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存得住”已不夠——Irys 把存儲推進“秒用”時代


還在把數據往“去中心化硬盤”裏一丟了事?
今天,我們換個姿勢,把鏡頭對準“丟完以後”的日常:
急着調用,卻卡在“檢索中”的轉圈;
想跑合約,發現鏈上根本摸不到文件;
續約、跨鏈、雙代幣……一頓操作猛如虎,一看成本 2× 起步。
舊敘事的關鍵詞是“存得住”,新故事的關鍵詞只有兩個字:秒用。
Irys @irys_xyz 用一條獨立 L1,把存儲、共識、執行打包成“數據即服務”。

➤FIL:短期存儲的煩惱
FIL 曾被譽爲去中心化存儲的代表,但痛點顯而易見:
存儲只能短期(最長 540 天),期滿得手動續約;
取回數據動輒數小時甚至數天;
FVM 合約根本無法訪問存儲數據;
定價隨市場波動,讓成本完全不可預測。
換句話說,你的數據既不“隨時可用”,成本又飄忽不定。

而 Irys @irys_xyz 則直接顛覆這一體驗:
短期 + 永久存儲並行,可即時取回,延遲極低;
EVM 合約可直接讀寫數據;
價格錨定硬盤成本——短期約 $2.50/GB,永久預計 $0.03/GB。
更重要的是,原生可驗證機制讓數據安全有據可查,完全去中心化。

➤Arweave:一次性付費的高昂代價
Arweave 主打永久存儲,但一次性付費代價高昂,錨定 AR 代幣價格波動劇烈,平均成本是 Irys 的 16 倍。小文件檢索還行,但大文件明顯慢;且沒有原生執行能力,必須依賴中心化預言機或跨鏈橋。

@irys_xyz 則完全不同:
短期和永久存儲可靈活選擇,多帳本架構讓網路擁堵幾乎無感,延遲降低約 100 倍;
EVM 合約原生讀寫數據,價格錨定 HDD,成本低且可預測。
說白了,你可以用更低的成本,更快地拿到真正“可操作”的數據。

➤Story Protocol:上鏈元數據的局限
Story Protocol 只是把資產元數據上鏈,資產本體仍在鏈下,授權邏輯依賴外部模塊,驗證依賴第三方背書,中心化風險大。
換句話說,你的數據雖然“上鏈”,但安全性和完整性並沒有真正保障。

Irys @irys_xyz 則讓資產本體直接上鏈,永久可驗證,授權、訪問、變現邏輯都能嵌入數據結構,由 IrysVM 原生執行;原生密碼學驗證,安全、去中心化。
Story 是 IP 授權協議,Irys 是橫向數據基礎設施——定位完全不同。

➤Walrus Network:高摩擦的存儲體驗
Walrus Network 建在 Sui 上,存儲最長約 2 年,還依賴 4–5× 擴張的糾刪碼,用戶需手動續期;雙代幣模型和手動上傳增加了操作摩擦。

而 Irys @irys_xyz 是獨立 L1,存儲、執行、共識原生集成;
短期 + 永久存儲,固定成本;
≥10 副本,即使 90% 節點丟失仍安全;
礦工自動驗證、索引和提供服務,合約可通過 IrysVM 直達數據。

從 FIL 的短期束縛,到 Arweave 的高價永久存儲,再到 Story Protocol 的鏈下依賴,以及 Walrus Network 的操作摩擦——這些老牌項目的痛點明顯且直接。
Irys 則通過全新的存儲範式,把低成本、高可用、原生執行和可驗證安全性集於一身,實現了數據基礎設施的真正革命。

峯終定律說人會記住“峯值”和“終點”。
老系統的峯值是“等待”,終點是“續費”;
Irys @irys_xyz 的峯值是“秒開”,終點是“永久在線”。
記住的不是過程,而是結局。

>>把文件拖進前端 → 自動估算短期/永久價格;
>>選“永久” → 支付一次 $0.03/GB,終身免維護;
>>復制返回的 contentTxId → 直接塞進任何 EVM 合約,字節碼可立即訪問。
存儲革命聽起來很大,體驗起來就這三步。
歡迎把舊煩惱丟給測試網,然後到 Irys 主網看看什麼叫“數據秒用”時代。
FIL-4.38%
AR-5.28%
WAL-5.41%
查看原文
post-image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