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央行敲定數位歐元技術合作,與七家公司簽署框架協議

robot
摘要生成中

歐洲央行正式攜手科技夥伴啟動數位歐元建設,目標 2029 年推出,同步與歐美穩定幣監管差異交織,引發市場關注。 (前情提要:歐盟傳對Google開出29.5億歐元「反壟斷罰款」,谷歌近十年第四次吃罰單 ) (背景補充:歐洲ESMA警告「代幣化股票」太危險:數位憑證無股東權益;會阻礙台灣創新嗎?) 歐洲央行 (ECB) 於 2025 年 10 月 2 日發布公告,確認與七家以上科技公司簽署框架協議,全面啟動數位歐元核心基礎設施建設,為最快 2029 年中期發行奠定關鍵技術與治理基礎。這項進展意味歐元區正式從概念驗證走向實質開發,也讓全球央行數位貨幣 (CBDC) 競賽再掀高潮。 基礎設施進入建設期 根據ECB 公告,此次合作範圍涵蓋反詐欺、離線支付與平台整合等多個模組。葡萄牙公司Feedzai將以 AI 強化詐欺偵測與風險管理,德國安全技術廠商Giesecke+Devrient則聚焦離線支付方案。合約總額估計落在 7,910 萬至 2.373 億歐元之間,惟現階段仍屬框架協議,實質付款須待《數位歐元法規》完成立法並獲管理委員會批准後才會啟動。 公共財定位與時間表 ECB 把數位歐元定位為「現金的數位延伸」,用意在補充而非取代實體現金,同時降低歐盟對境外支付服務的依賴。官方規劃顯示,2023 年底開始的兩年準備期結束後,預計 2025 年底促成成員國共識、2026 年完成立法,並於 2029 年正式發行。設計重點包括隱私保護、離線支付、詐欺預防與「別名查詢」功能,讓用戶無需知道對方銀行資訊即可轉帳。然而,如何在性能、隱私與監管之間取得平衡,仍是接下來四年最大的測試。 監管取向與穩定幣分歧 ECB 在推動主權數位貨幣的同時,對私人穩定幣採取明顯保守態度。ECB 總裁 Christine Lagarde 九月於公開場合指出: 「執法與立法部門需要及早處理穩定幣帶來的金融穩定風險。」 歐洲系統性風險委員會 (ESRB) 更建議禁止部分共同發行的穩定幣。相較之下,美國總統川普今年 7 月簽署全國性穩定幣法案,為相關業者提供明確營運框架。歐美迥異的監管路徑突顯各經濟體在金融創新與風險控管之間的不同取捨,也讓市場對跨境數位資產流動的未來產生更多不確定性。 長遠衝擊與市場觀察 若數位歐元如期上線,首先受影響的是歐元區零售支付生態。央行持有度上限可能設定在每人 3,000 至 4,000 歐元,以降低大規模存款轉移風險。對銀行業而言,存款結構與盈利模式勢必重新調整;對消費者而言,如何在便利性與隱私之間取得信任將左右採用速度。由於歐元在全球外匯儲備中的占比僅次於美元,數位歐元的技術路徑與治理模式,也將成為其他央行設計 CBDC 的重要參考。 歐洲央行已經踏出關鍵一步,但能否在 2029 年準時交卷,還取決於立法進度、技術測試結果以及公眾信任累積。隨著穩定幣與各國 CBDC 方案同時推進,未來四年全球數位金融版圖勢必持續變動。數位歐元究竟能否為歐洲帶來更高自主性,並在隱私與創新之間找到平衡,仍有待市場與監管者共同驗證。 相關報導 金融時報:歐盟數位歐元考慮採用以太坊、Solana等公鏈運行,轉向公開透明帳本 美歐敲定貿易細則:對汽車、半導體課15%關稅,歐盟要買美國7,500億鎂能源產品 德意志銀行「EURAU」歐元穩定幣上線:獲MiCA與德國雙認證,歐洲支付版圖將改寫? 〈歐洲央行敲定數位歐元技術合作,與七家公司簽署框架協議〉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動區BlockTempo《動區動趨-最具影響力的區塊鏈新聞媒體》。

ETH2.08%
SOL1.63%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