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一下A股2025年最後四個月的投資機會


1.半導體科技股就不再闡述了,現在再去追已經沒有性價比了。低位還沒漲的基本上就是雜毛了,回頭半導體調整第一個死的就是他們。寧可買寒武紀,都不要去買低位雜毛。這個市場要麼追最高,要麼買最低,不要買中間。
2.中特估,中特估,還是中特估。中國資產的重新定價還沒有完全在股價上表述完畢。這是確定性最強,邏輯最硬的。所謂邏輯就是未來可能出現的利好,利好出現的可能性越大,邏輯就越硬。包括但不限於船舶,軍工,礦產,能源,化工,電力等等,但是能買央企就不要買地方國企,能買大市值就不要買小市值,能買多頭排列就不要買區間震蕩或者趨勢向下的。市場走到這個地步,還不漲那就是有大問題了,k線已經表述了一切。
如果說市場明牌主線是科技股,裏面漲的最好的也是國產替代邏輯和美股達鏈映射的cpo邏輯。那麼市場的暗線就是中特估,也就是我說了很久的中國資產重新定價。
科技的國產替代的底層邏輯不就是因爲硬科技是不可能讓外資控股嗎?所以資金選擇了他們一路上拉,哪怕拉到高位跌下來,也不能讓外資有低價便宜可以撿。(當然裏面渾水摸魚的科技太多了,這也是我們A股的特色)那麼這個市場上低價的中國重工業,船舶,電力,礦產之類,一樣是這種樸實無華的邏輯。只是還沒全面開放a股資本市場,還有時間,慢慢來不着急。半導體從去年11月跌到今年7月,近9個月的下跌調整時間呢。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