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發原文標題《Dragonfly 押寶?一文讀懂專爲企業設計的穩定幣支付平台 Codex | CryptoSeed》
Codex 致力於爲企業打造穩定幣原生的跨境支付基礎設施,推動其從“能用”走向“好用”
4 月 4 日,穩定幣公司 Codex 獲得 1580 萬美元的種子輪融資,由知名投資公司 Dragonfly 領投,參投方還包括 Coinbase Ventures、Wintermute、Selini Capital 等機構。
值得注意的是,Codex 的官方X帳號在融資消息公布當天(4月4日)才發布了首條內容,接着就是千萬美元的大額融資消息的公布,這無疑爲其增添了幾分神祕色彩。
近年來,穩定幣市場快速擴張。2019 年全球流通量約爲 40 億美元,而如今已接近 2350 億美元,增長近 60 倍。但值得注意的是,這一市場的主要使用者仍以個人用戶和加密交易者爲主,真正將穩定幣應用於跨境業務的企業,仍屬少數。
Codex 希望改變這一現狀。它的目標不是僅讓企業“能用”穩定幣,而是讓穩定幣成爲企業日常跨境支付、資金管理和收付操作的默認方式,就像今天的銀行轉帳或 SWIFT 電匯一樣自然。而爲了實現這一目標,Codex 選擇了最具挑戰性的路徑:從底層鏈到 API、從外匯系統到帳戶體系,全面重構穩定幣基礎設施,真正圍繞企業需求進行設計。
表面上看,穩定幣已經具備了轉帳、換匯和錢包集成等功能,似乎“可以使用”。但對企業來說,現有的使用體驗依然充滿障礙。以東南亞地區的中小企業爲例,若想使用穩定幣收取美元、支付供應商,不僅面臨跨鏈兼容性差、資金到帳時間不可控、缺乏透明的匯率機制,還往往無法對接企業的財務系統。企業甚至需要依賴聊天羣組和手工操作來完成對帳,效率低下,風險極高。
企業不是對穩定幣沒有興趣,而是當前的工具體系根本無法滿足他們的使用需求。諷刺的是,企業恰恰是最迫切需要穩定幣的一類用戶。尤其是在新興市場,許多企業要應對高通脹、本幣貶值和昂貴的跨境支付成本。哪怕只提升一點效率,例如讓資金提前到帳兩天,或降低幾個百分點的換匯成本,都可能對企業現金流產生實質性影響。
Codex 正是在這些真實痛點中找到了切入點,試圖將穩定幣從“能用”推向“好用”,並最終成爲企業金融基礎設施的一部分。
Codex 做的並非某個“工具”,而是一整套穩定幣基礎設施。其思路非常簡單:把企業最常見的四件事——收錢、付錢、換匯、管帳——變成一個接口搞定。
爲此Codex 自主開發了一條專爲穩定幣交易設計的鏈——Codex Chain。它不追求“最開放”或“功能最多”,而是圍繞企業最關心的三件事進行優化:安全性、可預測性和處理效率。在真實業務場景中,穩定、可靠遠比“創新”更重要。
同時,Codex 提供一整套易於集成的 API,工程團隊可以用極少的代碼將其接入現有系統,實現穩定幣的自動化轉帳、結算與對帳,降低技術門檻,加快落地速度。在具體功能上,Codex 提供了幾個關鍵能力:
這些聽起來像銀行幹的事。但區別在於,Codex 把這些全都基於穩定幣網絡重構了——效率更高,速度更快,合規路徑也更靈活。
Codex 的創始人來自加密行業和傳統企業兩個世界。CEO Haonan Li 曾是以太坊生態系統 Optimism 的早期成員,負責研究協議設計和治理機制;另一位聯合創始人 Victor Yaw 家族經營東南亞多家傳統企業,深知實際業務在跨境支付上會碰到的痛點。
此外,根據官網的路線圖信息,目前 Codex 已經在菲律賓開通機構級服務入口,第二季度將陸續開通新加坡、英國、迪拜、香港等新地區。
(本文只介紹早期項目,不作爲投資建議。)
Mời người khác bỏ phiếu
轉發原文標題《Dragonfly 押寶?一文讀懂專爲企業設計的穩定幣支付平台 Codex | CryptoSeed》
Codex 致力於爲企業打造穩定幣原生的跨境支付基礎設施,推動其從“能用”走向“好用”
4 月 4 日,穩定幣公司 Codex 獲得 1580 萬美元的種子輪融資,由知名投資公司 Dragonfly 領投,參投方還包括 Coinbase Ventures、Wintermute、Selini Capital 等機構。
值得注意的是,Codex 的官方X帳號在融資消息公布當天(4月4日)才發布了首條內容,接着就是千萬美元的大額融資消息的公布,這無疑爲其增添了幾分神祕色彩。
近年來,穩定幣市場快速擴張。2019 年全球流通量約爲 40 億美元,而如今已接近 2350 億美元,增長近 60 倍。但值得注意的是,這一市場的主要使用者仍以個人用戶和加密交易者爲主,真正將穩定幣應用於跨境業務的企業,仍屬少數。
Codex 希望改變這一現狀。它的目標不是僅讓企業“能用”穩定幣,而是讓穩定幣成爲企業日常跨境支付、資金管理和收付操作的默認方式,就像今天的銀行轉帳或 SWIFT 電匯一樣自然。而爲了實現這一目標,Codex 選擇了最具挑戰性的路徑:從底層鏈到 API、從外匯系統到帳戶體系,全面重構穩定幣基礎設施,真正圍繞企業需求進行設計。
表面上看,穩定幣已經具備了轉帳、換匯和錢包集成等功能,似乎“可以使用”。但對企業來說,現有的使用體驗依然充滿障礙。以東南亞地區的中小企業爲例,若想使用穩定幣收取美元、支付供應商,不僅面臨跨鏈兼容性差、資金到帳時間不可控、缺乏透明的匯率機制,還往往無法對接企業的財務系統。企業甚至需要依賴聊天羣組和手工操作來完成對帳,效率低下,風險極高。
企業不是對穩定幣沒有興趣,而是當前的工具體系根本無法滿足他們的使用需求。諷刺的是,企業恰恰是最迫切需要穩定幣的一類用戶。尤其是在新興市場,許多企業要應對高通脹、本幣貶值和昂貴的跨境支付成本。哪怕只提升一點效率,例如讓資金提前到帳兩天,或降低幾個百分點的換匯成本,都可能對企業現金流產生實質性影響。
Codex 正是在這些真實痛點中找到了切入點,試圖將穩定幣從“能用”推向“好用”,並最終成爲企業金融基礎設施的一部分。
Codex 做的並非某個“工具”,而是一整套穩定幣基礎設施。其思路非常簡單:把企業最常見的四件事——收錢、付錢、換匯、管帳——變成一個接口搞定。
爲此Codex 自主開發了一條專爲穩定幣交易設計的鏈——Codex Chain。它不追求“最開放”或“功能最多”,而是圍繞企業最關心的三件事進行優化:安全性、可預測性和處理效率。在真實業務場景中,穩定、可靠遠比“創新”更重要。
同時,Codex 提供一整套易於集成的 API,工程團隊可以用極少的代碼將其接入現有系統,實現穩定幣的自動化轉帳、結算與對帳,降低技術門檻,加快落地速度。在具體功能上,Codex 提供了幾個關鍵能力:
這些聽起來像銀行幹的事。但區別在於,Codex 把這些全都基於穩定幣網絡重構了——效率更高,速度更快,合規路徑也更靈活。
Codex 的創始人來自加密行業和傳統企業兩個世界。CEO Haonan Li 曾是以太坊生態系統 Optimism 的早期成員,負責研究協議設計和治理機制;另一位聯合創始人 Victor Yaw 家族經營東南亞多家傳統企業,深知實際業務在跨境支付上會碰到的痛點。
此外,根據官網的路線圖信息,目前 Codex 已經在菲律賓開通機構級服務入口,第二季度將陸續開通新加坡、英國、迪拜、香港等新地區。
(本文只介紹早期項目,不作爲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