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码下载 APP
qrCode
更多下载方式
今天不再提醒

Do Kwon请求五年刑期上限,400亿美元Terra欺诈案迎来最终判决

Terraform Labs 创始人 Do Kwon 已正式向美国法院请求将其刑期限制在五年以内,此举针对 2022 年 5 月导致 400 亿美元市值蒸发的 Terra-Luna 生态系统崩盘事件。在 11 月 26 日提交的 23 页法律文书中,辩护律师强调 Do Kwon 的犯罪行为并非出于个人贪婪,而是源于“年轻创始人的傲慢与决策失误”。此案将于 12 月 11 日宣判,而韩国检方仍在寻求对其判处 40 年监禁,这场判决将成为加密货币领域监管执法的标志性案例。

案件脉络:从算法稳定币神话到跨国法律博弈

2022 年 5 月 TerraUSD(UST)算法稳定币与姊妹代币 Luna 的崩盘,至今仍被视为加密货币史上最严重的黑天鹅事件之一。根据纽约南区联邦地区法院文件显示,Do Kwon 在 8 月对两项欺诈指控认罪,其辩护团队最新提交的量刑建议书首次系统性地回应了监管机构的指控。这份法律文件不仅揭示了项目内在脆弱性,还披露了与 Jump Trading 的秘密协议细节。

案件关键转折点出现在 2023 年 3 月,Do Kwon 在蒙特内格罗因使用伪造护照被捕,继而经历了近两年的羁押期,其中包括单独监禁。辩护律师特别强调这段羁押经历应折抵刑期,并指出当事人目前仍面临韩国检方提出的 40 年监禁要求。这种跨国法律管辖权的冲突,使得本案成为全球加密货币监管协调度的试金石。

值得关注的是,法律文件援引 Chainalysis 链上分析报告与学术研究,试图将崩盘责任部分归咎于第三方机构的协同交易行为。这种辩护策略虽未否认项目方责任,但通过引入外部因素构建了更复杂的责任认定框架。从司法实践角度看,这种多因素归因的辩护路径可能为未来类似案件提供参考范本。

量刑争议焦点:五年与十二年的刑期拉锯战

控辩双方关于刑期的分歧本质上反映了对案件性质认定的根本差异。美国检察官办公室此前建议不超过 12 年刑期,而辩护方则坚持五年应为上限。这种差距背后隐含的是对“欺诈金额认定”“主观恶意程度”及“社会危害性”三个维度的不同解读。法律专家指出,最终判决结果将在加密货币领域创造重要司法先例。

辩护律师在量刑建议书中提出一组关键论述:首先,Do Kwon 的犯罪行为并非出于个人财富积累,而是项目运营压力下的决策失误;其次,当事人已因行为承受了实质性惩罚,包括声誉毁灭性打击和长期羁押;最后,秘密协议未披露虽构成误导,但 Jump Trading 的市场干预本身具有稳定币价的正当性。这些论点试图将案件性质从“主动欺诈”转向“过失性隐瞒”。

案件关键时间节点与量刑因素

  • 2021 年 5 月:与 Jump Trading 达成UST锚定秘密协议
  • 2022 年 5 月:Terra 生态系统崩盘,400 亿美元市值蒸发
  • 2023 年 3 月:在蒙特内格罗因伪造护照被捕
  • 2024 年 8 月:对两项欺诈指控认罪
  • 2024 年 12 月:引渡至美国
  • 2025 年 12 月 11 日:进行判决
  • 刑期争议:辩护方求5年/检方建议12年/韩国求刑40年

从量刑指南角度分析,本案涉及金额远超最高量刑档位,但辩护方成功引入“非贪婪动机”“合作态度”等减刑因素。法官还需要权衡被告在蒙特内格罗的羁押时间折抵问题,以及美韩两国刑罚执行衔接的复杂性。比较类似的金融欺诈案例,如 BitMEX 创始人 6-12 个月刑期与 FTX 创始人 SBF 的 25 年刑期,本案判决将体现司法系统对算法稳定币这类新型金融创新的责任认定标准。

法律辩护策略解析:责任分摊与主观意图论证

Do Kwon 的法律团队采用多层次辩护策略,在承认基本事实的前提下构建责任分摊框架。23 页量刑建议书的核心论证可归纳为三个维度:首先,通过学术研究证明算法稳定币本身存在被市场操纵的脆弱性,第三方机构的协同交易是崩盘催化剂;其次,强调秘密协议虽未披露,但其初衷是维持金融稳定而非恶意欺诈;最后,突出当事人已承担实质性后果,包括行业禁入与跨国司法煎熬。

这种辩护思路与传统金融欺诈案件形成鲜明对比。在麦道夫骗局或Theranos医疗欺诈等案例中,被告通常完全否认指控或主张合理商业风险。而Do Kwon团队选择部分认罪同时引入责任分摊论证,反映出加密货币案件特有的技术复杂性和模糊监管边界。法律学者认为这种策略可能影响法官对主观恶意的判断。

值得注意的是,文件特别强调Do Kwon对Jump Trading协议保密性的“后悔”,这种表达在白领犯罪辩护中具有特殊心理暗示作用。结合“年轻创始人”“经验不足”等身份建构,辩护方试图将案件性质从刑事欺诈导向商业过失。这种叙事能否成功,将取决于法院对算法稳定币项目方信息披露标准的认定。

全球监管共振:Terra 案如何重塑加密司法版图

此案判决将产生超越个案的国际法律影响。目前美国、韩国与蒙特内格罗的三方司法管辖冲突,暴露了跨境数字资产监管的协调困境。特别是在刑期执行方面,如果美国判处监禁,将面临与韩国刑期竞合的执行难题。这种复杂性使得本案成为国际司法合作的重要测试案例。

从监管演进视角观察,Terra 案例正在推动各国重新评估算法稳定币的法律定位。美国SEC据此加强了对所有稳定币发行方的执法行动,欧盟则藉此加速了MiCA监管框架中关于稳定币的条款细化。韩国金融委员会更是直接修订了《数字资产基本法》,要求所有加密货币发行方承担持续信息披露义务。

对行业参与者而言,本案最重要的启示在于揭示了“技术中性”辩护的局限性。尽管Do Kwon团队多次强调算法稳定币的技术创新性,但法院更关注金融实质而非技术包装。这种审判思路与SEC对加密货币“实质重于形式”的监管原则一脉相承,预示未来任何具有金融属性的区块链项目都将面临更严格的信息披露和合规要求。

判决前瞻与行业治理新阶段

12 月 11 日的判决不仅将决定一位明星创始人的命运,更将为去中心化金融的创新边界提供法律注脚。无论最终刑期如何,本案已经促使全球监管机构形成共识:算法稳定币作为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必须承担比普通加密货币项目更高的合规责任。这种监管范式的确立,或许正是 Terra 崩盘事件留给行业最宝贵的遗产——在技术创新与金融安全的永恒平衡中,司法系统正在找到它的支点。

LUNA-2.11%
此页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内容,仅供参考(非陈述/保证),不应被视为 Gate 认可其观点表述,也不得被视为财务或专业建议。详见声明
  • 赞赏
  • 评论
  • 转发
  • 分享
评论
0/400
暂无评论
交易,随时随地
qrCode
扫码下载 Gate App
社群列表
简体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