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 億MBI崩潰:分析加密貨幣最大的龐氏騙局之一

在歷史上最重要的加密貨幣詐騙案件之一中,MBI集團的崩潰影響了大約兩百萬投資者,損失估計達到$500 億。張宇法,常被稱爲“傳銷教父”,在被拘留於泰國之前,花了十年的時間策劃這一龐大的詐騙行動。

一項復雜欺詐操作的演變

初始階段:紅島咖啡館 (2008)

在2008年,張宇發創立了紅島咖啡屋——並不是作爲合法的咖啡和甜點銷售業務,而是作爲一個股東招募計劃的工具。商業模式承諾投資者分紅回報,並承諾在五年後以五倍的利潤償還他們的初始投資。這個經典的龐氏結構依賴於新投資者的資金來支付早期參與者,而張宇最終攜帶投資者的資本逃跑,並在國際上繼續這一計劃。

擴展階段:MBI集團形成 (2009)

在研究了SMI分幣機制後,張回到馬來西亞並成立了MBI集團。他的操作展示了幾種復雜投資欺詐的特徵:

  • 創建一個接受過說服性營銷技巧培訓的專業管理團隊
  • 在顯著的廣告位置進行大量投資以建立信譽
  • 開發一個名爲 MFC 的虛擬貨幣平台,宣傳爲一種 "不斷增值" 的數字資產
  • 實施了一種股票拆分機制,使早期投資者獲利,而後期投資者則承擔損失

合法性構建:創建虛假的企業形象

MBI集團的擴展策略包括幾種建立感知合法性的戰術:

  • 將公司定位爲一個擁有廣泛媒體覆蓋的慈善組織
  • 舉辦活動,邀請社會名人和明星以建立信譽
  • 聲稱公司在馬來西亞管理了40多個實體經濟項目
  • 將自己宣傳爲一個具有獨特管理模式的創新互聯網金融集團

當MFC貨幣出現問題時,張推出了一種新代幣叫WCG (Wukong Gold),創造了不同代幣之間的交換機制,以產生額外的收入來源,同時維持可持續商業模式的假象。

加密貨幣投資欺詐的常見紅旗

MBI案件 exemplifies 幾個典型的加密貨幣投資詐騙的警告信號:

  • 不切實際的利潤承諾:對MFC虛擬貨幣保證的30%年回報超過了可持續投資回報
  • 缺乏透明的商業操作:盡管聲稱有衆多實體業務,但實際的價值創造卻很少
  • 持續推出新代幣:當一個代幣面臨問題時,引入新貨幣以維持現金流
  • 對招募的高度依賴:商業模式主要依賴於吸引新投資者,而不是產生合法利潤

投資保護策略

在加密貨幣領域,保護自己免受類似欺詐計劃的侵害需要保持警惕並遵循基本原則:

  • 驗證任何代幣或投資機會所支持的實際業務運營
  • 質疑不切實際的回報,這些回報顯著超過市場平均水平
  • 在投資之前研究代幣的實用性和基本面
  • 要理解代幣價格的漲 需要真正的需求和使用案例,而不僅僅是市場營銷的承諾。

數字資產安全專家建議在進行加密貨幣投資時實施強有力的保護措施,包括使用安全的硬體錢包、啓用多因素身份驗證,以及對任何投資機會進行徹底的盡職調查。

投資欺詐的心理學

使像MBI這樣的計劃特別有效的是它們對常見心理偏差的利用:

  • 錯失恐懼驅使投資者即使懷疑也要加入
  • 確認偏誤導致投資者專注於早期利潤而忽視警告信號
  • 樂觀偏見使人們相信他們能夠在崩潰之前退出

MBI案件表明,無論方案的技術復雜性如何,基本機制仍然是相同的:使用新投資者的資金來支付早期參與者,同時從系統中提取價值——這是一種經典的龐氏結構,僅僅用加密貨幣術語重新包裝而已。

請記住,在推廣不切實際回報的投資計劃中,運營商重視您的本金投資,同時僅將利率作爲誘餌。了解這一基本動態對於保護您在不斷發展的加密貨幣環境中的資產至關重要。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