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納週期:一種持久的市場趨勢預測模型

在市場週期分析領域,Benner週期作爲一個不太知名但卻極爲有效的框架,脫穎而出。這個模型由19世紀的美麗國農業家和企業家Samuel Benner構思,隨着時間的推移,它顯示了其持久性,爲市場波動的可預測模式提供了寶貴的視角。

塞繆爾·本納的起源

塞繆爾·本納 (Samuel Benner) 是 19 世紀的人物,對農業和金融都做出了重大貢獻。他的職業軌跡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他在養豬和各種農業追求方面的努力的影響。與許多企業家一樣,Benner 的旅程充滿了成功和逆境。在經濟衰退和農作物歉收導致重大財務挫折後,Benner 開始尋求揭開這些反復出現的危機背後的潛在因素。

他個人經歷了多次金融動蕩與復蘇,這激勵他深入探討市場的週期性特徵。在經歷了資本在這些週期中的起伏,並重建了自己的財富後,本納決心調查這些反復出現的模式背後的原因。他的研究最終導致了本納週期的形成。

Benner 循環的起源

本納循環在他1875年出版的《本納的未來價格波動預言》中介紹,概述了一個長期市場行爲的預測框架。本納識別出商品和股票市場中恐慌、繁榮和衰退的重復序列,他認爲這些序列遵循可預測的時間框架。他觀察到某些年份的經濟高峯,而其他年份則容易出現經濟蕭條或恐慌。

該週期分爲三個主要部分:

"A" 年 – 恐慌期:這些代表經濟崩潰或市場動蕩的時期。貝納根據歷史事件預測了這些,並識別出每18-20年重復出現的週期性模式。該模型表明,1927年、1945年、1965年、1981年、1999年、2019年、2035年和2053年與金融不穩定相關。

“B”年——最佳銷售期:Benner 認爲這些年標志着市場高峯,爲在經濟衰退開始之前剝離資產提供了理想的機會。該週期將 1926 年、1945 年、1962 年、1980 年、2007 年、2026 年及以後的年份確定爲高價格、經濟繁榮和市場估值膨脹的時期。

"C" 年 – 主要購買機會:這些時期是在市場低迷時獲取資產的最佳時機,包括股票、房地產或商品。這些年份的特點是經濟收縮和資產價格低迷,提供了理想的入場時機。Benner 指出了 1931 年、1942 年、1958 年、1985 年、2012 年等年份作爲資產積累的良機,直到市場恢復。

盡管本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鐵、玉米和豬肉價格等農業商品上,但交易員和經濟學家們已經將他的工作擴展到更廣泛的金融市場,包括股票、債券以及最近的數字資產。

本納週期在當代金融中的相關性

盡管一些金融週期復雜且基於宏觀經濟理論,但本納週期提供了一種更簡化的方法來理解市場動態。對於今天的投資者和交易者,包括那些活躍於數字資產領域的投資者,本納的見解仍然非常相關。

在加密貨幣等市場中,情緒波動通常會推動價格大幅波動,金融事件的週期性是顯而易見的。繁榮與蕭條、欣快感和恐慌是反復出現的主題,與 Benner 的預測一致。

考慮這些例子:

2019年股票和數字資產的市場修正與本納的恐慌預測相一致。

2026年牛市預測與假設相對應,即市場將在經歷波動期後出現週期性上升趨勢。

這些週期爲交易者提供了對市場進出點的長期視角,這對那些偏好戰略性、長期投資視野的投資者尤其有價值。

Benner週期對數字資產交易者的重要性

本納所識別的週期模式可以直接應用於加密貨幣市場。例如,比特幣在其四年減半週期中表現出了類似的週期行爲,推動了牛市和修正期。對於數字資產交易者來說,理解市場狂喜和恐慌的情緒極端——這是本納預測的核心——可能是非常有價值的。

牛市:加密貨幣交易者可以利用"B"年,即價格漲的時期,來戰略性地退出頭寸並鎖定利潤。

熊市:本納週期中的"C"年與熊市低點相當,適合在更具吸引力的價格點積累比特幣或以太坊等資產。

塞繆爾·本納 (Samuel Benner) 對金融市場的貢獻永恆地提醒我們,市場週期並非純粹隨機;它們通常遵循植根於人類行爲和經濟因素的可預測模式。他的遺產繼續影響着尋求了解市場高峯和低谷時間的交易員和投資者。

對於現代交易者——無論是處理傳統證券、商品還是數字資產——本納週期提供了一條路線圖,以預測市場動態並在不斷變化的金融環境中導航。通過將行為金融學中的心理洞察與本納的週期預測相結合,交易者可以制定一種穩健的戰略方法來管理他們的投資組合,利用因恐慌而導致的低點和因狂熱而產生的高點。

BTC0.13%
ETH2.6%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