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 2023 年下半年以來,備受期待的比特幣現貨 ETF 獲批已成現實,導致大量機構資金湧入。因此,比特幣價格自 2021 年 11 月以來首次回到四年來的高點。在此期間,如幣安和 Upbit 這樣的中心化交易所的交易量超過了 1 萬億美元,CEX 移動應用的普及率上升,表明個人投資者市場參與度增加。
此外,投資者將資產從 CEX 提取到用於在去中心化金融中賺取數字資產利息或接收空投的活動中,也有所增加。這已導致 DeFi 領域的總鎖定價值 (TVL) 與去年下半年相比增加了一倍。
基於以太坊的協議 EigenLayer 在 2024 年經歷了顯著增長,其鎖定總價值(TVL)自年初以來激增了近 10 倍。這一令人印象深刻的表現使 EigenLayer 躍居 DeFi 協議 TVL 總排名的第三位。該協議 TVL 的大幅增長極大地推動了 DeFi 領域 TVL 的整體擴張,凸顯了其在去中心化金融生態系統中日益突出的地位和影響力。
EigenLayer TVL 趨勢 (來源:Defi Llama)
EigenLayer 通過提出一個再質押功能,利用爲以太坊網路驗證而質押的 ETH 來與其他協議共享安全性,同時爲協議參與者提供額外利息。得益於其提案,旨在最大化以太坊網路資本和安全性的效率,EigenLayer 吸引了包括 a16z 在內的加密 VC 約 1.6 億美元的投資。
此外,通過有效利用各種積分系統已成爲空投的重要內容,它還提高了投資者的期望值。通過各種將積分系統發揮到極致的衍生協議,EigenLayer 的 TVL 從年初至今呈現直線上升趨勢。
本文將涵蓋 EigenLayer 的整體方面,同時重點關注各種衍生協議與 EigenLayer 所產生的協同作用。
在以太坊網路從工作量證明 (PoW) 共識機制轉變爲權益證明 (PoS) 後,大約 98 萬以太坊驗證節點在信標鏈上每個質押 32 ETH,參與網路驗證。在 PoS 中,網路中質押的價值直接與網路的安全性掛鉤,這意味着大約 3100 萬 ETH 正在確保以太坊網路的可靠性。以太坊的去中心化應用 (Dapp) 可以在以太坊網路上部署智能合約,從而共享其信任和安全。
然而,被稱爲主動驗證服務 (AVS) 的協議,如橋接、排序器和預言機,在僅使用以太坊網路的功能時面臨重大挑戰。這是因爲它們作爲鏈與鏈之間的中介,或者需要比以太坊網路可以提供的更快的同步時間。因此,這些 AVS 面臨着在去中心化方式下建立自己的信任網路的任務,並在此過程中需要擁有自己的共識機制。
渴望通過類似於以太坊共識機制的 PoS 結構建立信任網路的 AVS ,在啓動其網路的過程中遇到了幾個問題:
EigenLayer 通過稱爲再質押(Restaking)的功能解決了這些問題,該功能允許在以太坊信標鏈上質押的 ETH 再次用於參與 AVS 驗證。再質押爲再質押者提供了參與 AVS 網路驗證並賺取額外驗證獎勵的機會,而無需購買其他網路代幣,使用 ETH 或 LST 即可。對於 AVS 而言,EigenLayer 旨在提供一個環境,他們可以在此推廣他們的項目並基於再質押者通過 EigenLayer 招募的流動性建立信任網路。
目前,以太坊網路上的驗證者如果採取危害網路安全的行爲,最多可能被削減 16 ETH 的 32 ETH 質押。如果他們的質押 ETH 低於 16 ETH,他們將失去驗證者地位。這意味着如果有一種方法可以將質押的流動性用作質押,就有可能利用最多 16 ETH 的質押在其他地方,只要質押餘額保持在 16 ETH 以上,就可以持續參與以太坊網路驗證。
EigenLayer 中的再質押指的是利用驗證者質押 ETH 的閒置部分作爲質押,通過將其暴露於使用 PoS 共識算法的 AVS 的削減標準,並利用其進行驗證以提供安全。目前,EigenLayer 支持兩種再質押方法:*LST ( 流動性質押代幣 ) 再質押和本地再質押。
本地再質押(Native Restaking)和流動再質押(Liquid Restaking)(來源:EigenLayer)
*LST 再質押:盡管在 EigenLayer 中稱爲流動再質押,但本文將其稱爲 LST 再質押,以減少與後續引入的概念產生的混淆。
2.1.1. LST 再質押
LST(流動質押代幣)是由 LSP(流動質押協議)發行的存款憑證,將 ETH 的存款人與代表其運營以太坊節點的實體連接起來。LSP 解決了以太坊網路質押的某些限制,例如:
Lido Finance 是一家著名的 LSP,目前擁有約一千萬 ETH 的存款。許多 DeFi 協議已開始採用 Lido Finance 發行的 LST(stETH)作爲可在其協議中使用的資產,使其成爲以太坊生態系統中的重要基礎設施。
EigenLayer 提供了一種再質押功能,涉及將以太坊網路存款證書 LST 存入 EigenLayer 智能合約,並參與 AVS 驗證,並將其暴露於 AVS 網路的懲罰標準。這種方法稱爲 LST 再質押。
隨着其於 2023 年 6 月推出主網,EigenLayer 開始支持對 stETH、rETH 和 cbETH 進行再質押,目前支持總共 12 種類型的 LST 再質押。
EigenLayer LST 佔比,來源:Dune, hashed_official
EigenLayer 開發團隊努力確保協議的去中心化和中立性,通過爲每種 LST 設置限制來實現這些措施。這些措施包括僅在特定時間段內接受 LST 再質押存款,或將單個 LST 從 EigenLayer 獲取的激勵和治理參與權限制在最多 33 %。迄今爲止,EigenLayer 的 LST 再質押限制已經增加了五次,截至本文撰寫時,尚未宣布增加存款限額的進一步計劃。
2.1.2. 本地再質押
盡管 LST 再質押涉及使用 LST 作爲質押品參與 AVS 驗證,但本地再質押是一種更直接的方法,即以太坊 PoS 節點驗證者將其在網路中質押的 ETH 連接到 EigenLayer。
以太坊節點驗證者可以利用其抵押的 ETH 作爲抵押品,參與 AVS 驗證。具體做法是將接收未釋放 ETH 的地址設置爲通過 EigenLayer 創建的名爲 EigenPod 的合約,而不是自己的錢包地址。
換句話說,以太坊網路驗證者放棄了直接收到他們存款的 ETH 的權利,參與本地再質押以參與 AVS 驗證。這使得他們的質押資產不僅暴露於以太坊網路的懲罰標準,而且暴露於 AVS 的懲罰標準,盡管可能獲得額外的獎勵。
執行本地再質押需要質押 32 個 ETH 並直接管理一個以太坊節點,與 LST 再質押相比,這提供了更高的進入門檻。然而,它不受 LST 再質押的限制。
在 EigenLayer 中進行再質押後,再質押者有兩個選擇:要麼直接運行 AVS 驗證節點,要麼將其再質押份額委托給運營商。運營商代表再質押者參與 AVS 驗證並獲得額外的驗證獎勵。
運營商授予他們所持有或委托給 AVS 的質押品的懲罰權利,安裝 AVS 驗證所需的軟件,然後參與驗證過程。作爲回報,他們可以從再質押者那裏收取自己設定的費用。
不過,與 AVS 共享安全的程序目前只在測試網絡上運行。因此,目前 EigenLayer 中還沒有運營商或 AVS,再質押者也沒有獲得任何額外的驗證獎勵。最近,EigenLayer 提到,在主網上推出首個 AVS(EigenDA)以及在第二階段激活 AVS 驗證的準備工作已進入最後階段。
到目前爲止,EigenLayer 的關係圖如下:
EigenLayer 每小時爲每個再質押者存入的 ETH 授予一個 EigenLayer 積分,以衡量貢獻。盡管團隊尚未明確指定積分的用途或公布有關啓動 EigenLayer 代幣的任何詳細信息,但許多用戶正在進行再質押,期待代幣最終推出時基於積分的空投。
截至撰寫本文之日,大約26億 EigenLayer 積分已分配給所有再質押者,以及場外交易平台Whales Market,每個 EigenLayer 積分的交易價格爲 0.18 美元。
這使市場能夠估計 EigenLayer 代幣空投的預期價值約爲 4.4 億美元,與 Celestia 基於空投當天價格的價值相比,其價值爲 1.2 億美元,顯示出對空投的相當大的市場預期和興趣。
EigenLayer 積分狀態 (來源:Whales Market)
然而,出於空投積分目的進行再質押的用戶面臨一些不便:
爲了減輕這些劣勢並使再質押更有效率,LRP(流動再質押協議)出現了。利用 LRP 進行 EigenLayer 積分已成爲用戶更具吸引力的投資選擇。
LRP 接受用戶的 ETH 或 LST 存款,並代表用戶在 EigenLayer 上進行再質押。此外,LRP 發行 LRT(流動再質押代幣)作爲存款資產的證明,允許用戶通過在 DeFi 協議中利用這些 LRT 生成額外收入,或者在市場上出售它們,從而繞過等待 EigenLayer 取消再質押的托管期來恢復他們的存款。除了資產存入 EigenLayer 外,LRP 在結構上類似於 LSP。
以下是一些術語:
LSP(流動質押協議):用於替代以太坊網路驗證的協議。
LST(流動質押代幣):由 LSP 發行給存款人作爲本金金額的證明。
LRP(流動再質押協議):用於替代在 EigenLayer 上進行再質押的協議
LRT(流動再質押代幣):由 LRP 發行給存款人作爲本金金額的證書
此外,大多數 LRP 除了發行 EigenLayer 積分外,還向存款人提供自己的協議積分。因此,利用 LRP 比通過 EigenLayer 直接進行再質押提供了幾個優勢,例如:
然而,通過 LRP 進行再質押產生的 EigenLayer 積分不是存款資產的用戶的錢包地址,而是 LRP 的所有權地址。因此,LRP 承諾將其收到的任何 EigenLayer 代幣空投分配給其存款人,並爲用戶提供儀表板,以檢查他們通過 LRP 累積的 EigenLayer 積分。
在下面的章節中,我們將根據兩個標準對 LRP 進行分類,並繼續進行詳細解釋。
正如前面討論的,EigenLayer 有兩種再質押方法:LST 再質押和本地再質押。這些方法在接受存款資產的類型以及是否涉及操作以太坊網路節點方面有所不同。
採用 LST 再質押方法的 LRP 可以通過一個相對簡單的機制構建其協議。它們接受用戶的 LST,將其存入 EigenLayer 合約,然後向存款人發行相當價值的 LRT。然而,它們受到 LST 再質押限制的直接影響。因此,除非 EigenLayer 再開放 LST 再質押,在限制期間存入的 LST 將保留在 LRP 協議內,存款人將不會積累 EigenLayer 積分,直到其資產再質押。
另一方面,採用本地再質押方法的 LRP 必須直接管理和操作以太坊網路節點,因爲它們接受 ETH 來自用戶。這需要比使用 LST 再質押方法的 LRP 更多的工作來構建、操作和管理協議。但是,與 LST 再質押方法中的限制不同,本地再質押沒有限制,允許存款人在存入資金後立即開始賺取 EigenLayer 積分。
基於這些特徵,LRP 提供了適合其協議概念的再質押方法,並且它們不一定需要堅持一種再質押方法。例如,Kelp DAO最初支持 LST 再質押,以快速集合 EigenLayer 推出後的 TVL,並隨後採用了提供本地再質押功能的策略。
在接受各種 LST 類型或以 ETH 替代單一資產並執行再投資的 LRP 中,發行 LRT 的方法可以分爲一籃子式(Basket-based)和獨立式(Isolated methods)。
一籃子式方法處理單一類型的 LRT,無論用戶存入 LRP 的 LST 類型如何,都發行和支付一種 LRT。由於它只處理一種 LRT,對用戶而言直觀易懂,並且具有不分散 LRT 流動性的優勢。然而,一個缺點是整個 LRP 暴露於存入的 LST 的個別風險中,需要調整 LRP 內 LST 存款比例以防止這些風險。
另一方面,獨立式方法發行和支付與 LRP 處理的每種 LST 對應的不同 LRT。這意味着雖然它有分散 LRT 流動性的缺點,但與每種 LST 相關的風險也被隔離,消除了調整存款比例的需要。
盡管獨立式方法承擔的風險較少,並且相對更方便設置和運營,但大多數 LRP 採用一籃子式方法。這種方法對用戶更加簡單,並促進與 DeFi 協議的合作。
除了這些基本特徵外,LRP 還通過各種示例突出其獨特功能和市場進入策略,吸引用戶。讓我們通過一些例子更詳細地考察這些方面。
3.3.1. Ether.fi
Ether.fi 最初是一個 LSP,其概念是允許質押者完全控制他們存入的 ETH,並且是第一個在 EigenLayer 啓動後支持本地再質押的 LRP。這使 Ether.fi 能夠通過本地再質押爲其存款人提供 EigenLayer 積分農場,即使在限制再質押的時期,也能持續增加其 TVL。
Ether.fi 發行兩種類型的 LRT:eETH和 weETH。eETH 是存入 ETH 到 Ether.fi 後獲得的基本 LRT,採用回購機制,利息反映在代幣數量上。回購代幣在支付利息時調整持有者錢包中的代幣餘額,與底層資產保持 1:1 的價值比例。然而,一些 DeFi 協議不支持這種代幣機制。爲了增強 LRT 與 DeFi 協議之間的兼容性,Ether.fi 提供了將 eETH 包裝成 weETH 的功能,weETH 是一種反映利息的獎勵性代幣。
Ether.fi 通過 EigenLayer 積分和其專有協議積分,即 Ether.fi 忠誠積分,獎勵 LRT 持有者。爲了減少 LRT 的賣壓並擴大其用途,Ether.fi 與各種 DeFi 協議合作,允許用戶將 LRT 存入 DeFi 協議中,持續積累 EigenLayer 積分。Ether.fi 還舉辦活動,以提高在 DeFi 活動中使用其 LRT 的用戶的 Ether.fi 忠誠積分。
Ether.fi 的 DeFi 儀表板 (來源: Ether.fi)
用戶可以使用 eETH 或 weETH 參與各種 DeFi 活動,例如:
通過這些活動,用戶可以在從 DeFi 協議賺取利息或使用作爲 LRT 質押品獲得的代幣時,同時賺取 EigenLayer 和 ether.fi 忠誠積分。Ether.fi 最近支持了 LRT 在以太坊 L2 Arbitrum 和 Mode Network 上的橋接,爲用戶在 DeFi 中使用 LRT 提供了更低的 Gas 費。
3 月 18 日,Ether.fi 宣布其治理代幣 $ETHFI 的 TGE,並根據 ether.fi 忠誠積分進行了總供應量 6% 的空投。第二季空投計劃於 6 月 30 日進行,總 ETHFI 供應量的 5% 將被分配。
目前,Ether.fi 在 LRP 中擁有最高的 TVL,大約 30 億美元,約佔 EigenLayer 總再質押流動性的四分之一。
3.3.2. Kelp DAO
Kelp DAO 最初是一個基於一籃子式的 LRP,爲兩種資產提供 LST 再質押,分別是 Lido Finance 的 stETH 和 Stader Labs 的 ETHx,並發行單一 LRT,rsETH。
最初,隨着 EigenLayer LST 再質押限額的提高,大量用戶迅速填滿了上限,但面臨高 Gas 費和時區差異帶來的不便。作爲回應,Kelp DAO 提出了一個解決方案,用戶可以將他們的 LST 存入協議中,一旦達到存款限額,Kelp DAO 將處理再質押。存款人將獲得 Kelp DAO 的專有協議積分,Kelp Miles,這吸引了大量用戶羣。與其他 LRP 一樣,它設計了其系統,以在用戶使用其 LRT 參與特定 DeFi 協議時提升 Kelp Miles 積分,鼓勵再質押和 LRT 使用。
Kelp DAO 現在已添加本地再質押到其產品中,爲存款人提供無限的 EigenLayer 積分賺取活動。與 Ether.fi 類似,它專注於通過提供在 Arbitrum 網路上的再質押來增強用戶便利性,使用戶能夠更輕鬆地在 DeFi 中持有和使用他們的 LRT。
此外,Kelp DAO 通過使用戶能夠將他們農場的 EigenLayer 積分兌換爲一種叫做 $KEP 的代幣,將自己與其他 LRP 區別開來。
Kelp DAO 的 $KEP 領取網頁,來源: Kelp DAO
用戶可以通過支付 0.5% 的費用將他們積累的 EigenLayer 積分轉換爲 $KEP 代幣。然後他們可以在市場上出售這些代幣,將他們的 EigenLayer 積分貨幣化或在去中心化交易所如 Balancer 提供流動性,從而產生額外收入並賺取 Kelp Miles 積分。此外,未在 Kelp DAO 存入資產的用戶也可以在市場上購買 $KEP,有效地獲得與通過 Kelp DAO 積累 EigenLayer 積分相同的好處。
3.3.3. EigenPie
EigenPie 是 MagPie 生態系統推出的一個子 DAO,旨在聚合治理代幣,對 DeFi 協議決策產生重要影響,尤其是針對 EigenLayer。它支持 EigenLayer 支持的所有 LST 的再質押,並採用獨立方法,爲每種存入的 LST 發行和分發不同的 LRT。
EigenPie支持的LST列表 (來源:EigenPie)
將每種 LST 的池子隔離,使 EigenPie 免於特定 LST 集中帶來的風險,更容易與特定 LST 協議建立合作關係並開展活動。例如,LSP Swell Network在推出其本地再質押功能前,與 EigenPie 合作開展了一次活動,獎勵在 EigenPie 中存入其原生 LST,swETH 的用戶 Swell Network 的專有積分。
EigenPie 的存款人可以同時積累 EigenLayer 積分和 EigenPie 積分。官方已宣布,獲得這些積分的用戶將有機會參與其即將推出的治理代幣 $EGP 的空投和 IDO。
然而,EigenPie 不支持本地再質押,使其受限於 EigenLayer 的 LST 再質押上限。此外,由於發行了十二種類型的 LRT,與其他 LRP 相比,其流動性更加碎片化,導致與 DeFi 協議的合作相對較少。
LRP 通過充當再質押的中介並提供 LRT,爲用戶方便地訪問 EigenLayer 積分。此外,通過引入他們的專有協議積分系統並與 DeFi 協議合作通過活動增加這些積分,他們吸引了大量擼空投的人到 EigenLayer 生態系統中。
然而,在 LRP 初期出現時,缺乏可以與 LRP 合作使用 LRT 作爲質押資產的借貸協議。因此,參與協議積分增強活動的用戶只能根據他們持有的 LRT 數量誠實地農場 EigenLayer 積分。
Gravita是一個超額質押穩定幣發行協議,允許用戶使用 Ether.fi 的 weETH 作爲質押品發行穩定幣。然後,用戶可以通過所謂的循環過程利用他們的頭寸——使用以 LRT 爲質押的穩定幣購買並存入更多 LRT,從而賺取更多 EigenLayer 積分。然而,以太坊網路的高燃料費和 Gravita 的最低使用要求(至少發行 2000 個穩定幣)爲許多試圖循環的用戶設置了顯著的入門障礙。
情況在 2024 年 1 月 10 日發生了變化,當時 Pendle Finance 開始支持 Ether.fi 的 eETH,使得用戶可以用少量資本進行槓杆積分農場。這一發展在使用 Pendle Finance 進行 EigenLayer 積分農場的擼空投者中引起了相當大的興趣。因此,EigenLayer 和 LRP 的 TVL 見到了顯著增長。
Ether.fi 總鎖倉價值 TVL (來源:Defi Llama)
Pendle Finance 是一個 DeFi 協議,允許交易具有收益的代幣,如 LST 和 LRT,通過設置一個具體的到期日並將它們分割成一個本金代幣 (PT) 和一個收益代幣 (YT)。
YT 和 PT 的總價值始終等於基礎資產的價值,YT 持有者有權從持有開始到到期期間索取累積的利息。因此,隨着到期日的臨近,YT 的價值會趨向於零,而 PT 的市場價值則會隨着對 YT 代幣需求的增加而按比例折扣。
Pendle Finance的運行機制(來源:Pendle Learn)
有關Pendle Finance的更多詳細信息,請參閱“Pendle Finance — 發現未開發的交易市場”。
Pendle Finance 與 Ether.fi 合作,推出了 Ether.fi 的 eETH 作爲其平台上可用的第一個 LRT。Ether.fi 設計了一套系統,向持有 eETH 的 YT 代幣 (YT-eETH) 的用戶分配 EigenLayer 積分和 Ether.fi 忠誠積分。這使用戶能夠購買接近到期的 YT-eETH(其價格越來越便宜),並積累到該日期爲止的利息和積分。
讓我們用一個現實生活中的例子進一步解釋一下:
Pendle Finance eETH 儀表板 (來源:Pendle Finance)
上圖截止寫作時的基於 Pendle Finance eETH 產品狀態,詳細信息如下:
截至撰寫本文時,eETH 與 YT-eETH 的兌換比率約爲 1:20。Ether.fi 正在進行一項活動,爲持有 YT-eETH 的用戶提供雙倍的 Ether.fi 忠誠積分。因此,一個用戶如果用一個 eETH 換成 YT-eETH 並持有到到期,將獲得以下利息和積分:
然而,由於 YT-eETH 的價值會逐漸降至零,持有者實際能夠回收的只是從 20 個 eETH 生成的基本利息。以當前價格計算,大約爲 $640,約爲一個 eETH 價值 $3,872 的六分之一,這表明用戶願意承擔這種損失,通過購買更便宜的 YT-eETH 參與積分農場活動。
由於 YT-eETH 用於積分農場的價值得到高度評價,折扣的 PT-eETH 也成爲了一個吸引人的投資選項,折扣率增加。此外,由於用戶尋求獲得激勵,向 Pendle Finance 的 eETH 產品交易池提供 LP 的需求也增加了。目前,以太坊上發行的所有 LRT 中大約三分之一被 Pendle Finance 使用。
在與 Ether.fi 的合作之後,Pendle Finance 繼續與其他 LRP 進行類似的合作,增加了支持的 LRT 數量,並通過 Arbitrum 網路爲 EigenLayer 和 LRT 提供槓杆化的積分農場。最近,利用被低估的 PT-eETH 作爲質押品的衍生品出現在 Silo Finance中,使 Pendle Finance 能夠從 EigenLayer 生態系統中受益,自年初以來 TVL 增加了約十倍。
Gearbox 是一個槓杆收益協議,與傳統的借貸協議如 Pendle Finance 不同,它以不同的方式吸引了用戶的注意。
在 Gearbox 中,借款人必須在借用資產之前創建一個稱爲信用帳戶的智能合約。然後,他們可以通過在信用帳戶中存放他們的質押資產和從協議借來的資產來槓杆化他們的頭寸。借款人然後可以通過信用帳戶用槓杆化的現貨資產進行由 Gearbox 提供的保證金交易,或參與各種 DeFi 收益農場機會,如 Convex和 Yearn Finance。
借助這種結構,Gearbox 通過與 LRP 協議的合作推出了槓杆積分策略。Gearbox 允許在信用帳戶中積累 EigenLayer 積分和 LRP 本地積分,並發送到借款人的錢包中,爲用戶提供高達 9 倍的槓杆積分。
Gearbox 槓杆積分農場 (來源:Gearbox)
Gearbox 相較於 Pendle Finance 提供了更直觀的 UI/UX,即使對 DeFi 使用不熟悉的用戶也能輕鬆訪問槓杆積分農場。自槓杆積分農場功能推出僅三周內,Gearbox 能夠將 TVL 增加約 5 倍。
許多使用以太坊網路上存放的 ETH 作爲質押的協議彼此相連,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生態系統。目前,使用 LRP、LRT 和 EigenLayer 積分的衍生協議正不斷湧現,並且有許多關於 EigenLayer 生態系統增長潛力的討論。然而,也有許多聲音表達了對 EigenLayer 潛在風險的擔憂。
在 EigenLayer 白皮書中,概述了與 EigenLayer 相關的基本風險:在提供 AVS 安全的運營商之間串謀,通過這種方式挪用 AVS 資金;由於 AVS 編程錯誤等意外漏洞導致的懲罰。針對運營商串謀的改進措施包括實施監測串謀可能性的系統,並通過激勵他們關注較小的 AVS 來實現運營商的多樣化。針對意外懲罰的改進措施包括徹底的 AVS 安全審核和社區對懲罰的否決權。
即使上述風險得到緩解,由於將賭注委托給 EigenLayer 運營商以及主要提供 AVS 安全的功能尚未在主網上運行,仍然存在尚未觀察到的風險。此外,在使用 LRT 及其衍生協議的情況下,還存在如各協議合約和預言機的漏洞可能被攻擊的額外風險。此外,通過衍生協議過度借貸 LRT,即使 EigenLayer 的輕微懲罰也可能導致重大的連鎖清算。
以太坊的創始人 Vitalik Buterin 也通過發表名爲《不要讓以太坊的共識超載》的文章表達了對 EigenLayer 的擔憂,暗示驗證者通過 EigenLayer 抵押進行社會共識攻擊,以求在以太坊網路上爲自己的利益硬分叉的可能性。
短期內,EigenLayer 正準備推出其第一個 AVS——EigenDA,並即將推出第二階段更新,這將允許在 AVS 上進行安全共享和重新獲取利益。
由 EigenLayer 背後的團隊 EigenLabs 創建的 EigenDA 是一個 AVS(可用性安全子層),它利用 EigenLayer 的安全性提供一個數據可用性層,這裏沒有獨立的共識算法。目前,包括 Celo、Mantle 和 Fluents 在內的幾個第二層鏈已經提到將 EigenDA 作爲它們的數據可用性層。
此外,在第二階段主網推出後,計劃進行第三階段測試,該測試將允許與 EigenDA 以外的其他 AVS 共享安全性。許多著名項目如 Ethos、Hyperlane和 Espresso正準備在第三階段主網推出後從 EigenLayer 獲得 AVS 的安全保障。
在這一旅程中,EigenLayer 是否會推出代幣,以及如果推出,該代幣將在 EigenLayer 中扮演什麼角色,以及將爲積累積分的用戶提供什麼激勵措施,這些都還不確定。然而,如果 EigenLayer 繼續進行代幣空投,讓我們根據作者的觀點來判斷 EigenLayer 的中長期未來。
在 EigenLayer 中存放的資產用於 AVS 的安全。因此,EigenLayer 的 TVL 指標不僅僅表明在 EigenLayer 中存放了多少資產,還可以被解讀爲 AVS 的整體安全指數。然而,在空投後,由於擼空投的人撤回其再質押的流動性,EigenLayer 的 TVL 可能會減少。
因此,如果 EigenLayer 要宣布代幣經濟學計劃,有可能設計以保持迄今爲止已再質押的流動性爲中心的代幣經濟學,吸引基於該流動性的更多 AVS,並鼓勵更多的再質押以加強網路效應。
尤其是在初始啓動時,預計將提供代幣作爲運營多樣化的額外激勵。此外,當多個 AVS 在 EigenLayer 註冊以接受安全保障時,預計將向運營商和爲 AVS 提供安全保障的再質押者分發 EigenLayer 代幣作爲額外激勵,以便進行風險多樣化。
AVS 可能會向再質押者空投自己的代幣,以吸引更多的安全保障。即將成爲 EigenLayer 上的 AVS 的 RaaS (Rollup as a Service) 協議 AltLayer已經發行了自己的代幣 $ALT,並向 EigenLayer 的再質押者空投了一部分。
2024 年 1 月,諸如 Dymension 和 SAGA 等協議宣布採用 Celestia 作爲它們的數據可用性層,並透露計劃向其投資者空投它們的原生代幣 $TIA,這導致網路中的 $TIA 數量翻倍。類似地,針對像 AltLayer 這樣的 AVS 的再質押者的空投有可能在 EigenLayer 代幣推出後,將再質押作爲市場的一個主要敘事推動市場。
TIA 質押數量變化,來源:Modular Media
此外,從 AVS 的角度看,通過 LRP 推廣它們的 AVS,在那裏再質押者和安全選擇衆多,可以以較低的資本成本獲得更大的效果,而不是向不特定的多數人承諾空投並進行單方面的推廣。因此,預計 LRP 和 AVS 之間的各種合作公告將會有所增加。例如,支持 rollup 網路間消息傳遞功能的 Omni Network已經宣布與 Ether.fi 建立合作關係,並透露獲得了來自 Ether.fi 約 6 億美元的質押支持。這一公告引發了對 Omni Network 代幣在 Ether.fi 質押者中的空投的期待。
此外,預計 LRP 將試圖通過代幣經濟學系統化它們與 AVS 的互操作性。例如,LRP 可能會向再質押者分發治理代幣,讓他們選擇提供安全保障的 AVS。通過使用這些治理代幣,對 AVS 進行投票的用戶可能會獲得以 AVS 的原生代幣形式的獎勵。這種結構將加強 LRP 的再質押者、LRP 治理代幣持有者和 AVS 之間的激勵一致性。
目前,大多數再質押者在 DeFi 協議如 Pendle Finance 中使用 LRT 來最大化積分槓杆,從而優化他們在 EigenLayer 中的積分農場。然而,EigenLayer 代幣發行後,積分系統的持續性仍不確定。然而,隨着再質押者中 EigenLayer 積分的預期價值下降,可能會導致促進槓杆積分協議的 TVL 下降。
然而,LRT 擁有在提供 AVS 安全後提供最高利率的潛力,這些利率可能高於與 ETH 價值掛鉤的代幣。因此,先前使用 ETH 或 LST 的 DeFi 協議可以通過整合 LRT 爲用戶提供更高的回報。
目前,像 Morpho Blue和 Silo Finance這樣的借貸協議,以及 Gravita用於過度抵押穩定幣發行的平台,允許使用 LRT 作爲抵押。此外,像 Whales Market這樣的平台促進了以 weETH (Ether.fi 的 LRT) 作爲抵押的場外交易。LRT 的實用性正在擴展,這一點從 Ether.fi 最近推出的 Liquid 功能可以看出,該功能使得 Ether.fi 的 LRT 能夠在各種 DeFi 協議中產生收益。
LRP 像 Ether.fi 和 Renzo正式支持在第二層網路如 Arbitrum、Mode Network 和 Blast 上的 LRT 橋接和本地再質押,允許 DeFi 協議在第二層網路上採用 LRT 作爲資產。此外,旨在成爲模塊化 rollup 網路的流動性中心的項目 Mitosis正在與 Ether.fi 合作,擴展 LRT 在不同鏈上的互操作性。
回到前面討論的再質押領域,EigenLayer 白皮書介紹了一種名爲超流動性再質押的方法,該方法與本地再質押和 LST 再質押並行存在。
超流動性再質押涉及向包含 ETH 和 LST 的 AMM DEX 池提供流動性,如 Uniswap 和 Curve,並將獲得的 LP 代幣再質押到 EigenLayer。這種方法允許投資者既獲得再質押獎勵,也從池產生的費用中賺取利息。
盡管白皮書中尚未正式提到 EigenLayer 支持超流動性再質押的可能性,但這一可能性仍然開放。如果 EigenLayer 未來採納這一功能,它可能爲各種衍生協議的出現鋪平道路,從而創造生態系統的另一個方面。
Vector Reserve是一個以超流動性再質押爲設計思想的協議,它通過向 DEX 池提供各種 LRT 和 LST 作爲流動性,並發行以獲得 LP 代幣價值支持的指數代幣 vETH。Vector Reserve 計劃在 EigenLayer 開始支持超流動性再質押後增強其功能。
EigenLayer 已從一個簡單的共享以太坊網路安全並產生額外收入的概念演變爲擴展其生態系統,滿足基礎設施建設者和投資者的需求,推出了衆多衍生項目。像橋梁和排序器這樣的 AVS 利用以太坊的安全性建立自己的網路安全,而投資者看到了通過利用 LRT 超越 LST 最大化 ETH 的資本效率的潛力。
盡管由於基於 EigenLayer 的 AVS 尚未運行存在高風險,許多用戶仍然參與再質押以獲取沒有明確用途的積分。此外,用戶對 EigenLayer 積分的興趣已通過 LRP 和衍生協議加速,使得目前階段 EigenLayer 支持的 LRT 中的資本被用來建立龐大的帝國。
EigenLayer 無疑在基礎設施行業和加密市場中激發了興趣和期望,隨着其主網推出的全面運營,將有必要密切監視 EigenLayer 是否會爲以太坊帶來一些人期待的新 DeFi Summer,或者如某些人擔憂的那樣,會加劇以太坊的復雜性並可能導致連鎖崩潰。
自 2023 年下半年以來,備受期待的比特幣現貨 ETF 獲批已成現實,導致大量機構資金湧入。因此,比特幣價格自 2021 年 11 月以來首次回到四年來的高點。在此期間,如幣安和 Upbit 這樣的中心化交易所的交易量超過了 1 萬億美元,CEX 移動應用的普及率上升,表明個人投資者市場參與度增加。
此外,投資者將資產從 CEX 提取到用於在去中心化金融中賺取數字資產利息或接收空投的活動中,也有所增加。這已導致 DeFi 領域的總鎖定價值 (TVL) 與去年下半年相比增加了一倍。
基於以太坊的協議 EigenLayer 在 2024 年經歷了顯著增長,其鎖定總價值(TVL)自年初以來激增了近 10 倍。這一令人印象深刻的表現使 EigenLayer 躍居 DeFi 協議 TVL 總排名的第三位。該協議 TVL 的大幅增長極大地推動了 DeFi 領域 TVL 的整體擴張,凸顯了其在去中心化金融生態系統中日益突出的地位和影響力。
EigenLayer TVL 趨勢 (來源:Defi Llama)
EigenLayer 通過提出一個再質押功能,利用爲以太坊網路驗證而質押的 ETH 來與其他協議共享安全性,同時爲協議參與者提供額外利息。得益於其提案,旨在最大化以太坊網路資本和安全性的效率,EigenLayer 吸引了包括 a16z 在內的加密 VC 約 1.6 億美元的投資。
此外,通過有效利用各種積分系統已成爲空投的重要內容,它還提高了投資者的期望值。通過各種將積分系統發揮到極致的衍生協議,EigenLayer 的 TVL 從年初至今呈現直線上升趨勢。
本文將涵蓋 EigenLayer 的整體方面,同時重點關注各種衍生協議與 EigenLayer 所產生的協同作用。
在以太坊網路從工作量證明 (PoW) 共識機制轉變爲權益證明 (PoS) 後,大約 98 萬以太坊驗證節點在信標鏈上每個質押 32 ETH,參與網路驗證。在 PoS 中,網路中質押的價值直接與網路的安全性掛鉤,這意味着大約 3100 萬 ETH 正在確保以太坊網路的可靠性。以太坊的去中心化應用 (Dapp) 可以在以太坊網路上部署智能合約,從而共享其信任和安全。
然而,被稱爲主動驗證服務 (AVS) 的協議,如橋接、排序器和預言機,在僅使用以太坊網路的功能時面臨重大挑戰。這是因爲它們作爲鏈與鏈之間的中介,或者需要比以太坊網路可以提供的更快的同步時間。因此,這些 AVS 面臨着在去中心化方式下建立自己的信任網路的任務,並在此過程中需要擁有自己的共識機制。
渴望通過類似於以太坊共識機制的 PoS 結構建立信任網路的 AVS ,在啓動其網路的過程中遇到了幾個問題:
EigenLayer 通過稱爲再質押(Restaking)的功能解決了這些問題,該功能允許在以太坊信標鏈上質押的 ETH 再次用於參與 AVS 驗證。再質押爲再質押者提供了參與 AVS 網路驗證並賺取額外驗證獎勵的機會,而無需購買其他網路代幣,使用 ETH 或 LST 即可。對於 AVS 而言,EigenLayer 旨在提供一個環境,他們可以在此推廣他們的項目並基於再質押者通過 EigenLayer 招募的流動性建立信任網路。
目前,以太坊網路上的驗證者如果採取危害網路安全的行爲,最多可能被削減 16 ETH 的 32 ETH 質押。如果他們的質押 ETH 低於 16 ETH,他們將失去驗證者地位。這意味着如果有一種方法可以將質押的流動性用作質押,就有可能利用最多 16 ETH 的質押在其他地方,只要質押餘額保持在 16 ETH 以上,就可以持續參與以太坊網路驗證。
EigenLayer 中的再質押指的是利用驗證者質押 ETH 的閒置部分作爲質押,通過將其暴露於使用 PoS 共識算法的 AVS 的削減標準,並利用其進行驗證以提供安全。目前,EigenLayer 支持兩種再質押方法:*LST ( 流動性質押代幣 ) 再質押和本地再質押。
本地再質押(Native Restaking)和流動再質押(Liquid Restaking)(來源:EigenLayer)
*LST 再質押:盡管在 EigenLayer 中稱爲流動再質押,但本文將其稱爲 LST 再質押,以減少與後續引入的概念產生的混淆。
2.1.1. LST 再質押
LST(流動質押代幣)是由 LSP(流動質押協議)發行的存款憑證,將 ETH 的存款人與代表其運營以太坊節點的實體連接起來。LSP 解決了以太坊網路質押的某些限制,例如:
Lido Finance 是一家著名的 LSP,目前擁有約一千萬 ETH 的存款。許多 DeFi 協議已開始採用 Lido Finance 發行的 LST(stETH)作爲可在其協議中使用的資產,使其成爲以太坊生態系統中的重要基礎設施。
EigenLayer 提供了一種再質押功能,涉及將以太坊網路存款證書 LST 存入 EigenLayer 智能合約,並參與 AVS 驗證,並將其暴露於 AVS 網路的懲罰標準。這種方法稱爲 LST 再質押。
隨着其於 2023 年 6 月推出主網,EigenLayer 開始支持對 stETH、rETH 和 cbETH 進行再質押,目前支持總共 12 種類型的 LST 再質押。
EigenLayer LST 佔比,來源:Dune, hashed_official
EigenLayer 開發團隊努力確保協議的去中心化和中立性,通過爲每種 LST 設置限制來實現這些措施。這些措施包括僅在特定時間段內接受 LST 再質押存款,或將單個 LST 從 EigenLayer 獲取的激勵和治理參與權限制在最多 33 %。迄今爲止,EigenLayer 的 LST 再質押限制已經增加了五次,截至本文撰寫時,尚未宣布增加存款限額的進一步計劃。
2.1.2. 本地再質押
盡管 LST 再質押涉及使用 LST 作爲質押品參與 AVS 驗證,但本地再質押是一種更直接的方法,即以太坊 PoS 節點驗證者將其在網路中質押的 ETH 連接到 EigenLayer。
以太坊節點驗證者可以利用其抵押的 ETH 作爲抵押品,參與 AVS 驗證。具體做法是將接收未釋放 ETH 的地址設置爲通過 EigenLayer 創建的名爲 EigenPod 的合約,而不是自己的錢包地址。
換句話說,以太坊網路驗證者放棄了直接收到他們存款的 ETH 的權利,參與本地再質押以參與 AVS 驗證。這使得他們的質押資產不僅暴露於以太坊網路的懲罰標準,而且暴露於 AVS 的懲罰標準,盡管可能獲得額外的獎勵。
執行本地再質押需要質押 32 個 ETH 並直接管理一個以太坊節點,與 LST 再質押相比,這提供了更高的進入門檻。然而,它不受 LST 再質押的限制。
在 EigenLayer 中進行再質押後,再質押者有兩個選擇:要麼直接運行 AVS 驗證節點,要麼將其再質押份額委托給運營商。運營商代表再質押者參與 AVS 驗證並獲得額外的驗證獎勵。
運營商授予他們所持有或委托給 AVS 的質押品的懲罰權利,安裝 AVS 驗證所需的軟件,然後參與驗證過程。作爲回報,他們可以從再質押者那裏收取自己設定的費用。
不過,與 AVS 共享安全的程序目前只在測試網絡上運行。因此,目前 EigenLayer 中還沒有運營商或 AVS,再質押者也沒有獲得任何額外的驗證獎勵。最近,EigenLayer 提到,在主網上推出首個 AVS(EigenDA)以及在第二階段激活 AVS 驗證的準備工作已進入最後階段。
到目前爲止,EigenLayer 的關係圖如下:
EigenLayer 每小時爲每個再質押者存入的 ETH 授予一個 EigenLayer 積分,以衡量貢獻。盡管團隊尚未明確指定積分的用途或公布有關啓動 EigenLayer 代幣的任何詳細信息,但許多用戶正在進行再質押,期待代幣最終推出時基於積分的空投。
截至撰寫本文之日,大約26億 EigenLayer 積分已分配給所有再質押者,以及場外交易平台Whales Market,每個 EigenLayer 積分的交易價格爲 0.18 美元。
這使市場能夠估計 EigenLayer 代幣空投的預期價值約爲 4.4 億美元,與 Celestia 基於空投當天價格的價值相比,其價值爲 1.2 億美元,顯示出對空投的相當大的市場預期和興趣。
EigenLayer 積分狀態 (來源:Whales Market)
然而,出於空投積分目的進行再質押的用戶面臨一些不便:
爲了減輕這些劣勢並使再質押更有效率,LRP(流動再質押協議)出現了。利用 LRP 進行 EigenLayer 積分已成爲用戶更具吸引力的投資選擇。
LRP 接受用戶的 ETH 或 LST 存款,並代表用戶在 EigenLayer 上進行再質押。此外,LRP 發行 LRT(流動再質押代幣)作爲存款資產的證明,允許用戶通過在 DeFi 協議中利用這些 LRT 生成額外收入,或者在市場上出售它們,從而繞過等待 EigenLayer 取消再質押的托管期來恢復他們的存款。除了資產存入 EigenLayer 外,LRP 在結構上類似於 LSP。
以下是一些術語:
LSP(流動質押協議):用於替代以太坊網路驗證的協議。
LST(流動質押代幣):由 LSP 發行給存款人作爲本金金額的證明。
LRP(流動再質押協議):用於替代在 EigenLayer 上進行再質押的協議
LRT(流動再質押代幣):由 LRP 發行給存款人作爲本金金額的證書
此外,大多數 LRP 除了發行 EigenLayer 積分外,還向存款人提供自己的協議積分。因此,利用 LRP 比通過 EigenLayer 直接進行再質押提供了幾個優勢,例如:
然而,通過 LRP 進行再質押產生的 EigenLayer 積分不是存款資產的用戶的錢包地址,而是 LRP 的所有權地址。因此,LRP 承諾將其收到的任何 EigenLayer 代幣空投分配給其存款人,並爲用戶提供儀表板,以檢查他們通過 LRP 累積的 EigenLayer 積分。
在下面的章節中,我們將根據兩個標準對 LRP 進行分類,並繼續進行詳細解釋。
正如前面討論的,EigenLayer 有兩種再質押方法:LST 再質押和本地再質押。這些方法在接受存款資產的類型以及是否涉及操作以太坊網路節點方面有所不同。
採用 LST 再質押方法的 LRP 可以通過一個相對簡單的機制構建其協議。它們接受用戶的 LST,將其存入 EigenLayer 合約,然後向存款人發行相當價值的 LRT。然而,它們受到 LST 再質押限制的直接影響。因此,除非 EigenLayer 再開放 LST 再質押,在限制期間存入的 LST 將保留在 LRP 協議內,存款人將不會積累 EigenLayer 積分,直到其資產再質押。
另一方面,採用本地再質押方法的 LRP 必須直接管理和操作以太坊網路節點,因爲它們接受 ETH 來自用戶。這需要比使用 LST 再質押方法的 LRP 更多的工作來構建、操作和管理協議。但是,與 LST 再質押方法中的限制不同,本地再質押沒有限制,允許存款人在存入資金後立即開始賺取 EigenLayer 積分。
基於這些特徵,LRP 提供了適合其協議概念的再質押方法,並且它們不一定需要堅持一種再質押方法。例如,Kelp DAO最初支持 LST 再質押,以快速集合 EigenLayer 推出後的 TVL,並隨後採用了提供本地再質押功能的策略。
在接受各種 LST 類型或以 ETH 替代單一資產並執行再投資的 LRP 中,發行 LRT 的方法可以分爲一籃子式(Basket-based)和獨立式(Isolated methods)。
一籃子式方法處理單一類型的 LRT,無論用戶存入 LRP 的 LST 類型如何,都發行和支付一種 LRT。由於它只處理一種 LRT,對用戶而言直觀易懂,並且具有不分散 LRT 流動性的優勢。然而,一個缺點是整個 LRP 暴露於存入的 LST 的個別風險中,需要調整 LRP 內 LST 存款比例以防止這些風險。
另一方面,獨立式方法發行和支付與 LRP 處理的每種 LST 對應的不同 LRT。這意味着雖然它有分散 LRT 流動性的缺點,但與每種 LST 相關的風險也被隔離,消除了調整存款比例的需要。
盡管獨立式方法承擔的風險較少,並且相對更方便設置和運營,但大多數 LRP 採用一籃子式方法。這種方法對用戶更加簡單,並促進與 DeFi 協議的合作。
除了這些基本特徵外,LRP 還通過各種示例突出其獨特功能和市場進入策略,吸引用戶。讓我們通過一些例子更詳細地考察這些方面。
3.3.1. Ether.fi
Ether.fi 最初是一個 LSP,其概念是允許質押者完全控制他們存入的 ETH,並且是第一個在 EigenLayer 啓動後支持本地再質押的 LRP。這使 Ether.fi 能夠通過本地再質押爲其存款人提供 EigenLayer 積分農場,即使在限制再質押的時期,也能持續增加其 TVL。
Ether.fi 發行兩種類型的 LRT:eETH和 weETH。eETH 是存入 ETH 到 Ether.fi 後獲得的基本 LRT,採用回購機制,利息反映在代幣數量上。回購代幣在支付利息時調整持有者錢包中的代幣餘額,與底層資產保持 1:1 的價值比例。然而,一些 DeFi 協議不支持這種代幣機制。爲了增強 LRT 與 DeFi 協議之間的兼容性,Ether.fi 提供了將 eETH 包裝成 weETH 的功能,weETH 是一種反映利息的獎勵性代幣。
Ether.fi 通過 EigenLayer 積分和其專有協議積分,即 Ether.fi 忠誠積分,獎勵 LRT 持有者。爲了減少 LRT 的賣壓並擴大其用途,Ether.fi 與各種 DeFi 協議合作,允許用戶將 LRT 存入 DeFi 協議中,持續積累 EigenLayer 積分。Ether.fi 還舉辦活動,以提高在 DeFi 活動中使用其 LRT 的用戶的 Ether.fi 忠誠積分。
Ether.fi 的 DeFi 儀表板 (來源: Ether.fi)
用戶可以使用 eETH 或 weETH 參與各種 DeFi 活動,例如:
通過這些活動,用戶可以在從 DeFi 協議賺取利息或使用作爲 LRT 質押品獲得的代幣時,同時賺取 EigenLayer 和 ether.fi 忠誠積分。Ether.fi 最近支持了 LRT 在以太坊 L2 Arbitrum 和 Mode Network 上的橋接,爲用戶在 DeFi 中使用 LRT 提供了更低的 Gas 費。
3 月 18 日,Ether.fi 宣布其治理代幣 $ETHFI 的 TGE,並根據 ether.fi 忠誠積分進行了總供應量 6% 的空投。第二季空投計劃於 6 月 30 日進行,總 ETHFI 供應量的 5% 將被分配。
目前,Ether.fi 在 LRP 中擁有最高的 TVL,大約 30 億美元,約佔 EigenLayer 總再質押流動性的四分之一。
3.3.2. Kelp DAO
Kelp DAO 最初是一個基於一籃子式的 LRP,爲兩種資產提供 LST 再質押,分別是 Lido Finance 的 stETH 和 Stader Labs 的 ETHx,並發行單一 LRT,rsETH。
最初,隨着 EigenLayer LST 再質押限額的提高,大量用戶迅速填滿了上限,但面臨高 Gas 費和時區差異帶來的不便。作爲回應,Kelp DAO 提出了一個解決方案,用戶可以將他們的 LST 存入協議中,一旦達到存款限額,Kelp DAO 將處理再質押。存款人將獲得 Kelp DAO 的專有協議積分,Kelp Miles,這吸引了大量用戶羣。與其他 LRP 一樣,它設計了其系統,以在用戶使用其 LRT 參與特定 DeFi 協議時提升 Kelp Miles 積分,鼓勵再質押和 LRT 使用。
Kelp DAO 現在已添加本地再質押到其產品中,爲存款人提供無限的 EigenLayer 積分賺取活動。與 Ether.fi 類似,它專注於通過提供在 Arbitrum 網路上的再質押來增強用戶便利性,使用戶能夠更輕鬆地在 DeFi 中持有和使用他們的 LRT。
此外,Kelp DAO 通過使用戶能夠將他們農場的 EigenLayer 積分兌換爲一種叫做 $KEP 的代幣,將自己與其他 LRP 區別開來。
Kelp DAO 的 $KEP 領取網頁,來源: Kelp DAO
用戶可以通過支付 0.5% 的費用將他們積累的 EigenLayer 積分轉換爲 $KEP 代幣。然後他們可以在市場上出售這些代幣,將他們的 EigenLayer 積分貨幣化或在去中心化交易所如 Balancer 提供流動性,從而產生額外收入並賺取 Kelp Miles 積分。此外,未在 Kelp DAO 存入資產的用戶也可以在市場上購買 $KEP,有效地獲得與通過 Kelp DAO 積累 EigenLayer 積分相同的好處。
3.3.3. EigenPie
EigenPie 是 MagPie 生態系統推出的一個子 DAO,旨在聚合治理代幣,對 DeFi 協議決策產生重要影響,尤其是針對 EigenLayer。它支持 EigenLayer 支持的所有 LST 的再質押,並採用獨立方法,爲每種存入的 LST 發行和分發不同的 LRT。
EigenPie支持的LST列表 (來源:EigenPie)
將每種 LST 的池子隔離,使 EigenPie 免於特定 LST 集中帶來的風險,更容易與特定 LST 協議建立合作關係並開展活動。例如,LSP Swell Network在推出其本地再質押功能前,與 EigenPie 合作開展了一次活動,獎勵在 EigenPie 中存入其原生 LST,swETH 的用戶 Swell Network 的專有積分。
EigenPie 的存款人可以同時積累 EigenLayer 積分和 EigenPie 積分。官方已宣布,獲得這些積分的用戶將有機會參與其即將推出的治理代幣 $EGP 的空投和 IDO。
然而,EigenPie 不支持本地再質押,使其受限於 EigenLayer 的 LST 再質押上限。此外,由於發行了十二種類型的 LRT,與其他 LRP 相比,其流動性更加碎片化,導致與 DeFi 協議的合作相對較少。
LRP 通過充當再質押的中介並提供 LRT,爲用戶方便地訪問 EigenLayer 積分。此外,通過引入他們的專有協議積分系統並與 DeFi 協議合作通過活動增加這些積分,他們吸引了大量擼空投的人到 EigenLayer 生態系統中。
然而,在 LRP 初期出現時,缺乏可以與 LRP 合作使用 LRT 作爲質押資產的借貸協議。因此,參與協議積分增強活動的用戶只能根據他們持有的 LRT 數量誠實地農場 EigenLayer 積分。
Gravita是一個超額質押穩定幣發行協議,允許用戶使用 Ether.fi 的 weETH 作爲質押品發行穩定幣。然後,用戶可以通過所謂的循環過程利用他們的頭寸——使用以 LRT 爲質押的穩定幣購買並存入更多 LRT,從而賺取更多 EigenLayer 積分。然而,以太坊網路的高燃料費和 Gravita 的最低使用要求(至少發行 2000 個穩定幣)爲許多試圖循環的用戶設置了顯著的入門障礙。
情況在 2024 年 1 月 10 日發生了變化,當時 Pendle Finance 開始支持 Ether.fi 的 eETH,使得用戶可以用少量資本進行槓杆積分農場。這一發展在使用 Pendle Finance 進行 EigenLayer 積分農場的擼空投者中引起了相當大的興趣。因此,EigenLayer 和 LRP 的 TVL 見到了顯著增長。
Ether.fi 總鎖倉價值 TVL (來源:Defi Llama)
Pendle Finance 是一個 DeFi 協議,允許交易具有收益的代幣,如 LST 和 LRT,通過設置一個具體的到期日並將它們分割成一個本金代幣 (PT) 和一個收益代幣 (YT)。
YT 和 PT 的總價值始終等於基礎資產的價值,YT 持有者有權從持有開始到到期期間索取累積的利息。因此,隨着到期日的臨近,YT 的價值會趨向於零,而 PT 的市場價值則會隨着對 YT 代幣需求的增加而按比例折扣。
Pendle Finance的運行機制(來源:Pendle Learn)
有關Pendle Finance的更多詳細信息,請參閱“Pendle Finance — 發現未開發的交易市場”。
Pendle Finance 與 Ether.fi 合作,推出了 Ether.fi 的 eETH 作爲其平台上可用的第一個 LRT。Ether.fi 設計了一套系統,向持有 eETH 的 YT 代幣 (YT-eETH) 的用戶分配 EigenLayer 積分和 Ether.fi 忠誠積分。這使用戶能夠購買接近到期的 YT-eETH(其價格越來越便宜),並積累到該日期爲止的利息和積分。
讓我們用一個現實生活中的例子進一步解釋一下:
Pendle Finance eETH 儀表板 (來源:Pendle Finance)
上圖截止寫作時的基於 Pendle Finance eETH 產品狀態,詳細信息如下:
截至撰寫本文時,eETH 與 YT-eETH 的兌換比率約爲 1:20。Ether.fi 正在進行一項活動,爲持有 YT-eETH 的用戶提供雙倍的 Ether.fi 忠誠積分。因此,一個用戶如果用一個 eETH 換成 YT-eETH 並持有到到期,將獲得以下利息和積分:
然而,由於 YT-eETH 的價值會逐漸降至零,持有者實際能夠回收的只是從 20 個 eETH 生成的基本利息。以當前價格計算,大約爲 $640,約爲一個 eETH 價值 $3,872 的六分之一,這表明用戶願意承擔這種損失,通過購買更便宜的 YT-eETH 參與積分農場活動。
由於 YT-eETH 用於積分農場的價值得到高度評價,折扣的 PT-eETH 也成爲了一個吸引人的投資選項,折扣率增加。此外,由於用戶尋求獲得激勵,向 Pendle Finance 的 eETH 產品交易池提供 LP 的需求也增加了。目前,以太坊上發行的所有 LRT 中大約三分之一被 Pendle Finance 使用。
在與 Ether.fi 的合作之後,Pendle Finance 繼續與其他 LRP 進行類似的合作,增加了支持的 LRT 數量,並通過 Arbitrum 網路爲 EigenLayer 和 LRT 提供槓杆化的積分農場。最近,利用被低估的 PT-eETH 作爲質押品的衍生品出現在 Silo Finance中,使 Pendle Finance 能夠從 EigenLayer 生態系統中受益,自年初以來 TVL 增加了約十倍。
Gearbox 是一個槓杆收益協議,與傳統的借貸協議如 Pendle Finance 不同,它以不同的方式吸引了用戶的注意。
在 Gearbox 中,借款人必須在借用資產之前創建一個稱爲信用帳戶的智能合約。然後,他們可以通過在信用帳戶中存放他們的質押資產和從協議借來的資產來槓杆化他們的頭寸。借款人然後可以通過信用帳戶用槓杆化的現貨資產進行由 Gearbox 提供的保證金交易,或參與各種 DeFi 收益農場機會,如 Convex和 Yearn Finance。
借助這種結構,Gearbox 通過與 LRP 協議的合作推出了槓杆積分策略。Gearbox 允許在信用帳戶中積累 EigenLayer 積分和 LRP 本地積分,並發送到借款人的錢包中,爲用戶提供高達 9 倍的槓杆積分。
Gearbox 槓杆積分農場 (來源:Gearbox)
Gearbox 相較於 Pendle Finance 提供了更直觀的 UI/UX,即使對 DeFi 使用不熟悉的用戶也能輕鬆訪問槓杆積分農場。自槓杆積分農場功能推出僅三周內,Gearbox 能夠將 TVL 增加約 5 倍。
許多使用以太坊網路上存放的 ETH 作爲質押的協議彼此相連,形成了一個龐大的生態系統。目前,使用 LRP、LRT 和 EigenLayer 積分的衍生協議正不斷湧現,並且有許多關於 EigenLayer 生態系統增長潛力的討論。然而,也有許多聲音表達了對 EigenLayer 潛在風險的擔憂。
在 EigenLayer 白皮書中,概述了與 EigenLayer 相關的基本風險:在提供 AVS 安全的運營商之間串謀,通過這種方式挪用 AVS 資金;由於 AVS 編程錯誤等意外漏洞導致的懲罰。針對運營商串謀的改進措施包括實施監測串謀可能性的系統,並通過激勵他們關注較小的 AVS 來實現運營商的多樣化。針對意外懲罰的改進措施包括徹底的 AVS 安全審核和社區對懲罰的否決權。
即使上述風險得到緩解,由於將賭注委托給 EigenLayer 運營商以及主要提供 AVS 安全的功能尚未在主網上運行,仍然存在尚未觀察到的風險。此外,在使用 LRT 及其衍生協議的情況下,還存在如各協議合約和預言機的漏洞可能被攻擊的額外風險。此外,通過衍生協議過度借貸 LRT,即使 EigenLayer 的輕微懲罰也可能導致重大的連鎖清算。
以太坊的創始人 Vitalik Buterin 也通過發表名爲《不要讓以太坊的共識超載》的文章表達了對 EigenLayer 的擔憂,暗示驗證者通過 EigenLayer 抵押進行社會共識攻擊,以求在以太坊網路上爲自己的利益硬分叉的可能性。
短期內,EigenLayer 正準備推出其第一個 AVS——EigenDA,並即將推出第二階段更新,這將允許在 AVS 上進行安全共享和重新獲取利益。
由 EigenLayer 背後的團隊 EigenLabs 創建的 EigenDA 是一個 AVS(可用性安全子層),它利用 EigenLayer 的安全性提供一個數據可用性層,這裏沒有獨立的共識算法。目前,包括 Celo、Mantle 和 Fluents 在內的幾個第二層鏈已經提到將 EigenDA 作爲它們的數據可用性層。
此外,在第二階段主網推出後,計劃進行第三階段測試,該測試將允許與 EigenDA 以外的其他 AVS 共享安全性。許多著名項目如 Ethos、Hyperlane和 Espresso正準備在第三階段主網推出後從 EigenLayer 獲得 AVS 的安全保障。
在這一旅程中,EigenLayer 是否會推出代幣,以及如果推出,該代幣將在 EigenLayer 中扮演什麼角色,以及將爲積累積分的用戶提供什麼激勵措施,這些都還不確定。然而,如果 EigenLayer 繼續進行代幣空投,讓我們根據作者的觀點來判斷 EigenLayer 的中長期未來。
在 EigenLayer 中存放的資產用於 AVS 的安全。因此,EigenLayer 的 TVL 指標不僅僅表明在 EigenLayer 中存放了多少資產,還可以被解讀爲 AVS 的整體安全指數。然而,在空投後,由於擼空投的人撤回其再質押的流動性,EigenLayer 的 TVL 可能會減少。
因此,如果 EigenLayer 要宣布代幣經濟學計劃,有可能設計以保持迄今爲止已再質押的流動性爲中心的代幣經濟學,吸引基於該流動性的更多 AVS,並鼓勵更多的再質押以加強網路效應。
尤其是在初始啓動時,預計將提供代幣作爲運營多樣化的額外激勵。此外,當多個 AVS 在 EigenLayer 註冊以接受安全保障時,預計將向運營商和爲 AVS 提供安全保障的再質押者分發 EigenLayer 代幣作爲額外激勵,以便進行風險多樣化。
AVS 可能會向再質押者空投自己的代幣,以吸引更多的安全保障。即將成爲 EigenLayer 上的 AVS 的 RaaS (Rollup as a Service) 協議 AltLayer已經發行了自己的代幣 $ALT,並向 EigenLayer 的再質押者空投了一部分。
2024 年 1 月,諸如 Dymension 和 SAGA 等協議宣布採用 Celestia 作爲它們的數據可用性層,並透露計劃向其投資者空投它們的原生代幣 $TIA,這導致網路中的 $TIA 數量翻倍。類似地,針對像 AltLayer 這樣的 AVS 的再質押者的空投有可能在 EigenLayer 代幣推出後,將再質押作爲市場的一個主要敘事推動市場。
TIA 質押數量變化,來源:Modular Media
此外,從 AVS 的角度看,通過 LRP 推廣它們的 AVS,在那裏再質押者和安全選擇衆多,可以以較低的資本成本獲得更大的效果,而不是向不特定的多數人承諾空投並進行單方面的推廣。因此,預計 LRP 和 AVS 之間的各種合作公告將會有所增加。例如,支持 rollup 網路間消息傳遞功能的 Omni Network已經宣布與 Ether.fi 建立合作關係,並透露獲得了來自 Ether.fi 約 6 億美元的質押支持。這一公告引發了對 Omni Network 代幣在 Ether.fi 質押者中的空投的期待。
此外,預計 LRP 將試圖通過代幣經濟學系統化它們與 AVS 的互操作性。例如,LRP 可能會向再質押者分發治理代幣,讓他們選擇提供安全保障的 AVS。通過使用這些治理代幣,對 AVS 進行投票的用戶可能會獲得以 AVS 的原生代幣形式的獎勵。這種結構將加強 LRP 的再質押者、LRP 治理代幣持有者和 AVS 之間的激勵一致性。
目前,大多數再質押者在 DeFi 協議如 Pendle Finance 中使用 LRT 來最大化積分槓杆,從而優化他們在 EigenLayer 中的積分農場。然而,EigenLayer 代幣發行後,積分系統的持續性仍不確定。然而,隨着再質押者中 EigenLayer 積分的預期價值下降,可能會導致促進槓杆積分協議的 TVL 下降。
然而,LRT 擁有在提供 AVS 安全後提供最高利率的潛力,這些利率可能高於與 ETH 價值掛鉤的代幣。因此,先前使用 ETH 或 LST 的 DeFi 協議可以通過整合 LRT 爲用戶提供更高的回報。
目前,像 Morpho Blue和 Silo Finance這樣的借貸協議,以及 Gravita用於過度抵押穩定幣發行的平台,允許使用 LRT 作爲抵押。此外,像 Whales Market這樣的平台促進了以 weETH (Ether.fi 的 LRT) 作爲抵押的場外交易。LRT 的實用性正在擴展,這一點從 Ether.fi 最近推出的 Liquid 功能可以看出,該功能使得 Ether.fi 的 LRT 能夠在各種 DeFi 協議中產生收益。
LRP 像 Ether.fi 和 Renzo正式支持在第二層網路如 Arbitrum、Mode Network 和 Blast 上的 LRT 橋接和本地再質押,允許 DeFi 協議在第二層網路上採用 LRT 作爲資產。此外,旨在成爲模塊化 rollup 網路的流動性中心的項目 Mitosis正在與 Ether.fi 合作,擴展 LRT 在不同鏈上的互操作性。
回到前面討論的再質押領域,EigenLayer 白皮書介紹了一種名爲超流動性再質押的方法,該方法與本地再質押和 LST 再質押並行存在。
超流動性再質押涉及向包含 ETH 和 LST 的 AMM DEX 池提供流動性,如 Uniswap 和 Curve,並將獲得的 LP 代幣再質押到 EigenLayer。這種方法允許投資者既獲得再質押獎勵,也從池產生的費用中賺取利息。
盡管白皮書中尚未正式提到 EigenLayer 支持超流動性再質押的可能性,但這一可能性仍然開放。如果 EigenLayer 未來採納這一功能,它可能爲各種衍生協議的出現鋪平道路,從而創造生態系統的另一個方面。
Vector Reserve是一個以超流動性再質押爲設計思想的協議,它通過向 DEX 池提供各種 LRT 和 LST 作爲流動性,並發行以獲得 LP 代幣價值支持的指數代幣 vETH。Vector Reserve 計劃在 EigenLayer 開始支持超流動性再質押後增強其功能。
EigenLayer 已從一個簡單的共享以太坊網路安全並產生額外收入的概念演變爲擴展其生態系統,滿足基礎設施建設者和投資者的需求,推出了衆多衍生項目。像橋梁和排序器這樣的 AVS 利用以太坊的安全性建立自己的網路安全,而投資者看到了通過利用 LRT 超越 LST 最大化 ETH 的資本效率的潛力。
盡管由於基於 EigenLayer 的 AVS 尚未運行存在高風險,許多用戶仍然參與再質押以獲取沒有明確用途的積分。此外,用戶對 EigenLayer 積分的興趣已通過 LRP 和衍生協議加速,使得目前階段 EigenLayer 支持的 LRT 中的資本被用來建立龐大的帝國。
EigenLayer 無疑在基礎設施行業和加密市場中激發了興趣和期望,隨着其主網推出的全面運營,將有必要密切監視 EigenLayer 是否會爲以太坊帶來一些人期待的新 DeFi Summer,或者如某些人擔憂的那樣,會加劇以太坊的復雜性並可能導致連鎖崩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