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re 是一條EVM 兼容型 Layer1 區塊鏈,項目創新在於其自研的 “Satoshi Plus” 共識機制,該機制首次將比特幣的工作量證明(PoW)哈希能力進行委托,並結合委托權益證明(DPoS)進行雙重驗證,使 Core 網絡不僅繼承了比特幣網絡的算力安全性,同時支持以太坊生態的智能合約功能,爲開發者與用戶提供了一個兼具擴展性與安全性的基礎設施平台。
Core Coin 爲鏈上原生代幣,用於支付交易費用、參與治理及質押獎勵分配,是維持網絡運行與激勵機制的關鍵。整體來看,Core 項目在結構設計上提供了對“區塊鏈三難困境”的新型解法,具有較強的應用潛力,而“比特幣安全 + EVM 可組合性”的結構優勢在當前 L1 公鏈市場中亦具備差異化優勢。
CORE 項目標識(圖源:https://docs.coredao.org/docs/intro)
官網入口:https://coredao.org/
區塊鏈瀏覽器:https://scan.coredao.org/
Medium:https://medium.com/core_dao
X (Twitter):https://x.com/coredao_org
Telegram:https://t.me/CoreDAOTelegram
Github:https://docs.coredao.org/docs/intro
交易入口:https://www.gate.io/zh/trade/CORE_USDT
Core 網絡的發展路徑圍繞比特幣的長期潛力展開,旨在通過結構性升級與技術集成,構建多鏈互通的用戶友好型生態系統,其設計願景是推動一個功能多樣、互聯互通的區塊鏈體系,尤其強調將比特幣的安全性與 Core 的可編程性相結合,助力 DeFi 創新與落地。當前路線圖中,重點推進的模塊包括:
本地費用市場:通過引入更具預期性的本地費用機制,優化交易成本結構,提升網絡使用效率;
核心原子交換機制:借助 HTLC 和 Core Atomic Swap 技術,實現 Core 與其他區塊鏈資產(尤其是比特幣)之間的去信任、點對點的原生跨鏈兌換,降低用戶跨鏈操作的技術門檻與成本;
lstBTC 解決方案:該機制通過將 BTC 資產質押爲 lstBTC,賦予其流動性與收益性,使持有者在不犧牲資產所有權的前提下參與 Core 生態,並提升 BTC 在 DeFi 環境下的實用價值;
比特幣重質存儲機制:爲其他協議提供比特幣層級的安全保障,使其從 Core 網絡中實現協同增益。
$CORE 代幣總發行量爲 21 億枚,設計上充分考慮了長期激勵與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其分配結構覆蓋多個關鍵領域,體現出高度的生態平衡理念。
節點挖礦(39.995%,約 8.399 億枚)
最大比例的代幣分配用於節點挖礦,以獎勵網絡參與者對鏈上共識與安全性的維護。該部分激勵將按年線性釋放,周期長達約 81 年,顯示出項目對長期承諾與社區參與穩定性的重視。
用戶激勵(25.029%,約 5.256 億枚)
爲吸引去中心化用戶羣體並增強網絡包容性,項目預留大量代幣用於空投與用戶參與激勵,旨在擴大用戶基礎並提升社區活躍度。
貢獻者激勵(15%,約 3.15 億枚)
此部分專門用於回饋歷史貢獻者及激勵未來開發者,以確保 Core 網絡的可持續建設與迭代發展。
儲備資金(10%,約 2.1 億枚)
用於維護戰略儲備,該部分代幣將逐步資本化爲基金會資源,避免集中代幣釋放對市場流動性產生衝擊。
金庫資金(9.5%,約 1.995 億枚)
旨在推動生態系統擴展,並爲 DAO 提供充足的增長資本,有助於應對突發情況並開展長期項目資助。
中繼者獎勵(0.476%,約 1000 萬枚)
盡管佔比較小,但該部分專門激勵網絡中繼節點,其在維護鏈上數據傳輸與安全中發揮着關鍵作用,亦可獲得相關獎勵與交易費用分潤。
$CORE 代幣分配(圖源:https://docs.coredao.org/docs/Learn/economics/core-token)
過去一周,$CORE 展現出顯著的價格反彈趨勢。截至 4 月 18 日,Core Coin 最新代幣報價爲 $0.5768,周漲幅達 6.30%。從技術形態上看,$CORE 於 4 月 16 日前後觸及局部低點(約 $0.49)後快速反彈,最高漲至 $0.63 附近,漲幅接近 30%,隨後在 $0.57–$0.60 區間震蕩整理。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價格回升,24 小時交易量卻大幅回落至 $17.39M,較前期下滑近 69%,短期內動能存在一定衰竭風險,後續行情將主要取決於生態實際落地進展與比特幣相關市場情緒的共振情況。
此外,從市場結構來看,當前 $CORE 的流通市值爲 $5.76 億,FDV(完全稀釋估值)約爲 $12.1 億,市值佔比接近 47.6%,顯示仍有大比例代幣尚未解鎖,可能對後續價格形成潛在的供給壓力影響。
04/12 - 04/19 期間 $CORE 走勢(圖源:https://coinmarketcap.com/currencies/core-dao/)
當前,$CORE 價格初步脫離底部區域,整體處於自 2025 年 1 月以來的下降楔形結構中,幣價運行於 EMA 20 日(約 $0.5117)和 EMA 100 日(約 $0.6028)之間,短期多空博弈進入膠着狀態。
將時間軸拉長至近半年維度來看,$CORE 自年初大幅衝高後便迅速回落,整體走勢轉入持續的下行通道,並在此期間連續跌破多條中長期關鍵均線,技術結構逐步轉弱,市場情緒亦逐步趨於保守。
$CORE 半年價格回顧(圖源:https://in.tradingview.com/symbols/COREDUSD/)
當前,幣價走勢較爲符合通縮型回落模式:雖然 $CORE 近期價格出現短暫回升,但也可能只是短期反彈。未來幾周,價格預計將再次趨於回落,並圍繞 $0.45 至 $0.55 區間震蕩。從趨勢線判斷,$CORE 的價格在進入 2025 年下半年後可能持續緩步下行,且置信區間整體下移。
$CORE 價格預測(https://cryptopriceperdiction-isshiliu.streamlit.app/)
Core DAO 憑借其獨特的技術設計和比特幣掛鉤特性,在競爭激烈的 Layer1 賽道中展現出了一定的差異化定位。不過,項目仍處於生態早期建設階段,投資者在評估其潛力時應關注代幣釋放節奏、實際應用落地情況以及核心產品的持續迭代。未來,若能在 DeFi 與跨鏈交互等關鍵方向實現技術突破,Core 有望在新一輪公鏈競爭中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投資者可適當配置資產,把握潛在機遇。
Mời người khác bỏ phiếu
Core 是一條EVM 兼容型 Layer1 區塊鏈,項目創新在於其自研的 “Satoshi Plus” 共識機制,該機制首次將比特幣的工作量證明(PoW)哈希能力進行委托,並結合委托權益證明(DPoS)進行雙重驗證,使 Core 網絡不僅繼承了比特幣網絡的算力安全性,同時支持以太坊生態的智能合約功能,爲開發者與用戶提供了一個兼具擴展性與安全性的基礎設施平台。
Core Coin 爲鏈上原生代幣,用於支付交易費用、參與治理及質押獎勵分配,是維持網絡運行與激勵機制的關鍵。整體來看,Core 項目在結構設計上提供了對“區塊鏈三難困境”的新型解法,具有較強的應用潛力,而“比特幣安全 + EVM 可組合性”的結構優勢在當前 L1 公鏈市場中亦具備差異化優勢。
CORE 項目標識(圖源:https://docs.coredao.org/docs/intro)
官網入口:https://coredao.org/
區塊鏈瀏覽器:https://scan.coredao.org/
Medium:https://medium.com/core_dao
X (Twitter):https://x.com/coredao_org
Telegram:https://t.me/CoreDAOTelegram
Github:https://docs.coredao.org/docs/intro
交易入口:https://www.gate.io/zh/trade/CORE_USDT
Core 網絡的發展路徑圍繞比特幣的長期潛力展開,旨在通過結構性升級與技術集成,構建多鏈互通的用戶友好型生態系統,其設計願景是推動一個功能多樣、互聯互通的區塊鏈體系,尤其強調將比特幣的安全性與 Core 的可編程性相結合,助力 DeFi 創新與落地。當前路線圖中,重點推進的模塊包括:
本地費用市場:通過引入更具預期性的本地費用機制,優化交易成本結構,提升網絡使用效率;
核心原子交換機制:借助 HTLC 和 Core Atomic Swap 技術,實現 Core 與其他區塊鏈資產(尤其是比特幣)之間的去信任、點對點的原生跨鏈兌換,降低用戶跨鏈操作的技術門檻與成本;
lstBTC 解決方案:該機制通過將 BTC 資產質押爲 lstBTC,賦予其流動性與收益性,使持有者在不犧牲資產所有權的前提下參與 Core 生態,並提升 BTC 在 DeFi 環境下的實用價值;
比特幣重質存儲機制:爲其他協議提供比特幣層級的安全保障,使其從 Core 網絡中實現協同增益。
$CORE 代幣總發行量爲 21 億枚,設計上充分考慮了長期激勵與生態系統的可持續發展,其分配結構覆蓋多個關鍵領域,體現出高度的生態平衡理念。
節點挖礦(39.995%,約 8.399 億枚)
最大比例的代幣分配用於節點挖礦,以獎勵網絡參與者對鏈上共識與安全性的維護。該部分激勵將按年線性釋放,周期長達約 81 年,顯示出項目對長期承諾與社區參與穩定性的重視。
用戶激勵(25.029%,約 5.256 億枚)
爲吸引去中心化用戶羣體並增強網絡包容性,項目預留大量代幣用於空投與用戶參與激勵,旨在擴大用戶基礎並提升社區活躍度。
貢獻者激勵(15%,約 3.15 億枚)
此部分專門用於回饋歷史貢獻者及激勵未來開發者,以確保 Core 網絡的可持續建設與迭代發展。
儲備資金(10%,約 2.1 億枚)
用於維護戰略儲備,該部分代幣將逐步資本化爲基金會資源,避免集中代幣釋放對市場流動性產生衝擊。
金庫資金(9.5%,約 1.995 億枚)
旨在推動生態系統擴展,並爲 DAO 提供充足的增長資本,有助於應對突發情況並開展長期項目資助。
中繼者獎勵(0.476%,約 1000 萬枚)
盡管佔比較小,但該部分專門激勵網絡中繼節點,其在維護鏈上數據傳輸與安全中發揮着關鍵作用,亦可獲得相關獎勵與交易費用分潤。
$CORE 代幣分配(圖源:https://docs.coredao.org/docs/Learn/economics/core-token)
過去一周,$CORE 展現出顯著的價格反彈趨勢。截至 4 月 18 日,Core Coin 最新代幣報價爲 $0.5768,周漲幅達 6.30%。從技術形態上看,$CORE 於 4 月 16 日前後觸及局部低點(約 $0.49)後快速反彈,最高漲至 $0.63 附近,漲幅接近 30%,隨後在 $0.57–$0.60 區間震蕩整理。
值得注意的是,盡管價格回升,24 小時交易量卻大幅回落至 $17.39M,較前期下滑近 69%,短期內動能存在一定衰竭風險,後續行情將主要取決於生態實際落地進展與比特幣相關市場情緒的共振情況。
此外,從市場結構來看,當前 $CORE 的流通市值爲 $5.76 億,FDV(完全稀釋估值)約爲 $12.1 億,市值佔比接近 47.6%,顯示仍有大比例代幣尚未解鎖,可能對後續價格形成潛在的供給壓力影響。
04/12 - 04/19 期間 $CORE 走勢(圖源:https://coinmarketcap.com/currencies/core-dao/)
當前,$CORE 價格初步脫離底部區域,整體處於自 2025 年 1 月以來的下降楔形結構中,幣價運行於 EMA 20 日(約 $0.5117)和 EMA 100 日(約 $0.6028)之間,短期多空博弈進入膠着狀態。
將時間軸拉長至近半年維度來看,$CORE 自年初大幅衝高後便迅速回落,整體走勢轉入持續的下行通道,並在此期間連續跌破多條中長期關鍵均線,技術結構逐步轉弱,市場情緒亦逐步趨於保守。
$CORE 半年價格回顧(圖源:https://in.tradingview.com/symbols/COREDUSD/)
當前,幣價走勢較爲符合通縮型回落模式:雖然 $CORE 近期價格出現短暫回升,但也可能只是短期反彈。未來幾周,價格預計將再次趨於回落,並圍繞 $0.45 至 $0.55 區間震蕩。從趨勢線判斷,$CORE 的價格在進入 2025 年下半年後可能持續緩步下行,且置信區間整體下移。
$CORE 價格預測(https://cryptopriceperdiction-isshiliu.streamlit.app/)
Core DAO 憑借其獨特的技術設計和比特幣掛鉤特性,在競爭激烈的 Layer1 賽道中展現出了一定的差異化定位。不過,項目仍處於生態早期建設階段,投資者在評估其潛力時應關注代幣釋放節奏、實際應用落地情況以及核心產品的持續迭代。未來,若能在 DeFi 與跨鏈交互等關鍵方向實現技術突破,Core 有望在新一輪公鏈競爭中獲得更大的市場份額,投資者可適當配置資產,把握潛在機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