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 廣場「創作者認證激勵計劃」開啓:入駐廣場,瓜分每月 $10,000 創作獎勵!
無論你是廣場內容達人,還是來自其他平台的優質創作者,只要積極創作,就有機會贏取豪華代幣獎池、Gate 精美週邊、流量曝光等超 $10,000+ 豐厚獎勵!
參與資格:
滿足以下任一條件即可報名👇
1️⃣ 其他平台已認證創作者
2️⃣ 單一平台粉絲 ≥ 1000(不可多平台疊加)
3️⃣ Gate 廣場內符合粉絲與互動條件的認證創作者
立即填寫表單報名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7159
✍️ 豐厚創作獎勵等你拿:
🎁 獎勵一:新入駐創作者專屬 $5,000 獎池
成功入駐即可獲認證徽章。
首月發首帖(≥ 50 字或圖文帖)即可得 $50 倉位體驗券(限前100名)。
🎁 獎勵二:專屬創作者月度獎池 $1,500 USDT
每月發 ≥ 30 篇原創優質內容,根據發帖量、活躍天數、互動量、內容質量綜合評分瓜分獎勵。
🎁 獎勵三:連續活躍創作福利
連續 3 個月活躍(每月 ≥ 30 篇內容)可獲 Gate 精美週邊禮包!
🎁 獎勵四:專屬推廣名額
認證創作者每月可優先獲得 1 次官方項目合作推廣機會。
🎁 獎勵五:Gate 廣場四千萬級流量曝光
【推薦關注】資源位、“優質認證創作者榜”展示、每週精選內容推薦及額外精選帖激勵,多重曝光助你輕
英偉達財報驅散AI泡沫陰霾:科技股全線反彈,联准会12月降息沒戲?
2025 年 11 月 20 日,英偉達超預期財報引爆全球風險資產反彈,其盤後股價飆漲 5.7% 至 197.6 美元,帶動納斯達克 100 指數期貨躍升 1.7%,標普 500 期貨漲 1.2%。
亞洲市場同步響應,日經 225 指數暴漲 3.7%,韓國 Kospi 指數升 2.5%,比特幣也重返 92000 美元上方。這份財報緩解了市場對 AI 開支可持續性的擔憂,但联准会利率路徑與就業數據不確定性仍制約反彈高度。
英偉達業績成爲市場轉折點:AI 敘事重獲動能
英偉達 2026 財年第三季度營收 570.06 億美元,同比增長 62%,淨利潤 319.1 億美元,均顯著超越華爾街預期。更關鍵的是,公司對第四季度給出 650 億美元營收指引,較市場共識 616.6 億美元高出 5.4%,證明 AI 需求未見疲軟。首席執行官黃仁勳在聲明中強調“計算需求持續加速,AI 正無處不在且同時處理一切任務”,這份樂觀預期直接對沖了近期對科技股估值泡沫的擔憂。
財報發布後,不僅英偉達股價飆升,Alphabet 因新版 Gemini AI 模型獲好評暴漲 4%,AMD、微軟等 AI 概念股同步走強。Wilson Asset Management 投資組合經理 Matthew Haupt 評價:“這份財報成爲股市下跌的斷路開關——當情緒轉向南方時,他們交付了偉大成績。”
宏觀背景復雜化:利率路徑與數據真空的挑戰
盡管科技股強勢反彈,宏觀環境仍存隱憂。联准会 10 月會議紀要顯示,多數官員認爲在 2025 年底前保持利率穩定是合適的,這與市場預期的 12 月降息形成落差。更復雜的是,美國勞工統計局決定不單獨發布 10 月就業報告,而是將其合並至 11 月數據(联准会 12 月會議後發布),這使得政策制定者在年終議息前缺乏關鍵經濟指標參考。
目前利率期貨市場對 12 月降息的定價已基本消退,基準利率大概率維持在 3.75%-4% 區間。IG Markets 策略師 Tony Sycamore 指出:“信息空白放大了联准会內部決策分歧,可能推動他們在 12 月 FOMC 會議上選擇按兵不動。”這種不確定性使美債 10 年期收益率微升 1 個基點至 4.15%。
全球市場對英偉達財報反應匯總
全球市場聯動:從美股到加密貨幣的風險偏好傳導
英偉達財報的輻射效應凸顯全球風險資產聯動性增強。亞洲交易時段,日本與韓國這兩個 AI 供應鏈關鍵市場的指數漲幅領先全球,東京電子與三星電子分別大漲 6.2% 與 4.8%。加密貨幣市場也受益於情緒改善,比特幣從 88522 美元低點反彈至 92000 美元上方,以太坊重回 3100 美元關口。
這種聯動源於 AI 與加密貨幣共享相似的資金屬性——兩者均被視爲對傳統經濟體系的顛覆性押注,且對流動性變化高度敏感。不過,華爾街高管仍持謹慎態度,高盛總裁 John Waldron 警告“技術面偏向更多保護與下行風險”,Atlas Merchant Capital 的 Bob Diamond 則稱近期波動爲“健康回調”。
行業格局重構:AI 投資從硬件向應用層擴散
英偉達財報背後折射出 AI 產業格局的深刻變化。當前需求不再局限於訓練芯片,推理算力、邊緣 AI 與行業定制化解決方案正成爲新增長點。公司數據中心業務營收 512 億美元中,約 82 億美元來自網路業務(InfiniBand 與 Spectrum-X 交換機),反映出大規模 AI 集羣建設進入高速期。
同時,客戶結構多元化進展顯著——除超大規模雲廠商外,汽車、生物科技與金融服務業採購佔比升至 28%。這種趨勢促使投資者從純硬件思維轉向生態布局,關注點在芯片供應商、模型開發商與垂直領域應用商之間重新平衡。
AI 泡沫爭論是否已畫上句號?
英偉達強勁業績暫時平息了“AI 泡沫論”,但核心問題仍未解決:當前 AI 投資是否產生足夠經濟回報?盡管黃仁勳引用“每年 3-4 萬億美元 AI 基礎設施市場”的龐大目標,但企業 IT 預算有限性與 AI 項目 ROI 測算難度仍是潛在制約。歷史經驗表明,技術革命初期常伴隨基礎設施過度投資,如 2000 年光纖網路建設潮。不同之處在於,當前 AI 應用已滲透至藥物發現、氣候預測等生產環節,可能縮短價值兌現週期。對於投資者,需甄別真正擁有技術壁壘與現金流的企業,而非簡單追逐 AI 概念標籤。
FAQ
1. 英偉達財報對科技股影響會持續多久?
短期情緒提振可能維持 1-2 周,但長期走勢仍取決於利率政策與企業盈利兌現度。
2. 亞洲市場爲何對英偉達數據反應更強烈?
日韓臺企業深度參與 AI 硬件供應鏈,英偉達需求直接關聯其訂單能見度。
3. 比特幣與科技股聯動性會持續強化嗎?
在降息預期推遲階段可能保持高位相關,但比特幣減半週期與機構 adoption 特有因素可能引發脫鉤。
4. 普通投資者如何參與 AI 板塊反彈?
可關注英偉達、雲計算三巨頭(微軟、谷歌、亞馬遜)及半導體設備股,但需控制倉位防範波動。
5. 联准会數據空白期會增加市場波動嗎?
可能,因投資者依賴碎片化信息決策,但英偉達等企業財報或成替代性經濟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