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送福,大奖转不停!Gate 广场第 1️⃣ 3️⃣ 期秋季成长值抽奖大狂欢开启!
总奖池超 $15,000+,iPhone 17 Pro Max、Gate 精美周边、大额合约体验券等你来抽!
立即抽奖 👉 https://www.gate.com/activities/pointprize/?now_period=13&refUid=13129053
💡 如何攒成长值,解锁更多抽奖机会?
1️⃣ 进入【广场】,点头像旁标识进入【社区中心】
2️⃣ 完成发帖、评论、点赞、社群发言等日常任务,成长值拿不停
100% 必中,手气再差也不亏,手气爆棚就能抱走大奖,赶紧试试手气!
详情: 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7381
#成长值抽奖赢iPhone17和精美周边# #BONK# #BTC# #ETH# #GT#
为何 20 亿美元抛售能让 BTC 暴跌,而 830 亿美元买盘却推不动它上天?
加密社群最近被一个看似「愚蠢却很真实」的问题刷屏:如果一次性抛售 20 亿美元的比特币(BTC)能瞬间砸盘,为什么过去一年来,Michael Saylor 和 ETF 大军持续买入 830 亿美元,却没能把 BTC 价格送上月球?这个问题由比特币影响者 Crypto Tea 在 X(原 Twitter)上抛出,引发热议。比特币分析师 Plan C 随即给出了解释——答案不在于金额,而在于速度、执行方式与市场结构。
速度决定冲击:钢琴坠地 vs. 慢火煮水
Plan C 的核心观点很简单:
单笔巨额抛售(例如 20 亿美元)= 瞬间清空订单簿,价格急坠,像钢琴从十楼砸下来。
长期分批买入(例如一年 830 亿美元)= 演算法分散下单,融入市场流动性,避免推高价格过快。
换句话说,价格对「边际交易」反应最剧烈,而不是对「年度总额」作出线性回应。
ETF 与机构的「隐形买盘」策略
2025 年,ETF 与机构投资者的 BTC 配置方式高度分散:
交易所 + 场外交易(OTC) 双通道执行
演算法下单:自动拆分大额订单,降低市场冲击
流动性优化:选择交易量高的时段进场,避免推高价格
这种「慢火筑底」的买盘,更多是为了稳定持仓成本,而非制造短期价格飙升。
纸质比特币:潜在的隐形稀释
Crypto Tea 进一步追问:「那纸质比特币(Paper BTC)呢?」
Plan C 承认,这是一个未知的 X 因素:如果市场上流通着大量 IOU 或合成 BTC(例如交易所内部凭证),那么报告的「买入量」可能只是帐面数字,并未真正将实体 BTC 从市场上移除。这会稀释真实的购买压力,使价格反应更加平缓。
为何抛售更容易引发恐慌?
集中且突然:抛售通常发生在短时间内,直接击穿多个支撑位。
流动性真空:尤其在周末或交易清淡时段,买盘不足以承接卖压。
恐慌连锁反应:触发止损与杠杆清算,放大跌幅。
相比之下,买盘若过于集中,反而会被卖家「挂单吸收」,形成价格阻力。
结论:规模不是唯一变量
BTC 价格的走势,不仅取决于资金规模,还取决于:
交易节奏(一次性 vs. 长期分批)
执行方式(市价单 vs. 演算法挂单)
市场结构(真实 BTC vs. 纸质 BTC)
流动性环境(高峰时段 vs. 清淡时段)
所以,下次看到「20 亿美元抛售引发暴跌」的新闻时,别急着和「830 亿美元买盘推不动」做简单对比——因为一个是骤然冲击,一个是慢火煮水,效果自然天差地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