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洋蔥路由(Tor,全名 The Onion Router)是一種用於保護使用者隱私與匿名性的去中心化網路通訊系統。此技術透過多層加密並在多個節點間層層轉送,將使用者的網路流量加密後傳遞,每個節點僅能識別流量的來源與下一個目的地,無法同時掌握完整的通訊路徑。這種設計如同洋蔥的多層結構,因此稱為「洋蔥路由」。Tor 網路不僅讓使用者能夠匿名存取網路資源,也支援所謂的「暗網」服務,這些服務僅能在 Tor 網路內部存取,提供更高等級的隱私保護。
洋蔥路由技術最早由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於 1990 年代中期研發,目的是確保美國情報通訊的安全。2002 年,首版 Tor 軟體問世,2004 年此專案成為開源,由非營利組織 Tor Project 負責維護與發展。該技術最初是為政府通訊安全而設計,後來逐步擴展為全球使用者保護網路隱私權與言論自由的工具。
隨著網路監控與資料蒐集日益普及,Tor 網路逐漸成為記者、行動者、一般民眾甚至執法機關保護敏感通訊的重要工具。尤其在言論自由受限的國家,Tor 更是突破國家級網路審查的關鍵技術之一。
洋蔥路由的運作原理以多層加密及分散式中繼點網路為基礎:
儘管洋蔥路由為使用者提供強大的隱私保護,仍面臨多項挑戰:
洋蔥路由技術的價值在於為網路使用者提供匿名通訊基礎設施,儘管存在上述挑戰,對於需要保護隱私、規避監控或在受控環境中自由交流的使用者而言,依然是不可或缺的工具。在加密貨幣領域,許多隱私幣專案也參考洋蔥路由概念,以提升交易的隱私性與匿名性。
分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