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開華麗的AI外衣美股投資者真相信軟著陸“小作文”嗎?

原文來源:財聯社

圖片來源:由無界AI‌ 生成

如果人們拋開所有對人工智能題材的狂熱,也許就會發現:在當前美股市場上,人們對美國經濟增長的信心遠沒有想像中那麼強勁。

銀行股和工業股的表現尤為令人沮喪,在特斯拉和英偉達等公司上漲了兩、三倍的情況下,它們卻始終風雨飄搖。在對大盤股的影響力進行削弱後,標準普爾500等權重指數今年迄今的漲幅僅為4%。

**事實上,如果剔除出那些AI題材股,標普500指數年內本質上依然將與去年一樣陷於掙扎之中。 **

**同樣令人擔憂的還有小盤股的表現,一組對比圖也顯示出了過去20年很少見到的令人擔憂的信號。 **如下圖所示,小盤股指數羅素2000指數目前已連續第二個月落後於成分股市值更大的羅素1000指數,跑輸幅度或將創下1998年以來的次高紀錄。

雖然類似今年這樣頭重腳輕的美股上漲,通常會令人們對科技行業高唱讚歌,但這背後也有另外一種不那麼樂觀的解釋:除了一小群人工智能贏家外,大部分市場人士仍然不相信經濟能長期維繫復甦勢頭,那些美國經濟能夠實現“軟著陸”的“小作文”,未必有那麼多的受眾。

約翰-漢考克投資管理公司聯席首席投資策略師Matt Miskin就表示,“市場表面之下仍有裂痕——從金融股到更廣泛的小盤股表現不佳,你幾乎看不到此輪行情的廣度。坦率地說,這看起來更像是市場內部的一系列攪動,頂級企業表現最好,而其他較小規模的公司則表現不佳。”

值得一提的是,從歷史上看,小盤股往往在經濟復甦時期跑贏市場,而經濟承壓時期則遭遇拋售。鑑於這些公司的大部分銷售額都來自美國本土,**投資者時常會將它們視為評判經濟健康狀況的“金絲雀”。 **

而這一次,儘管不少市場人士對經濟實現軟著陸的信心有所增強,但顯然在市場相對脆弱的領域,這種樂觀的觀點遠未能達成一致。隨著科技巨頭支撐的更廣泛市場上漲,許多規模較小的公司卻並沒有參與到這輪升勢之中。

嘉信理財首席投資策略師Liz Ann Sonders指出,標普500指數自10月低點反彈迄今已經過去11個月了,但羅素2000指數仍只有約40%的成分股高於200日移動均線。相比之下,在市場2020年走出低谷時,超過90%的成分股在同一時期跨過了這道長期均線門檻。

**軟著陸的“小作文”並不可信? **

近幾週來,有關美國經濟有望實現“軟著陸”的“小作文”顯然不少。一些業內機構正在重新評估他們對美國經濟的預測,因為近幾個月來,從消費者支出到住宅投資的一系列強於預期的報告,顯示出了多個美國經濟領域的強勁勢頭。

高盛集團就是其中之一,這家華爾街大行本月早些時候將其對未來12個月美國經濟出現衰退的概率預測,下調了5個百分點至15%。

**不過,這些樂觀預測本身並非沒有風險。 **雖然近期許多美國經濟指標都很強勁,但壞消息是8月份通脹指標也高於預期。媒體調查的經濟學家預計,美聯儲今年餘下時間裡很可能還會再加息一次,將利率維持在峰值水平的時間也可能將比先前預期的更長。

Miller Tabak+公司首席市場策略師Matt Maley表示,“股市正在嗅出一些數據現在沒有顯示出來的未來跡象。請記住,大多數數據如零售銷售等都是滯後的,而股市是具有前瞻性的。”

“隨著利率處於15年來的高位,學生貸款寬免政策將在幾週後結束,消費者似乎已開始不再像今年大部分時間那樣,能夠為股市帶來利好,”Maley指出。

以Michael Hartnett為首的在美國銀行策略師團隊,目前則正在建議那些有防禦意識的客戶,去逢低買入那些已經為經濟增長快速下滑定價的資產,例如區域性銀行和小盤股。

他在一份報告中寫道,投資者應該做多那些已經對“硬著陸”定價的資產,因為它們在未來經濟衰退中的損失將較小,一旦經濟沒有出現衰退,這些資產也會有很大的上升空間。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