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送福,大獎轉不停!Gate 廣場第 1️⃣ 3️⃣ 期秋季成長值抽獎大狂歡開啓!
總獎池超 $15,000+,iPhone 17 Pro Max、Gate 精美週邊、大額合約體驗券等你來抽!
立即抽獎 👉 https://www.gate.com/activities/pointprize/?now_period=13&refUid=13129053
💡 如何攢成長值,解鎖更多抽獎機會?
1️⃣ 進入【廣場】,點頭像旁標識進入【社區中心】
2️⃣ 完成發帖、評論、點讚、社群發言等日常任務,成長值拿不停
100% 必中,手氣再差也不虧,手氣爆棚就能抱走大獎,趕緊試試手氣!
詳情: 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7381
#成长值抽奖赢iPhone17和精美周边# #BONK# #BTC# #ETH# #GT#
可擴展性之戰:2025年Layer 1與Layer的較量
當我第一次深入加密貨幣的世界時,關於“可擴展性”的不斷討論讓我感到困惑。比特幣似乎龐大,以太坊在運行智能合約,而Solana正以NFTs引起轟動。然而,當我深入研究時,現實變得清晰明了:在不妥協其他方面的情況下擴展區塊鏈是一項艱巨的任務。
對於那些在加密領域待過短暫時間的人來說,你們可能已經遇到區塊鏈三難問題這個概念。這個原則表明,區塊鏈只能在安全性、去中心化和可擴展性三個關鍵領域中出色表現兩個。與此同時,完美地同時在三個領域中取得成功仍然是一個難以實現的目標。這一基本的權衡塑造了Layer-1 (L1) 區塊鏈的發展以及Layer-2 (L2) 解決方案的崛起。
快進到2025年,競爭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激烈。以太坊保持着作爲結算層的強勢地位,但其L2解決方案(如Arbitrum、Base和zkSync)正在搶佔風頭。同時,Solana成功實現了令人矚目的回歸,TON通過Telegram吸引了數百萬用戶,而Sui和Aptos等新興L1也在爭奪開發者的關注。
亟待解決的問題是:L1是否會繼續作爲Web3的基礎,還是L2將在可擴展性戰爭中勝出?正如我們將要探討的,答案並不像簡單地選出一個贏家那麼直接。
理解 Layer-1 區塊鏈
第一層區塊鏈構成了基礎網路——所有交易最終結算的層面。比特幣、以太坊、Solana、TON、Aptos 和 Sui 都屬於這一類別。這些網路處理交易執行並維護分布式帳本的完整性。
想象一下,L1 就像摩天大樓的底層。無論你用 dApps、DeFi 或 NFTs 建造多高(,整個結構都依賴於其基礎的強度。
) L1的優勢
L1所面臨的挑戰
目前,Solana 和 TON 正在證明替代 L1 可以蓬勃發展,但以太坊仍然是 Web3 宇宙的引力中心。
探索二層解決方案
Layer-2 解決方案作爲區塊鏈的性能增強器。它們將部分交易量從 L1 卸載,進行更高效和更具成本效益的處理,然後將結果錨定回基礎鏈。如果 L1 是基礎,L2 就是建在其上的高速公路。
) 2025年主要的L2
) L2的優勢
L2的局限性
本質上,L2提高了以太坊的可用性,但缺乏像Solana或TON這樣的獨立網路的自給自足。
2025年的格局:L1與L2
隨着我們進入2025年,以下是當前狀態的快照:
與其說是L1與L2之間的鬥爭,不如說我們正在見證一種共生關係。以太坊提供中立性和安全性,Solana提供速度,L2提供可擴展性,而TON利用社交平台實現廣泛分發。
地平線上的障礙
L1和L2都不是沒有挑戰。兩者都面臨着重大障礙:
L1 挑戰
L2 挑戰
考慮到更廣泛的風險,如安全漏洞、橋接攻擊和監管不確定性,很明顯,無論是L1還是L2都面臨着一條坎坷的道路。
Gate在L1和L2生態系統中的角色
這就是像Gate這樣的交易所發揮作用的地方。坦白說,大多數用戶並不是從MetaMask或Phantom開始他們的加密之旅。他們是在中心化交易所開始的。
Gate的貢獻包括:
如果沒有交易所爲零售用戶提供接觸這些生態系統的便利,L1與L2的辯論將主要停留在學術層面。Gate將其轉變爲用戶可以參與的實際現實。
案例研究
以太坊 vs Solana
以太坊作爲全球結算層,而Solana則通過強調速度來迎合零售用戶。一者優先考慮信任,另一者則關注用戶體驗。兩者通過滿足生態系統內不同的需求而蓬勃發展。
Arbitrum vs Optimism vs Base
Arbitrum主導了DeFi領域。Optimism專注於治理和模塊化。Base利用Coinbase龐大的用戶基礎。每個項目並不是贏家通喫的場景,而是各自開闢了自己的細分市場。
zkSync & Starknet
Zk-rollups 代表了長期擴展的願景。雖然更復雜,但它們可能提供最強大的擴展解決方案。競爭仍處於早期階段,但到 2026 年,基於 zk 的 L2 可能在採用和性能方面超越樂觀滾動。
結論
那麼,誰將在2025年的可擴展性戰爭中勝出?
誠實的答案是:沒有單一的贏家。這不是一個零和遊戲;這是一個多層次的生態系統。
像以太坊、Solana 和 TON 這樣的 L1 提供了安全和分布式的基礎。
像Arbitrum、Base和zkSync這樣的L2使區塊鏈變得對大衆可及。
像Gate這樣的交易所將各個環節連接起來,爲數百萬用戶提供入門服務,並教育下一代加密貨幣用戶。
作爲一個在加密領域深耕多年的參與者,我將L1與L2的討論視爲行業發展的路線圖,而非競爭。兩個層次解決了三難困境的不同方面,攜手共建下一個十億用戶的基礎設施。
真正的問題不是選擇贏家,而是我們能多快創建一個可擴展性、安全性和去中心化和諧共存的生態系統,以及像Gate這樣的平台如何加速這一進程。
免責聲明:本內容僅供信息參考,不應被視爲投資建議。加密貨幣投資具有重大風險。請在做出投資決策時進行充分的研究並謹慎行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