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金秋送福,大獎轉不停!Gate 廣場第 1️⃣ 3️⃣ 期秋季成長值抽獎大狂歡開啓!
總獎池超 $15,000+,iPhone 17 Pro Max、Gate 精美週邊、大額合約體驗券等你來抽!
立即抽獎 👉 https://www.gate.com/activities/pointprize/?now_period=13&refUid=13129053
💡 如何攢成長值,解鎖更多抽獎機會?
1️⃣ 進入【廣場】,點頭像旁標識進入【社區中心】
2️⃣ 完成發帖、評論、點讚、社群發言等日常任務,成長值拿不停
100% 必中,手氣再差也不虧,手氣爆棚就能抱走大獎,趕緊試試手氣!
詳情: 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7381
#成长值抽奖赢iPhone17和精美周边# #BONK# #BTC# #ETH# #GT#
最近,我觀察到一個頗爲有趣的現象。NAXS的現貨交易額僅有百萬級別,而合約交易額卻高達千萬;相比之下,NSATS的現貨交易額達到了600多萬,合約交易額更是飆升至2000多萬。值得注意的是,NAXS支持幣本位交易,而NSATS則不支持。
作爲這兩種加密貨幣的持有者,我不禁對NAXS的低迷交易狀況感到擔憂。如此低的交易量,難免讓人聯想到它可能面臨被交易所下架的風險。
然而,現實情況卻出人意料。鮮有人提及NAXS可能被下架,反倒是NSATS頻繁成爲爭議的焦點,不少投資者甚至預言它即將歸零或被交易所除名。
這種反差令我深思:那些對NSATS持悲觀態度的聲音,是否源於他們在高位重倉而被套牢,以至於陷入了某種認知偏差?
仔細分析就會發現,NAXS的交易額和熱度都不及NSATS,按理說交易所從NAXS上獲得的手續費收入應該更少。那麼,如果要考慮下架,NAXS難道不是更符合邏輯的選擇嗎?
衆所周知,手續費是交易所主要的利潤來源之一。從商業角度考慮,交易所似乎沒有理由舍棄交易量更大的幣種而保留交易冷清的品種。畢竟,交易所的經營目標是盈利,而不是主動放棄收入。
這一現象引發了我對加密貨幣市場復雜性的思考。表面的喧囂往往掩蓋了真相,而理性分析才是投資決策的關鍵。各位對此有何看法?歡迎分享您的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