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本聰之謎:15年的沉睡億萬

比特幣的匿名創造者:中本聰的持久謎團

沒有人知道他的真實身分。

然而,僅憑一份9頁的文件,他永遠改變了全球金融。

然後,毫無預警地,他完全消失了——沒有留下任何痕跡。

這個神祕人物是中本聰。

以下是我們目前對這個加密傳奇的了解。

01 創世文檔:一份革命性的白皮書

在2008年10月31日,一個使用中本聰名字的個人在加密郵件列表metzdowd.com上發布了一篇技術論文:

"比特幣:一種點對點電子現金系統"

盡管只有9頁長,但這份文件勾勒出了一種革命性的願景,將從根本上重新定義數字時代的貨幣。

正好兩個月後,2009年1月3日,中本聰挖掘了比特幣創世區塊 (Block 0),正式啓動了網路。在這個第一個區塊中,他嵌入了一個強有力的信息:

"泰晤士報 2009年1月3日 財長在第二次救助銀行的邊緣"

這篇來自英國報紙《泰晤士報》的標題並不是隨機選擇的。它既是一個時間戳,也是對傳統銀行系統的批評,而比特幣正是爲了挑戰這一系統而設計的——這是一個永久的目的聲明,編碼在區塊鏈的基礎之中。

02 建立技術基礎

在網路的關鍵初期階段,中本聰有條不紊地建立了比特幣的基礎設施:

  • 開發並發布了原始比特幣客戶端軟件 (比特幣核心)
  • 部署了第一個完全運營的網路節點
  • 爲早期挖礦操作提供技術指導
  • 進行了第一次比特幣交易,向密碼學家Hal Finney發送了10 BTC
  • 在Bitcointalk論壇做出了廣泛貢獻,回答技術問題並澄清協議設計

然後,在一個仍然讓加密社區感到困惑的舉動中,中本聰開始逐漸退出這個項目。

到2010年底,他已經將關鍵開發責任轉交給其他貢獻者。他最後已知的溝通是在2011年4月,給開發者邁克·赫恩發了一封電子郵件,內容簡單地說:

"我已經轉向其他事情了。"

沒有正式的告別,沒有對其持有資產的貨幣化,沒有媒體採訪或公開露面。只是已經持續了超過十年的沉默。

03 潛藏的區塊鏈財富

區塊鏈分析已識別出大約 100 萬比特幣,據信是中本聰在比特幣的早期階段挖掘的。

以當前市場價格,這大約代表了118億美元的價值。

這筆財富特別引人注目的是,這些地址中沒有一枚聰(,比特幣的最小單位)曾被轉移。整整十五年,這些幣保持完全未動——一筆在密碼學時間中被凍結的數字財富。

這些資產的不動性代表了數字時代最持久的金融謎團之一,並對比特幣的流通供應產生了重要影響。

04 個人天才還是集體努力?

證據表明中本聰是一個單獨個體的包括:

  • 在所有溝通中都表現出顯著一致的寫作風格
  • 跨平台使用的統一開發者帳戶憑證
  • 在詳細的技術 correspondence 中展示的連貫願景

然而,幾個因素表明中本聰可能是一個協調團隊:

  • 跨多個時區的溝通模式
  • 快速代碼開發,質量卓越且錯誤最少
  • 在加密學、經濟學和軟件工程方面擁有全面的知識

05 中本聰身分的主要候選人

哈爾·芬尼 (1956-2014)

  • 收到中本聰的第一筆比特幣交易
  • 著名的密碼學家,曾參與PGP加密的工作
  • 住在與中本聰近距離接觸的地方(,一個曾被錯誤認定爲聰的男人)
  • 於2014年因ALS並發症去世

支持者指出他深厚的密碼學專業知識和早期參與,而懷疑者則指出他以自己身分與比特幣的透明參與與維持一個獨立身分會不一致。

尼克·薩博

  • 在2005年創建了"比特黃金",被廣泛認爲是比特幣的概念前身
  • 擁有在比特幣中體現的法律、經濟和計算機科學的跨學科背景
  • 語言分析發現他的寫作與中本聰的有顯著相似之處
  • 盡管他對加密貨幣感興趣,但在早期比特幣論壇討論中顯著缺席

亞當·巴克

  • 發明了Hashcash,這是比特幣白皮書中明確提到的工作量證明系統
  • 長期以來一直是專注於隱私技術的密碼朋克運動的成員
  • 使用與中本聰的通訊相匹配的英式英語拼寫規範
  • 繼續積極參與加密貨幣開發

彼得·蒂爾

  • 提出的概念類似於數字貨幣,早在1999年就已經出現
  • 共同創辦了PayPal,展示了必要的技術和金融專業知識
  • 以與比特幣的哲學基礎相一致的自由意志主義觀點而聞名
  • 通過他的風險投資公司 Founders Fund,成爲比特幣和加密貨幣項目的早期投資者

埃隆·馬斯克

  • 在2017年被一位前SpaceX實習生識別爲潛在候選人
  • 展示了(PayPal聯合創始人所需的多學科專業知識,工程背景)
  • 公開否認自己是中本聰,僅表示:"不是真的。"

克雷格·懷特

  • 一位澳大利亞計算機科學家,他多次聲稱自己是中本聰
  • 已就此索賠參與多場法律鬥爭
  • 從未通過使用中本聰的私鑰籤名消息來加密證明他的身分
  • 通常被核心開發者社區和區塊鏈專家所忽視

NSA (理論推測)

  • 比特幣中使用的SHA-256哈希函數最初是由NSA開發的
  • 比特幣的出現恰逢2008年金融危機後的時期
  • 中本聰的完全消失反映了情報機構的操作安全性
  • 然而,這一理論與比特幣透明、開源和去中心化的精神相悖

06 匿名的真正意義

最終,中本聰最大的貢獻可能不是代碼本身,而是他離開的方式。

通過創造比特幣,然後不聲張名利,他確保了該協議能夠作爲一個真正去中心化的系統發展——一個不依賴於任何單一創造者或權威人物的系統。

這種故意的缺席體現了系統本身的核心原則:比特幣不依賴於對任何個人的信任,而是依靠數學證明、開源代碼和分布式共識。

或許這就是爲什麼尋找中本聰依然吸引人——他的消失不僅僅是個人選擇,而是在構建一個旨在超越任何單一實體控制的系統時,最後一塊建築智慧的拼圖。

在一個癡迷於創始人和領袖的世界中,中本聰證明了最強大的技術可能是那些完全超越其創造者的技術。

BTC-0.46%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