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廣場 · 中秋創作激勵 Day 9 賞金話題公布- #BTC战略储备市场影响# !
創作點亮中秋,帶熱門話題發帖,瓜分 $5,000 中秋好禮!🎁
立即報名查看詳情 👉 https://www.gate.com/campaigns/1953
💝 新用戶首次發帖並完成互動任務,即可瓜分 $600 新人獎池!
🔥 Day 9 熱門話題:BTC戰略儲備市場影響
近日,美國財政部攜手跨黨派議員重啓“比特幣戰略儲備”議題,討論是否將BTC納入國家資產配置框架。支持者認爲BTC稀缺性與抗通脹特性,可與黃金形成雙保險;反對者則擔憂高波動性與監管缺口,可能衝擊現有儲備體系。你怎麼看?
發帖建議:
1️⃣ 如果美國真把 #BTC# 列入戰略儲備,會不會成爲下一輪牛市的超級導火索?
2️⃣ 機構入場往往推高價格,你預測BTC短期/長期可能會衝到多少?會不會挑戰20萬美金?
3️⃣ 你覺得這一提案最快什麼時候可能落地?若通過,其他國家會不會跟進儲備?
快帶上 #BTC战略储备市场影响# 和 #Gate广场创作点亮中秋# 發帖,內容越多越優質,越有機會贏取 $5,000 中秋好禮!
NFT數位藏品平台《使用者隱私權政策》該怎麼寫?
引言
《使用者協議》與《隱私權政策》作為NFT數位收藏平檯面對使用者的第一道關卡,一方面明確了平台與使用者之間的權責關係,另一方面其協議的表述也是傳達平台對使用者的關注度和誠意度的重要視窗。
數位藏品平台在交易過程中不可避免會儲存大量的個人資料和敏感資訊,這些資料的保護對平台至關重要。平台透過《隱私權政策》向使用者說明他們是如何收集,使用個人資訊及隱私權資料。
我們在《實戰分享丨NFT數位藏品平台《用戶協議》該怎麼寫? 》已經對數藏平台的使用者協議進行了分析。此系列文章分為上下篇,本篇咱們再看看數藏平台隱私權政策的常見違規問題有哪些?
0****1 **數位藏品平台涉及哪些數據? **
在不同的使用情境下,數藏平台對使用者資料進行擷取、使用、儲存和共享也不同。我們彙整了不同環節主要涉及的數據:
0****2 隱私權政策的展示不合規
1.APP 中沒有隱私權政策
APP 應提供由APP 業者所製定的⽤⼾個⼈資訊的收集、使⽤等⽅⾯的規則,也就是隱私權政策。但是,我們在參閱了很多數位藏品平台的隱私政策後發現,一些平台十分“粗心”,具體表現為:平台出現隱私政策鏈接無效**、** **文本不能正常顯示、沒有收集使用****規則,甚至根本找不到該平台的隱私權政策。 **
2.隱私權政策難以存取
資料/隱私保護的合規監管要旨是“知情同意”,那麼為了保障用戶的知情,平台要做到不僅要有隱私政策,還需要有實質的隱私政策。
說人話就是,你**不只要有,要讓別人知道你有,還要能點擊查看*才算有 *。 **
在平台方的產品設計中,許多專案方會存在以下幾個問題:
(1)進⼊APP 主界⾯後,需多於4 次點擊等操作才能存取;
(2)路徑設定過偏,要透過搜尋、諮詢客服等⽅式才能存取;
(3)僅在(H5)官⽹、蘋果應⽤商店中展⽰隱私權政策,⽽在APP內⽆法找到隱私權政策的。
3.APP **首次運行時**未透過明顯方式提示使用者閱讀隱私權政策
當用戶首次進入APP時,APP並未透過主動彈窗、勾選確認閱讀連結等提示用戶閱讀隱私權政策。
0****3 隱私權政策的內容不合規
1. 未逐⼀明確列舉平台收集使用個人資訊的目的、方式、範圍
有些數位藏品平台僅告知個人資訊採集的範圍,但是收集的目的閉口不談。甚至,**直接以「等」、「例如」、「包括不限於」等表述進行不完整列舉,從而擴大採集範圍。 **
即,平台方作為收集、使用、儲存使用者資料的一方,**必須說清楚採集了哪些資料、為什麼要採集、怎麼採集,不可以用籠統概括表述。 **這不僅是數位藏品平台常見的不規範之處,也是許多網路平台的通病。
2. 收集使用規則的內容晦澀難懂、冗長繁瑣,使用者難以理解
曼昆律師在閱讀了大量數位藏品平台的《隱私政策》後認為,平台用戶不重視平台提供的協議文本,除了用戶自身認知原因外,協議文本太「不友善」也是行業裡的一大通病。部分平台《隱私權政策》企圖透過內容、言詞的堆砌來規避自己的風險。導致《隱私權政策》不僅過於冗長繁雜,有大量與平台無關的內容,使得使用者難以閱讀理解。
平台若是想要透過《隱私權政策》來合理規避風險,一定要在協議文本上認真考量,**結合平台實際情況來撰寫。同時透過格式規整、減少專業術語、精煉主要內容重點提示、提供便利下載、檢視途徑等多種方式減少使用者理解障礙。 **
3.收集使用個人資料超過必要限度
在曼昆律師團隊測試各家數位藏品平台的時候,我們發現部分平台雖然在隱私政策等數據使用規則中明確表明,即使用戶不同意收集⾮必要個⼈信息或打開非必要權限,平台不會拒絕提供業務功能。
但在實際使用APP的過程中,平台實際情況和規則要求並不契合。例如,不註冊就完全不讓瀏覽、查看平台,不實名認證就不能查看藏品、瀏覽寄售資訊、收集其他與使用平台無關的資訊等。在這些情況下,平台收集、使用個人資訊遠遠超出必要限度。
04 隱私權政策的同意與更新操作不當
1. 以預設選擇同意隱私權政策等非明示方式徵求使用者同意
部分平台採自動勾選同意等方式,直接幫用戶勾選同意隱私權政策,這種方式下隱私權政策形同虛設。
因此,許多的數位藏品平台在註冊或登入的選項與同意隱私權政策之間相互綁定,以確保用戶在註冊或登入前必須主動勾選同意隱私權政策,從而使用戶不得不閱讀並了解隱私權政策內容。
2. 收集使用個人資訊的規則變更時,未以適當方式通知使用者
平台收集使用個人資訊的目的、方式、範圍發生變化時,應以**彈出式、推播通知、電子郵件、電話等適當方式通知使用者並提醒使用者閱讀。 **由於測評時間的限制,筆者尚未在各家數位藏品平台發現隱私權政策更新。
但就如同上篇談到的使用者協議一樣,平台方也存在不聲不響地更新隱私權政策的內容而不向任何使用者作出提醒並二次徵求同意。
在此,曼昆律師建議開發者要確認隱私權政策更新後是否會彈出式使用者重新確認。
05 曼昆律師總結
隨著《網路安全法》《資料安全法》等法律法規的頒布,監管部門對資料的保護越來越重視。身為NFT數位藏品創業家不能將其視為一個形式化文件。反而是,平台要越發重視起來,從技術層面和文字層面完成合規動作,展現其對監管的主動態度和對使用者資料的用心程度。
平台協議並非是中看不中用的花瓶,在平台與用戶之間發生實際爭議的時候,用戶協議和隱私政策是平台與用戶之間權利義務責任分配的重要協議文件,平台和用戶都應對此予以重視。
希望透過兩篇實務文章的分享,能夠為平台老闆帶來一些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