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面臨流動性壓力加大,因联准会接近量化緊縮週期結束

Doctor Profit表示QT將持續到2025年12月,這意味着联准会仍在減少市場流動性。

联准会回購使用量的激增信號表明私募資金市場的壓力,顯示出金融環境趨緊。

比特幣的表現繼續顯示全球流動性趨勢,在量化寬松(QE)期間漲,在量化緊縮(QT)階段放緩。

全球金融系統正顯示出流動性壓力的新跡象,因爲美國联准会將在2025年12月1日正式結束量化緊縮$50B QT(。根據Doctor Profit的說法,關於联准会最近的政策舉措,出現了廣泛的混淆。

這導致了對系統中是否注入了新的流動性的誤解。他澄清說,QT和量化寬松)QE(是貨幣週期的不同階段,目前階段仍然堅定地處於緊縮模式。

這意味着联准会仍在減少流動性,而不是擴大流動性,正如許多人所假設的那樣。歷史上,中央銀行只有在嚴重市場壓力之後才會重新引入量化寬松,如2008年、2019年和2020年所見。

联准会的流動性措施被誤解爲“印鈔”

最近關於联准会“印刷”)億的說法加劇了混亂。Doctor Profit解釋說,這筆交易源於联准会的常設回購工具$50 SRF(,而不是量化寬松操作。

SRF允許銀行以國債作爲抵押借入隔夜資金,需在次日還款。這個過程不會擴展貨幣供應量或增加联准会的資產負債表。

然而,SRF使用量的激增,在一天內達到)億,這表明銀行部門存在資金壓力。他指出,正常的SRF活動範圍在$50 到$0 億之間。急劇增加表明私人回購市場的流動性正在消退。

曾經在反向回購工具中持有超過 $5 萬億美元的貨幣市場基金已經減少到大約 $2 億美元,這迫使銀行尋求联准会的短期流動性。這標志着量化緊縮的後期階段,金融裂縫開始顯現,借貸變得更加昂貴。

歷史模式與比特幣的反應

這種情況與联准会2017-2019年的緊縮時期相似,後者以2019年回購市場的崩潰告終。六個月後,联准会在2020年疫情危機期間啓動了大規模的量化寬松(QE)計劃。

Doctor Profit 警告說,這一歷史差距不能被視爲一種模式,因爲這是歷史上第一次量化緊縮週期。比特幣的價格表現與這些流動性週期密切相關。在2017年的量化緊縮階段,比特幣在流動性收緊之前急劇上升,隨後又下跌。

2019年量化緊縮(QT)結束,伴隨着量化寬松(QE)的開始,迎來了新的漲幅。同樣,在COVID時期的量化寬松(QE)使比特幣從$4,000飆升至超過$65,000,然後在收緊政策恢復時進行了修正。

流動性緊張與比特幣的下一步動作

到2023年,新一輪的量化緊縮措施再次降低了市場動能。然而,盡管面臨收緊的條件,比特幣在2025年反彈至110,000美元。Doctor Profit回顧的圖表數據顯示,比特幣的走勢對全球流動性高度敏感。如果未來的流動性衝擊迫使联准会轉向寬松,歷史模式表明,比特幣可能會受益,反映出它與宏觀流動性週期的持續一致性。

這篇文章《比特幣面臨流動性壓力加大,因爲联准会接近量化緊縮週期結束》出現在Crypto Front News。訪問我們的網站,閱讀更多關於加密貨幣、區塊鏈技術和數字資產的有趣文章。

BTC-4.89%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