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广场活动: #0G发帖赢USDT# 💥
在 Gate 广场发布与 0G 及相关活动(理财 / CandyDrop / 合约交易赛)相关的原创内容,即有机会瓜分 200 USDT 奖励!
📅 活动时间:2025年9月25日 18:00 – 10月2日 24:00 (UTC+8)
📌 相关活动:
理财活动:轻松赚取稳定收益
👉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7290
CandyDrop:参与瓜分 0G
👉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7286
合约交易赛:交易赢大奖
👉 https://www.gate.com/zh/announcements/article/47221
📌 参与方式:
1️⃣ 在 Gate 广场发布原创内容,主题需与 0G 或相关活动 有关
2️⃣ 内容不少于 80 字
3️⃣ 帖子添加话题: #0G发帖赢USDT#
4️⃣ 附上任意活动参与截图
🏆 奖励设置(总奖池 200 USDT):
20 名优秀内容创作者,每人 10 USDT
📄 注意事项:
内容必须原创,禁止抄袭或刷量
获奖者需完成 Gate 广场身份认证
活动最终解释权归 Gate 所有
Multichain 倒下,跨链行业欲亡?
撰文:James XYC,MAP Protocol 核心开发者、Forbes 福布斯 Web3 Innovation Pioneer、行业研究员
首先对 Multichain 的遭遇表示同情和同悲。Multichain 原名 Anyswap,始于 2019 年,中间更名为现在的 Multichain。最开始它界面很糙的时候,我就测试过它,还买过它的币,不过是被割韭菜了,跌到残值就给抛了。
2019 年时 MAP Protoocl 也开始发展,可能是因为我们胆小,也可能是因为我们密码学看多了、中本聪信仰过深,当时其实团队也有 MPC 版本的桥,我们就没推出来,而是一直在潜心研究用中本聪定义的 light client 技术研究开发去特权角色、跨所有类型区块链的互操作方案。
###说 AnySwap 之前,先说说行业历史
2015 年到 2020 年,以太坊上发行了很多 token,但是中心化交易所动辄几十万到几千万港币的上币费,许多 token 发行方都不太付得起。2020 年 defi 热起来后,行业才有了除发币以为的另外一个应用:币的交易。defi 不用上币费啊,好了,问题解决了。
当时,以太坊做交易 gas fee 太高,所以又出来了一批新兴公链,都有 defi。这就遇到了跨链的问题。
而 Cosmos 和 Polkadot 虽然符合中本聪共识,是无特权角色跨链。但他们的技术路线是只跨生态内部同构链,主流和热门区块链都没法覆盖。
彼时 MAP Protocol 正在研发基于中本聪共识、无特权角色覆盖所有类型区块链,包 EVM 和 Cosmos,依然遵循中本聪共识中的去中心化账本对齐,但是要覆盖所有类型链。
而这时,Anyswap 用 MPC 内部多签做跨链资金托管、跨链消息传递,以及跨链合法性决定,MPC 多签集合三个角色为一身,一下打通了所有类型区块链。不过这种技术方案 2016 年的时候就出现了,wanchain就做了,但是当时行业环境诚信和更偏技术导向,wanchain 对外就说自己是中心化的。再看后来的 LayerZero 却直接说自己是无需信任的。当然,AnySwap 并没有虚假宣传,他们从未说自己是无需信任的,所以是一个值得尊敬的行业方。
显然,中心化的链外共识开发可以快到互联网速度。很快,Multichain 最高峰 TVL 有 100 亿美元。随着而来的是 500 多个模仿者,几乎都融资了。而今日,因为盗币事件(监守自盗,还是黑客?)几乎都不见了。最显著的跟随者就是 LayerZero,它在技术上也就是 MPC 上加了一个 Oracle 监督角色(Oracle 被攻击很容易,就像找一个三岁孩子监督一个大人),但他们对外说自己是不需要信任的,结果骗了资本 1 亿多美元,不过这也不怪资本,毕竟资本公司匆忙进场当时没人懂密码学也正常。
做为 MPC 跨链桥领域的王者,Multichain 发展自然一直很稳健,和他们老大也做过几次 Swap,一直很勤力地在开发。后来听说他们 TVL 资金托管池被盗了很多,一直压着不公布。后来又听说 MC 被一家巨型公司并购了,印度人做了老大。也只是传言。直到昨天传出被警方控制 15 亿美元的多签钱包。
###内心感受
从内心深处讲,我其实是很不喜欢 Multichain 的,因为它把行业带向了一个错误的方向,一个中心化但是无监管可以任为的方向。而且 Multichain 引领的中心化桥模式,导致外界一说跨链就想到不安全。
在过去四年我们一直潜心研发 MAP Protocol,Multichain 为代表的众多中心化桥一个个上了大交易所数十亿美元市值,大家都是人,你说我们能不酸吗?秉承内心对技术的敬畏,我们自己内部的 MPC 桥代码丢到垃圾桶一直没推。这也让我们特别艰辛,也一直被嘲笑,我朋友经常嘲笑我说,人家在币圈都是为了捞一把,你还真是在做公益啊。我记得有次开会,有位技术骨干跨国飞来开会,说到深处一个大佬爷们他几乎要哭出来的表情说如果我们早点推 MPC,就没现在这般难了。
###究竟还能不能安全跨链?
跨链可以安全,不同数据库能安全打通,不同账本为什么就不行?基于中本聪共识的 Cosmos 稳定运行很多年,几百亿美元资产也是,就没出过事故。看跨链安全与否,关键是用中本聪共识,还是用 MPC 、Oracle 链外共识。
涉及中本聪共识的研发,没人愿意做,耗时太久,牵涉太多技术模块了。Cosmos 花了五年开发,Polkadot 也是五年多,行业很浮躁。不过还好,我们花了四年成果没白做,最终还是搞出来了 MAP Protocol,才上线没几个月。不过定位是一个基础设施,而非桥。解决了 Cosmos 和波卡只能跨生态同构链的问题,MAP Protocol 做到了可以跨任何类型区块链。而且全世界就 MAP 一家。
###MPC 跨链方案们都在「被」离场,以后有桥可用吗?
是有的,MAP Protocol 有做 Butter 一个全链聚合 swap ,已经上线了,这个是采用了中本聪共识做的跨链验证,非 MPC。当然,一旦去中心化了,就没中心化的那么那么覆盖链广了。不过产品还是和桥不一样,桥一般都是跨 U,用户还要继续自己操作,而 Butter 做到让用户用任意币直接兑换目标链任意币。
###未来怎么看?
未来很残酷,这个行业对技术不敬畏,对金融不敬畏,只会有始无终。昨天晚上社区有人说看来 MAP Protocol 可以躺赢了,技术进步被人尊重,而非短期市场迎合。我想这是对我最大的安慰。
在更大的未来,跨链互操作协议就是互联网领域的 tcp/ip 协议,而 MAP 协议正在朝着这个方向演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