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大主要的流動重新抵押協議概覽

中級3/19/2024, 11:56:05 PM
本文比較了六種主要的流動性重新抵押協議,幫助投資者了解它們的差異並根據他們的優先事項做出明智的選擇。

在這個牛市週期中,重新抵押正準備成爲一個關鍵的敘事,數十個流動重新抵押協議競相爭奪 EigenLayer 印象深刻的超過110億美元的總鎖定價值的份額。

本文比較了六個主要的重新抵押協議,爲讀者提供了一種易於理解的方式,以把握各種流動重新抵押方法之間的微妙差異。考慮到不同 LRT 設計中的種種權衡,投資者應根據自己的具體優先事項做出選擇。

每個流動重新抵押協議的關鍵特徵的簡短版本如下:

  1. Puffer Finance和Ether.fi是兩個最大的流動重新抵押協議,其流動重新抵押代幣的市值佔據了市場上的主導地位。兩者都專注於原生重新抵押,相比於LST重新抵押,風險層級更少。此外,這兩個協議都推動了以太坊驗證者的去中心化。值得注意的是,Ether.fi擁有最多的 DeFi 集成。
  2. Kelp和Renzo Protocol支持原生重新抵押和LST重新抵押。它們接受主要的LST,如stETH、ETHx和wBETH。值得注意的是,Renzo將其重新抵押服務擴展到以太坊 Layer,爲用戶提供了降低 gas 成本的好處。
  3. Swell是一個成熟的流動抵押協議,具有LST代幣swETH。該協議的LST市值約爲9.5億美元。它將服務擴展到了LST重新抵押,使用了LRT代幣rswETH。它提供了原生重新抵押和自己的LST-swETH重新抵押。
  4. Eigenpie是Magpie的子DAO,專注於LST重新抵押。它通過接受12種不同的LST,發行相應的12種不同的LRT,提供了一個獨立的LST重新抵押模型。

各種類型的重新抵押和流動性重新抵押代幣

EigenLayer上的兩種重新抵押方式

在EigenLayer上有兩種重新抵押方式,即原生重新抵押和LST(流動抵押代幣)重新抵押。對於原生重新抵押,驗證者會將他們的 $ETH 直接重新抵押到以太坊的信標鏈上,然後再重新抵押到 EigenLayer。相反,LST 重新抵押允許流動抵押代幣的持有者,例如 stETH,將他們的資產重新抵押到 EigenLayer 的智能合約上。對於零售用戶來說,原生重新抵押更難操作,因爲它需要運行以太坊驗證者節點。

原生重新抵押的好處在於沒有限制;EigenLayer 不像 LST 重新抵押那樣施加上限,後者只接受到一定上限或特定時間範圍內的存款。原生重新抵押在安全性方面也具有優勢,因爲它不涉及 LST 協議的風險。

盡管存在這些差異,但無論是原生重新抵押還是 EigenLayer 上的 LST 重新抵押都需要將資產存入並鎖定,使其無法用於其他用途。

釋放鎖定的流動重新抵押協議

類似於以太坊上的流動抵押代幣,流動重新抵押代幣是存放在 EigenLayer 上的資產的代幣化表示,有效地釋放了本應束縛的流動性。

流動重新抵押協議通過將接收到的 LST 轉化爲 EigenLayer 上的代幣,提供原生重新抵押服務和 LST 重新抵押服務。大多數流動重新抵押協議向用戶提供原生重新抵押服務,無需用戶運行以太坊節點。用戶只需將 ETH 存入這些協議中,這些協議會在後臺處理以太坊節點操作的復雜性。

幾乎所有流動抵押代幣協議都接受最大的 LST stETH,而有幾個流動抵押代幣協議接受各種不同類型的 LST 進行存款。

需要注意的是,Puffer Finance 從根本上是一個原生重新抵押協議。目前處於主網前階段,它接受 stETH 存款。在主網啓動後,該協議計劃將所有 stETH 兌換爲 ETH,並在 EigenLayer 上進行原生重新抵押。同樣,Ether.fi 作爲一個原生重新抵押協議運作,但目前在此階段接受了幾種不同類型的流動抵押代幣(LST)。

基於籃子或獨立的流動重新抵押代幣

大多數流動重新抵押協議採用基於籃子的方法,允許存入各種不同的流動抵押代幣(LST)以換取單一類型的流動重新抵押代幣(LRT)。另一方面,Eigenpie 採用獨特的獨立流動重新抵押代幣策略。它接受12種不同的 LST,並爲每種 LST 發行一個獨特的 LRT,從而產生12種獨特的 LRT。盡管這種方法可以減輕匯集不同 LST 所帶來的風險,但可能會導致每個獨立 LRT 的流動性碎片化。

通過 Layer 進行重新抵押

由於當前以太坊主網的高 gas 成本,幾個 LRT 協議已經推出了通過以太坊 Layer 進行重新抵押的服務,爲零售用戶提供了更低成本的選擇。Renzo Protocol 已經在 Arbitrum 和 BNB 鏈上推出了其重新抵押功能。同樣,Ether.fi 計劃在 Arbitrum 上推出其重新抵押服務。

使用流動重新抵押協議的風險與回報

流動重新抵押協議在 EigenLayer 上部署了一組智能合約,促進用戶與 EigenLayer 進行互動,包括將 ETH/LST 存入/提取到 EigenLayer,以及鑄造/銷毀流動重新抵押代幣(LRT)。因此,參與 LRT 協議涉及承擔流動重新抵押協議的風險。

風險概況因流動重新抵押協議是否提供 LST 重新抵押而異。在原生重新抵押中,資金存入以太坊信標鏈。然而,使用 LST 重新抵押,資金被導入 EigenLayer 的智能合約,從而引入了來自 EigenLayer 的智能合約風險。利用 LST 還涉及與流動抵押協議相關的智能合約風險。因此,持有由 LST 支持的 LRT 的用戶面臨三種類型的智能合約風險,即與 EigenLayer、所使用的具體 LST 和 LRT 協議本身相關的風險。

雖然原生重新抵押面臨較少的智能合約風險,但提供原生重新抵押服務的流動重新抵押協議需要參與以太坊抵押。它們可以與專業抵押公司合作,自行運營以太坊節點,或支持單獨的獨立驗證者。

利用像 Lido 的 stETH 或 Frax 的 sfrxETH 這樣的成熟流動抵押代幣可以提供可靠的抵押性能。這些 LST 協議花費了數年的時間完善它們的以太坊抵押服務,證明了它們在最大化抵押收益和最小化減持風險方面的有效性。

驗證者的去中心化

當將 ETH/LST 存入 EigenLayer 時,這些資產被分配給一個重新抵押運營商。該運營商負責在以太坊和他們選擇的積極驗證服務(AVSs)上執行驗證服務。重新抵押者除了獲得以太坊抵押獎勵外,還會從這些 AVSs 獲得獎勵。如果運營商違反了 AVSs 設定的規則,重新抵押的資產就有被減持的風險。

如果重新抵押市場被一些負責保護大部分 AVSs 的大型運營商所主導,就會引發與中心化和勾結相關的風險。這些計算能力強的運營商可能會主導跨多個 AVS 網路的重新抵押,並勾結使用重新抵押的 ETH 來對這些 AVSs 施加影響或控制。

EigenLayer 的積極驗證服務(AVS)功能尚未啓動,最初只會提供有限數量的 AVSs。大多數流動重新抵押協議尚未披露他們將如何選擇重新抵押運營商和 AVSs 的細節。在這個階段,重新抵押者主要面臨的是以太坊級別的減持風險。對於通過 LST 進行重新抵押的情況,這種風險源於 LST 協議本身。與此同時,原生流動重新抵押協議採用了各種方法進行以太坊抵押。有些依賴於像 Figment 和 Allnodes 這樣的大型抵押服務,而其他人則正在開發基礎設施以促進獨立驗證者的操作。

去中心化金融整合

流動重新抵押代幣(LRTs)的唯一目的是解鎖流動性,用於 DeFi。每個流動重新抵押協議都在努力整合各種類型的 DeFi 協議。目前有三大類 DeFi 整合,包括收益協議、去中心化交易所(DEX)和借貸協議。

收益協議

Pendle Finance 是這個垂直領域的領先協議,已經推出了 LRT 池,並允許用戶對 EigenLayer 的收益和積分進行投機。大多數 LRT 協議都已與 Pendle 整合。

DEX 流動性

大多數 LRT 在主要 DEX 上都有流動性池,比如 Curve、Balancer、Maverick 等。我們通過在 LlamaSwap 上交易 1K LRT 兌換 ETH 時的滑點來衡量每個 LRT 的流動性。需要注意的是,這只是一個粗略的測量,因爲大多數 LRT 都是收益型代幣,其價值隨着時間的推移而增加,隨着收益的累積而增加。由於許多 LRT 協議仍處於初期階段,到目前爲止獲得的收益相對於本金金額來說是相對較小的。

Swell 的 rswETH、Renzo 的 ezETH 和 Etherfi 的 weETH 在 DEX 上都具有足夠的流動性,交易 1K LRT 時的滑點很小。

Eigenpie 採取了一種獨特的方法,發行了 12 種對應於支持的 12 種 LST 的獨特流動重新抵押代幣。雖然這種策略有效地分隔了與任何單個 LST 相關的風險,但也導致了不同代幣之間的流動性碎片化。

借貸協議

與其他類型的資產相比,LRTs 承載更多層次的風險,因此在考慮將 LRTs 作爲貸款抵押品時,借貸協議需要謹慎行事。目前,借貸協議對 LRTs 的接受程度有限。由於 Etherfi 的 weETH 作爲一個現有的 LST,已經轉變爲 LRT,因此被幾個借貸協議接受。

聲明:

  1. 本文轉載自[tokeninsight],所有版權歸原文所有作者 [0x愛德華w]。若對本次轉載有異議,請聯系Gate Learn,團隊將會及時處理。
  2. 免責聲明:本文所表達的觀點和意見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3. Gate Learn 團隊將文章翻譯成其他語言。除非另有說明,否則禁止復制、分發或抄襲翻譯文章。

六大主要的流動重新抵押協議概覽

中級3/19/2024, 11:56:05 PM
本文比較了六種主要的流動性重新抵押協議,幫助投資者了解它們的差異並根據他們的優先事項做出明智的選擇。

在這個牛市週期中,重新抵押正準備成爲一個關鍵的敘事,數十個流動重新抵押協議競相爭奪 EigenLayer 印象深刻的超過110億美元的總鎖定價值的份額。

本文比較了六個主要的重新抵押協議,爲讀者提供了一種易於理解的方式,以把握各種流動重新抵押方法之間的微妙差異。考慮到不同 LRT 設計中的種種權衡,投資者應根據自己的具體優先事項做出選擇。

每個流動重新抵押協議的關鍵特徵的簡短版本如下:

  1. Puffer Finance和Ether.fi是兩個最大的流動重新抵押協議,其流動重新抵押代幣的市值佔據了市場上的主導地位。兩者都專注於原生重新抵押,相比於LST重新抵押,風險層級更少。此外,這兩個協議都推動了以太坊驗證者的去中心化。值得注意的是,Ether.fi擁有最多的 DeFi 集成。
  2. Kelp和Renzo Protocol支持原生重新抵押和LST重新抵押。它們接受主要的LST,如stETH、ETHx和wBETH。值得注意的是,Renzo將其重新抵押服務擴展到以太坊 Layer,爲用戶提供了降低 gas 成本的好處。
  3. Swell是一個成熟的流動抵押協議,具有LST代幣swETH。該協議的LST市值約爲9.5億美元。它將服務擴展到了LST重新抵押,使用了LRT代幣rswETH。它提供了原生重新抵押和自己的LST-swETH重新抵押。
  4. Eigenpie是Magpie的子DAO,專注於LST重新抵押。它通過接受12種不同的LST,發行相應的12種不同的LRT,提供了一個獨立的LST重新抵押模型。

各種類型的重新抵押和流動性重新抵押代幣

EigenLayer上的兩種重新抵押方式

在EigenLayer上有兩種重新抵押方式,即原生重新抵押和LST(流動抵押代幣)重新抵押。對於原生重新抵押,驗證者會將他們的 $ETH 直接重新抵押到以太坊的信標鏈上,然後再重新抵押到 EigenLayer。相反,LST 重新抵押允許流動抵押代幣的持有者,例如 stETH,將他們的資產重新抵押到 EigenLayer 的智能合約上。對於零售用戶來說,原生重新抵押更難操作,因爲它需要運行以太坊驗證者節點。

原生重新抵押的好處在於沒有限制;EigenLayer 不像 LST 重新抵押那樣施加上限,後者只接受到一定上限或特定時間範圍內的存款。原生重新抵押在安全性方面也具有優勢,因爲它不涉及 LST 協議的風險。

盡管存在這些差異,但無論是原生重新抵押還是 EigenLayer 上的 LST 重新抵押都需要將資產存入並鎖定,使其無法用於其他用途。

釋放鎖定的流動重新抵押協議

類似於以太坊上的流動抵押代幣,流動重新抵押代幣是存放在 EigenLayer 上的資產的代幣化表示,有效地釋放了本應束縛的流動性。

流動重新抵押協議通過將接收到的 LST 轉化爲 EigenLayer 上的代幣,提供原生重新抵押服務和 LST 重新抵押服務。大多數流動重新抵押協議向用戶提供原生重新抵押服務,無需用戶運行以太坊節點。用戶只需將 ETH 存入這些協議中,這些協議會在後臺處理以太坊節點操作的復雜性。

幾乎所有流動抵押代幣協議都接受最大的 LST stETH,而有幾個流動抵押代幣協議接受各種不同類型的 LST 進行存款。

需要注意的是,Puffer Finance 從根本上是一個原生重新抵押協議。目前處於主網前階段,它接受 stETH 存款。在主網啓動後,該協議計劃將所有 stETH 兌換爲 ETH,並在 EigenLayer 上進行原生重新抵押。同樣,Ether.fi 作爲一個原生重新抵押協議運作,但目前在此階段接受了幾種不同類型的流動抵押代幣(LST)。

基於籃子或獨立的流動重新抵押代幣

大多數流動重新抵押協議採用基於籃子的方法,允許存入各種不同的流動抵押代幣(LST)以換取單一類型的流動重新抵押代幣(LRT)。另一方面,Eigenpie 採用獨特的獨立流動重新抵押代幣策略。它接受12種不同的 LST,並爲每種 LST 發行一個獨特的 LRT,從而產生12種獨特的 LRT。盡管這種方法可以減輕匯集不同 LST 所帶來的風險,但可能會導致每個獨立 LRT 的流動性碎片化。

通過 Layer 進行重新抵押

由於當前以太坊主網的高 gas 成本,幾個 LRT 協議已經推出了通過以太坊 Layer 進行重新抵押的服務,爲零售用戶提供了更低成本的選擇。Renzo Protocol 已經在 Arbitrum 和 BNB 鏈上推出了其重新抵押功能。同樣,Ether.fi 計劃在 Arbitrum 上推出其重新抵押服務。

使用流動重新抵押協議的風險與回報

流動重新抵押協議在 EigenLayer 上部署了一組智能合約,促進用戶與 EigenLayer 進行互動,包括將 ETH/LST 存入/提取到 EigenLayer,以及鑄造/銷毀流動重新抵押代幣(LRT)。因此,參與 LRT 協議涉及承擔流動重新抵押協議的風險。

風險概況因流動重新抵押協議是否提供 LST 重新抵押而異。在原生重新抵押中,資金存入以太坊信標鏈。然而,使用 LST 重新抵押,資金被導入 EigenLayer 的智能合約,從而引入了來自 EigenLayer 的智能合約風險。利用 LST 還涉及與流動抵押協議相關的智能合約風險。因此,持有由 LST 支持的 LRT 的用戶面臨三種類型的智能合約風險,即與 EigenLayer、所使用的具體 LST 和 LRT 協議本身相關的風險。

雖然原生重新抵押面臨較少的智能合約風險,但提供原生重新抵押服務的流動重新抵押協議需要參與以太坊抵押。它們可以與專業抵押公司合作,自行運營以太坊節點,或支持單獨的獨立驗證者。

利用像 Lido 的 stETH 或 Frax 的 sfrxETH 這樣的成熟流動抵押代幣可以提供可靠的抵押性能。這些 LST 協議花費了數年的時間完善它們的以太坊抵押服務,證明了它們在最大化抵押收益和最小化減持風險方面的有效性。

驗證者的去中心化

當將 ETH/LST 存入 EigenLayer 時,這些資產被分配給一個重新抵押運營商。該運營商負責在以太坊和他們選擇的積極驗證服務(AVSs)上執行驗證服務。重新抵押者除了獲得以太坊抵押獎勵外,還會從這些 AVSs 獲得獎勵。如果運營商違反了 AVSs 設定的規則,重新抵押的資產就有被減持的風險。

如果重新抵押市場被一些負責保護大部分 AVSs 的大型運營商所主導,就會引發與中心化和勾結相關的風險。這些計算能力強的運營商可能會主導跨多個 AVS 網路的重新抵押,並勾結使用重新抵押的 ETH 來對這些 AVSs 施加影響或控制。

EigenLayer 的積極驗證服務(AVS)功能尚未啓動,最初只會提供有限數量的 AVSs。大多數流動重新抵押協議尚未披露他們將如何選擇重新抵押運營商和 AVSs 的細節。在這個階段,重新抵押者主要面臨的是以太坊級別的減持風險。對於通過 LST 進行重新抵押的情況,這種風險源於 LST 協議本身。與此同時,原生流動重新抵押協議採用了各種方法進行以太坊抵押。有些依賴於像 Figment 和 Allnodes 這樣的大型抵押服務,而其他人則正在開發基礎設施以促進獨立驗證者的操作。

去中心化金融整合

流動重新抵押代幣(LRTs)的唯一目的是解鎖流動性,用於 DeFi。每個流動重新抵押協議都在努力整合各種類型的 DeFi 協議。目前有三大類 DeFi 整合,包括收益協議、去中心化交易所(DEX)和借貸協議。

收益協議

Pendle Finance 是這個垂直領域的領先協議,已經推出了 LRT 池,並允許用戶對 EigenLayer 的收益和積分進行投機。大多數 LRT 協議都已與 Pendle 整合。

DEX 流動性

大多數 LRT 在主要 DEX 上都有流動性池,比如 Curve、Balancer、Maverick 等。我們通過在 LlamaSwap 上交易 1K LRT 兌換 ETH 時的滑點來衡量每個 LRT 的流動性。需要注意的是,這只是一個粗略的測量,因爲大多數 LRT 都是收益型代幣,其價值隨着時間的推移而增加,隨着收益的累積而增加。由於許多 LRT 協議仍處於初期階段,到目前爲止獲得的收益相對於本金金額來說是相對較小的。

Swell 的 rswETH、Renzo 的 ezETH 和 Etherfi 的 weETH 在 DEX 上都具有足夠的流動性,交易 1K LRT 時的滑點很小。

Eigenpie 採取了一種獨特的方法,發行了 12 種對應於支持的 12 種 LST 的獨特流動重新抵押代幣。雖然這種策略有效地分隔了與任何單個 LST 相關的風險,但也導致了不同代幣之間的流動性碎片化。

借貸協議

與其他類型的資產相比,LRTs 承載更多層次的風險,因此在考慮將 LRTs 作爲貸款抵押品時,借貸協議需要謹慎行事。目前,借貸協議對 LRTs 的接受程度有限。由於 Etherfi 的 weETH 作爲一個現有的 LST,已經轉變爲 LRT,因此被幾個借貸協議接受。

聲明:

  1. 本文轉載自[tokeninsight],所有版權歸原文所有作者 [0x愛德華w]。若對本次轉載有異議,請聯系Gate Learn,團隊將會及時處理。
  2. 免責聲明:本文所表達的觀點和意見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3. Gate Learn 團隊將文章翻譯成其他語言。除非另有說明,否則禁止復制、分發或抄襲翻譯文章。
Bắt đầu giao dịch
Đăng ký và giao dịch để nhận phần thưởng USDTEST trị giá
$100
$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