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活動: #ART创作大赛# 💥
在 Gate廣場發布與 ART、Launchpool、交易賽或餘幣寶活動 相關的原創內容,即有機會瓜分 1,600 ART 獎勵!
📅 活動時間:2025年9月12日 12:00 – 9月17日 24:00 (UTC+8)
📌 相關詳情:
Gate Launchpool:抵押 GT 領取 ART 空投
連結: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996
ART 交易賽:分享總獎池 208,334 ART
連結: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7047
Gate 餘幣寶:ART 7天定期投資,年化收益高達 500% APR
連結: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7046
📌 參與方式:
發布原創內容,主題需與 ART 或相關活動(Launchpool / 交易賽 / 餘幣寶) 相關
內容不少於 80 字
帖子添加話題: #ART创作大赛#
附上任意活動參與截圖
🏆 獎勵設置:
🥇 一等獎(1名):500 ART
🥈 二等獎(2名):250 ART/人
🥉 三等獎(6名):100 ART/人
📄 注意事項:
內容必須原創,禁止抄襲或刷量
獲獎者需完成 Gate
別擼空投了,找份正經Web3工作吧
作者:OxTøchi
編譯:Chopper,Foresight News
大多數時候,我發現自己盯着屏幕,在某個「挖礦協議」沒完沒了的排行榜或任務頁面上劃來劃去。說起來,幾個月前這事兒還挺讓人興奮的,但現在不一樣了,而且是往不好的方向變了。
我已經放慢了做這些事的節奏,倒不是因爲沒興趣了,而是這類活動的獎勵越來越讓人失望,還充斥着不確定性。
我現在只想投入到 「能隨時間產生複利」 的事情裏,那種 「付出的努力像是在積累資本」 的事,懂的都懂。
我不想成爲那種在代幣 TGE 時唉聲嘆氣的人,更不想因爲事情沒按預期發展,就去罵項目方創始人的家人。
該轉變心態了,不是嗎?
仔細想想,空投本該是驚喜,而不是工資。但不知從何時起,兄弟們開始照着 「低參與度、可能發錢的協議清單」 規劃人生。說實話,我以前也這麼幹過,我不否認。
一筆又一筆微薄的收益,讓我意識到自己需要穩定。空投給不了穩定,但工作可以,這裏說的是加密行業的工作。
不妨想想兩者的差別:
有了工作,你每月都能拿到薪水。你提供價值,也獲得相應的回報;你能積累技能、信譽和人脈,這些東西不會隨着某個項目的消失而失效。項目發展得好,你也能跟着成長!
就算項目創始人在代幣上線後賺得盆滿鉢滿、拍屁股走人,你也能跳槽。這難道不比 「祈禱團隊別卷走你兩年瘋狂點擊換來的收益」 強嗎?
加密行業的工作有哪些?
加密行業最棒的一點是:只要你夠堅持、有目標,幾乎任何技能都能變現。
這裏的關鍵是 「做能讓自己開心的事」,做自己喜歡的事,才不容易心疲憊,畢竟堅持是核心要求,對吧?
我習慣把加密行業的工作分成三類:
這些角色並非 「非此即彼」,很多人能同時勝任多個角色。
比如,一個技術類的開發者,可能會寫技術科普文,也可能兼職做 meme 創作者,這兩種都屬於內容類角色。這種角色重疊很常見,因爲加密圈看重的是參與度,而不是職位頭銜。
如何進入加密行業工作?
在當下這個時代,「擁有線上存在感」 是對自己最有利的事。在網上分享見解、寫文章、做 meme,只要行動起來,並把成果展示出去就行。我自己見過這種方法奏效,很多大號也是這麼起來的,這裏舉幾個新晉帳號的例子:
發現沒?他們在各自的生態裏都是權威」,因爲他們選準一個生態,全身心投入,直到被大家看見。另一個共同點是:你翻他們的帳號,能清晰看到 「工作成果證明」。把你的社交帳號當成簡歷來經營吧!
想在加密圈找到工作,你得付出很多努力:參與能產生複利的活動、比普通人做得更多、主動展示自己,別悶頭做事,要讓別人看到你的價值。
對了,我沒怎麼聊技術類工作,是因爲我對技術一竅不通,實在不懂這方面的事。
最後
這篇文章不是讓你 「別挖空投了」,而是想讓你把空投當成 「副業」,同時專注於能給生活帶來穩定的事。
很多人覺得進入加密行業工作很難,但盲目相信他們的話,你可以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