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攜Shelby重出江湖:存儲賽道的“光速野心”與AWS困局

老登只能瘋狂一次。

老讀者還記得,本號發過的第三篇文章就是“菩提”,基於 Arweave 存儲鏈的內容導向的小工具。最近,Aptos 發布了對標 AWS 的存儲平台 Shelby,對於從 FIL/Arweave 渡劫而來,甚至是 Ton Storage、BNB GreenField、Sui Walurs 的上線發幣,都沒讓人這麼興奮過,因爲 Shelby 標志着 Jump Trading 的回歸。

一手托舉了 SOL 的早期價格,Solana 陰謀集團氣質的真正奠基人,Solana 2.0 Firedancer 的發明人,那個喊出光速才是上限的瘋狂 Jump Trading 重新回到幣圈。

不過先降低期待,這有可能是一個 Jump 陰謀回歸,Aptos 強勢阻擊 Sui 的爛俗故事。從 CZ 到 Jump,這些曾名噪一時的 Big Name,似乎也沒逃過均值回歸的定律。

Jump 回歸

先不管 Shelby 和 Aptos,先說 Jump 的輝煌戰績或割韭菜史,除了前文的 SOL,在此之後,FTX、UST/Luna 的崩塌都與之有關。

雖然旗下有 Jump Crypto、Jump Capital 等多支基金,但是做市業務 Jump Trading 才是其核心印鈔機,堪比西蒙斯的大獎章基金,不僅熱衷於搞錢,還積極研發和交易有關的一切。

Jump 在 FTX 崩潰那會一直深陷輿論危機,頻繁遭遇 SEC、CFTC 等各部門調查,但是在特朗普上臺後,對 DeFi 和加密貨幣採取“寬松監管”甚至是去監管化政策,Jump 交完罰款後重新出發。

Shelby 是其出山後,第一個偏重於加密底層價值的大項目,這和單純的投資不同,參考 Sui 的 Walrus 發幣路線,如果 Shelby 真的是 Jump 新操盤項目,那必然會掀起新的加密浪潮。

如果猜錯了,那就是類似 Nansen 的反女巫業務,無非是來件加工,做一筆生意而已,有意思的是,Aptos 和 Sui 都是 Jump 的被投項目。

異端比異教徒更可恨。

在看完 Shelby 白皮書後,我發現 Shelby 有失 Jump 一貫水準,更像是對標 Sui 的海象的“貨架產品”,只是拿目前已有的概念攢局之作。

Aptos 和 Sui 作爲 Move 系的雙生子,一貫堅持的策略是,可以被 ETH 或 SOL 超越,但是一定不能被對方搶先。

貨架產品 Shelby

Jump 即使不復當年,出手也還是不同凡響,比如 Shelby 的目的不是爲了簡單讀取小圖片,而是想實現 4K 流媒體、 TB 級 AI 訓練數據或者多人在線協同辦公等高難度場景。

直覺而言,這個目標有些超預期,甚至是比幣股更抽象,後者只需要中心化就行,但是雲服務的競對可是 AWS 或者微軟。

通讀白皮書之後,可以發現以下幾個事實:

  1. 讀取性能瓶頸:付費讀取機制 + Aptos 存儲 SDK

  2. 存儲可靠性:糾刪碼機制 + 鏈上/鏈下混合審計

  3. 經濟可持續性 → 微支付通道 + 鏈上獎懲

更詳細的解釋

• 冷存儲到熱存儲:相較於 FIL、Arweave 偏重於存儲數據,Shelby 瞄準的是讀取數據;

• Clay 糾刪碼降冗餘備份:備份越多則安全性越高,Shelby 不走尋常路,引入糾刪碼機制,降低本體備份至 2 倍左右;

• 可鏈下的絕不上鏈:鏈下審計結合鏈上驗證、鏈下驗真結合鏈上求真、本地緩存結合鏈上讀取

圖片說明:Shelby 和主流存儲服務比較圖片來源:Shelby Whitepaper

我們來細分拆解以下,FIL 本質上是礦機盤,$FIL 經濟模型鼓勵礦工瘋狂備份數據,因此最終變成硬盤價格和 $FIL 比價機制,大家都在 $FIL 暴跌前投入最後的硬盤。

FIL 和以太坊的唯一區別在於,Ethereum 真的有實際用途,但是沒有任何 B 端企業或者個人日常用 FIL。

Arweave 是 FIL 的極端反面,其經濟模型在於“一次付費,永久存儲”,核心是 $AR 釋放要足夠緩慢,能夠持續刺激礦工不要刪除數據,但是這在根本上限制了 Arweave 的規模,道理很簡單,存的越多,維護成本越高,需要異常緩慢的時間去回本。

Shelby 最聰明的一點是,降低冗餘備份的要求,大膽降低到 2x 左右,高度接近傳統 AWS 的 1.2x 左右,同時讀取行爲要付費,以此作爲存儲層的收入之源。

這就是一個正常的商業存儲項目,構建中介體系,引導用戶付費使用,但是加密貨幣的刺激作用,會改變這一切。

圖片說明:shelby 結構圖片來源:@zuoyeweb3

在 Jump 的設計中,用戶的存儲、RPC 節點和付費都會扭曲原本的正常路徑,比如用戶依然會爲了獲得潛在的 $SHELBY 代幣而制造無用存儲,前提是潛在的預期空投會超越小額支付觀看費用。

除非一切都以 U 本位計價,那樣的話就要直面 AWS 的正面競爭,Jump 也說了 AWS 的 MB 日存儲成本僅爲 $0.00000077 美元,讀取成本僅爲 $0.00002 每 MB。

考慮到 AWS 是多年運營後的成本,已經渡過早期的賠本換市場的階段,很難認爲 Web3 原生存儲項目能與之抗衡。

究其根本,Jump 沒有設計出像 Firedancer 一樣優秀的技術向產品,雖然 Solana 有中心化程度的質疑,但其保持了 1000+ 節點的去中心化面貌,很難想象 Shelby 會有同樣的驚豔效果。

結語

主權個人是一種理念,Public Goods 也是,只有商業化才能談社會責任。

對 Web2 平台利用用戶數據謀利一事,是個政治不正確,但商業上必須走的路徑,如果大家對加密世界早期的注意力經濟還有印象,那一定忘不了 Brave 瀏覽器和 $BAT 的組合,事實上,二者連 Firefox 的市場份額都不如。

數據需要規模效應,存儲數據產品也是同理,Shelby 選擇 Aptos 也會有個問題,當年 NFT 遭人詬病的主要原因是 NFT 連結在以太坊上,而 NFT 本體在 AWS 裏,如果以太坊產品的數據在 Shelby 上,那這不是和 Celestia 一樣了嗎?

Celestia 尚且遭遇 Vitalik 抨擊,轉而扶持 EigenLayer,那麼任何公鏈也不會允許其上產品使用 Shelby,如果最後變成 Aptos 專業,那確實和 Sui 上的 Walrus 無甚大差別。

這樣一來,Jump 的交貨質量好像也就說得通了。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