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生态三国杀:Nubit、Babylon 与 Bitlayer 究竟谁更“正义”?

中级4/24/2025, 5:06:16 AM
站在比特币技术演进的十字路口,我们看到了三条截然不同的路径:Nubit 代表着原生扩容与比特币价值观的坚守;Babylon 体现了跨链融合与资本效率的追求;Bitlayer 则展示了照搬成功模式的务实选择。

比特币需要生态吗?我的回答是需要。

但坦率地讲,在比特币社区的优先级排序共识中,与比特币ETF、比特币战略储备相比,比特币生态的构建在这个周期属于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务。但对开发者和VC来说,比特币生态的构建在这个周期则属于重要且紧急的事务,他们迫切需要利用BitVM、ZK等新技术原语和推动比特币主网OP-Cat操作码重新激活解决以下两个“圣杯级”现实问题:

–-在“中本聪愿景”被“数字黄金”定位规训之后,比特币如何重新夺回加密叙事主权;

–-在比特币区块奖励再次减半之后如何维持比特币共识预算水平;

在比特币生态项目对以上两个“圣杯级”现实问题解决方案展开的激烈角逐中,Nubit、Babylon、Bitlayer等三大主力项目涌现出来,并各自宣称其能为比特币带来救赎。

Nubit与中本聪时代矿工、比特币巨鲸、BRC20 Domo联合发起通过软分叉形式解决比特币扩展问题;Babylon则打着比特币ReStaking的旗号转售比特币的经济安全性;Bitlayer则热衷于将EVM的繁荣引入比特币生态。

表面上看,这三个项目都是为了解决比特币扩容和可编程性的问题,但深入剖析后会发现,它们的技术路径、安全机制和对比特币原教旨主义的态度截然不同。这不仅是技术之争,更是比特币哲学之争。

原生vs借力:三种截然不同的技术路径

Nubit选择的是纯粹的比特币原生路线,其与OG矿工、比特币巨鲸、BRC20 Domo联合发起的-Bitcoin Thunderbolt(比特币雷电网络)于4月15日正式上线。Bitcoin Thunderbolt 被汇丰银行在官方新闻中评价为”十年来比特币最具里程碑意义的技术升级”。Bitcoin Thunderbolt 通过软分叉方式引入OP_CAT操作码并实现UTXO Bundling,在不牺牲去中心化的情况下提升了比特币主链吞吐能力。

相比之下,Babylon和Bitlayer选择了”曲线救国”的方式。Babylon依托Cosmos生态,构建了一个跨链质押系统,让BTC持有者可以将其资产锁定后参与PoS共识。而Bitlayer则干脆选择了移植以太坊的EVM,专注于为比特币生态提供熟悉的Solidity开发环境。

这三种路径背后反映了不同的哲学观:Nubit坚持”比特币最大主义”,认为一切扩容都应该发生在比特币主链之上;Babylon采取折中路线,试图将比特币与Cosmos生态融合;Bitlayer则完全拥抱以太坊范式,希望复制以太坊的成功经验。

安全性与去中心化:谁更接近中本聪愿景?

从安全性角度看,Nubit依托比特币主网的PoW共识,交易在链上验证,无需依赖外部可信第三方,这使其继承了比特币的安全特性。Nubit团队已在S&P、Crypto、USENIX等顶级学术会议发表了5篇关于OP_CAT和UTXO Bundling的论文,Nubit扩展方案的安全性获得了学术界的认可。

Babylon采用了混合PoS+BTC时间戳的安全模型,由于引入BTC Staking和Restaking机制增强经济安全性和BTC时间戳防范长程攻击、使得Babylon Genesis主网在诞生伊始就获得远超出其他PoS链的安全性。但由于缺乏可以量化的标准去衡量经济安全性对区块链网络的增量价值,在Solana治理争议中,加密社区部分人提出“经济安全性是一个meme”的观点得到许多支持。事实上,在EigenLayer的实践中,AVS转售的经济安全性仅用于预言机网络、(数据可用性)DA、跨链桥Relayer等应用场景中,并不用于保障大宗链上资产安全。大概率,Babylon的BNS会复刻EigenLayer AVS的发展路径。

Bitlayer的安全模型则更为中心化,依赖联盟多签+PoS机制,尚未真正接入BTC主网安全。更值得警惕的是,其97%的BTC形态为中心化的WBTC,严重依赖第三方托管机构,这与比特币”去信任、自我主权”的核心理念相去甚远。

资产形态与生态兼容性:谁能真正服务比特币用户?

在资产兼容性方面,三个项目也展现出明显差异。Nubit支持BRC20铭文、符文等原生比特币资产直接交易,无需跨链或封装。这意味着持有这些资产的用户可以无缝参与Nubit生态,而不必承担跨链风险。

相比之下,Babylon和Bitlayer都不支持比特币网络原生资产。使用这两个平台时,用户必须先将BTC桥接或封装后才能使用,这不仅增加了操作复杂度,也引入了额外的跨链风险。

举个例子,如果你持有BRC20代币或符文资产,在Nubit上你可以直接使用它们;而在Babylon或Bitlayer上,你可能完全无法使用这些资产,或者需要经过复杂的桥接程序——这就像你有支付宝和微信,但去了一家只接受Visa卡、八达通支付的香港本地人经营的餐馆。

社区治理与透明度:去中心化还是资本掌控?

社区治理模式也反映了项目的核心价值观。Nubit采用开源透明的方式,协议演进由多方推动,非单一主体所有。其Boosting Code公平分发机制,准入门槛公开透明,所有参与者一视同仁。已有多家生态项目和矿池(如Mining Squared Pool)接入测试,共建属性明确。

而Babylon的治理权重相对集中,资本占优势。封闭的开发路径和不透明的链下逻辑,加上较高的社区进场门槛,使其更像是一个VC主导的项目,而非真正由社区驱动的协议。

至于Bitlayer,其联盟治理结构和有限的社区参与,以及未公开的多签桥和不透明的资产流动,都使人对其去中心化程度产生质疑。项目似乎更专注于复制EVM生态,而非真正服务于比特币用户群体。

发展轨迹与未来展望

从目前的发展轨迹看,Nubit与OG矿工、比特币巨鲸、Domo联合推动支持的Bitcoin Thunderbolt,其强调在比特币主链上原生解决扩容问题的方法,与中本聪的愿景高度一致。

Babylon则更多是VC主导的项目,社区中出现了对其逐利导向的质疑,特别是在Idle TVL和空投后大规模撤资等问题上。虽然其跨链质押模型创新,但与比特币的原生融合程度有限。

Bitlayer更像是试图借着BTC热度做EVM项目,其社区主要由”撸毛党”组成,距离比特币原教旨叙事较远。虽然其EVM兼容性可能吸引以太坊开发者,但这种方法对比特币生态的实际贡献仍有待证明。

结语:比特币技术演进的十字路口

站在比特币技术演进的十字路口,我们看到了三条截然不同的路径:Nubit代表着原生扩容与比特币价值观的坚守;Babylon体现了跨链融合与资本效率的追求;Bitlayer则展示了照搬成功模式的务实选择。

对于专业加密投资者而言,这不仅是技术选择,更是价值观的抉择。你是相信比特币应该坚守其原教旨主义,还是认为跨链融合才是未来?是追求原生安全性,还是愿意接受折中路线以换取更多功能?

圣人重因,凡人重果。不同的选择,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我们必须慎之又慎,确保站在具备加密历史正义性的一边。

声明:

  1. 本文转载自 [NingNing],著作权归属原作者 [NingNing],如对转载有异议,请联系 Gate Learn 团队,团队会根据相关流程尽速处理。

  2. 免责声明:本文所表达的观点和意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3. 文章其他语言版本由 Gate Learn 团队翻译, 在未提及 Gate.io 的情况下不得复制、传播或抄袭经翻译文章。

比特币生态三国杀:Nubit、Babylon 与 Bitlayer 究竟谁更“正义”?

中级4/24/2025, 5:06:16 AM
站在比特币技术演进的十字路口,我们看到了三条截然不同的路径:Nubit 代表着原生扩容与比特币价值观的坚守;Babylon 体现了跨链融合与资本效率的追求;Bitlayer 则展示了照搬成功模式的务实选择。

比特币需要生态吗?我的回答是需要。

但坦率地讲,在比特币社区的优先级排序共识中,与比特币ETF、比特币战略储备相比,比特币生态的构建在这个周期属于重要但不紧急的事务。但对开发者和VC来说,比特币生态的构建在这个周期则属于重要且紧急的事务,他们迫切需要利用BitVM、ZK等新技术原语和推动比特币主网OP-Cat操作码重新激活解决以下两个“圣杯级”现实问题:

–-在“中本聪愿景”被“数字黄金”定位规训之后,比特币如何重新夺回加密叙事主权;

–-在比特币区块奖励再次减半之后如何维持比特币共识预算水平;

在比特币生态项目对以上两个“圣杯级”现实问题解决方案展开的激烈角逐中,Nubit、Babylon、Bitlayer等三大主力项目涌现出来,并各自宣称其能为比特币带来救赎。

Nubit与中本聪时代矿工、比特币巨鲸、BRC20 Domo联合发起通过软分叉形式解决比特币扩展问题;Babylon则打着比特币ReStaking的旗号转售比特币的经济安全性;Bitlayer则热衷于将EVM的繁荣引入比特币生态。

表面上看,这三个项目都是为了解决比特币扩容和可编程性的问题,但深入剖析后会发现,它们的技术路径、安全机制和对比特币原教旨主义的态度截然不同。这不仅是技术之争,更是比特币哲学之争。

原生vs借力:三种截然不同的技术路径

Nubit选择的是纯粹的比特币原生路线,其与OG矿工、比特币巨鲸、BRC20 Domo联合发起的-Bitcoin Thunderbolt(比特币雷电网络)于4月15日正式上线。Bitcoin Thunderbolt 被汇丰银行在官方新闻中评价为”十年来比特币最具里程碑意义的技术升级”。Bitcoin Thunderbolt 通过软分叉方式引入OP_CAT操作码并实现UTXO Bundling,在不牺牲去中心化的情况下提升了比特币主链吞吐能力。

相比之下,Babylon和Bitlayer选择了”曲线救国”的方式。Babylon依托Cosmos生态,构建了一个跨链质押系统,让BTC持有者可以将其资产锁定后参与PoS共识。而Bitlayer则干脆选择了移植以太坊的EVM,专注于为比特币生态提供熟悉的Solidity开发环境。

这三种路径背后反映了不同的哲学观:Nubit坚持”比特币最大主义”,认为一切扩容都应该发生在比特币主链之上;Babylon采取折中路线,试图将比特币与Cosmos生态融合;Bitlayer则完全拥抱以太坊范式,希望复制以太坊的成功经验。

安全性与去中心化:谁更接近中本聪愿景?

从安全性角度看,Nubit依托比特币主网的PoW共识,交易在链上验证,无需依赖外部可信第三方,这使其继承了比特币的安全特性。Nubit团队已在S&P、Crypto、USENIX等顶级学术会议发表了5篇关于OP_CAT和UTXO Bundling的论文,Nubit扩展方案的安全性获得了学术界的认可。

Babylon采用了混合PoS+BTC时间戳的安全模型,由于引入BTC Staking和Restaking机制增强经济安全性和BTC时间戳防范长程攻击、使得Babylon Genesis主网在诞生伊始就获得远超出其他PoS链的安全性。但由于缺乏可以量化的标准去衡量经济安全性对区块链网络的增量价值,在Solana治理争议中,加密社区部分人提出“经济安全性是一个meme”的观点得到许多支持。事实上,在EigenLayer的实践中,AVS转售的经济安全性仅用于预言机网络、(数据可用性)DA、跨链桥Relayer等应用场景中,并不用于保障大宗链上资产安全。大概率,Babylon的BNS会复刻EigenLayer AVS的发展路径。

Bitlayer的安全模型则更为中心化,依赖联盟多签+PoS机制,尚未真正接入BTC主网安全。更值得警惕的是,其97%的BTC形态为中心化的WBTC,严重依赖第三方托管机构,这与比特币”去信任、自我主权”的核心理念相去甚远。

资产形态与生态兼容性:谁能真正服务比特币用户?

在资产兼容性方面,三个项目也展现出明显差异。Nubit支持BRC20铭文、符文等原生比特币资产直接交易,无需跨链或封装。这意味着持有这些资产的用户可以无缝参与Nubit生态,而不必承担跨链风险。

相比之下,Babylon和Bitlayer都不支持比特币网络原生资产。使用这两个平台时,用户必须先将BTC桥接或封装后才能使用,这不仅增加了操作复杂度,也引入了额外的跨链风险。

举个例子,如果你持有BRC20代币或符文资产,在Nubit上你可以直接使用它们;而在Babylon或Bitlayer上,你可能完全无法使用这些资产,或者需要经过复杂的桥接程序——这就像你有支付宝和微信,但去了一家只接受Visa卡、八达通支付的香港本地人经营的餐馆。

社区治理与透明度:去中心化还是资本掌控?

社区治理模式也反映了项目的核心价值观。Nubit采用开源透明的方式,协议演进由多方推动,非单一主体所有。其Boosting Code公平分发机制,准入门槛公开透明,所有参与者一视同仁。已有多家生态项目和矿池(如Mining Squared Pool)接入测试,共建属性明确。

而Babylon的治理权重相对集中,资本占优势。封闭的开发路径和不透明的链下逻辑,加上较高的社区进场门槛,使其更像是一个VC主导的项目,而非真正由社区驱动的协议。

至于Bitlayer,其联盟治理结构和有限的社区参与,以及未公开的多签桥和不透明的资产流动,都使人对其去中心化程度产生质疑。项目似乎更专注于复制EVM生态,而非真正服务于比特币用户群体。

发展轨迹与未来展望

从目前的发展轨迹看,Nubit与OG矿工、比特币巨鲸、Domo联合推动支持的Bitcoin Thunderbolt,其强调在比特币主链上原生解决扩容问题的方法,与中本聪的愿景高度一致。

Babylon则更多是VC主导的项目,社区中出现了对其逐利导向的质疑,特别是在Idle TVL和空投后大规模撤资等问题上。虽然其跨链质押模型创新,但与比特币的原生融合程度有限。

Bitlayer更像是试图借着BTC热度做EVM项目,其社区主要由”撸毛党”组成,距离比特币原教旨叙事较远。虽然其EVM兼容性可能吸引以太坊开发者,但这种方法对比特币生态的实际贡献仍有待证明。

结语:比特币技术演进的十字路口

站在比特币技术演进的十字路口,我们看到了三条截然不同的路径:Nubit代表着原生扩容与比特币价值观的坚守;Babylon体现了跨链融合与资本效率的追求;Bitlayer则展示了照搬成功模式的务实选择。

对于专业加密投资者而言,这不仅是技术选择,更是价值观的抉择。你是相信比特币应该坚守其原教旨主义,还是认为跨链融合才是未来?是追求原生安全性,还是愿意接受折中路线以换取更多功能?

圣人重因,凡人重果。不同的选择,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我们必须慎之又慎,确保站在具备加密历史正义性的一边。

声明:

  1. 本文转载自 [NingNing],著作权归属原作者 [NingNing],如对转载有异议,请联系 Gate Learn 团队,团队会根据相关流程尽速处理。

  2. 免责声明:本文所表达的观点和意见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3. 文章其他语言版本由 Gate Learn 团队翻译, 在未提及 Gate.io 的情况下不得复制、传播或抄袭经翻译文章。

Comece agora
Registe-se e ganhe um cupão de
100 US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