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rrisss
vip
幣齡1.2年
最高等級0
用戶暫無簡介
不內耗的十條建議:1.做什麼都行,千萬別做人,像個人就行,人生如戲,不要有太多枷鎖。2.不可行騙,但要正確認識謊言,使用謊言。3.只要讓自己不舒服的,就是錯的,這是與人相處的,唯一判斷標準。4.務實爲主:養生、賺錢、謀略,務虛爲輔:道德、情感、規矩。5.這輩子最重要的事情,就是讓自己幸福。6.向內求,直到本自具足,我是一切的根源,一切發生皆爲利我。7.允許的力量大於一切,允許一切發生,才不會被擊垮。8.敢於說不,敢於拒絕,只聽自己心底的聲音。9.不說話,少說話,只說對自己有用的話。10.天道無常,你無相,你無法被任何人定義,包括自己。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注意力在哪裏,人就在哪裏。第一,只把你的注意力放在你的身體上,你的情緒上,你的資產上,只要不影響這三個,其他愛誰誰。第二,不隨便說話,少說話,只說對自己有用的話。第三,不要培養朋友、培養下屬、培養愛人,只做篩選。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痛苦是性格的催化劑,它使強者更強,弱者更弱,暴者更暴,柔者更柔,智者更智,愚者更愚。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永遠不要跟別人解釋自己,懂你的人不言而喻,不懂你的人百口莫辯。知我者謂我心憂,不知我者謂我何求。千人同茶不同味,萬人同道不同心。有人理解我之幸,無人理解我獨行。生而悅己,而非困於他人。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大丈夫當永懷自信,方可抵擋千軍萬馬。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如果你是一個過度思考的人,那是因爲你很少去感受自己的情緒。過度思考是一種保護機制,讓你避免面對那些可能讓你感到不適、痛苦或脆弱的情緒。你會不斷奔波於無盡的思緒之中,分析每個事件,反復回想過去的事情,或者想象未來的情景都是爲了逃避直面內心的痛苦和不適。但是持續的思考並沒有解決問題,反而導致更多的焦慮、壓力和疏離感。因爲並不是所有事情都需要被解決,有些事情只需要去感受。你對抗什麼,什麼就存在。你的情緒不是你的敵人,去面對它,擁抱它,才能徹底放下它。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當一個人不可冒犯、不可誘惑、和不可動搖之時,他身上就具有了某種迷人的東西。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我向你展示我的真實,我的軟弱,並不是因爲我多麼怯懦,而是我真誠的希望你了解我,並參與到我的生活!愛是軟弱的時刻,是求助於他者的心情,不是求助於他者的施予,是求助於他者的參加!真愛從來不是強者對弱者的俯身施舍,而是兩個靈魂在脆弱處的並肩站立。愛是真誠的自我被看見後的共同存在。愛不是索取答案,而是真誠邀請你走進我的生命,並參與我的情感世界,共同面對和經歷這份脆弱。愛是一種在真實基礎上的相互敞開,相互見證,相互陪伴和共同承擔!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一個網友私信我,他說已經四十有餘,人生已大半,仍一事無成。我安慰他說:莊子行於山中,見大木,枝葉盛茂。伐木者止其旁而不取也。問其故,曰:無所可用。莊子曰:此木以不材得終其天年。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獨來獨往的人,沒一個是省油的燈,要麼天生骨子裏就帶着狼性,要麼是被生活硬生生磨掉了三層皮。他被人往胸口捅過最狠的一刀,也曾從深淵裏一點點爬出來。世態炎涼,他早就嚼碎了咽下去,鑄成了骨子裏的硬氣。活着不是喊出來的,是咬着牙在爛泥裏爬出來的。你沒走過他走過的荊棘,沒嘗過他咽下的玻璃茬子,憑什麼勸他善良?這樣的人,早就活成了自己的鎧甲,一身傲骨,內心豐盈,獨行也如衆。心中有山海,何須赴人海。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氣質不過是人生閱歷的沉澱,沒見過世面的人,舉手投足透着幾分怯懦與浮躁,經歷過人生起伏的人,連沉默都帶着力量。這不是靠模仿就能得來的,而是命運在身上刻下的每一道傷痕,最終都化作了從容的底氣。道可悟不可學,經可看不可念,師可拜不可隨,苦可受不可贊,天可敬不可欺,人可交不可求,運可修不可搶,勢可借不可奪。以史爲鏡,可以知興替,以銅爲鏡,可以正衣冠。以人爲鏡,可以明得失。凡事點到爲止,水滿則溢,月滿則虧,物極必反。看透復雜是能力,選擇簡單是境界,以無爲之心行有爲之事。當某人立人設的時,候遊戲就開局了,說教無益,折斷了骨頭才是最好的課本!靜處體悟,事上磨練。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指責型父母是一定會養出憤怒的孩子來的,善於把責任推到孩子身上的。父母說,這事怪你,那是也怪你。當你不斷在指責的時候,其實你是在制造一個相同的自己,你在制造一個自己的對立面,孩子一定會復制你身上的行爲,沒有人會在長期的打壓,否認和指責下去生存。那孩子呢,一開始的時候,沒有能量,他會扛着這個責任,但時間長了之後,孩子扛不住了,責任就要傾回到父母身上來,這是一個人,最基本的防御模式。所以最後這個家庭裏邊,互相的指責,互相推責,每個人都在抱怨,每個人都把所有的責任,推到別人身上,就會在這個家庭身上,成爲一直大家都默認的風氣。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我曾見過一只鳥,從樓頂飛下來,在半空中突然停住,像是忘了爲什麼要飛。我也曾這樣,在路上走着走着,忽然停下,不是因爲累,而是不知道要去哪。身邊人來人往,每個人都看起來知道自己的方向,只有我站在原地,像一塊掉了標籤的行李。人這一生啊,總要做些什麼,總要去哪裏。但你問他爲什麼去?很多人也說不上來。他們說,這是該做的,是對的,是應該的。
可“該”是怎麼來的?“應該”又是誰說的?我們就這樣從衆而行,像一條條被推着往前的魚,哪怕前面是淺灘,也是往上擠。我有時候想,人是不是也該有點什麼“不該”。比方說不該一輩子順着別人設定的軌道走,不該總是說“沒關係”,不該把自己的眼淚藏起來,裝得什麼都懂。有些人一生都活在別人的期待裏,最後自己卻連自己是什麼樣都沒想過。人生中最孤獨的時刻,不是沒人陪,而是你自己也不認識自己。你看鏡子,看到一張熟悉的臉,但裏面的人,你好像從沒認真和他聊過。
他曾經想做的事,他曾經害怕的夢,他偷偷喜歡過誰,他真正失去過什麼,你都不知道。但人就這樣活着。有時候忘了,有時候記得,有時候想逃,有時候又舍不得離開。你看天在變,風吹草動,你以爲那是自然,其實那是你心裏的景色在變。你難過的時候,哪怕大太陽,也覺得冷。你快樂的時候,哪怕下雨,也覺得亮。別怕走慢了,別怕別人跑得快。只要你不忘了自己是從哪兒來的,路就總歸能走下去。你可以不優秀,不偉大,不光鮮,但你一定要真實,要有屬於你自己的疼、你自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交易的最高境界是超越人性。悟道前,需死心、放下自負、承認無知、接受平凡。即使擁有系統與技術,認知淺層仍導致虧損。真正交易不靠抓機會,而是壓制衝動,等待並執行自己的模式信號。穩定盈利在於戰勝自己,做到心思純淨。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人只要鉚足勁往前走,就一定會有新的東西在前面,甚至是比錯過的懊悔的還要好萬倍的東西,不要總想着去留住那些正在消散的,或者沉溺在已經預料到會失去的,如果覺得自己在進退維谷裏,那這裏就不是屬於你的地方,就要走到前面,走到高處。當你下定決心往前走變更好時,你就一定不會比現在的自己差。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嗜欲深者天機淺,凡外重者內必拙。一個真正有智慧的人,必定會淡泊物欲,善於思維,使內心趨向於澄清,才能透過現象看到本質。但是,現代人受物欲蒙蔽的情況很嚴重,已經逐漸喪失了生命中的靈性與智慧,錯過了人生中美好的機緣與福報。最直觀的表現就是現代人靜不下來!當閒下來時,要麼嘴裏要喫着東西,要麼手裏邊捧着手機。離開了聲色娛樂,就感覺很空虛,不知道要幹什麼。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你越閒,身體反而越好,這是九成人接受不了的養生真相。頂級的養生不是鍛煉不是進步,而是虛靜,什麼都不幹,陽氣能停下來修復五髒。真正的養生只有一個字,閒着,不是躺平,是讓生命回到他該有的節奏,自然自由。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溺愛”其實是中國父母發明的一個謊言。長大後你處境之所以糟糕,父母卻可以辯解說自己沒有一點責任。即使承認有責任,也只是因爲“對你太好了”。但這完全是胡說。在我們的文化中,一直不鼓勵個性化的自我。結果是,我們往往成長爲不完整的人,這也導致我們一旦遇到問題,首先不是問“我該負什麼責任”,而是想“這是誰的錯”。沒有獨立自我的人,是無法承擔責任的。他們更習慣將責任推給他人。而父母則會用各種復雜的理由告訴你爲什麼要聽他們的。但說到底,無非是想讓你聽話。你質問他們:“爲什麼非要我聽你的?”父母會說:“因爲我是你父母。”那憑什麼呢?僅僅因爲你是我父母,我就必須聽你的?這個理由根本站不住腳。但我們往往爭辯不過他們,最後甚至只能通過吵架或暴力來“解決”。一個擁有真實自我的人,是以自己的感受爲中心,做事出發點是“我感覺怎樣”。這種人活得有勁、有方向,內心也比較自在。而那些總是以別人的感受爲中心、總是在照顧別人感受的人,慢慢就會失去自我。這就叫“虛假自體”。當你以虛假自體生活太久後,你甚至會覺得活着沒什麼意思。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不要去在乎跟自己無關的東西,不要去操心你根本就左右不了的事情,大家不要去糾結那些根本就不重要的答案。很多人他們特別內耗,什麼這個同事就不跟我說話呀,那個同事發零食就繞過我啊,那不要把精力放在那些根本就沒有辦法真的把你怎麼樣的人身上。在職場上我們做人,你心態上要去疏解自己。就三關:關我什麼事兒?關你什麼事兒?關他什麼事兒?怕就怕別人的一個表情不對勁,你就開始抓狂了。哎,我是不是做錯了什麼呀?我是不是惹對方生氣了?別人的一句評價,你就開始懷疑自我了。別人的一個否定,你就開始跳過去,在他面前據理力爭,沒完沒了的證明,且是打圓場,只會大量消耗你自己的能量。他人即地獄,如果你不去設置安全的距離,你就會被無力感和疲憊感去淹沒掉呢。不要去理會別人說三道四,不要去偷窺他們的生活,不要去揣測他們的想法,不要去幹涉他們的課題。當你意識到對方並不重要的時候,你就不會被驚一驚,當你明白說那點事兒根本就不值一提的時候,你就不會自降身價跟他們掰扯沒完。我跟你講啊,你忽略什麼,什麼就會消失殆盡,你介意什麼,什麼就會層出不窮。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如果別人不尊重你,有可能是你的問題,這七個細節,讓別人更重視你:第一,臉上別總掛着笑容,永遠微笑像是道歉,保持平靜的面部表情和中性的眼神。沒有邊界的善良只會招來輕視。第二,動作要慢而從容,急促動作會暴露緊張。而靜會彰顯掌控力。意味着那是深知自己力量的人。第三,說話簡潔有力,冗長失去力量。精準表達才能抓住注意力。要犀利,要簡潔,才能被聽見。第四,只說一次對方的名字。無需重復,無需討好。一次提及就足夠建立存在感。第五,不要過度分享,透露太多會消解你的鋒芒。保留不可觸碰的部分,神祕感產生分量。第六,有始必有終。空談者會褪色,發起者會消失,唯有堅持到底的人才會被銘記。第七,堅守你的立場。人們追隨的是火焰,而不是舒適區。當你有所堅持,他們會感知到。若忽視這些,他們永遠不會把你當回事。
查看原文
  • 讚賞
  • 留言
  • 分享
  • 話題
    1/3
  • 置頂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