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VIDIA 截至 2025 年 7 月的第二季營收達 467 億美元,較前一季成長約 6%,年增幅約 56%。其中,資料中心業務營收高達 411 億美元,不論與去年同期或上一季相比皆呈現顯著成長。尤以新一代 Blackwell 架構的資料中心設備,季度成長率達 17%。
營收與毛利率方面,非依照美國一般公認會計原則(Non-GAAP)毛利率約為 72.7%,其中也包含最近釋出的部分 H20 晶片庫存收益。目前 NVIDIA 股價於美國市場約為 177.75 美元。過去一年強勢上漲,波動性也有所提升。
近期,中國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宣布,將對 NVIDIA 收購 Mellanox Technologies 案進行初步調查,認定併購過程涉及違反反壟斷法條款。
此消息導致 NVIDIA 股價短線下挫。投資人憂慮,若最終需負擔罰金或調整經營策略,NVIDIA 在中國市場的營收將受到衝擊。中國市場對 NVIDIA 極具戰略重要性,營收占比不可輕忽。
儘管面臨監管壓力,多數分析師仍看好 NVIDIA 股價表現:
市場對 NVIDIA 未來 12 個月目標價平均預估為 211.26 美元,最高預測達 250 美元,最低則約 100 美元。
投資評等普遍為「強烈買進」。
隨著人工智慧(AI)、資料中心基礎建設與晶片需求持續增溫,NVIDIA 長期成長潛力依舊強勁。
中國監管政策不確定性 —— 若反壟斷調查結果不利,可能面臨罰金、業務受限,甚至部分產品於中國市場禁止銷售。
出口及國際貿易限制 —— 美國對高階人工智慧(AI)晶片出口管制,恐影響 NVIDIA 在特定市場的競爭力。
競爭日益激烈 —— 除 AMD、Intel 之外,新興人工智慧(AI)晶片廠商積極搶市,市場份額可能被分散。
高估值隱憂 —— 目前股價與目標價間有顯著上漲預期,然而若業績或市況轉弱,修正風險高漲。
短期內,NVIDIA 股價可能受中國監管調查壓力影響。若公司能夠妥善應對政策風險,且人工智慧(AI)及資料中心業務維持強勁成長,中長期股價仍具明顯上漲空間。目前約 180 美元區間,目標價可望達到 200 至 220 美元,但外部政策及競爭因素仍需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