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雲算力:我與數字黃金挖礦的愛恨交織關係

我已經在加密貨幣挖礦方面摸索了多年,讓我告訴你,雲挖礦徹底改變了像我這樣的普通人的遊戲規則。它本質上是租用別人計算能力來挖掘比特幣,而不需要自己動手處理硬件。聽起來很完美,對吧?嗯,別急。

當我第一次發現雲挖礦時,感覺就像是發現了黃金——不需要在我的公寓裏設置吵鬧的礦機,也不用擔心電費飆升。只需支付給別人去做那些髒活,收集我的比特幣。但現實卻是……復雜的。

數據顯示,隨着加密貨幣價格波動,雲挖礦的受歡迎程度正在上升。公司承諾豐厚的回報——只需零技術知識便可輕鬆獲利。他們沒有足夠大聲宣傳的是,這些利潤的邊際是多麼微薄。

骯髒的真相

最初,任何人都可以在筆記本電腦上挖比特幣。現在呢?難度已經爆炸,迫使小型礦工退出。雲挖礦作爲所謂的救世主出現,但我發現這常常只是公司從加密貨幣熱情中獲利,同時將風險轉嫁給客戶的另一種方式。

我試過幾個提供商,想和大家分享一些個人經歷——我已經遭受過多次損失。合同在紙面上看起來很不錯,但扣除費用後卻帶來了令人失望的回報。許多平台不過是華麗的龐氏騙局,依賴新客戶爲早期投資者的支付提供資金。

他們在賣什麼

雲挖礦服務提供商宣傳了幾個好處:

  • "無需技術知識即可挖礦!" (翻譯:爲你本可以學習的東西支付高額費用)
  • "沒有電費成本!" (實際上,它們已包含在你的合同中,以對他們有利的費率)
  • "多樣化你的挖礦投資組合!" (通常只是"給我們更多錢"的營銷話術)

這些環境聲明讓我特別惱火。許多人在聲稱進行“綠色挖礦”的同時,卻在監管極少、依賴煤電的國家開展業務。

經濟現實

老實說——如果挖礦對客戶來說始終有利可圖,這些公司就會將硬件留給自己。商業模式通常依賴於以保證提供商無論加密貨幣表現如何都能獲利的價格出售挖礦合同。

我跟蹤了我的回報與直接購買比特幣的情況,在大多數情況下,我最好還是直接購買這些幣,而不是選擇這些雲合約。

最新的 "創新"

雲挖礦運營商變得富有創意:

  • 在沒有驗證的情況下,給所有東西貼上“綠色礦業”標籤
  • 創建復雜的費用結構以掩蓋真實成本
  • 有前景的與新區塊鏈的整合,顯得前沿

這些不是創新——而是營銷策略,用於吸引新客戶進入,因爲老客戶意識到他們的回報與預期不符。

嚴酷的現實

雲挖礦確實使得挖礦的獲取變得民主化。但它也創造了一個市場,在這個市場中,毫無戒心的客戶常常爲永遠無法實現承諾回報的算力支付過高的費用。

我已經學會了以極大的懷疑態度看待任何雲挖礦的報價。如果你在考慮它,請仔細計算一切,並假設提供商向你展示的是最佳情況,而不是可能的結果。

比特幣雲挖礦並不本質上是邪惡的,但這是一項通常讓莊家獲勝的生意。如果盡管我給出的警告你仍然感興趣,請做好功課,並記住——如果承諾的回報聽起來好得不真實,那絕對就是不真實的。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