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減半:震撼加密貨幣市場的事件

比特幣減半無疑是加密貨幣中最關鍵的事件,自從我第一次進入這個領域以來,我一直對此着迷。對於任何新接觸加密貨幣的人來說,理解減半不僅僅是一個學術練習——如果你想明白爲什麼比特幣在長期內可能真的有價值,這絕對是至關重要的。

我仍然記得2024年4月減半時空氣中的電力。挖礦獎勵從6.25比特幣降至3.125比特幣,市場緊張得不得了!這不僅僅是一些隨機的技術調整——這是比特幣最終供應上限2100萬幣的又一步。這種稀缺性使整個實驗變得引人入勝。

減半期間實際上發生了什麼?

如果你問我,減半機制簡直是天才之作。每210,000個區塊(大約四年),礦工的獎勵會減半。這是中本聰確保比特幣不會陷入與政府貨幣相同的通貨膨脹陷阱的方式。

與我們看到的中央銀行無限制地印鈔的瘋狂不同,比特幣遵循一個嚴格、透明的時間表,任何人都無法幹預。這種編程稀缺性使比特幣與我們所稱的傳統銀行金融馬戲團區分開來。

由於已經開採了近1950萬個比特幣,我們正越來越接近終點線,每次減半使得剩餘的幣更加珍貴。稀缺性是確實存在的——尤其是當你考慮到有多少比特幣永遠丟失在被遺忘的錢包中時。

歷史影響:數據不撒謊

我從2012年開始觀看每一次減半,模式非常顯著:

  • 首次減半 (2012): 比特幣當時僅爲12美元!在六個月內它漲到大約$130 。
  • 第二次減半 (2016): 價格約爲650美元,在六個月內漲至$900 ,然後在2017年底飆升至近2萬美元。
  • 第三次減半 (2020):盡管新冠疫情混亂,比特幣在短短六個月內從$8,821攀升至超過$15,700,最終在2021年11月達到了瘋狂的$69,000峯值。
  • 第四次減半 (2024):起始價格約爲$63,652,現在我們在觀察接下來會發生什麼。

不過說實話,這些大規模的減半後反彈在每個週期中變得越來越不戲劇化。第一次讓我們在接下來的一年中驚人的增長了9,520%,而第三次“僅僅”產生了652%的收益。有些人會稱之爲市場成熟,但我認爲這只是移動如此龐大的資產變得更加困難。

採礦困境:適者生存

我發現令人着迷的是,減半如何在礦工中創造這種殘酷的自然選擇過程。當獎勵在一夜之間減少時,電費昂貴和設備過時的礦工根本無法生存。只有那些擁有廉價電力和尖端硬件的高效運營才能保持盈利。

在每次減半後,我們通常會看到網路哈希率暫時下降,因爲弱小的礦工會關閉。但不可避免的是,隨着價格漲,挖礦再次變得有利可圖,新玩家也會加入。這是純粹的資本主義——沒有救助,沒有特殊的優惠,只有適應或死亡。

這種壓力推動了採礦技術的驚人創新。採礦的能源效率多年來顯著提高,正是因爲減半迫使礦工們變得更聰明,否則就會破產。

所有比特幣被挖掘完後會發生什麼?

到2140年左右,所有2100萬個比特幣將被挖掘完畢。那麼接下來呢?礦工將完全依賴於交易費用而不是區塊獎勵。一些人擔心這不足以激勵網路的安全,但我認爲這是無稽之談。

如果比特幣成爲許多人相信的全球儲備資產,僅交易費用就可能非常有價值。此外,技術在下一個世紀將會大幅進步,可能使挖礦變得更加高效。

投資策略:不要做減半傻瓜

我看到新手犯的最大錯誤是認爲減半一定會保證價格漲。雖然歷史表明減半後會有顯著的收益,但在加密貨幣中沒有任何事情是有保證的。影響價格的因素太多,遠不止供給減少。

我見過太多人在減半前恐慌性買入,期待價格會立即暴漲,但當市場沒有立刻反應時又慌忙賣出。聰明的投資者明白,減半的影響可能需要幾個月甚至幾年才能完全顯現。

或許最明智的方法是定投——定期購買少量,無論價格波動如何。這種策略消除了試圖把握與減半相關的市場波動所帶來的情緒壓力,並且歷史上對長期持有比特幣的人來說效果很好。

下一個減半將在2028年4月左右到來,屆時區塊獎勵將降至1.5625 BTC。減半後牛市的模式會繼續嗎?這是一個數十億美元的問題,但有一點是肯定的:隨着比特幣的新供應量不斷減少,每次減半都增強了它作爲人類創造的最堅硬貨幣的主張。

減半不僅僅是一些技術上的奇特現象——它是比特幣貨幣政策的核心,理解它對於任何認真對待加密貨幣作爲投資或技術的人來說都是至關重要的。

BTC0.29%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