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世革命:比特幣的未被講述的故事

robot
摘要生成中

比特幣於2009年從陰影中浮現,由神祕的中本聰創造,這可能是我們時代最具影響力的金融叛亂。我目睹了這個數字實驗變成一個萬億美元的資產,正在挑戰我們金融系統的根基。

當中本聰在2009年1月3日挖掘第一個區塊,將"The Times 03/Jan/2009 Chancellor on brink of second bailout for banks"嵌入創世區塊時,這不僅僅是一個時間戳。這是對剛剛崩潰全球經濟的銀行體系的一個挑釁。這正是我最感興趣的地方——比特幣不僅僅是技術創新,而是對貨幣集中控制的政治聲明。

九天後,中本聰向Hal Finney發送了10 BTC,這將成爲首筆無需任何銀行祝福的點對點數字貨幣交易。但早期採用的速度非常緩慢。想象一下:在2010年3月,有人試圖以$50 出售10,000 BTC,卻沒有找到買家!這些相同的幣今天的價值超過十億美元。真是錯失良機。

這位神祕的創始人在2010年消失,留下了近百萬個未動用的比特幣——現在價值超過$100 億的龍之寶藏。我有時在想,中本聰的消失是否是比特幣發生的最好事情。沒有領導者意味着沒有中央攻擊點。

我們看到比特幣經歷了一次又一次的危機。2014年Mt. Gox的崩潰似乎是災難性的,當時744,000 BTC消失。大多數金融創新可能就在那時夭折。但比特幣更強大地崛起,迫使社區建設更好的基礎設施。這種韌性無與倫比。

2024年1月,比特幣最終演變爲主流接受的重要時刻,當時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在經過多年的抵制後,勉強批準了現貨ETF。這些基金幾乎一夜之間吸引了$65 億美元,證明傳統金融參與者一直在旁邊垂涎欲滴。

最初作爲一個密碼朋克實驗的比特幣,已經轉變爲許多人稱之爲“數字黃金”的東西。但我認爲比特幣可能比黃金更具重要性。黃金從未威脅到取代美元,而比特幣或許會。

最諷刺的部分是什麼?比特幣設計的目的就是要繞過的那些機構,現在在他們的資產負債表上持有數十億的比特幣。他們已經搶佔了這場革命,但在這樣做的過程中,他們已經將中本聰的願景驗證到了創始人無法想象的程度。

從毫無價值的代幣到六位數的估值,從匿名論壇到華爾街投資組合——比特幣完成了金融歷史上最奇特的旅程。而我們仍然處於早期階段。

BTC0.23%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