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廣場活動: #0G发帖赢USDT# 💥
在 Gate 廣場發布與 0G 及相關活動(理財 / CandyDrop / 合約交易賽)相關的原創內容,即有機會瓜分 200 USDT 獎勵!
📅 活動時間:2025年9月25日 18:00 – 10月2日 24:00 (UTC+8)
📌 相關活動:
理財活動:輕鬆賺取穩定收益
👉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7290
CandyDrop:參與瓜分 0G
👉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7286
合約交易賽:交易贏大獎
👉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7221
📌 參與方式:
1️⃣ 在 Gate 廣場發布原創內容,主題需與 0G 或相關活動 有關
2️⃣ 內容不少於 80 字
3️⃣ 帖子添加話題: #0G发帖赢USDT#
4️⃣ 附上任意活動參與截圖
🏆 獎勵設置(總獎池 200 USDT):
20 名優秀內容創作者,每人 10 USDT
📄 注意事項:
內容必須原創,禁止抄襲或刷量
獲獎者需完成 Gate 廣場身分認證
活動最終解釋權歸 Gate 所有
交易概念大補帖(四):如何分析 Taker、Maker 買賣單,跟隨主力資金進場?
交易概念大補帖系列,旨在分享一些「很少有人提,但極其重要」的交易概念,相信不論是新手、老手,都能在此系列文章中帶走一些東西。本系列一共有 10 篇文章,這是第 4 篇。 (前情提要:交易概念大補帖(三):市場最小阻力方向) (背景補充:以比特幣 2021 年雙頂結構為例:談什麼是「未來數據洩漏」 ) 為什麼我們要分析 Taker 的強度? 「沒有慧根,你要會跟」 在 crypto,特別是合約市場,屬於一個零和博弈的賽局。 換句話說,你的收益來自於別人的虧損;反之依然。 你的對手盤,往往包含那些在華爾街狩獵幾十年的巨鱷,你憑什麼覺得自己賺得過他們? 至少我自認能力不足,在這種狀況下,如果我們將策略的切入點聚焦在「追隨主力資金」, 勝率往往會比自己瞎操作,還高出許多。 在本系列的前兩篇文章中,我詳細解析了 Maker、Taker 兩種訂單與價格移動的原理, 如果你還沒讀過,建議你先去閱讀,以便更全面的理解本文接下來的內容。 量價原理的進階分析方式 所謂成交量,是指「買、賣兩方互相匹配後」的量;換言之,每一根成交量背後,必然代表「等量的買、賣量」。 我們常聽到的「爆量、巨量」,指的就是有大量的買、賣單被匹配,大量資金入場在此交鋒。 但,各位可曾思考過「成交量的組成」? 巨大的成交量,可能代表的狀況有兩種,以暴跌 + 巨量為例: 1⃣ 大量 Taker sell 砸盤 + Maker buy 接盤 2⃣ 大量 Taker sell 砸盤 + Taker buy 護盤 腦力激盪的時間到了:以上兩者的差別是什麼? 情況1⃣: 如果 Taker sell 強度很大,Maker buy 只會不斷被擊穿, 最終在 K 線上的表態就是「實體佔比很大的下跌陰 K」 情況2⃣: 如果 Taker sell 強度很大,但同時 Taker buy 也介入交戰, 雙方拉扯之下,最終 K 線的表態「實體佔比可能較小」 核心重點:同樣是巨量,代表的意義可以完全不一樣 因此,在出現巨量時,如果能辨別以上兩種狀況,就能更清楚的掌握到主力資金的意圖。 畢竟只有 Taker 才是「驅動價格的原動力」,如果市場上只有 maker buy + maker sell,資金是無法交鋒的。(詳見:交易概念大補帖(二):Taker、Maker、價格移動的原理 ) 實盤案例解析:如何透過成交量判斷 Taker 的強度 如果你能理解我上面描述的內容,接下來我將引入兩個實盤案例, 讓各位能夠更直接的理解「如何透過成交量,判斷 Taker」。 如上圖,我標記了一根 1hr 的「巨量下跌 + 收針的 K 棒」。 或許有人會這樣解讀: 成交量 = 買、賣雙方等量,所以有很多人在這買 價格收針了,說明買盤力度很強勁 根據以上,判定為看漲訊號 但上帝視角告訴你,後續仍然繼續下跌,為什麼? 接著往下看: 我們把同一段圖表,切換成 1 min K 線圖來看。 可以看到,雖然在 1hr 的圖表上看到「單根巨量 K 線」,但切到 1 min K 上,可以清楚的發現: 巨量的來源,幾乎都來自於幾分鐘內的暴跌 那幾分鐘的下跌 K 線,幾乎都是「實體佔比大」 各位可以暫停思考一下,以「一根 1 min K 而言」:「巨量 + 實體佔比大」意味著什麼? 無疑,絕對是 Taker sell 打出來的巨量, 如果期間有 Taker buy 出來抗衡,就不至於讓實體佔比這麼大。 因此,雖然在 1hr 圖表上看到「巨量」+「收針」,但在切到 1min 圖表後就可以明顯看到: 「這根本只是 taker sell 的單方面屠城,只有 maker buy 接盤」。 據此,我們在 K 線圖上,基本看不到 taker buy 出來護盤。 既然沒有「主力資金」出來介入護盤,我們又何必進場做多呢? 我們再來看一個例子: 上圖是另一個時段的 1min K 圖表,同樣也是在 1hr K 出現巨量。 從 1min K 圖表上可以看到: 前段下跌(紅色標記區)出現大量 taker sell 砸盤 後面(黃色標記區)出現一根巨量 taker buy 為什麼說有 taker buy 介入? 同理,黃色標記處是一根「實體佔比大的上漲 1min K」,並且對應的成交量也是「巨量」, 與第一個案例相比而言,明顯有主力資金(taker buy)介入。 因此,相比第一個案例,這個案例顯然更具備做多的條件。 總結 本文全程稍嫌硬核,網路上基本沒人在針對 taker 的判定做教學,因此若你感到陌生也完全正常。關於 taker、maker、成交量的分析方式,還有很多角度可以聊,今天分享的只是其中一種。 以上就是交易概念大補帖(四)的內容,希望對各位有幫助,感謝閱讀至此的你。 原文連結: 相關報導 解讀Web3 AI賽道6大現狀:相比AI Agent,機構更關注基礎設施 AI Agent 融合 Web3,機器人幫你鏈上理財時代要來了? Mind Network 完整介紹:以 FHE 技術破解 AI Agent 安全難題〈交易概念大補帖(四):如何分析 Taker、Maker 買賣單,跟隨主力資金進場?〉這篇文章最早發佈於動區BlockTempo《動區動趨-最具影響力的區塊鏈新聞媒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