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lestia:以太坊在數據可用性方面最大的競爭對手? EigenLayer 能否力挽狂瀾?

中級1/26/2024, 6:45:12 AM
本文討論了 Celestia 和 EigenLayer 的優勢、潛在影響和可能的挑戰。

前言

根據以太坊基金會的定義,以太坊的 Layer2 = Rollup。根據Vitalik最近的新觀點,如果其他EVM鏈使用非以太作爲DA(數據可用性),那麼它就是以太Validium(將區塊鏈的數據可用性層移至鏈下)。雖然因爲 DA 的問題,Layer2 的精確定義還存在一定程度的爭議,但 Ether 的升級路線仍然以 Rollup 爲中心,DA 在 Ether 的升級中起着保存或上傳 Rollup 交易數據的重要作用。 ZK Rollup 通過 DA 訪問相關數據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其自身的安全性,即使它們具有不同程度的依賴關係。面對Cosmos的共享安全創新和Celestia的DA滲透,以及做市商驅動的市場,借貸位於原生以太坊的EigenLayer能否通過將其中間件提升到以太坊級別的安全敘事來重新獲得市場主權?

EigenLayer

來源:EigenLayer 白皮書

簡單理解,EigenLayer是一個基於以太坊的再質押(Re-stake)協議,爲整個未來基於以太坊的加密經濟提供以太坊級別的安全性。它允許用戶通過EigenLayer智能合約重新質押原生ETH、LSDETH和LP Token並獲得驗證獎勵,讓第三方項目在享受ETH主網安全的同時獲得更多獎勵,從而實現雙贏。

以太幣之所以能夠吸引大量的交易量和流動性,是因爲它目前被大多數人公認爲是除比特幣之外最安全的第一層區塊鏈,而 EigenLayer 通過 Actively Validated Services (AVS)直接連接了以太幣的安全性和流動性,本質上是將其代幣模型的安全驗證直接委托給以太坊。其本質是將其代幣的安全驗證直接委托給以太坊節點(可以簡單理解爲節點運營商),這個過程被稱爲“Re-staking”。在本文中,我們僅引用EigenLayer團隊開發的第一個AVS項目:EigenDA。

EigenDA:Rollup Data Availability 匯總數據可用性

來源:EigenDA 官方

根據官方的解釋和介紹(暫時沒有實際相關數據支持),EigenDA 是一種去中心化的數據可用性(DA)服務,利用 EigenLayer Restaking 在以太坊上構建,並將成爲 EigenLayer 上的首個主動驗證服務(AVS)。 Restakers可以將質押委托給執行EigenDA的節點運營商,執行驗證任務,並作爲回報收取服務費用,而Rollups可以將數據發布到EigenDA,以降低交易費用成本,實現更高的交易吞吐量,並提高整個EigenLayer生態系統的安全性。這一開發過程的安全性和交易吞吐量將隨着質押量、相關生態協議以及運營商的整體增長而擴展。

EigenDA旨在爲Rollups提供創新的DA解決方案,使以太網質押者和驗證者能夠相互連接,從而提高安全性,降低成本,同時提高吞吐量,EigenLayer共享安全系統採用多節點方法確保分散性。據EigenDA稱,其已集成的第二層解決方案包括:從L1過渡到以太網L2的Celo;BitDAO生態系統外的Mantle及其配套產品;提供zkWASM執行層的Fluent;提供Move執行層的Offshore;以及Optimism中的OP Stack(目前正在EigenDA測試網絡上使用)。

EigenDA 是一種基於以太的安全、高吞吐量和分散式數據可用性(DA)服務,以 EigenLayer Restaking 爲基礎。以下是 EigenDA 旨在實現的一些主要功能和優勢:

特徵:

  • 共享安全: EigenDA利用EigenLayer的共享安全模型,使Retakers能夠通過貢獻ETH參與驗證過程,提高網路的整體安全性;
  • 數據可用性: EigenDA 的主要目標是確保第 2 層網路上的數據可用性。它使用驗證器來驗證和保證Rollup網路上數據的有效性,防止不良行爲並確保網路正常運行;
  • 分散訂購:EigenDA利用EigenLayer的去中心化排序機制,確保Rollup網路中的交易按照正確的順序執行,從而保持整個系統的正確性和一致性;
  • 靈活性:EigenDA的設計目的是讓L2開發者可以根據需要調整各種參數,包括安全性和活躍性之間的權衡、質押代幣的模式以及糾正編碼的比例,以適應不同的場景和需求。

優勢:

  • 經濟效益: EigenDA 通過 EigenLayer 實現 ETH 的共享安全,從而降低了潛在的質押成本。通過分散數據驗證工作並降低每個運營商的運營成本,提供更具成本效益的驗證服務;
  • 高吞吐量:EigenDA 被設計爲可水平擴展,隨着更多運營商加入網路而增加其吞吐量。在私人測試中,EigenDA 展示了高達 10 MBps 的吞吐量,並制定了擴展到 1 GBps 的路線圖,爲支持多人遊戲和視頻流等高帶寬應用程序提供了可能性;
  • 安全機制:EigenDA使用多層安全機制,包括EigenLayer的共享安全、托管證明機制和雙重仲裁,以確保網路安全、去中心化和抗審查;
  • 可定制性:EigenDA 提供了靈活的設計,允許 L2 開發人員通過根據其特定需求和用例調整各種參數來找到安全性和性能之間的平衡。

再質押模式

Source: Delphi Digital

  • 原生 ETH 再質押:

適用於獨立的 ETH 質押者,他們可以通過提現憑證將質押的 ETH 指向 EigenLayer 智能合約,以重新質押並獲得額外收入。如果獨立質押人有不當行爲,EigenLayer可以直接喪失其提現憑證;

  • LST 再質押:

LST(Liquid Stake Token)代表流動性質押代幣。普通投資者即使沒有 32 個 ETH,也可以通過 Lido、Rocket Pool 等流動性質押協議“拼車”,將自己的 ETH 存入質押池,並獲得代表其 ETH 和收益索取權的 LST的承諾。已經在Lido和Rocket Pool質押ETH的用戶,可以將持有的LST轉移到EigenLayer智能合約中,從而實現再質押以獲得額外收益;

  • LP代幣再質押:

LP代幣充質分爲ETH LP再質押和LST LP再質押。

  • ETH LP 再質押:用戶可以將一對包括 ETH 在內的 DeFi 協議 LP 代幣重新質押給 EigenLayer。
  • LST LP 再質押:用戶可以將一對包含 lsdETH 的 DeFi 協議 LP Token 重新質押給 EigenLayer。例如,Curve協議的stETH-ETH LP Token可以重新質押給EigenLayer。

Celestia 在 Cosmos 中

圖片來源:Celestia 官方

目前還沒有一個區塊鏈能夠真正解決去中心化、安全和可擴展的區塊鏈不可能的三角測量問題,Cosmos 認爲只有多鏈設計架構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它們之間的權衡。在討論 Celestia 之前,我們先簡單回顧一下 Cosmos,其中區塊鏈通過 IBC(區塊鏈間通信)協議實現互操作性。下面詳細討論 Cosmos 鏈之間的安全性:

IBC 協議安全:IBC 是確保 Cosmos 網路中鏈之間通信的協議。它通過加密、籤名等機制保證消息的機密性和完整性。IBC協議包括一系列認證步驟,以保證鏈間通信的可信性。通過 IBC,Cosmos 鏈可以安全地傳輸消息和資產,防止欺詐和篡改;

共識機制安全:Cosmos 生態系統中的各個區塊鏈可能使用不同的共識機制,其中最常見的是 Tendermint。Tendermint 共識算法通過拜佔庭容錯(BFT)確保節點之間的一致性。這意味着系統在一定數量的惡意節點存在的情況下仍然可以正常運行。共識機制的安全對於整個網路的穩定和安全至關重要;

中樞(Hub)安全:Cosmos 網路中有一個名爲 Hub 的中心化區塊鏈,它充當不同鏈之間的橋梁。Hub 的安全性對於整個生態系統的穩定起着關鍵作用。如果Hub不安全,可能會導致整個網路出現問題。因此,保證Hub的安全是Cosmos生態中的一項重要任務,涉及到對其共識機制和節點管理的嚴格控制;

資產安全: 由於資產可以在 Cosmos 鏈之間轉移,因此確保其安全性至關重要。通過使用密碼學,Cosmos 鏈能夠防範雙花攻擊等惡意活動。同時,IBC協議旨在使資產跨鏈轉移安全可靠;

智能合約和應用層安全:Cosmos 網路允許開發智能合約和分布式應用程序。確保這一級別的安全性是通過確保區塊鏈上運行的智能合約和應用程序的代碼質量、審計和漏洞修復來實現的。

Celestia 通過將共識和執行分開的模塊化設計實現了可擴展性和靈活性,爲各種區塊鏈解決方案提供了可定制的生態系統。相比之下,Cosmos 以生態系統中立的方式促進區塊鏈協作,強調獨立區塊鏈之間的互連性,並使用 Tendermint 整合共識和執行以提供有凝聚力的環境,這在直觀上帶來了失去自身靈活性的負面影響。 Celestia 的模塊化方式提供了增強的可擴展性、開發靈活性和定制化解決方案,以滿足不同應用的需求,有人呼籲Celestia+Cosmos成爲未來應用鏈的最終形式。

Celestia 的 ICS 與 EigenLayer 的 EigenDA

攝影:X:@_Gods_1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最近 Celestia 的提案中提到了 ICS(鏈間安全),而 EigenLayer 則是建立在以太坊之上的數據可用性層,ICS 與 EigenLayer 的一些對比方面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

  • 共享安全: Celestia 的提案討論了使用 ICS 來使用 Cosmos 生態系統中的驗證器(例如 Cosmos Hub 中的驗證器)作爲 Celestia 的 Rollup 排序器的可能性。這種方法將允許多個 Rollup 網路共享同一組驗證器,從而實現共享安全性。這個想法有點類似於 EigenLayer 中的共享安全性的想法,因爲兩者都通過利用底層區塊鏈網路的驗證器來提供安全性。不同的是,ICS使用Cosmos Hub的驗證器爲連接的區塊鏈提供驗證服務,通過共享的安全模型提高整個生態系統的安全性,而EigenDA通過以太坊上的EigenLayer提供驗證服務,它使用ETH的驗證器驗證 Rollup 網路的數據可用性;
  • 分散式排序器:Celestia 提到的去中心化排序器的概念利用了 ICS 方法。這有點類似於在 EigenLayer 中使用 EigenLayer 的 Restake Primitive(再質押機制)來構建去中心化的排序器。兩者都試圖通過底層協議的屬性來實現更加去中心化的排序機制;
  • 匯總可組合性:Celestia 提到,跨 Rollup 可組合性可以通過在多個 Rollup 網路中使用相同的排序器(可能通過 ICS)來實現。這有點類似於EigenLayer中提到的目標,希望EigenLayer生態系統中有多個AVS(主動驗證服務)相互協作,以實現更高水平的可組合性和互操作性;
  • 經濟學: 拋開 Celestia 和 EigenLayer 的技術層面不談,從市場的角度來看,用戶更關心的是自己的收益,而 EigenLayer 在 LST 的分層收益堆棧和其他收益方面,以及未來整個 EigenLayer 生態系統的空投預期價值方面,都略強於 Celestia。

DA層之間的比較

圖片來源:Researcher@likebeckett

數據可用性(DA)簡稱DA。目前,在EtherChannel的升級路線中,整個流程主要是基於Rollup,而DA在這個過程中的作用就是保存或者上傳整個Rollup的所有交易數據。Rollup的出現就是爲了解決可擴展性Layer1的問題,但實際通過DA訪問Layer2數據會影響整體的安全性和TPS水平。 Layer2數據會影響整體的安全性和TPS水平,爲了讓Layer2繼承以太網的安全性,以太網需要通過優化整個協議安全機制來實現大量Layer2數據的上傳。

在共識機制中,存在一個根本性的困境,即有效性和安全性,前者保證交易的快速處理,後者保證交易的準確性和安全性,對此不同的區塊鏈系統會做出不同的選擇來實現滿足他們實際需求的平衡。 Ethereum、Celestia、EigenLayer 和 Avail 解決方案都旨在爲 Rollup 提供可擴展的數據可用性,根據 Researcher@likebeckett 和 Avail 提供的數據,我總結如下。

圖片來源:Avail Team 官方

Celestia:

  • 去中心化排序器提案:Celestia 討論了首席運營官 Nick White 提出的一項提案,即使用 Cosmos 生態系統的鏈間安全性 (ICS) 來實施 Celestia 的去中心化排序器,作爲利用 Cosmos Hub 驗證器通過 ICS 爲 DA 層提供共享安全性的一種方式。使用 Cosmos Hub 驗證器,通過 ICS 爲 DA 層提供共享安全性;
  • 跨 Rollup 的原子可組合性: Celestia 通過使用 ICS 實現跨多個 Rollup 網路的原子事務來提高可組合性。相同的排序器使多個 Rollup 網路能夠協同工作,解決分散的移動性和降低的可組合性問題;
  • 多匯總互操作性:使用相同的排序器,Celestia 促進多個 Rollup 網路之間的互操作性,以實現更好的移動性和數據可用性。

EigenLayer 和 EigenDA:

  • 具有共享安全性的數據可用性服務:EigenLayer 通過 EigenDA 提供數據可用性服務,與傳統區塊鏈不同,EigenDA 是一組基於以太坊構建的智能合約,利用共享安全的概念。 EigenDA可以作爲Celestia生態系統的一部分,提供高效、安全、可擴展的數據可用性;
  • 去中心化排序: EigenLayer強調其去中心化排序機制,本質上是在Rollup排序器的PoS過程中添加ETH代幣和罰金,爲Layer網路提供更高的安全性。通過這種機制,EigenLayer實現了高效的排序過程;
  • 數據可用性服務:EigenDA專注於爲Layer網路提供數據可用性服務,通過EigenLayer的共享安全和去中心化排序爲鏈上應用提供高性能的數據傳輸。

Avail:

  • 數據可用性設計: Avail 專注於數據可用性的設計,並引入了數據可用性採樣技術。該技術允許輕節點通過僅下載區塊的一小部分來驗證數據可用性,而不是依賴整個節點來獲取數據,從而提高了網路的可擴展性;
  • 區塊鏈之間的交互: Avail 旨在改善區塊鏈之間的交互。支持數據可用性採樣的輕節點,可以更靈活地增加區塊大小,提高整體吞吐量;
  • EIP 4844 適配:Avail 積極參與以太坊 EIP 4844 的實施,這是 Polygon 模塊化區塊鏈願景的關鍵組成部分,該提案旨在增加區塊大小並爲實施 danksharding 奠定基礎,從而使 Avail 能夠適應以太坊生態系統的升級。

結論

對於Rollup來說,在2024年,除了坎昆升級帶來的敘事的確定性之外,DA問題爭論還帶來了對Layer2精準定位的質疑。暫且拋開以太數據可用性實際面臨的正統、安全、成本等問題,這場 Celestia 與 EigenDA 的爭論不難引出一個思考,在 Ether Killer 和 Ether Protector 的對抗下 Ether Protector,未來是否會導致更多的市場競爭朝着可組合模塊的方向發展,從而讓以太坊擴容的方式出現新一輪的萬花齊放。

雖然區塊鏈本身存在諸多局限性,但從金融市場的角度來看,所有市場的上升動力很大程度上都來自於 “假設空間”,而 “假設空間 “總是需要新鮮故事的喂養。至於創新本身,除了保持自身的正確性之外,”旁門左道 “也是一種在原有框架之外的敘事方向。

聲明:

  1. 本文轉載自[YBB)],著作權歸屬原作者[Ac-核心],如對轉載有異議,請聯系Gate Learn團隊,團隊會根據相關流程盡速處理。
  2. 免責聲明:本文所表達的觀點和意見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3. 文章其他語言版本由Gate Learn團隊翻譯, 在未提及Gate.io的情況下不得復制、傳播或抄襲經翻譯文章。

Celestia:以太坊在數據可用性方面最大的競爭對手? EigenLayer 能否力挽狂瀾?

中級1/26/2024, 6:45:12 AM
本文討論了 Celestia 和 EigenLayer 的優勢、潛在影響和可能的挑戰。

前言

根據以太坊基金會的定義,以太坊的 Layer2 = Rollup。根據Vitalik最近的新觀點,如果其他EVM鏈使用非以太作爲DA(數據可用性),那麼它就是以太Validium(將區塊鏈的數據可用性層移至鏈下)。雖然因爲 DA 的問題,Layer2 的精確定義還存在一定程度的爭議,但 Ether 的升級路線仍然以 Rollup 爲中心,DA 在 Ether 的升級中起着保存或上傳 Rollup 交易數據的重要作用。 ZK Rollup 通過 DA 訪問相關數據的能力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其自身的安全性,即使它們具有不同程度的依賴關係。面對Cosmos的共享安全創新和Celestia的DA滲透,以及做市商驅動的市場,借貸位於原生以太坊的EigenLayer能否通過將其中間件提升到以太坊級別的安全敘事來重新獲得市場主權?

EigenLayer

來源:EigenLayer 白皮書

簡單理解,EigenLayer是一個基於以太坊的再質押(Re-stake)協議,爲整個未來基於以太坊的加密經濟提供以太坊級別的安全性。它允許用戶通過EigenLayer智能合約重新質押原生ETH、LSDETH和LP Token並獲得驗證獎勵,讓第三方項目在享受ETH主網安全的同時獲得更多獎勵,從而實現雙贏。

以太幣之所以能夠吸引大量的交易量和流動性,是因爲它目前被大多數人公認爲是除比特幣之外最安全的第一層區塊鏈,而 EigenLayer 通過 Actively Validated Services (AVS)直接連接了以太幣的安全性和流動性,本質上是將其代幣模型的安全驗證直接委托給以太坊。其本質是將其代幣的安全驗證直接委托給以太坊節點(可以簡單理解爲節點運營商),這個過程被稱爲“Re-staking”。在本文中,我們僅引用EigenLayer團隊開發的第一個AVS項目:EigenDA。

EigenDA:Rollup Data Availability 匯總數據可用性

來源:EigenDA 官方

根據官方的解釋和介紹(暫時沒有實際相關數據支持),EigenDA 是一種去中心化的數據可用性(DA)服務,利用 EigenLayer Restaking 在以太坊上構建,並將成爲 EigenLayer 上的首個主動驗證服務(AVS)。 Restakers可以將質押委托給執行EigenDA的節點運營商,執行驗證任務,並作爲回報收取服務費用,而Rollups可以將數據發布到EigenDA,以降低交易費用成本,實現更高的交易吞吐量,並提高整個EigenLayer生態系統的安全性。這一開發過程的安全性和交易吞吐量將隨着質押量、相關生態協議以及運營商的整體增長而擴展。

EigenDA旨在爲Rollups提供創新的DA解決方案,使以太網質押者和驗證者能夠相互連接,從而提高安全性,降低成本,同時提高吞吐量,EigenLayer共享安全系統採用多節點方法確保分散性。據EigenDA稱,其已集成的第二層解決方案包括:從L1過渡到以太網L2的Celo;BitDAO生態系統外的Mantle及其配套產品;提供zkWASM執行層的Fluent;提供Move執行層的Offshore;以及Optimism中的OP Stack(目前正在EigenDA測試網絡上使用)。

EigenDA 是一種基於以太的安全、高吞吐量和分散式數據可用性(DA)服務,以 EigenLayer Restaking 爲基礎。以下是 EigenDA 旨在實現的一些主要功能和優勢:

特徵:

  • 共享安全: EigenDA利用EigenLayer的共享安全模型,使Retakers能夠通過貢獻ETH參與驗證過程,提高網路的整體安全性;
  • 數據可用性: EigenDA 的主要目標是確保第 2 層網路上的數據可用性。它使用驗證器來驗證和保證Rollup網路上數據的有效性,防止不良行爲並確保網路正常運行;
  • 分散訂購:EigenDA利用EigenLayer的去中心化排序機制,確保Rollup網路中的交易按照正確的順序執行,從而保持整個系統的正確性和一致性;
  • 靈活性:EigenDA的設計目的是讓L2開發者可以根據需要調整各種參數,包括安全性和活躍性之間的權衡、質押代幣的模式以及糾正編碼的比例,以適應不同的場景和需求。

優勢:

  • 經濟效益: EigenDA 通過 EigenLayer 實現 ETH 的共享安全,從而降低了潛在的質押成本。通過分散數據驗證工作並降低每個運營商的運營成本,提供更具成本效益的驗證服務;
  • 高吞吐量:EigenDA 被設計爲可水平擴展,隨着更多運營商加入網路而增加其吞吐量。在私人測試中,EigenDA 展示了高達 10 MBps 的吞吐量,並制定了擴展到 1 GBps 的路線圖,爲支持多人遊戲和視頻流等高帶寬應用程序提供了可能性;
  • 安全機制:EigenDA使用多層安全機制,包括EigenLayer的共享安全、托管證明機制和雙重仲裁,以確保網路安全、去中心化和抗審查;
  • 可定制性:EigenDA 提供了靈活的設計,允許 L2 開發人員通過根據其特定需求和用例調整各種參數來找到安全性和性能之間的平衡。

再質押模式

Source: Delphi Digital

  • 原生 ETH 再質押:

適用於獨立的 ETH 質押者,他們可以通過提現憑證將質押的 ETH 指向 EigenLayer 智能合約,以重新質押並獲得額外收入。如果獨立質押人有不當行爲,EigenLayer可以直接喪失其提現憑證;

  • LST 再質押:

LST(Liquid Stake Token)代表流動性質押代幣。普通投資者即使沒有 32 個 ETH,也可以通過 Lido、Rocket Pool 等流動性質押協議“拼車”,將自己的 ETH 存入質押池,並獲得代表其 ETH 和收益索取權的 LST的承諾。已經在Lido和Rocket Pool質押ETH的用戶,可以將持有的LST轉移到EigenLayer智能合約中,從而實現再質押以獲得額外收益;

  • LP代幣再質押:

LP代幣充質分爲ETH LP再質押和LST LP再質押。

  • ETH LP 再質押:用戶可以將一對包括 ETH 在內的 DeFi 協議 LP 代幣重新質押給 EigenLayer。
  • LST LP 再質押:用戶可以將一對包含 lsdETH 的 DeFi 協議 LP Token 重新質押給 EigenLayer。例如,Curve協議的stETH-ETH LP Token可以重新質押給EigenLayer。

Celestia 在 Cosmos 中

圖片來源:Celestia 官方

目前還沒有一個區塊鏈能夠真正解決去中心化、安全和可擴展的區塊鏈不可能的三角測量問題,Cosmos 認爲只有多鏈設計架構才能在一定程度上克服它們之間的權衡。在討論 Celestia 之前,我們先簡單回顧一下 Cosmos,其中區塊鏈通過 IBC(區塊鏈間通信)協議實現互操作性。下面詳細討論 Cosmos 鏈之間的安全性:

IBC 協議安全:IBC 是確保 Cosmos 網路中鏈之間通信的協議。它通過加密、籤名等機制保證消息的機密性和完整性。IBC協議包括一系列認證步驟,以保證鏈間通信的可信性。通過 IBC,Cosmos 鏈可以安全地傳輸消息和資產,防止欺詐和篡改;

共識機制安全:Cosmos 生態系統中的各個區塊鏈可能使用不同的共識機制,其中最常見的是 Tendermint。Tendermint 共識算法通過拜佔庭容錯(BFT)確保節點之間的一致性。這意味着系統在一定數量的惡意節點存在的情況下仍然可以正常運行。共識機制的安全對於整個網路的穩定和安全至關重要;

中樞(Hub)安全:Cosmos 網路中有一個名爲 Hub 的中心化區塊鏈,它充當不同鏈之間的橋梁。Hub 的安全性對於整個生態系統的穩定起着關鍵作用。如果Hub不安全,可能會導致整個網路出現問題。因此,保證Hub的安全是Cosmos生態中的一項重要任務,涉及到對其共識機制和節點管理的嚴格控制;

資產安全: 由於資產可以在 Cosmos 鏈之間轉移,因此確保其安全性至關重要。通過使用密碼學,Cosmos 鏈能夠防範雙花攻擊等惡意活動。同時,IBC協議旨在使資產跨鏈轉移安全可靠;

智能合約和應用層安全:Cosmos 網路允許開發智能合約和分布式應用程序。確保這一級別的安全性是通過確保區塊鏈上運行的智能合約和應用程序的代碼質量、審計和漏洞修復來實現的。

Celestia 通過將共識和執行分開的模塊化設計實現了可擴展性和靈活性,爲各種區塊鏈解決方案提供了可定制的生態系統。相比之下,Cosmos 以生態系統中立的方式促進區塊鏈協作,強調獨立區塊鏈之間的互連性,並使用 Tendermint 整合共識和執行以提供有凝聚力的環境,這在直觀上帶來了失去自身靈活性的負面影響。 Celestia 的模塊化方式提供了增強的可擴展性、開發靈活性和定制化解決方案,以滿足不同應用的需求,有人呼籲Celestia+Cosmos成爲未來應用鏈的最終形式。

Celestia 的 ICS 與 EigenLayer 的 EigenDA

攝影:X:@_Gods_1

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最近 Celestia 的提案中提到了 ICS(鏈間安全),而 EigenLayer 則是建立在以太坊之上的數據可用性層,ICS 與 EigenLayer 的一些對比方面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來理解:

  • 共享安全: Celestia 的提案討論了使用 ICS 來使用 Cosmos 生態系統中的驗證器(例如 Cosmos Hub 中的驗證器)作爲 Celestia 的 Rollup 排序器的可能性。這種方法將允許多個 Rollup 網路共享同一組驗證器,從而實現共享安全性。這個想法有點類似於 EigenLayer 中的共享安全性的想法,因爲兩者都通過利用底層區塊鏈網路的驗證器來提供安全性。不同的是,ICS使用Cosmos Hub的驗證器爲連接的區塊鏈提供驗證服務,通過共享的安全模型提高整個生態系統的安全性,而EigenDA通過以太坊上的EigenLayer提供驗證服務,它使用ETH的驗證器驗證 Rollup 網路的數據可用性;
  • 分散式排序器:Celestia 提到的去中心化排序器的概念利用了 ICS 方法。這有點類似於在 EigenLayer 中使用 EigenLayer 的 Restake Primitive(再質押機制)來構建去中心化的排序器。兩者都試圖通過底層協議的屬性來實現更加去中心化的排序機制;
  • 匯總可組合性:Celestia 提到,跨 Rollup 可組合性可以通過在多個 Rollup 網路中使用相同的排序器(可能通過 ICS)來實現。這有點類似於EigenLayer中提到的目標,希望EigenLayer生態系統中有多個AVS(主動驗證服務)相互協作,以實現更高水平的可組合性和互操作性;
  • 經濟學: 拋開 Celestia 和 EigenLayer 的技術層面不談,從市場的角度來看,用戶更關心的是自己的收益,而 EigenLayer 在 LST 的分層收益堆棧和其他收益方面,以及未來整個 EigenLayer 生態系統的空投預期價值方面,都略強於 Celestia。

DA層之間的比較

圖片來源:Researcher@likebeckett

數據可用性(DA)簡稱DA。目前,在EtherChannel的升級路線中,整個流程主要是基於Rollup,而DA在這個過程中的作用就是保存或者上傳整個Rollup的所有交易數據。Rollup的出現就是爲了解決可擴展性Layer1的問題,但實際通過DA訪問Layer2數據會影響整體的安全性和TPS水平。 Layer2數據會影響整體的安全性和TPS水平,爲了讓Layer2繼承以太網的安全性,以太網需要通過優化整個協議安全機制來實現大量Layer2數據的上傳。

在共識機制中,存在一個根本性的困境,即有效性和安全性,前者保證交易的快速處理,後者保證交易的準確性和安全性,對此不同的區塊鏈系統會做出不同的選擇來實現滿足他們實際需求的平衡。 Ethereum、Celestia、EigenLayer 和 Avail 解決方案都旨在爲 Rollup 提供可擴展的數據可用性,根據 Researcher@likebeckett 和 Avail 提供的數據,我總結如下。

圖片來源:Avail Team 官方

Celestia:

  • 去中心化排序器提案:Celestia 討論了首席運營官 Nick White 提出的一項提案,即使用 Cosmos 生態系統的鏈間安全性 (ICS) 來實施 Celestia 的去中心化排序器,作爲利用 Cosmos Hub 驗證器通過 ICS 爲 DA 層提供共享安全性的一種方式。使用 Cosmos Hub 驗證器,通過 ICS 爲 DA 層提供共享安全性;
  • 跨 Rollup 的原子可組合性: Celestia 通過使用 ICS 實現跨多個 Rollup 網路的原子事務來提高可組合性。相同的排序器使多個 Rollup 網路能夠協同工作,解決分散的移動性和降低的可組合性問題;
  • 多匯總互操作性:使用相同的排序器,Celestia 促進多個 Rollup 網路之間的互操作性,以實現更好的移動性和數據可用性。

EigenLayer 和 EigenDA:

  • 具有共享安全性的數據可用性服務:EigenLayer 通過 EigenDA 提供數據可用性服務,與傳統區塊鏈不同,EigenDA 是一組基於以太坊構建的智能合約,利用共享安全的概念。 EigenDA可以作爲Celestia生態系統的一部分,提供高效、安全、可擴展的數據可用性;
  • 去中心化排序: EigenLayer強調其去中心化排序機制,本質上是在Rollup排序器的PoS過程中添加ETH代幣和罰金,爲Layer網路提供更高的安全性。通過這種機制,EigenLayer實現了高效的排序過程;
  • 數據可用性服務:EigenDA專注於爲Layer網路提供數據可用性服務,通過EigenLayer的共享安全和去中心化排序爲鏈上應用提供高性能的數據傳輸。

Avail:

  • 數據可用性設計: Avail 專注於數據可用性的設計,並引入了數據可用性採樣技術。該技術允許輕節點通過僅下載區塊的一小部分來驗證數據可用性,而不是依賴整個節點來獲取數據,從而提高了網路的可擴展性;
  • 區塊鏈之間的交互: Avail 旨在改善區塊鏈之間的交互。支持數據可用性採樣的輕節點,可以更靈活地增加區塊大小,提高整體吞吐量;
  • EIP 4844 適配:Avail 積極參與以太坊 EIP 4844 的實施,這是 Polygon 模塊化區塊鏈願景的關鍵組成部分,該提案旨在增加區塊大小並爲實施 danksharding 奠定基礎,從而使 Avail 能夠適應以太坊生態系統的升級。

結論

對於Rollup來說,在2024年,除了坎昆升級帶來的敘事的確定性之外,DA問題爭論還帶來了對Layer2精準定位的質疑。暫且拋開以太數據可用性實際面臨的正統、安全、成本等問題,這場 Celestia 與 EigenDA 的爭論不難引出一個思考,在 Ether Killer 和 Ether Protector 的對抗下 Ether Protector,未來是否會導致更多的市場競爭朝着可組合模塊的方向發展,從而讓以太坊擴容的方式出現新一輪的萬花齊放。

雖然區塊鏈本身存在諸多局限性,但從金融市場的角度來看,所有市場的上升動力很大程度上都來自於 “假設空間”,而 “假設空間 “總是需要新鮮故事的喂養。至於創新本身,除了保持自身的正確性之外,”旁門左道 “也是一種在原有框架之外的敘事方向。

聲明:

  1. 本文轉載自[YBB)],著作權歸屬原作者[Ac-核心],如對轉載有異議,請聯系Gate Learn團隊,團隊會根據相關流程盡速處理。
  2. 免責聲明:本文所表達的觀點和意見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3. 文章其他語言版本由Gate Learn團隊翻譯, 在未提及Gate.io的情況下不得復制、傳播或抄襲經翻譯文章。
Bắt đầu giao dịch
Đăng ký và giao dịch để nhận phần thưởng USDTEST trị giá
$100
$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