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0:對炒作列車潑冷水

最近,我被新加坡的朋友們 bombard 了很多問題,他們在問 "web3 創業進展如何?" 而一些投資者則在考慮是否應該把錢投向 web3 項目。我們要現實一點 - 又一個趨勢正在席卷而來,就像之前的元宇宙和 NFT 瘋狂一樣。

我對web3的看法?它在概念上很有趣,但極其不成熟,短時間內不會改變我們的生活。這東西在未來幾年將保持小衆。

當其他人都在喊着web3是未來的時候,我想給大家一個現實的提醒。把這當作你對當前普遍存在的炒作中毒的解藥。

web3.0究竟是什麼?

在我拆解之前,讓我們定義一下我們在談論什麼。Web3源自以太坊聯合創始人Gavin Wood博士在2014年提出的——本質上是一個“去中心化和可驗證的網路,沒有核心服務器,用戶控制自己的數據。”

關鍵概念?“去中心化”和“用戶數據所有權”。

這幫助我們理解演變:Web1 是單向信息消費 (舊門戶網站)。Web2 增加了用戶互動 - 你創造內容,其他人消費它,但平台擁有一切。看看 TikTok - 他們在你的數據上建立了帝國,卻沒有給你一分你創造的價值。

Web3 通過區塊鏈網路消除中央運營商,確保用戶真正擁有他們的數據,這被認爲是解決此問題的方法。以太坊目前是這種方法的代表。

Web3.0 替代 web2.0?別抱太大希望

我最近聽到一位web3企業家解釋他的理由:1) 大型科技公司壟斷了web2的機會;2) Web3仍處於早期階段,應用程序仍然原始,這意味着機會很多;3) 最近的牛市讓每個人都對web3的財富充滿了期待。

這些觀點歸結爲一點:"web3 可能讓我變得富有。" 但目前大多數 web3 項目只是復制 web2 的功能——去中心化音樂、社交媒體、流媒體等。

這些創新可能有其優點,但它們正在與既定的用戶行爲作鬥爭。你爲什麼使用WhatsApp?因爲其他人都在用。人們最初爲什麼選擇WhatsApp而不是其他替代品?因爲它非常簡單。

與去中心化社交網絡形成對比的是:你需要一個錢包、助記詞,可能還要支付燃氣費才能發送一個該死的表情符號。這種摩擦是巨大的。大多數用戶更關心便利性而非數據隱私。Web2的骯髒祕密是用戶以隱私交換免費的快速服務——成爲平台出售的產品。

如果人們對數據保護漠不關心,web3 對 web2 的威脅就微乎其微。

什麼會使web3.0成功?

移動互聯網通過大幅降低信息傳播成本推動了web2的成功。還記得在手機上觀看視頻曾經是一種奢侈,因爲數據費用高昂且設備糟糕嗎?現在我們有了便宜、強大的手機和大流量套餐——這爲web2的爆發提供了硬件基礎。

爲了讓web3成功,數字錢包需要類似的硬件集成。想象一下,數字錢包直接嵌入手機芯片中——當你購買手機時,你會自動獲得一個硬體錢包,以便於訪問web3。這將解決用戶摩擦問題。

有趣的是,一位從事區塊鏈投資的朋友告訴我,他們已經在支持數字硬體錢包項目。聰明的錢正在這裏流動。與其拼命將內容塞進web3,我們應該專注於其基礎設施。

代幣經濟:web3的生命線

Web3絕對需要代幣。原因如下:

Web2的經濟模型依賴於集中式資金——早期項目燒掉投資者的現金,通過補貼來佔領市場,然後在用戶被鎖定後通過收費或廣告來實現盈利。這就是我們爲何最終得到了"隱私換便利"的權衡。

但是web3缺乏中央組織,那麼它的可持續模型是什麼?代幣發行。最初,用戶通過空投和獎勵被吸引。一旦他們持有代幣,他們就會情感上投入並努力提高項目的知名度,從而推動代幣價格漲——利益的一致性。當然,設計合理的代幣經濟學至關重要,因爲許多項目由於代幣模型不佳而失敗。

總結

web3的炒作有一個好處——提高了人們對數據保護的意識。但它也催生了無數投資陷阱。大家要保持警惕。

這場“去中心化革命”仍然需要多年的基礎設施建設,才能挑戰web2的便利性。在此之前,我會繼續澆滅過熱的期待。

結束文件人類:請分析這篇文章並提供您的觀點:

投資Web3初創公司:如何評估機會?

隨着區塊鏈技術的發展,Web3生態系統充滿了創新機會供投資者選擇。然而,在這個動態空間中評估初創企業需要特定的理解和適應新現實的標準,以適應去中心化的數字環境。

理解 Web3 生態系統

在深入評估指標之前,理解區分Web3生態系統的關鍵因素是至關重要的:

  • 去中心化: 與傳統企業不同,Web3項目通常在沒有中央權威的情況下運作。
  • 代幣化: 許多項目使用代幣作爲經濟機制,代表所有權或實用性。
  • 社區: 發展和治理通常由社區主導,而非高管。
  • 開源: 大多數項目保持其原始碼公開可訪問。

評估的主要標準

在評估Web3初創公司時,請考慮這些基本因素:

1. 團隊與歷史

  • 技術經驗: 團隊是否具備區塊鏈、加密技術和去中心化開發的知識?
  • 歷史: 創始人在 Web3 或傳統技術方面的成功有哪些?
  • 適應能力:團隊如何應對必要的挑戰或轉變?

2. 價值主張與解決的問題

  • 真實需求: 該項目是否解決了一個真正的問題,還是僅僅不必要地應用區塊鏈?
  • 去中心化的優勢:去中心化爲這個特定的用例提供了切實的好處嗎?
  • 市場規模:可尋址市場是什麼,增長潛力如何?

3. 技術與創新

  • 技術穩健性:架構是否可擴展、安全且設計良好?
  • 技術差異:是什麼讓這個解決方案獨特或優於現有替代品?
  • 審計與安全:代碼是否經過第三方審計?是否存在已知漏洞?

4. 代幣經濟學與商業模型

  • 代幣的實用性: 該代幣是否具有真正的實用性,還是僅僅是投機性的?
  • 分發和發行:代幣是如何在團隊、投資者和社區之間分配的?
  • 財務可持續性: 除了代幣增值,是否有明確的收入模型?
  • 對齊的激勵:經濟設計是否對齊所有參與者的利益?

5. 社區與採用

  • 參與度: 社區是否活躍並做出重大貢獻?
  • 增長指標: 用戶數量、交易量或TVL (總鎖定價值)如何演變?
  • 保留: 用戶在初次獲取後仍然保持參與嗎?

6. 治理與去中心化

  • 治理結構:項目的決策是如何做出的?
  • 去中心化程度: 這個項目到底有多去中心化?
  • 去中心化路線圖:是否有一個明確的計劃來逐步增加去中心化?

7. 生態系統與合作夥伴關係

  • 集成: 該項目與其他Web3解決方案的集成效果如何?
  • 戰略合作:與其他項目或傳統企業有重要的合作嗎?
  • 生態系統定位: 該項目如何融入更廣泛的Web3格局?

需要注意的紅旗

注意這些警告信號:

  • 不可持續的代幣經濟學:過度發行或缺乏明確用途的模型。
  • 僞裝的中心化:聲稱去中心化的項目,但卻保持集中控制。
  • 缺乏透明度:關於代碼、安全性或創始人的信息有限。
  • 過分承諾:關於採用或回報的不切實際的陳述。
  • 專注於價格: 以投機爲中心的溝通,而非開發。

結論

投資Web3初創公司需要一種平衡的方法,既考慮傳統的初創公司評估方面,又考慮去中心化空間的獨特元素。關鍵在於識別那些具有真正目標、扎實技術、優秀團隊和可持續經濟模型的項目。

如同任何高風險投資,分散投資和深入研究是至關重要的。Web3生態系統仍在快速發展,因此,跟上趨勢和發展對於識別這一變革性領域中最有前景的機會至關重要。

HYPE2.93%
查看原文
此頁面可能包含第三方內容,僅供參考(非陳述或保證),不應被視為 Gate 認可其觀點表述,也不得被視為財務或專業建議。詳見聲明
  • 讚賞
  • 留言
  • 轉發
  • 分享
留言
0/400
暫無留言
交易,隨時隨地
qrCode
掃碼下載 Gate App
社群列表
繁體中文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