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手森巴
vip
幣齡 11.7年
最高等級 5
用戶暫無簡介
鏈上數據監控
今天貝萊德出售價值近 2 億美元的$ETH
你們覺得爲什麼這段時間貝萊德一直在賣ETH
不是說好的一起拿到1萬嘛,怎麼貝萊德提前偷偷跑了???
ETH0.02%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DOGE 在我看來非常健康,在大幅漲之後,亞當和夏娃的雙底看起來很不錯
在我看來,大多數大型 meme幣 都已觸底
一切都取決於 BTC 能否突破 11.4萬美元
DOGE-0.28%
MEME-3.42%
BTC-0.59%
查看原文
  • 讚賞
  • 1
  • 轉發
  • 分享
杞人忧天vip:
F1協議以SPIJS爲核心價值驅動,社區共識強勁,線下擴張加速,生態協同潛力巨大,行業影響力持續提升!
有點能理解老外爲什麼這麼喜歡meme幣了
和老外真正聊過之後,才發現我們和他們對貨幣的理解差別特別大。我們普遍認爲,貨幣就是央行才能發行的國家信用產物,帶着法律和權威背書,唯一而且神聖,不容挑戰。
可在歐美精英的思維裏,貨幣就是一種基於信用的交換憑證,本質是“有人信就有價值”。
誰發行不重要,重要的是背後的信用和共識。美元之所以強,是因爲联准会的信用體系最穩,而不是因爲它天然神聖。
這種認知差異,直接導致大家對meme幣的態度完全不同。
國內大多數人覺得那就是騙局,發幣圈錢、割韭菜、趕緊跑路,否則就會出事
而歐美老外看的是另一個角度,他們把meme幣看成貨幣實驗,認爲這是人民重獲發行權的機會。邏輯不是割一波就完,而是持續擴大共識,堆疊信任,直到它真正能在市場裏站穩腳跟。
所以你會看到,歐美發的meme幣比如$DOGE 和$PEPE 常常能吸引全球用戶跟風,這就是原因所在
MEME-3.42%
DOGE-0.28%
PEPE0.25%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最近對加密市場有些零散的想法
1:BTC 長期依然會漲,但短期走勢不如大家想的那麼順利。利好消息滿天飛,價格卻沒動,這本身就說明了問題。
2:$SOL 我依然看好,本季度大概率會走出一波強勢行情,尤其 Alpenglow 的消息可能比多數人預期的更有分量。
3:$PUMP 更像一場典型的教科書行情,先洗掉一批人,再趁市場恐慌重新發力。等到所有人開始重新注意到這個幣的時候,又會開始跌了。
4:去中心化穩定幣賽道裏,$ENA 的領先優勢越來越大,基本沒有競爭對手能追上。
5:流動性會持續向少數有故事、能帶來收益的項目集中,大部分山寨最後會慢慢歸零。上個週期的解鎖和透支漲,給現在埋下了太多負擔。
6:新敘事沒法像之前那樣炒熱度,所以市場整體還在下行螺旋,要等下一個突破點出現。
7:無抵押貸和 zkTLS 可能是 DeFi 下一波創新的關鍵,Futarchy 也有潛力,但還要等時機。
8:預測市場依然難做,之前有不少嘗試,但都沒形成長期的成功案例。
9:收藏品通證化的價值可能被低估了,盡管還有擴容和驗證的問題,但依然是目前最靠譜的應用之一。
10:散戶現在還只把加密當投機工具,技術已經走得很遠,但文化氛圍沒跟上。也許這就是現實。
11:這一輪,大家普遍都累了:BTC 真正長期持有的人不多,新項目上線沒多久就涼,市場缺乏信心。
12:BTC 短期主導地位可能很快見底(55-57%區間),到時
BTC-0.59%
SOL0.24%
PUMP0.97%
ENA6.12%
查看原文
  • 讚賞
  • 1
  • 轉發
  • 分享
GateUser-87adec4bvip:
謝謝您提供的信息
很多人沒看明白這件事的分量,它不是單純的利空,而是直接關係到資金供給的基本面。
過去三個月,BMNR 和 SBET 靠着 ATM 協議,相當於“無限增發+市價賣股”,套了超 100 億美金砸進 ETH,等於用美股在給幣圈輸血。
目前 SEC 沒完全堵死這條路,只是要求監管和股東投票決定。接下來中長期怎麼走,就要看這兩家公司怎麼處理了。
山寨幣的幣股們投機取巧,目的不純,以爲監管看不到。長期看是好事,提前清理了隱患。
ATM0.11%
ETH0.02%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還是保持我直播時候的觀點,9月份就是一個布局的一個月,前兩天讓大家1.1附近買了一點LDO,目前看也是沒問題的,這一個月好好低位分批建倉,做好現貨布局,爲未來的行情做好準備,不要等到行情起來了再去追高還到時候又被掛在山頂就尷尬了。
我對$LDO 未來的看法
首先聲明,並不是山寨不能買,而且山寨需要篩選
LDO 是 Lido 項目的治理代幣,可以理解成 Lido 這家“公司”的股票。
Lido 是一個提供 ETH 質押服務的平台。正常質押 ETH 需要 32 枚幣和自己搭節點,門檻高;而 Lido 幫用戶“拼單”質押,方便省事。平台收益的分配是:用戶拿 90%,技術服務商拿 5%,剩下的 5%歸 Lido 金庫,由 LDO 持有者管理。
LDO 的估值可以類比股票的市盈率。目前來看,Lido 的年收入可以按“質押總量 × 收益率 × 4%”來算。2025 年 4 月,LDO 價格在 0.7 美元左右,對應市盈率約爲 40,相比幣圈動輒上百上千的市盈率,已經很合理。
現在 ETH 的質押率和 Lido 的市佔率都在 30%左右,如果 ETH 繼續發展,兩者都有可能到 60%,即便考慮質押收益率下滑,Lido 收入還有 2~3 倍的增長空間。
我看重 LDO 的另一個原因是它沒有鎖倉,流通率 100%,不像很多代幣未來還會有大量解鎖,存在被稀釋的風險。
當然風險也有,比如 ETH 大幅降
LDO-1.46%
ETH0.02%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按歷史規律,比特幣減半後的第一年走勢通常是“9月見底,四季度起飛”。也就是說,9月往往會先走個階段性低點,把風險釋放掉,然後到了四季度,行情容易迎來大反彈,所以9月別慌,真正的機會往往在後面。
BTC-0.59%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未來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可能性太小了
武器越發達,多對多的戰略戰爭概率就越小
比如中國DF61、DF71,無人核潛艇,無人戰略轟炸機,這些都能快速完成核打擊
當然,美國和北約的核量級也不小,只不過都是互相傷害
這些核武器大國,都不可能服輸,更不可能輸掉利益
像普丁說的,如果這個世界沒有俄羅斯,那麼這個世界也沒有存在的意義
打到最後都是毀滅地球,如果地球都沒了,那麼戰爭的意義何在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那些能在行情裏穩住心態的人,從不是能預測所有走勢,而是懂得 “抓能抓住的機會,放沒把握的顧慮”。小週期的回踩不是風險,是給你依托支撐跟多的契機;大週期的空頭壓力也不是枷鎖,是提醒你破高後及時落袋的信號。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馬斯克還在喊,DOGE必上一美金?
最早我純粹是抱着玩的心態買的。2020年底,0.004美金隨手買了5萬枚,那時候大家都覺得這玩意兒沒技術、沒生態,就是個玩笑。結果馬斯克一發推,DOGE一路起飛,我帳戶從幾百變成幾萬,最高衝到0.73美金……可惜我沒跑,0.6美金被套牢,挺韭菜的。
但現在我依然覺得DOGE有機會上1美金:
- 馬斯克還在持續喊單,特斯拉如果真接受DOGE支付,或者X平台整合打賞功能,瞬間就能起飛;
- 灰度申請DOGE ETF,2025年通過概率很高,一旦通過,大量散戶會衝進來;
- 萬一馬斯克明年真要搞“美國黨”,DOGE絕對爆拉;
- Crypto本質還是賭場,MEME的狂歡只會遲到、不會缺席。
要不要信?你可以選擇信,也可以不信。但別忘了:這個世界往往是被相信故事的人推動的。
咱們韭菜唯一要做的就是:控制倉位、保持清醒,別All in在一個敘事上
DOGE-0.28%
MEME-3.42%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日本在很多政策上向來是緊跟美國的腳步。自從美國建立比特幣戰略儲備後,日本的上市公司開始積極買入 BTC,資本市場的態度正在悄悄轉變。
更重要的是,日本的領導層也逐漸意識到,比特幣作爲國家資產儲備的意義:
它不僅是對抗通脹的避險工具;
更是數字化時代的「能源貨幣」。
如果日本率先在亞洲將比特幣納入國家儲備,那將成爲區域性的重大信號,甚至會引發亞洲版的「比特幣軍備競賽」。
畢竟,誰先建立儲備,誰就先在未來的金融格局裏佔得一席之地。
#ETH走势分析# #Gate重磅上线GUSD#
BTC-0.59%
ETH0.02%
GUSD0.03%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最近看了趙長鵬在港大的演講,感觸挺深的。他提到一個核心觀點:流動性才是最底層的價值。最優質的資產,一定是共識最廣的,大家都認,就會有海量的供給和需求進來,形成像汪洋大海一樣的流動性。
很多人提到把實體資產上鏈,聽起來很美好,但其實可能是個僞命題。比如一棟豪宅被分割成一千萬份,哪怕有一份沒人賣,你都沒辦法拿到完整的資產,這就像拆遷遇到釘子戶,鏈上再好也解決不了。
而金融資產本身就自帶流動性,它們天生就是可以分割、可以流通的,更適合上鏈。你買賣股票、債券或者代幣,本質上就是在享受這種流動性優勢。
所以真正有價值的,不是能不能上鏈,而是有沒有足夠的共識和流動性。沒有流動性,資產再優質也只是躺在那裏的石頭;有了流動性,市場就能像大海一樣把資金快速流動起來。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說一下A股2025年最後四個月的投資機會
1.半導體科技股就不再闡述了,現在再去追已經沒有性價比了。低位還沒漲的基本上就是雜毛了,回頭半導體調整第一個死的就是他們。寧可買寒武紀,都不要去買低位雜毛。這個市場要麼追最高,要麼買最低,不要買中間。
2.中特估,中特估,還是中特估。中國資產的重新定價還沒有完全在股價上表述完畢。這是確定性最強,邏輯最硬的。所謂邏輯就是未來可能出現的利好,利好出現的可能性越大,邏輯就越硬。包括但不限於船舶,軍工,礦產,能源,化工,電力等等,但是能買央企就不要買地方國企,能買大市值就不要買小市值,能買多頭排列就不要買區間震蕩或者趨勢向下的。市場走到這個地步,還不漲那就是有大問題了,k線已經表述了一切。
如果說市場明牌主線是科技股,裏面漲的最好的也是國產替代邏輯和美股達鏈映射的cpo邏輯。那麼市場的暗線就是中特估,也就是我說了很久的中國資產重新定價。
科技的國產替代的底層邏輯不就是因爲硬科技是不可能讓外資控股嗎?所以資金選擇了他們一路上拉,哪怕拉到高位跌下來,也不能讓外資有低價便宜可以撿。(當然裏面渾水摸魚的科技太多了,這也是我們A股的特色)那麼這個市場上低價的中國重工業,船舶,電力,礦產之類,一樣是這種樸實無華的邏輯。只是還沒全面開放a股資本市場,還有時間,慢慢來不着急。半導體從去年11月跌到今年7月,近9個月的下跌調整時間呢。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馬斯克大概率還是沒有放棄$DOGE 狗狗幣的,估計是出於監管原因不太方便喊單,讓自己的律師去擔任狗狗幣財庫公司的董事長,把$ETH 那一套玩兒法復制到狗狗幣上面,雖然這種玩法就是左腳踩右腳的龐氏,不過只要把價格拉上來,誰又在乎那麼多呢?在泡沫破裂之前及時撤退就可以了。
DOGE-0.28%
ETH0.02%
查看原文
  • 讚賞
  • 3
  • 轉發
  • 分享
GateUser-bc3de484vip:
堅定HODL💎
查看更多
點評一下RWA賽道龍頭$ONDO
ONDO 就是 RWA 賽道的龍頭標的,把傳統金融資產往鏈上搬的橋梁。背後思路很清晰:傳統金融世界的國債、貨幣市場基金,本質上收益穩定但門檻高,普通散戶根本接觸不到。而 ONDO 把這類資產做成鏈上代幣,直接對接加密用戶和機構,這就是爲什麼它被看成是 RWA 的門面擔當。
ONDO 背後是正兒八經的 合規路線,不是那種野路子 DeFi 項目。它和高盛、貝萊德這種華爾街資本都有實打實的關係,所以能喫到“機構資金入場”這波紅利。換句話說,別的RWA項目還在講故事,ONDO 已經在接真實的錢。
當然,它的局限性也很明顯:玩法相對保守,主要靠把國債代幣化來吸引流動性,這決定了它不是那種一夜十倍的故事,更像是慢慢做大、逐漸變成鏈上版的“富人理財產品”。
所以怎麼看待 ONDO?
我覺得它是 RWA 賽道的核心底倉,邏輯類似於 DeFi 裏的 UNI、Lido 這種龍頭。你別指望它天天拉爆,但在整個 RWA 爆發週期裏,它一定是最穩、最能喫到機構資金的那個。目前最大的問題就是車重,不知道洗盤會洗到什麼。
RWA3.69%
ONDO2.31%
DEFI1.39%
UNI-0.61%
查看原文
  • 讚賞
  • 3
  • 轉發
  • 分享
GateUser-bc3de484vip:
堅定HODL💎
查看更多
現在幣圈充斥着幾種聲音
1️⃣ 喊多派
“兄弟們,上車!下一個十倍百倍就在眼前!”
他們永遠在鼓吹機會,卻從不告訴你風險。
2️⃣ 喊空派
“完了,泡沫要破了,幣圈是龐氏騙局!”
他們永遠在預言崩盤,可惜嘴上唱空,錢包裏卻滿倉。
3️⃣ 佛系派
“拿着吧,反正遲早漲。”
他們最穩,也最容易錯過該跑的時候。
4️⃣ 割韭菜派(項目方)
“CZ點贊了!某大佬合影了!某基金要投資了!”
他們最會講故事,但故事的結局,往往是你破產,他們發財。
5️⃣ 看戲派
“哈哈,又有人爆倉了。”
他們不上場,但永遠在評論區最熱鬧。
幣圈沒有絕對正確的聲音,只有你自己能爲你的倉位負責。
別盲目跟風,別輕易交學費,學會在嘈雜中保持清醒。
#Gate广场七夕心意# #打榜优质内容#
查看原文
  • 讚賞
  • 3
  • 轉發
  • 分享
GateUser-bc3de484vip:
衝就完了💪
查看更多
$SOL 目前比$ETH 強勢,前段時間直播的時候也跟大家強調,SOL有點行情接力棒的樣子,只要後面大盤穩住,SOL有希望挑戰新高,那些機構在ETH上面的玩法都有可能復制到SOL上面來。
SOL0.24%
ETH0.02%
查看原文
  • 讚賞
  • 5
  • 轉發
  • 分享
GateUser-bc3de484vip:
衝就完了💪
查看更多
  • 話題
  • 置頂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