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兩個消息在圈內引發不小討論:联准会那邊釋放信號可能推遲降息時間表,而香港突然官宣要提速加密貨幣ETF的審批流程。乍一看這倆事兒八竿子打不着,但細想對市場的連鎖反應可不容小覷。
先拆解联准会這邊的邏輯。通脹數據依然黏性十足,降息窗口短期內不太可能打開。這意味着美元指數還會維持強勢,全球流動性緊縮的壓力傳導到風險資產上,加密市場難免承壓。但有意思的是,這次市場對利空的消化能力明顯比以前強——前幾次類似消息出來,大盤直接給你來個深V,現在卻相對抗跌。這種韌性其實暗示底部支撐在逐步夯實。我的判斷是,回調不是壞事,反而是分批布局的時間窗口。恐慌性拋售?那是給別人送籌碼。
再看香港這邊的動作。加速審批加密ETF,這是監管層態度轉向的明確信號。合規通道一旦打通,意味着傳統金融機構和大體量資金能以更低門檻進場,長期來看絕對是結構性利好。但別指望政策一出臺就立刻拉盤——從審批到產品上線再到資金真正流入,中間有時間差。散戶這時候應該關注什麼?主流幣種、有實際應用場景的項目,還有那些靠譜交易所的平台代幣,這些才是合規化浪潮下的受益標的。至於那些靠講故事撐盤面的野雞項目?還是離遠點吧。
總結一下當下的操作思路:市場正在經歷範式切換,以前那種靠小道消息梭哈的玩法越來越不靈了。現在得穩字當頭——手裏留足現金,大跌時敢於分批進場,大漲時克制追高衝動。多花時間研究項目基本面和團隊背景,少盯着K線圖自我內耗。政
查看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