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億美元清算風暴復盤:USDe“循環貸”機制引爆雙層槓杆,揭祕做市商如何成爲幫兇

2025 年 10 月 11 日,加密市場遭遇史上最大規模的清算風暴,全網合約清算總額超過 200 億美元。盡管美國前總統川普的關稅威脅是宏觀導火索,但其災難性破壞力源於合成穩定幣 USDe 及其高風險“循環借貸”策略所構建的雙層槓杆體系。這一體系的高度集中和脆弱性,使得 USDe 價格在恐慌中脫錨,連鎖觸發了從鏈上 DeFi 協議到中心化衍生品交易所的強制去槓杆化。本文將從持倉大戶和做市商兩大關鍵羣體的角度,深度解析風險的傳導與放大機制。

宏觀衝擊與市場脆弱性的共振

此次市場崩盤並非單純的外部衝擊事件,而是市場內部積弊與外部催化劑共同作用的結果。

· 川普關稅:避險情緒的放大器:川普宣布對中國商品徵收 100% 關稅的帖子,迅速引發全球避險情緒。由於消息發布於美國傳統金融市場收盤之後,加密市場成爲了全球恐慌情緒的首個集中宣泄口。

· 價格閃崩與清算規模:在恐慌情緒蔓延下,比特幣價格從日內高點暴跌 15%,而 Altcoins 遭遇的閃崩更爲劇烈,部分代幣價格在短時間內下跌了 70% 至 90%。最終,全網加密貨幣合約清算總額突破 200 億美元,凸顯了市場內部槓杆的驚人規模。

· 投機狂潮與系統性積弊:在崩盤發生前,交易者普遍過度投機並採用極高槓杆試圖抄底。以 USDe 爲代表的高收益 DeFi 協議迅速崛起,其提供的超高年化回報(APY)吸引了大量追逐收益的資本,在不同金融工具間建立了復雜且相互關聯的風險傳導鏈條,使市場處於一觸即發的“火藥桶”狀態。

USDe 機制:超級槓杆的制造工廠

作爲全球第三大穩定幣,USDe 的“合成”機制及其高收益策略,是此次系統性風險的核心放大引擎。

· USDe 的高收益吸引力:USDe 由 Ethena Labs 推出,本質上是一種理財憑證。其設計不同於傳統的美元儲備穩定幣,而是通過 “Delta 中性對沖” 策略來維持價格穩定:即同時持有以太坊現貨多頭,並在衍生品交易所做空等值的以太坊永續合約。其 12% 至 15% 的基礎 APY 主要來源於永續合約的資金費率。

· “循環貸”:收益率的極致放大:真正將風險推向極致的是“循環借貸”(收益耕作)策略,它能將年化收益率放大至驚人的 18% 至 24%。投資者將 USDe 存入借貸協議作爲抵押品,借出 USDC 等穩定幣,再將借來的穩定幣兌換回 USDe 重新質押,如此重復 4 至 5 次。

· 抵押品幻覺與 LTV 風險:通過這一流程,僅 10 萬美元的初始資本便可撬動超過 36 萬美元的總頭寸。這種結構的核心問題在於“流動性錯配”和“抵押品幻覺”:DeFi 協議中鎖定的巨額 TVL 被重復計算而誇大。一旦 USDe 價格出現輕微下跌(例如 25%),就足以完全侵蝕掉初始保證金,觸發清算,導致整個槓杆金字塔瞬間崩塌。

持倉大戶的清算之路:雙重壓力下的螺旋式下跌

對於持倉大戶(巨鯨)而言,他們的高槓杆頭寸在宏觀衝擊下遭遇雙重清算壓力,成爲風險傳導的關鍵環節。

· 雙層槓杆結構下的脆弱性:巨鯨的主流策略是在不出售山寨幣現貨的情況下,將其作爲第一層抵押品借出穩定幣,再將穩定幣投入到 USDe 的第二層“循環借貸”中。這種結構使得他們暴露在抵押品波動和 USDe 價格波動的雙重風險之下。

· LTV 閾值警報:關稅消息引發市場拋售,作爲抵押品的山寨幣資產價值隨之急劇下滑,導致第一層槓杆的 LTV 比率上升,巨鯨收到追加保證金通知,必須快速補充穩定幣或償還貸款。

· USDe 脫錨與鏈上清算爆發:爲滿足保證金要求,大戶開始拆解 USDe 循環頭寸,引發交易所 USDe 的巨大賣壓。由於流動性不足,USDe 價格瞬間脫錨,一度跌至 0.62 至 0.65 美元。USDe 價格的暴跌,使其作爲第二層槓杆的抵押品價值瞬間縮水,直接觸發了借貸協議內部的自動清算。

· 現貨市場被反噬:鏈上清算機制開始強制拋售大戶最初質押的山寨幣現貨以償還債務,這股拋售壓力直接衝擊了本已脆弱的 Altcoins 現貨市場,加速了價格的螺旋式下跌。

做市商失靈:統一帳戶與流動性真空

做市商(MM)本是市場流動性的提供者,但其對資本效率的極致追求,使其“統一帳戶”結構在危機中成爲了被動槓杆的崩潰載體。

· 統一帳戶的誘惑與陷阱:做市商普遍使用主流 CEX 提供的“統一帳戶”(Unified Account)或全倉保證金模式,將所有資產作爲其衍生品頭寸的統一抵押品。他們習慣將流動性較差的山寨幣作爲核心抵押品,以最大化資本效率。

· 抵押品衝擊引發被動槓杆:當作爲抵押品的山寨幣價格暴跌時,做市商帳戶的保證金價值瞬間大幅縮水,被動地將其有效槓杆率提高了一倍以上(如從 2 倍變成 4 倍),觸發交易所風險引擎的清算。

· 清算與庫存拋售:交易所的清算引擎啓動,不僅清算了價值大跌的抵押品,還會強制出售做市商帳戶中任何具有流動性的資產(如 BNSOL、WBETH 現貨)來彌補保證金缺口。同時,清算機器人也會在現貨市場賣出抵押物,進一步加劇價格下跌,引發螺旋踩踏事件。

· 流動性真空:在自身帳戶被清算的同時,做市商自動化系統執行風險管理指令:大規模取消數千個山寨幣交易對上的買單,撤出流動性。在市場賣壓最猛烈的時刻,作爲主要買方支撐的做市商突然消失,造成災難性的“流動性真空”,完美解釋了山寨幣價格爲何會瞬間暴跌 80% 至 90%。

結語

2025 年 10 月 11 日的市場崩盤,是加密金融史上一次教科書式的跨界系統性風險暴露。它清晰揭示了:DeFi 中 USDe 循環借貸的“收益陷阱”、CeFi 交易所“統一帳戶”結構的脆弱性,以及兩者之間的模糊邊界如何形成復雜的風險傳染路徑。此次事件的深刻教訓是,在追求極致高收益和資本效率的過程中,隱藏的系統性風險被極度放大。對於所有市場參與者而言,敬畏風險、避免過度槓杆化,是牛市中最重要的生存法則。

注:本文爲新聞資訊,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加密市場波動劇烈,投資者應謹慎決策。

USDE0.05%
BTC-3.94%
ETH-5.56%
USDC0.01%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