是為了 500 年後人類能過上烏托邦式的生活。經過我的計算,未來的幸福總量是無窮大的,所以現在的犧牲是忽略不計的。」
你看,只要你把時間拉得夠長,你可以為任何當下的惡行辯護。正如 Vitalik 所說:「如果你的論證可以證明任何事情是正當的,那麼你的論證就什麼也證明不了。」不過 Vitalik 也承認「長期很重要」,他批評的是「用過度模糊、不可驗證的遠期收益,來蓋掉當下明確的傷害」。
在加密貨幣領域,這種長期主義話術極為常見。許多專案方在被質疑代幣經濟模型不合理、團隊大量拋售時,會辯解說「我們在為 10 年後的願景佈局」。投資者虧損 90% 時,專案方說「這是必經的熊市洗盤,長期持有者終將獲得回報」。這些話術利用了「長期」的不可驗證性,讓批評者難以反駁。
必然主義:最完美的責任逃避術
另一個重災區是「必然主義」(Inevitabilism)。這也是矽谷和科技圈最愛用的防身術。話術是這樣的:「AI 取代人類工作是歷史的必然,就算我不做,別人也會做。所以我現在激進地開發 AI 不是為了賺錢,而是順應歷史潮流。」
抗性低在哪裡?它完美地消解了人的責任感。既然「必然」的,那我就不需要為我造成的破壞負責了。這也是一種典型的銀河大腦:把「我想賺錢 / 我想掌權」的私慾,包裝成了「我在執行歷史的任務」。
在 Web3 領域,必然主義話術同樣氾濫。「區塊鏈革命是必然的,中心化系統必將崩潰」——這種論述為各種激進行為提供了藉口。發行高通膨代幣?沒關係,因為法幣崩潰是必然的。忽視安全審計快速上線?沒關係,因為 move fast and break things 是創新必然路徑。這些辯護都利用了「必然」的不可證偽性。
低抗性理論的兩大特徵
時間拉長:將判斷標準推到遙遠未來,使當下行為無法被驗證
責任消解:將個人選擇包裝成歷史必然,逃避道德責任
高抗性規則:回歸幼兒園級道德鐵律
面對這些「聰明人的陷阱」,Vitalik 給出的解藥出人意料的樸素,甚至有點「笨」。他認為,越是聰明人,越需要高抗性的規則來約束自己,防止自己腦力雜技玩脫了。第一,堅守「義務論」(Deontological Ethics),也就是幼兒園級別的道德鐵律。
別去算什麼「為了全人類未來」的複雜數學題了,回歸最死板的原則:不要偷竊、不要殺無辜的人、不要詐騙、尊重他人的自由。這些規則抗性極高,因為它們非黑即白,沒法商量。當你試圖用「長期主義」的大道理來解釋為什麼你要挪用用戶資金時,「不要偷竊」這條死板的規則會直接打你的臉:偷了就是偷了,別扯什麼為了偉大的金融革命。
這種回歸簡單規則的建議,在哲學上被稱為義務論倫理學(Deontological Ethics)。與功利主義(計算總體幸福最大化)不同,義務論強調某些行為本身就是對或錯,不取決於後果。不要殺人就是不要殺人,不能因為「殺一個人救一百個人」就變得正當。這種絕對性使得義務論具有極高的 Galaxy Brain 抗性。
高抗性道德鐵律
不要偷竊:無論理由多麼崇高,挪用資金就是偷竊
不要殺無辜的人:不能用「長期利益」合理化當下的傷害
不要詐騙:無論包裝多麼精美,虛假宣傳就是詐騙
尊重他人自由:不能因為「必然趨勢」強迫他人接受你的選擇
物理環境的影響:別住舊金山灣區
第二,持有正確的「倉位」,甚至包括物理位置。俗話說屁股決定腦袋。如果你天天混在舊金山灣區的那個回音室裡,身邊全是搞 AI 加速主義的人,你很難保持清醒。Vitalik 甚至給出了一個物理層面的高抗性建議:不要住在舊金山灣區。
這個建議看似玩笑,實則深刻。當你被同質化的觀點包圍時,你的思維會不自覺地向群體靠攏。舊金山灣區作為全球科技創新中心,聚集了大量 AI、加密貨幣、生物科技的創業者和投資人。這些人往往持有極度樂觀的技術信仰,認為技術能解決一切問題,快速行動比謹慎評估更重要。在這種環境中,質疑聲音會被視為「不懂創新」或「保守落後」。
物理位置影響認知的機制已被社會心理學證實。當你日常接觸的所有人都在做某件事、說某種話時,你會認為這是「正常的」「正確的」。矽谷的泡沫文化、華爾街的貪婪文化、學術圈的象牙塔文化,都是這種群體思維的體現。Vitalik 建議的物理隔離,實際上是認知多元化的一種手段:離開回音室,接觸不同背景、不同價值觀的人,保持思維的獨立性。
從 Web3 實踐來看,許多成功的專案創辦人確實選擇了遠離矽谷。Vitalik 本人常年在全球各地遊走,而非固定在某個科技中心。這種流動性使他能夠接觸不同文化和觀點,避免陷入單一群體的思維泡沫。
加密圈的銀河大腦實例
加密貨幣領域充斥著銀河大腦式的辯護。FTX 的 Sam Bankman-Fried 曾用「有效利他主義」為其高風險行為辯護,聲稱挪用用戶資金進行高槓桿交易是為了賺更多錢捐給慈善事業。Terra/LUNA 的 Do Kwon 用「演算法穩定幣是金融創新」為其不可持續的經濟模型辯護。這些都是典型的用複雜理論掩蓋簡單惡行的案例。
Vitalik 的文章本質上是在警示那些絕頂聰明的精英:不要因為你智商高,就覺得可以繞過樸素的道德底線。那些聽起來能解釋萬物的「銀河大腦」理論,往往是最危險的萬能藉口。反而那些聽起來死板、教條的「高抗性」規則,才是防止我們自欺欺人的最後一道防線。
對於加密貨幣從業者和投資者而言,這篇文章提供了重要的認知框架。當你聽到某個專案方用複雜理論解釋其不尋常行為時,問自己:這是真正的創新,還是銀河大腦式的自我欺騙?當你試圖為自己的投機行為找理由時,回到最簡單的規則:這真的符合道德底線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