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quid Restaked Token (LRT):LSD槓桿樂高,新龐氏代幣經濟學劇本

撰寫:IGNAS | DEFI RESEARCH

編譯:深潮TechFlow

上月,我分享了DeFi 中兩個新興領域的看漲觀點:流動再質押代幣(Liquid Restaked Tokens)和比特幣DeFi。

兩者都很吸引人,目前都在開發中,但本文主要關注LRT ,並且我認為現在是關注LRT 的最佳時機。

什麼是再質押?需要知道的關鍵點

再質押是EigenLayer 的一個功能,EigenLayer 是一個中間件,允許您一次向多個協議質押您的ETH,這些協議稱為“主動驗證服務(AVS)”,從而同時為多個網絡/服務提供安全保障。

這些服務通常負責自己的安全性,包括橋接、預言機、側鏈,但我們將來會看到一些瘋狂的新想法和概念興起。

如何工作

EigenLayer 充當一個跨鏈橋,讓您可以將您已經質押的ETH“再質押”到各種協議——AVS。您可以選擇直接再質押ETH,或者使用流動質押代幣,如stETH、rETH 或cbETH。

優勢

  1. 資本效率:用戶可以以相同的資本從多個協議獲得收益。
  2. 增強安全性:EigenLayer 允許新協議利用以太坊現有的安全層。
  3. 開發者自由:節省開發者建立新安全層的時間和資源。

風險

  1. 罰款風險:由於惡意活動,失去質押的ETH 的風險增加。
  2. 集中化風險:如果太多質押者轉移到EigenLayer,可能會對以太坊造成系統性風險。
  3. 收益風險:協議之間的高收益競爭可能會稀釋質押獎勵。

再質押提供了一種最大化質押獎勵和協議安全性的方法,但它也帶來了自己的一系列風險,特別是關於罰款和中心化的風險。

介紹流動再質押代幣(LRT)

EigenLayer 的再質押模型對DeFi 來說還有一個重大缺點:**一旦您的流動質押代幣(LST)被鎖定在EigenLayer 上,它們就變得不流動了。 **您無法交易它們,用作抵押品,或在DeFi 的任何其他地方使用它們。

**流動再質押代幣(LRT)提供了一種解決方案,通過解鎖這種流動性並添加另一層槓桿來提升收益。 **與直接將LST 存入EigenLayer 不同,您可以選擇通過流動再質押協議進行存款。這與我們使用Lido 的邏輯相似。

LRT 的核心優勢包括:

  • 流動性:解鎖之前質押的代幣以在DeFi 其他地方使用;
  • 更高收益:通過增加槓桿提高回報;
  • 治理聚合器:DAO 或協議管理再質押,不需要手動操作;
  • 複利****收益:在優化收益的同時節省Gas 費用;
  • 多元化和降低風險:如果您在Eigenlayer 上再質押,只能委託給1 個操作者。 LRT 允許委託給多個不同的操作者,降低單個不良操作者的風險。

為什麼我看好LRT

流動再質押正在為早期採用者建立一個高回報的紙牌屋。

  • LRT 為最寶貴的加密資產ETH 提供更高收益。得益於LRT,我們可以賺取以太坊質押收益(~5%)+ Eigenlayer 再質押獎勵(~10%)+ LRT 協議代幣發行(~10%及以上)。在真正的牛市來臨之前,想像一下從ETH 賺取25%的收益並不難。
  • 空投。 Eigenlayer + AVS + LRT 協議代幣空投。
  • 我相信LRT 解鎖的流動性(否則會被鎖定在Eigenlayer 中)將為DeFi創造更多****槓桿,這將以類似於我們在2020 年DeFi 之夏所經歷的方式推高所有TVL 數字和ETH 價格。
  • 我們還很早。 Eigenlayer 仍處於測試階段,再質押容量有限,所以我認為當Eigenlayer 提高限制並有新的需要再質押的AVS啟動時,樂趣才會真正開始

代幣經濟學和即將到來的“LRT 戰爭”

即使LRT 協議代幣還未上線,我認為這裡存在一個潛在的遊戲。

**LRT 協議的代幣經濟學前景看起來非常誘人,我認為它們將以類似veTokenomics 的方式發展。 **

**當新的AVS在Eigenlayer 的池安全啟動時,它們會提供一些有價值的東西來吸引再質押的ETH。 **新的代幣和引人入勝的敘事會出現。第一個啟動的AVS 可能更容易吸引流動性,因為我們有更少的選擇。

然而,決定再質押到哪個協議需要花費時間並需要專業知識。 大多數用戶將傾向於提供最高收益的****AVS

**與直接吸引用戶/TVL 相比,新的AVS可能會發現影響LRT 協議以將存款引導到他們這裡更具成本效益。獲取LRT 代幣以對代幣發行進行投票可能比提供原生代幣獎勵更有效。 **

例如,一個新的Bridge X 啟動,需要共識層的ETH 來保障該協議。 Bridge X 團隊可以通過提供他們自己的代幣獎勵來針對Eigenlayer 的再質押鯨魚和散戶投資者。然而,遊說獲取了大量再質押ETH 的LRT 協議可能更容易。

**反過來,這種動態提升了對LRT 代幣的需求,特別是那些成功吸引大量再質押ETH 的代幣。 **

**就像我們在“曲線大戰”中看到的那樣,爭奪DAO投票的AVS 之間可能會有激烈競爭。但是,要小心他們賣給你的故事:這些代幣可能高度通脹。 **

值得關注的協議

由於我們仍處於早期,Eigenlayer 還在初步啟動,所以目前還沒有LRT 協議上線主網。如果您想要空投並需要時間來跟進研究,這是個好消息。

一些有前途的LRT 協議包括:

斯塔德實驗室

它們推出了rsETH,其由EigenLayer 接受的LST 支持。

Liquid Restaked Token (LRT):LSD槓桿樂高,新龐氏代幣經濟學劇本

rsETH 目前在測試網上。此外,Stader 不僅僅是一個LRT 協議。兩個月前,它推出了一種名為ETHx 的流動質押代幣,ETHx 已經吸引了3200 萬美元的存款。儘管Stader 可能在LST 遊戲中有點晚參與,但它正在LRT 時代的早期。

Stader 已經擁有一個代幣SD,代幣的存在可能排除了空投的可能性。然而,隨著LRT 敘述獲得動力,SD 可能成為一個有吸引力的賭注。

阿斯特麗德財經

與Stader 不同,Astrid 有兩個LRT 而不是一個。

**您可以將stETH 或rETH(LST)存入池中,並獲得LRT(rstETH 或rrETH)作為回報。 **然後這些池化代幣被再質押到EigenLayer,並由Astrid DAO 分配給各個操作者。

賺取的獎勵會自動複利,rstETH 或rrETH 持有人的餘額會通過餘額調整重新確定。

InceptionLST

另一個新的正在測試網上的協議。

**您可以存入stETH 或rETH 以獲取名為inETH2 的LRT。 **

Astrid 和InceptionLST 都沒有代幣,所以現在與它們互動可能會有利於潛在空投。

最後,Lido 和Rocket Pool 也可能擴展到LRT。我希望不會,因為新的LRT 項目提供了更高收益的機會。

劇本

我計劃做以下事情:

  • 學習:LRT 是新的,所以需要熟悉各種協議,並密切關注Eigenlayer 的更新。
  • 盡職調查:在任何協議啟動之前,我都會測試每個協議。我會加入他們的Discord 頻道,詢問他們的路線圖、即將推出的升級和整體策略。
  • 市場動態:一旦Eigenlayer 提高存款限制,真正的行動就會開始。需要關注的是哪個LRT 協議獲得了最多的TVL。我預計LRT 市場將反映LST 市場,其中一個協議可能主導達80%的市場份額。
  • 風險管理:通過保守做市場來保護我的ETH 本金。具體來說,每個協議我會投入不超過我總ETH 持有量的5%。我會避開任何過於艱深的東西;畢竟漏洞、攻擊和利用在所難免。
  • 代幣策略:我的賭注是具有吸引人的“龐氏代幣經濟學”,可以建立自我持續的飛輪的LRT 治理代幣。這些代幣應該提供有吸引力的質押收益、實際收益獎勵以及關於哪個AVS 接收再質押ETH 的投票權。此外,它們需要具有足夠低的通脹率以抵消礦工的任何賣壓。
  • 退出策略:在市場熱情高漲的時候,當所有人都在討論LRT 治理代幣是產生“代際財富”的新“元宇宙”時,我會提現並輪迴ETH。最好是價格上漲時分批次賣出,而不是一次全部賣出。
  • 複習和調整:希望市場會提供我們還沒有見過的新事物,請注意學習並調整。這些是最好的賭注。

風險:它可能崩潰的方式

與任何金融槓桿機制一樣,流動再質押代幣也會帶來風險。 **我們本質上是在疊加槓桿,類似於DeFi早期,這使系統更容易受到市場波動和系統故障的影響。 **

Vitalik本人警告說,再質押可能會引入危及主網安全的複雜場景,比如第三方鏈上的罰款。 EigenLayer 的聯合創始人也表示認同,認為儘管再質押可用於低風險目的,但應該避免增加不必要的複雜性,可能危及以太坊的安全。

**然而,如果過去可以給我們任何教訓,那就是再質押可能會被過度使用。通過啟動不需要訪問以太坊共識層的AVS來將其發揮到最大。 **

然而,儘管以太坊可能沒事,但**大量新的AVS 和LRT 可能會稀釋進入這個行業的美元金額和關注度,導致其治理代幣價格崩潰。 **

所以,你看到了——流動再質押代幣正在為DeFi 打開新的篇章。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