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名認證:金融行業的必要之惡

robot
摘要生成中

"實名認證" - 三個無辜的詞,已經成爲我加密交易生活的禍根。讓我告訴你,在今天的金融環境中,KYC到底意味着什麼,尤其是對於我們這些在加密水域中航行的人。

我記得第一次接觸實名認證要求是在嘗試從我的交易帳戶提取資金時。本應是一個簡單的過程卻變成了一場侵入性的折磨,要求提供幾乎所有資料,除了我的牙科記錄。這 supposedly 是爲了 "安全",但有時更像是監視。

實名認證出現在2000年代末,當時銀行在欺詐和洗錢醜聞中苦苦掙扎。與其修復他們破碎的系統,他們將負擔轉嫁給客戶——讓我們費盡心思證明我們不是罪犯。這對他們來說多麼方便。

實名認證的假定功能包括:

  1. 身分驗證 - 因爲顯然我的電子郵件、密碼和雙因素認證還不夠
  2. 監控財務行爲 - 他們在觀察你買賣的東西
  3. 防止非法活動 - 然而,主要金融機構仍然經常被發現協助洗錢。

加密行業也不情願地採納了這些做法。交易平台實施多層次的驗證流程,要求提供政府身分證明、地址證明,有時甚至還需要生物識別數據。所有這一切都是在承諾“爲了您的保護。”對吧。

KYC背後的技術隨着人工智能和區塊鏈解決方案的發展而演變,試圖使這個過程不那麼痛苦。但老實說,這仍然是一個主要的進入障礙,根本上與去中心化金融的原始願景相矛盾。

在使用任何主要平台時,您會遇到他們的實名認證程序:

  • 郵箱/手機驗證
  • 政府身分證提交
  • 地址驗證
  • 有時甚至需要與支持人員進行視頻通話

實名認證已成爲我們金融世界中不可避免的現實。雖然它可能防止某些欺詐,但我們應該質疑放棄我們的隱私和個人信息是否值得它所提供的所謂安全。畢竟,在一個真正無信任的系統中,難道不應該以代碼爲法律嗎?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