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送福,大獎轉不停!Gate 廣場第 1️⃣ 3️⃣ 期秋季成長值抽獎大狂歡開啓!
總獎池超 $15,000+,iPhone 17 Pro Max、Gate 精美週邊、大額合約體驗券等你來抽!
立即抽獎 👉 https://www.gate.com/activities/pointprize/?now_period=13&refUid=13129053
💡 如何攢成長值,解鎖更多抽獎機會?
1️⃣ 進入【廣場】,點頭像旁標識進入【社區中心】
2️⃣ 完成發帖、評論、點讚、社群發言等日常任務,成長值拿不停
100% 必中,手氣再差也不虧,手氣爆棚就能抱走大獎,趕緊試試手氣!
詳情: 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7381
#成长值抽奖赢iPhone17和精美周边# #BONK# #BTC# #ETH# #GT#
批判性觀點:中國三三的加密貨幣策略看起來更絕望而非戰略性
我已經觀察了香港公司在過去幾年中爭相自我革新的過程,而中國三三傳媒的最新舉措在我看來尤其具有機會主義。他們的2025年中期報告讀起來就像是FOMO的公司版本——爭搶金融許可證,並把穩定幣視爲他們進入加密貨幣的金鑰匙。
看看,我以前見過這種舞蹈。一個掙扎中的媒體公司突然 "發現" 了加密貨幣,並把它定位爲某種聰明的戰略轉變。他們從香港金融管理局獲得了支付牌照 - 這有什麼了不起的!現在每個人都在追逐這些牌照。
讓我真正感到惱火的是他們如何將穩定幣框架爲他們獨特的切入點。獨特?請。亞洲每一個二線金融玩家都在進行完全相同的嘗試。監管環境在不斷變化,他們只是在向目標投擲飛鏢,希望能碰到一些東西。
從我看來,這看起來更像是絕望包裹在企業術語中,而不是戰略願景。"積極尋求可持續發展的商業機會"只是"我們還沒有真正的計劃"的代名詞。
這些在香港上市的公司都在遵循同一個套路——獲取許可證,在每個新聞稿中提到加密和區塊鏈,然後觀察你的股票價格暫時漲。但實際上有多少公司能夠交付任何實質性的東西呢?它們的業績記錄並不理想。
如果他們展現出一些實際的技術開發或合作,而不是模糊的承諾,我會更加印象深刻。亞洲的加密市場不需要更多的支付處理器——它需要普通人實際上可以使用的創新。
真正的問題不是San San是否能進入加密行業,而是他們是否能帶來除了另一個試圖從炒作中獲利的企業實體以外的有價值的東西。叫我悲觀,但我對此表示懷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