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yFi在阿聯酋:業務合規風險解析

原創作者:黃文景

引言

在 Web 3 浪潮席捲全球的當下,PayFi(Payment Finance,最早由 Solana 基金會主席 Lily Liu 於 2024 年提出的概念)作為連接傳統支付與區塊鏈技術的創新賽道,正以迅猛之勢重塑跨境支付格局。想像一下:用戶藉助區塊鏈技術實現即時、低成本的全球轉帳,無需銀行中介,卻也能享受穩定幣的價值錨定保障。這不僅僅是技術升級,更是金融民主化的曙光。

阿聯酋作為中東的 Web 3 樞紐,以杜拜的 VARA(Virtual Assets Regulatory Authority,虛擬資產監管局)和阿布達比的 ADGM(Abu Dhabi Global Market,阿布達比全球市場)為代表,構建了全球領先的加密友好框架。然而,對於瞄準阿聯酋(UAE)市場的創業者和投資者來說,PayFi 的魅力背後藏著隱形「雷區」——業務合規風險。正如任何新興市場,監管的「雙刃劍」效應顯而易見:機遇豐厚,違規代價卻高昂。

2025 年上半年,UAE 中央銀行(CBUAE)因 AML/CFT(反洗錢/反恐怖融資)履職不到位,已對多家支付機構開出總計超過 AED 2000 萬(約合 USD 540 萬)的罰單。

本文將以 「辨別風險、提供路徑」 為核心,系統剖析 PayFi 在阿聯酋的業務合規風險。我們將結合最新監管動態和真實案例,層層拆解;旨在識別「紅線」,提供風險防範策略與思路。

PayFi——從概念到沙漠綠洲中的全球化機遇

# 1.1 PayFi 是什麼?為什麼它在 2025 年「火」?

PayFi 是 DeFi(去中心化金融)的支付分支,聚焦於利用區塊鏈和智能合約優化支付流程的核心要素:速度、安全和包容性。不同於傳統支付(如 SWIFT 系統,平均跨境轉帳需 3-5 天),PayFi 藉助穩定幣(如 USDT、USDC)或算法支付協議實現近即時結算。典型應用包括:

  • 跨境匯款:為跨國商貿和國際勞工提供即時轉帳服務。
  • 商戶支付:電商平台集成加密支付網關。
  • 嵌入式金融:Web 3 遊戲中無縫兌現虛擬資產。

Messari 估算 PayFi 流動性目標達 USD 200-250 M,增長勢頭強勁。PayFi 走紅在於其有效解決痛點:傳統支付的高摩擦(匯率轉換損失 5-7%)和監管/行業形成的壁壘。PayFi 的去中介化設計讓它成為新興經濟體的首選——例如非洲的移動支付革命已經藉助區塊鏈「大步向前」。

# 1.2 阿聯酋:PayFi 的「黃金海岸」還是「監管迷宮」?

阿聯酋為何成為 PayFi 的「香餑餑」?答案藏在它的戰略定位中。作為恢復了 FATF 白名單國家(2024 年成功摘帽)身分的 G20+ 成員國,阿聯酋 2025 年 GDP 中數位經濟預期占比達 20%,4 月的 Web 3 Festival PayFi Summit 進一步催化了市場熱情,同時杜拜的 Vision 2031 計畫將虛擬資產打造成支柱產業,像是 Huma Finance 和 Athar Finance 等巨頭均在 2025 年完成了業務里程碑。

具體機遇:

  • **稅收天堂:**企業所得稅僅 9%(2023 年起),加密交易免增值稅。
  • **沙盒機制:**VARA 的 Innovation Testing License 允許項目在「受控環境」測試 6-12 個月,無需全牌照。
  • **基礎設施:**阿布達比的 ADGM 支持 Fiat-Referenced Tokens(FRT,錨定法幣代幣),完美契合 PayFi 的穩定支付需求。
  • **人才與資金:**2025 年,UAE 加密初創融資超 USD 10 億,中東投資者占比 40%。
  • **監管探索:**DIFC 的最新提案取消基金 crypto 投資上限,利好 PayFi 嵌入式基金。

對比 2024 年,UAE 從「加密天堂」升級為「PayFi 實驗室」,但別高興太早。UAE 有著**「聯邦+酋長國+自由區」**三層合規架構,PayFi 業務可能同時觸及 CBUAE 的支付法和 VARA 的虛擬資產規則。稍有不慎,將同時面臨不同監管機構的「多重驚喜」。

阿聯酋 PayFi 監管框架——誰在「把關」?

阿聯酋的監管體系如同一張精密網,覆蓋從傳統支付到區塊鏈創新的全鏈條。2025 年,隨著 CBUAE 新法的落地,PayFi 項目需應對統一框架的考驗,逐層剝開如下:

# 2.1 核心監管機構與分工

UAE 的 PayFi 業務監管呈 「分而治之」 格局,四大支柱各司其職:

![] ( https://img-cdn.gateio.im/social/moments- 540025 fc 190342 e 64 e 3 a 5 e 74 bf 2 cb 4 c 7)

小貼士:如果你是 PayFi 初創企業,首選 VARA——它基本能夠覆蓋 90% 的虛擬資產活動,且審批週期僅 3-6 個月。但跨區業務(如在 ADGM 發行 FRT)則需雙重備案,避免「管轄真空」。

# 2.2 許可要求:從「入門」到「全家桶」

**PayFi 不是「即插即用」。**根據 VARA 的 7 類 VASP 許可,支付相關業務至少需 Advisory+Payment Services 雙許可。申請門檻包括:

**1. 資本金:**最低 AED 100,000(約 USD 27,000),高風險項目達 AED 1,000,0001。

**2. 反洗錢及風控系統:**履行 AML 和「Travel Rule」義務,按要求監測並上報交易。

**3. 技術審計:**區塊鏈節點需經技術認證,防範潛在的惡意攻擊。

**4. 本地化:**至少 1 名 UAE 居民高管,辦公室須在杜拜。

但記住:沙盒 ≠ 豁免,測試期違規仍罰 AED 500,000 起。

# 2.3 全球對接:FATF 與 MiCA 的「外溢」影響

UAE 監管不孤立。2025 年,FATF 的 VASPs 指導要求 PayFi 平台追蹤鏈上交易全路徑,阿聯酋已全盤採納。歐盟的 MiCA(Markets in Crypto-Assets)也間接影響:UAE 商戶若接入歐元穩定幣,需遵守儲備披露。

透過這個框架,我們可以看到阿聯酋的監管是「創新友好 + 風險零容忍」的平衡藝術。接下來,我們將進一步剖析業務合規風險。

業務合規風險剖析——案例驅動的「警鐘」

# 3.1 風險一:AML/CFT 監控不足——「洗錢黑洞」的隱形殺手

解讀:根據 CBUAE《AML 指導》,PayFi 平台須以風險為本為指導思想落實反洗錢義務,包括客戶盡調(CDD)、交易監控和可疑交易報告(STR)等。違反監管規定首次罰款即可達 AED 5 百萬,情節嚴重者將面臨牌照吊銷處理。

案例剖析:Fuze 平台的 AML 失守

2025 年 8 月,VARA 對註冊在杜拜的加密支付平台 Fuze 開出罰單,因其 AML/CFT 系統存在重大缺陷,包括未有效監控高風險交易和未及時報告可疑活動,導致潛在洗錢漏洞。Fuze 作為一家提供穩定幣支付服務的 VASP,月處理量超數百萬美元,卻在客戶盡調上疏漏百出。VARA 調查後,不僅徵收未公開金額的罰款,還任命獨立「熟練人士」(Skilled Person)監督整改,確保平台在 3 個月內補齊風控短板。

# 3.2 風險二:許可與營運違規——「無照駕駛」的致命傷

解讀:VARA《法 No. 4/2022》第 15 條規定,任何 VASP 活動須預獲許可,未經批准即「非法經營」。ADGM 要求 FRT 發行前備案,否則視為違規行為。

案例剖析:VARA 對 19 家 VASP 的集體「掃蕩」

2025 年 10 月初,VARA 針對 19 家未經許可營運的加密支付和虛擬資產服務提供商發起執法行動,這些公司多涉及 PayFi 相關的穩定幣轉帳和行銷活動,未獲 VASP 牌照卻在杜拜推廣服務。其中一家典型企業被指營運違規達數月,吸引散戶用戶超千名。VARA 下達停止令,並開出 AED 10 萬至 60 萬不等的罰款(總計超 AED 500 萬),部分公司還需接受獨立合規審查。

# 3.3 風險三:數據隱私與網路安全——「黑客+洩露」的雙重打擊

解讀:DIFC 的數據保護法(PDPL,2021)要求 PayFi 處理個人數據須獲同意,並報告任何數據類安全事件。VARA FRVA 規則新增 CYBER resilience 標準:平台須經滲透測試,防範 DDOS。違規罰金高達 AED 1000 萬。

案例剖析:DIFC 註冊平台的隱私洩露風波

2024 年中期,一家 DIFC 註冊的 FinTech 支付平台(涉及加密錢包服務)因網路釣魚攻擊洩露約 5 萬用戶數據,包括交易歷史和 KYC 資訊,導致後續詐騙案頻發。DFSA 調查發現,該平台未強制多因素認證(MFA)和加密存儲,違反 PDPL 第 28 條數據事件報告義務。平台被罰 AED 400 萬,並強制停業整改 3 個月,用戶集體訴訟進一步放大損失。

# 3.4 風險四:制裁與跨境合規——「地緣政治」的意外「地雷」

解讀:CBUAE 與 OFAC 聯動執法,PayFi 須確保制裁合規以及 Travel Rule 的資訊共享和驗證落地。

案例剖析:CBUAE 銀行的 OFAC 聯動罰單

2025 年 7 月,CBUAE 對一家未具名 UAE 銀行開出 AED 300 萬罰款,因其支付系統中處理了涉及高風險轄區的穩定幣轉帳(疑似伊朗相關),未落實 OFAC 制裁篩查和 Travel Rule 共享,導致跨境合規漏洞。該銀行的加密支付通道本用於合法 MENA 匯款,卻因監控鬆懈捲入調查,資產部分凍結,整改期達 6 個月。

風險防範實用指南——從「被動應對」到「主動護航」

法律不是枷鎖,而是合規營運長期發展的堅實護盾。基於上述風險,創業者(項目方)和投資者(LP/VC)各有不同的風險識別和防範側重點,大致如下:

# 4.1 通用防範框架:構建「合規閉環」

**1. 風險評估啟動:**上線/投資前進行合規評估和審計,覆蓋商業模式可持續性、合規風控、技術安全等關鍵領域。

**2. 政策內化:**制定合規手冊,提前落實團隊培訓,形成合規文化。

**3. 技術賦能:**集成有效的鏈上分析監測工具,強化風險監控緩釋。

**4. 持續監測:**定期對風險的識別、監測和緩釋全流程效能進行評估並視情況更新提升。

# 4.2 針對創業者:項目落地「五步法」

步驟 1 : 許可路徑規劃

  • 評估轄區:例如杜拜 PayFi 首選 VARA。
  • 業務規劃:用沙盒橋接,測試後轉全牌。

步驟 2 : 合規風控三道防線

  • 搭建與業務規模匹配的團隊。
  • 藉助資訊系統實現風險的自動化監測。

步驟 3 : 制裁篩查「防火牆」

  • 落實客戶初次及持續的制裁合規篩查。
  • 盡量避免出現易被「長臂管轄」所用的連接點等風險敞口。

步驟 4 : 數據與安全堡壘

  • 採用高規格的資訊安全與數據保護配置。
  • 定期進行系統可用性和滲透測試,確保動態合規。

# 4.3 針對投資者:盡調「紅綠燈」系統

投資者別只看白皮書——合規是 Alpha(超額效益)的鑰匙。

  1. 初步篩查:透過官方渠道查 VARA 或其他監管許可狀態。綠燈:全牌;紅燈:只有項目方宣稱持牌。

  2. 深度盡調:由專業機構開展盡調,審閱各類數據和報告。

  3. 風險分級:針對產品業務形態進行風險評估。

  4. 登出機制:合同嵌入合規觸發條款(違規即贖回)。

合規先行,PayFi 在中東的落地之道

**阿聯酋的 PayFi 業務在快速發展的同時,已進入制度化、規範化的監管階段。**2025 年,阿聯酋中央銀行與杜拜虛擬資產監管局(VARA)相繼強化了反洗錢(AML/CFT)和許可審批機制,並透過典型執法案例確立了合規底線。

VARA 於 2025 年 8 月對加密支付平台 Fuze 因反洗錢制度缺陷實施處罰,又於同年 10 月對 19 家未經許可營運的虛擬資產服務提供商集體處以罰款,顯示出監管機構對「無照經營」與風控疏漏的零容忍態度。這些措施體現出 UAE 在虛擬資產監管領域的風險導向和比例原則,也為 PayFi 的合規框架提供了可預期的法律邊界。

未來,PayFi 企業若希望在阿聯酋長期經營,應當牌照申領並在業務規劃初期即嵌入合規評估機制,確保許可申請、客戶盡調、數據保護與制裁篩查等環節均符合當地及國際標準。

**監管趨嚴並不意味著創新受限,而是以法治方式確立市場信任和資金安全。**可以預見,阿聯酋將在「開放創新、審慎監管」的原則下,持續推動虛擬資產支付體系的法制化與透明化,為區域數位金融秩序提供示範路徑。

USDC-0.01%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