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來首次「川習會」剛剛開始了!釜山談判能否終結破壞性貿易戰?

中國領導人和美國總統川普六年來首次會面,在韓國釜山金海空軍基地舉行了具有里程碑意義的川習會,這次會晤可能會重塑世界兩大經濟體和宿敵超級大國之間動盪的關係。擺在他們面前的包括關稅及其貿易失衡、中國對稀土的全面出口管制、美國對中國獲取美國高科技的限制以及中國在非法芬太尼貿易中的角色。

六年來首次面對面,川習會正式開始

(來源:CNN)

這次川習會是在國際高峰會期間舉行的,兩國領導人在釜山沿海城市的空軍基地握手,開始了他們的會談。外界普遍期待兩位領導人在接下來的會談中能穩定目前緊張的關係。自 2019 年 G20 大阪峰會以來,這是兩位領導人時隔六年的首次面對面會晤。在這六年間,中美關係經歷了新冠疫情、科技戰升級、台海緊張局勢加劇等一系列重大事件,雙邊關係跌至數十年來的最低點。

這些緊張局勢的核心在於巨大的貿易失衡,以及美國為確保國家安全而對日益強勢的中國所做的努力,包括擴大對中國獲取美國先進技術(如人工智慧所需的先進半導體)的限制。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長期維持在數千億美元規模,川普政府認為這種不平衡損害了美國製造業和就業。中國則反駁稱,貿易逆差是市場選擇的結果,美國應該放寬對華高科技出口限制而非一味施加關稅。

幾個月來,中美兩國在升級衝突和談判之間搖擺不定。川普政府對中國商品加徵了高達 100% 的關稅,中國則以對等關稅和稀土出口管制作為反制。這種螺旋式升級的貿易戰不僅衝擊了兩國經濟,更波及全球供應鏈,導致通膨壓力上升和經濟增長放緩。週末中美貿易談判代表的會晤表明,川習會可能就未來兩國關係的發展框架達成一致——但任何達成的協議都只是世界超級大國民主國家與威權主義中國之間棘手且動盪的大國競爭中的一個試金石。

川習會十大核心議題全解析

兩位領導人在釜山金海空軍基地會晤,擺在他們面前的是一系列棘手的問題。這些議題涵蓋了經濟、科技、安全和地緣政治等多個維度,任何一個議題的突破或僵持都可能對全球局勢產生深遠影響。

川習會核心議題清單

關稅與貿易失衡:美國要求中國大幅增加美國商品進口,中國則要求美國取消關稅

稀土出口管制:中國對稀土實施全面出口管制,美國尋求供應鏈多元化

高科技限制:美國限制中國獲取先進半導體和 AI 技術,中國推動自主創新

芬太尼問題:美國指控中國是非法芬太尼前體化學品的主要來源

農產品貿易:中國購買美國大豆等農產品是否能恢復到貿易戰前水平

TikTok 命運:中國公司旗下的 TikTok 在美國面臨禁令或強制出售

烏克蘭戰爭:美國希望中國不要支持俄羅斯,中國強調和平解決

台海議題:美國對台支持,中國堅持一個中國原則

南海爭端:中國在東海和南海日益增強的軍事自信,令美國盟友不安

經濟脫鉤:雙方如何在競爭中維持必要的經濟聯繫

關稅及其貿易失衡是最直接的議題。川普在競選期間承諾要對中國「更強硬」,上任後迅速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稅。中國則以對等措施回應,導致雙方關稅螺旋式上升。這次川習會能否就降低關稅達成框架協議,將是衡量會談成功與否的關鍵指標。

中國對稀土的全面出口管制是另一個焦點。稀土是製造高科技產品不可或缺的原材料,中國掌握全球約 70% 的稀土供應。中國將稀土作為反制手段,對美國科技產業構成了實質威脅。美國正在推動稀土供應鏈多元化,但短期內難以擺脫對中國的依賴。

川習會對全球經濟的深遠影響

但雙方都認為領導人會晤對於穩定兩國關係至關重要,因為他們仍在努力建立彼此間的經濟聯繫。如果週四的川習會談能取得這樣的結果,對中國來說將是一大福音,因為中國希望在努力擺脫對美國高科技依賴的同時,保持與美國的穩定關係;對川普來說也是如此,因為他與中國領導人的會晤將為他已經在亞洲展開的一系列交易閃電戰畫上一個重要的句號。

從中國的角度看,穩定的中美關係是其經濟持續發展的必要條件。儘管中國正在推動內循環和自主創新,但美國市場和美國技術在短期內仍不可或缺。中國需要時間來建立完整的國內供應鏈和創新體系,而這需要一個相對穩定的外部環境。川習會若能達成某種形式的休戰協議,將為中國爭取到寶貴的戰略緩衝期。

從美國的角度看,川普希望透過這次會談展示其外交成就,同時為美國企業爭取更好的市場准入和貿易條件。川普在競選時承諾要「讓美國再次偉大」,而與中國達成某種形式的貿易協議將是這一承諾的具體體現。此外,川普也需要穩定中美關係以避免全球經濟進一步動盪,因為這可能影響美國國內的通膨和就業。

對全球而言,川習會的結果將直接影響全球供應鏈、貿易流動和投資信心。如果兩國能夠達成某種形式的框架協議,全球股市可能迎來反彈,大宗商品價格可能穩定,企業投資信心可能恢復。相反,如果會談破裂或無果而終,全球經濟可能面臨更大的不確定性,貿易戰可能進一步升級,衰退風險將顯著上升。

川習會後續發展與市場預期

任何達成的協議都只是世界超級大國民主國家與威權主義中國之間棘手且動盪的大國競爭中的一個試金石。在中國領導人的帶領下,中國在東海和南海日益增強的軍事自信,令美國在該地區的盟友感到不安。這種結構性矛盾不會因為一次領導人會晤而消失,但川習會可以為雙方建立溝通機制和危機管控框架。

市場預期川習會可能達成的成果包括:降低部分關稅、恢復部分農產品貿易、建立高層對話機制、在芬太尼問題上加強合作等。但在核心的科技競爭、台灣問題和地緣政治博弈上,雙方不太可能有實質性妥協。因此,川習會更可能是一個穩定關係的起點,而非解決所有問題的終點。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