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FT 市場每天都在喊「地板破了」、「地板拉了!」,但什麼是 Floor Price(地板價)?簡單來說:NFT Floor Price 是某個 NFT 系列中,正在市場上掛單出售的最低價格,如果今天打開 OpenSea、Blur、Magic Eden 等平台,進到一個項目頁面,看到一個醒目的數字寫着 Floor Price: 0.25 ETH,那就代表:只要花 0.25 ETH,就可以從這個系列裏買到一張最便宜的 NFT,在 NFT 世界裏,Floor Price 是社羣情緒、項目信心、供需狀況與市場博弈的集合體。
因爲 NFT 沒有像股票一樣的現金流或估值模型,它的價格大多來自共識,而地板價就是市場共識的即時體溫表,大部分的 NFT 玩家看一個項目第一眼,並不是去讀白皮書、看團隊,而是問:地板價是多少?這不代表大家都膚淺,而是因爲:
而且現實也很殘酷,若是買在地板價上,基本上流動性最高;但買在稀有度相對高的頂點,可能要等好長一段時間才會有人接盤。
很多剛進圈的人以爲地板價是項目方設定的官方價格,但其實完全不是,NFT 的地板價是由市場上的掛單(listings)與買方的需求(bids)之間的動態平衡所產生。以下爲幾個影響因素:
所以地板價不只是供需結果,它還是情緒和信任的指標。
這是一個多數人會犯的錯誤:「某某 NFT 的地板只有 0.02,沒救了!」、「哇這項目地板拉到 2 ETH,一定超猛!」,但事實是:
不同 NFT 交易平台因爲用戶習慣與掛單邏輯不同,同一張 NFT 在不同平台的地板價可能不一樣。舉例:
如果要買入某個 NFT,建議多平台比較,甚至可以用聚合器(如 Gem、JPG Store、Tensor 等)協助找出最劃算的入手點。
Fake Floor 意思是:表面上看起來是地板價,但實際上只是少數幾張在地板價賣,下一階直接跳高很多。例如:
這種情況常見於低流動性項目,如果一不小心下單掃了假地板,後面容易出現沒人接的情況。
如果是一個短線或中線交易者,Floor Price 可以成爲觀察行情的其中一個參考工具:
在 NFT 的世界裏,地板價像是一種公共語言,願意爲這個東西給出最低價值是多少?這當然是市場定價,但它同時也反映出這羣人對於未來、對於文化、對於某種共識的想像。
Mời người khác bỏ phiếu
NFT 市場每天都在喊「地板破了」、「地板拉了!」,但什麼是 Floor Price(地板價)?簡單來說:NFT Floor Price 是某個 NFT 系列中,正在市場上掛單出售的最低價格,如果今天打開 OpenSea、Blur、Magic Eden 等平台,進到一個項目頁面,看到一個醒目的數字寫着 Floor Price: 0.25 ETH,那就代表:只要花 0.25 ETH,就可以從這個系列裏買到一張最便宜的 NFT,在 NFT 世界裏,Floor Price 是社羣情緒、項目信心、供需狀況與市場博弈的集合體。
因爲 NFT 沒有像股票一樣的現金流或估值模型,它的價格大多來自共識,而地板價就是市場共識的即時體溫表,大部分的 NFT 玩家看一個項目第一眼,並不是去讀白皮書、看團隊,而是問:地板價是多少?這不代表大家都膚淺,而是因爲:
而且現實也很殘酷,若是買在地板價上,基本上流動性最高;但買在稀有度相對高的頂點,可能要等好長一段時間才會有人接盤。
很多剛進圈的人以爲地板價是項目方設定的官方價格,但其實完全不是,NFT 的地板價是由市場上的掛單(listings)與買方的需求(bids)之間的動態平衡所產生。以下爲幾個影響因素:
所以地板價不只是供需結果,它還是情緒和信任的指標。
這是一個多數人會犯的錯誤:「某某 NFT 的地板只有 0.02,沒救了!」、「哇這項目地板拉到 2 ETH,一定超猛!」,但事實是:
不同 NFT 交易平台因爲用戶習慣與掛單邏輯不同,同一張 NFT 在不同平台的地板價可能不一樣。舉例:
如果要買入某個 NFT,建議多平台比較,甚至可以用聚合器(如 Gem、JPG Store、Tensor 等)協助找出最劃算的入手點。
Fake Floor 意思是:表面上看起來是地板價,但實際上只是少數幾張在地板價賣,下一階直接跳高很多。例如:
這種情況常見於低流動性項目,如果一不小心下單掃了假地板,後面容易出現沒人接的情況。
如果是一個短線或中線交易者,Floor Price 可以成爲觀察行情的其中一個參考工具:
在 NFT 的世界裏,地板價像是一種公共語言,願意爲這個東西給出最低價值是多少?這當然是市場定價,但它同時也反映出這羣人對於未來、對於文化、對於某種共識的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