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 廣場「創作者認證激勵計劃」開啓:入駐廣場,瓜分每月 $10,000 創作獎勵! 
無論你是廣場內容達人,還是來自其他平台的優質創作者,只要積極創作,就有機會贏取豪華代幣獎池、Gate 精美週邊、流量曝光等超 $10,000+ 豐厚獎勵! 
參與資格: 
滿足以下任一條件即可報名👇 
1️⃣ 其他平台已認證創作者 
2️⃣ 單一平台粉絲 ≥ 1000(不可多平台疊加) 
3️⃣ Gate 廣場內符合粉絲與互動條件的認證創作者 
立即填寫表單報名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7159 
✍️ 豐厚創作獎勵等你拿: 
🎁 獎勵一:新入駐創作者專屬 $5,000 獎池 
成功入駐即可獲認證徽章。 
首月發首帖(≥ 50 字或圖文帖)即可得 $50 倉位體驗券(限前100名)。 
🎁 獎勵二:專屬創作者月度獎池 $1,500 USDT 
每月發 ≥ 30 篇原創優質內容,根據發帖量、活躍天數、互動量、內容質量綜合評分瓜分獎勵。 
🎁 獎勵三:連續活躍創作福利 
連續 3 個月活躍(每月 ≥ 30 篇內容)可獲 Gate 精美週邊禮包! 
🎁 獎勵四:專屬推廣名額 
認證創作者每月可優先獲得 1 次官方項目合作推廣機會。 
🎁 獎勵五:Gate 廣場四千萬級流量曝光 
【推薦關注】資源位、“優質認證創作者榜”展示、每週精選內容推薦及額外精選帖激勵,多重曝光助你輕
Coinbase 收購 Echo 背後:Cobie 從 200 美元入圈到名利雙收的 13 年
加密貨幣 OG Cobie 的故事:從學生時代入圈到創業被收購,見證加密行業 13 年風雨 (前情提要:Coinbase:為什麼我們花 4 億美元收購 Echo? ) (背景補充:Echo、Legion、Buidlpad新一代ICO新平臺崛起,有哪些參與機會? ) 2025 年 10 月 21 日,Coinbase 宣布以 3.75 億美元收購鏈上投資平台 Echo。 就在前一天,Coinbase 剛花 2500 萬美元買下一個 NFT,只為復活一檔播客欄目。兩天,兩筆交易,總計 4 億美元,全部指向同一個人: Jordan「Cobie」Fish。 Cobie 是誰? 如果你關注英文加密圈,這個名字背後有太多的標籤。80 萬推特粉絲、Echo 創辦人、UpOnly 加密播客主持人、Lido Finance 共同創辦人… 還是那個曾一條推文揭露 Coinbase 內線交易的「吹哨人」。 在加密世界,他是為數不多從 2012 年活到現在,並且還活躍在市場一線的 OG。 收購消息公布後,Cobie 在 X 上寫道:「我確實沒想到 Echo 會被賣給 Coinbase。」 這聽起來像場面話,但經常看他社群媒體的人都知道,這可能是真心話。因為在兩年前創立 Echo 時,他也說過: 「我覺得它有 95% 的機率會失敗。」 一個嘴上總是喊著失敗的人,最終卻拿到了近 4 億美元的投資。作為各類加密專案投資的常客,Cobie 看起來並不缺錢。 但故事的開始不是這樣。 和每一個懷抱著致富夢的加密玩家類似,根據他自己所說,2012 年他剛進圈還是個學生,用 200 美金買了點比特幣。 從無名學生到加密 OG,Cobie 走過的路,幾乎是加密行業 13 年歷史的縮影:早期的理想主義、ICO 的瘋狂、DeFi 的崛起、FTX 的崩塌……他都在場。 關鍵是,他不只是在場,還在牛熊更迭中活到了現在。 在這個人人渴望快速致富的行業,長久的活下來,對大多數人而言是一種求而不得的幸運,更是一種極難貫徹的堅持。 200 美元入圈,開發歸零名人幣 (2012-2014) 2012 年,當時的 Jordan Fish 就讀於英國布里斯托大學。 電腦科學專業的他,用不到 10 美元的單價買入了第一批比特幣。根據他後來在推特上的自述,進入加密行業時只有 200 美元本金。 按 10 美元的價格,這在當時大概等於 20 個比特幣。他也給自己起了個網名:CryptoCobain,後來改為 Cobie。 2013 年,比特幣從 13 美元漲到 1000 美元。同年 1 月,Cobie 在一家英國名叫 CYOA 的新創公司找到了工作,職位是技術總監。 直到一個偶然的契機出現,Cobie 開發了一個「名人幣」,改變了他的發展軌跡。 在 2011-2012 年,西方主流媒體幾乎沒人報導 Bitcoin,《Keiser Report》是早年一檔少數持續討論加密貨幣的媒體節目,對早期社群的認知形成有重要作用。 而這檔節目的主持人叫做 Max Keiser,後來也是薩爾瓦多總統的比特幣顧問。 Keiser 本人當時因為準確預測比特幣會漲到 1000 美元以上,加上誇張的表演風格,比如動不動就在節目裡撕美元鈔票,成了加密世界的「瘋狂傳教士」。 當時,Keiser 在推特上半開玩笑的發文,如果有個叫 Max Keiser 的幣能夠漲到 10 億市值,自己就在節目裡裸體出鏡。 而 Cobie 和另一位夥伴 Luke Mitchell 當真做了個名叫 MAX 的幣(Maxcoin),並且基於當時的比特幣做了分叉,這可能是加密史上第一個上電視的名人幣,比這波總統和明星發幣早了 10 多年。 2014 年 1 月 28 日,Keiser Report 第 555 期節目,標題就叫 “Launch of Maxcoin”。Keiser 當著全球觀眾面前,挖出了 MAX 的創世區塊。 2 月 14 日,情人節,Maxcoin 漲到 3.11 美元,市值 850 萬美元。Cobe 和 Luke 還被請上了 Keiser 的節目討論技術細節。 然後現實來了。除了 Keiser 在節目上喊單,Maxcoin 沒有任何實際用途。沒有商家接受,沒有應用場景。更糟的是,2014 年 2 月 Mt. Gox 破產,整個加密市場崩潰。 到 2014 年 12 月 31 日,Maxcoin 收盤價 0.00666 美元,跌幅 99.8%。程式碼停止更新,連 Keiser 本人都不再提這個幣。 而 Cobie 繼續在英國那家科創公司工作到 2015 年 4 月。作為開發者,他自己在推特上說,從來沒有持有過 Maxcoin。 此時比特幣已經從 1000 美元跌到 200 美元,大多數 2013 年進場的人可能永遠離開了加密圈,但 Cobie 換了個方式選擇留下。 在 Web2 做成長,在推特當 KOL (2015-2020) 2015 年 4 月,Cobie 離開 CYOA 技術負責人的職位,加入了一家叫 Enki 的程式教育新創公司,職位是成長負責人。 此時的加密市場一片死寂。比特幣在 200-400 美元之間橫盤,大部分山寨幣歸零或接近歸零。Maxcoin 已經被徹底遺忘。 Cobie 本可以像大多數人一樣,把前幾年的發幣當作一場年輕時的冒險,然後回歸正常生活。事實上,表面看來他確實這麼做了。 2017 年 8 月,他跳槽到了 Monzo,當時英國最炙手可熱的金融科技獨角獸。這家數位銀行當時主推純行動端的銀行體驗,試圖顛覆傳統銀行業。 那年夏天,比特幣剛剛突破 2000 美元,ICO 熱潮正在醞釀;到 2017 年 12 月,比特幣會漲到近 20000 美元,整個加密世界陷入瘋狂。 但 Cobie 此時還在 Monzo 的辦公室裡。 辦公室外,從 2017 年到 2020 年,加密市場經歷了完整的牛熊週期。2017 年底的瘋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