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 廣場 · 中秋創作激勵 Day 8 賞金話題公布- #XRP ETF上线# !
創作點亮中秋,帶熱門話題發帖,瓜分 $5,000 中秋好禮!🎁
立即報名查看詳情 👉 https://www.gate.com/campaigns/1953
💝 新用戶首次發帖並完成互動任務,即可瓜分 $600 新人獎池!
🔥 Day 8 熱門話題:XRP ETF上線
REX-Osprey XRP ETF(XRPR)本週確認上線!XRPR 將成爲首檔追蹤第三大加密貨幣 XRP 表現的現貨 ETF,由 REX-Osprey 推出(同時也是 SSK 背後團隊)。據彭博高級 ETF 分析師消息,XRPR 將與狗狗幣 ETF(DOJE)一同於本週四登場,這檔 ETF 對 XRP 意味着什麼?是推動機構資金進場的轉折點,還是僅僅帶來短期炒作?
發帖建議:
1️⃣ 分享你對 #XRP# ETF 上線的第一反應與看法。
2️⃣ 分析 XRP #ETF# 對 XRP 價格及流動性的短期影響。
3️⃣ 結合比特幣、以太坊 ETF 過往案例,談談 XRP ETF 是否可能成爲資金流入新焦點。
快帶上 #XRP ETF上线# 和 #Gate广场创作点亮中秋# 發帖,內容越多越優質,越有機會贏取 $5,000 中秋好禮!
Token2049——窮、雞肋、大蕭條、強顏歡笑
作者:TraderS;來源:作者推特@Trader_S18
其實這次大會真的沒什麼出圈事件可以聊,如果真有影響力大點的事,那就是最後一天JJ跟一些藝人共同出席圈內活動觸發牆內粉圈護主輿情發酵?哈哈哈,扯遠了,在深熊中分享下我的見聞給大家提供些不同的視角和參考也算有些意義吧,我們說回大會。
往年其實我是懶得跑這麼多場會的,今年大的小的都選了些有代表性的去溜達了一圈,順手拿了些小禮品,看看設計做工用料,看看主辦方是否捨得花錢。當然更多的是想實地觸摸下行業溫度,看看不同生態位的大家工作生活的怎樣。
這次大會如果用一個字形容,那就是窮。如果用兩個字形容,那就是雞肋,如果用三個字形容,那就是大蕭條。如果用四個字形容,那就是強顏歡笑。
首先從人數上來看今年來參會的小伙伴是要少於去年的,而且不像去年F1的時候,圈內無數人曬跟周冠宇合照,曬看比賽,比賽全程觀看席各視角都是幣圈人發的小視頻。
與會人員姍姍來遲,早早收場。很多人12號才來,15號就走了,遠不像去年那樣動輒待上一兩週。蹭房蹭飯的去年今年都不少,倒還正常。去年雖然也是大跌,但一來流動性尚可,二來資金儲備還比較充足。去年賺錢機會雖比2021年差太多,但還不是毫無希望。而今年大家甚至都心照不宣的不再互相打聽財富密碼了。
行業現在也不再是昨天的小甜甜,而變成了牛夫人,但生活所迫又不得不塗脂抹粉出來接客。
按照往年慣例,正會只有兩天,但是周邊活動,afterparty前後會持續一周左右,這次也有些會是周日就開始的,週一整體情緒開始進入高潮,但結束的感覺很早很草率。
有些會議舉辦方明顯比較糾結,想用邀請制顯示逼格,但又怕場子人少沒人氣冷清,也會根據情況放水放人進場。
一堆老項目拿出來翻炒。各個會場上充斥著老項目及老從業者的面孔。新人以及去年被圈內嘲諷最多的Web2的人明顯減少,行業吸引力下降。
相信大家也已經看到很多吐槽的文章提了,大會就是熟人們約好時間趕大集。鐮刀多資源少韭菜更少。
曬大餐,遊艇,F1比賽的少了,但不是沒有,只是大家都變窮了,一部分是真的去不起了,一部分是去了也不好意思發出來刺激大家了。
去年的web3周邊飛盤,徒步,騎行全部消失了。
早期幣圈未財富自由退圈的仍然在新老派係不同項目里活躍橫跳不願離開圈子。
KOL什麼樣都有不同性質有的來恰飯,採訪,發稿,拍照擦邊的,帶單的,技術面的,基本面的,消息面的,靠認知差,信息差優勢的,有乾活的,混日子的不一而足。
小交易所:隨著大所裁員,技術擴散,小所如雨後春筍,但大都同質化競爭嚴重,主要靠合約生存,還有的靠瘋狂上幣割項目方割社區。
小項目方有的之前賺到了錢,現在還在尋求發新項目繼續賺錢,也有想轉行到交易所賽道的,交易所賽道玩法也有所改變,比之前競爭更加激烈。
大交易所20%,30%,40%,50% 裁員的屢見不鮮,為保現金流近期合約費率戰法不停更新,老韭菜也所剩無幾。
大項目方,牛市高位套現退出的手中存量多的依然活得好,量化基金,新晉做市商也被受追捧。
做投資孵化的也少了,畢竟市場這麼熊,好項目少,機構跟韭菜人性一樣,追漲殺跌,雖然估值殺得很厲害了,但因為看不到未來退出時間,大家投出還都比較謹慎。
總體來說業務TOB的活的好過於TOC的,礦圈大佬,系統工具供應商等賣鐮刀的過得依然很好。
有實力的機構依然在CBD地區網紅酒吧酒店輪流包場。
雖然年景差,但整體還是比傳統行業好很多,像所有金融同行一樣大小年之分明顯。
沒來的小伙伴不用FOMO,會上基本沒有太多新東西,畢竟科技的發展創新是緩慢地,研發速度是遠遠趕不上金融泡沫膨脹的速度,漲的再快的泡泡也會因為離基本面太遠而破裂出清。比如說鏈遊,這麼多年了還處在大師兄說的“我不是指哪一位,在座的都是垃圾,一個能打的都沒有”遊戲和金融完美結合的例子比如《夢幻西遊》都多少年了,WEB3人仍需努力。
商場上吹牛逼的,裝逼的永遠都會很多,這是生物本能,無可厚非,像貓炸毛顯得自己體積大一些一樣,這樣無非是為了顯得自己很強大,既可以保護自身進而有可以迷惑敵人掠奪資源。
雖然開玩笑說逢會必跌,但這應該更多是因為美股的“九月魔咒”影響,也算是美國金融市場傳統藝能了。
唯一的亮點是還是有很多真正做事的人,還有很多朝氣蓬勃的年輕人想要進來。
幣圈不是沒有過長熊市,但這次可能是幣圈產業化規模化後最嚴重的一次大蕭條。
熊來的時候躺下裝死是沒用的,你只能跑的比你隊友快才能活下來。要么智商高,要么情緒穩定,要么運氣好,總要有一條優勢才能賺錢。當然,其實不虧錢就已經很棒了。
大會華人居多,但我想要說的是,不是中國人愛賭,也不是中日韓東亞東南亞嗜賭成性,而是在東亞儒家文明影響下,大家都太上進了,但上升渠道永遠都是狹窄的,這種情況下只能搏一搏單車變摩托。
總之,幣圈是微縮版社會。因為規模小,經濟周期,產業鏈循環短。比較好觀察如何運行。
大家都在努力的活著。
希望幣圈還是能回到科技敘事而不是賭場敘事吧。
盡形壽,不淫欲,汝今能持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