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學人》:中國或試水人民幣穩定幣,但美元可能是最終受益者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最新報導指出,中國正重新評估其在加密貨幣與穩定幣領域的戰略,並可能透過香港這個國際金融中心試水人民幣穩定幣。然而,這場金融創新實驗背後,可能隱藏著一個地緣政治諷刺:最終受益的,或許不是人民幣,而是美元。

背景:美元穩定幣一家獨大,中國尋求突破

目前,全球 99% 的穩定幣(總價值逾 2,800 億美元) 都與美元掛鉤。美國總統川普在 7 月簽署的《GENIUS 法案》更為受監管的美元穩定幣鋪平道路,進一步鞏固美元在數位金融領域的主導地位。

中國長期以來希望削弱美元霸權,並推動人民幣國際化。今年上半年,中國 30% 以上的經常帳交易 已以人民幣結算,高於 2019 年的 15%。

香港:人民幣穩定幣的潛在試驗場

與中國內地不同,香港資本自由流動,並積極推動虛擬資產創新。8 月 1 日生效的 香港穩定幣法規 要求發行人持有至少 2,500 萬港元資本,並以安全、流動資產全額支持穩定幣價值,同時遵守反洗錢與審計規範。

這意味著,香港可在「監管沙盒」中測試與 離岸人民幣(CNH) 掛鉤的穩定幣,並在國際市場觀察其吸引力。

挑戰:人民幣資產稀缺與政策不確定性

要發行人民幣穩定幣,必須有足夠的人民幣計價資產作為支持。然而,截至 7 月底,香港此類存款總額不到 1 兆元人民幣,而中國大陸則超過 300 兆元。

更複雜的是,中國央行有時會回收離岸人民幣流動性,以維持匯率穩定,導致相關資產供應「不可預測」。摩根士丹利警告,這將增加人民幣穩定幣的運營風險。

現實:中國穩定幣交易量已超預期

儘管中國在 2021 年全面禁止加密貨幣交易,但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研究顯示,中國大陸的穩定幣交易量已遠超當局預期。

2024 年,中國從海外購買了 186 億美元的穩定幣,並出售了 36 億美元。其中,無法直接在中國訪問的 CEX 是主要來源之一。

地緣政治諷刺:美元或成最大贏家

首批在香港獲得穩定幣牌照的公司幾乎肯定會選擇與港元掛鉤,而港元自 1980 年代以來一直與美元掛鉤。

如果港元穩定幣在國際市場成功,將增加對美元資產的需求,迫使香港金管局買入更多美元、拋售港元以維持匯率穩定。

換言之,香港的加密創新可能間接強化美元地位,而非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结語

中國或許會利用香港作為人民幣穩定幣的試驗場,但資產稀缺、政策不確定性與市場現實,可能讓這場實驗的結果與初衷背道而馳。《經濟學人》指出,最終的贏家,或許仍是美元——以及那些掌握美元資產的機構。

TRUMP-2.13%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