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Gate廣場活動: #FST创作大赛# 💥
在 Gate廣場 發布 CandyDrop 第71期:CandyDrop x FreeStyle Classic Token (FST) 相關原創內容,即有機會瓜分 3,000 FST 獎勵!
📅 活動時間:2025年8月27日 – 9月2日
📌 參與方式:
發布原創內容,主題需與 FST 或 CandyDrop 活動相關
內容不少於 80 字
帖子添加話題: #FST创作大赛#
附上 CandyDrop 參與截圖
🏆 獎勵設置:
一等獎(1名):1,000 FST
二等獎(3名):500 FST/人
三等獎(5名):200 FST/人
📄 注意事項:
內容必須原創,禁止抄襲或刷量
獲獎者需完成 Gate 廣場身分認證
活動最終解釋權歸 Gate 所有
活動詳情連結: https://www.gate.com/announcements/article/46757
為什麼比特幣終究比不上黃金?揭開「持久力缺陷」的真相
比特幣自誕生以來,常被支持者稱為「數位黃金」。然而,從金融學與資產定價的角度來看,比特幣與黃金在持久力上的差距,可能決定了它們在未來價值儲存功能上的成敗。
無收益資產的脆弱性
在理性預期與資產定價理論中,如果一項資產沒有股息、利息或其他收益,且未來可能失去市場需求,那麼其價值在理論上應趨近於零。
股票:即便沒有股息,仍有未來盈利與回購的預期
黃金:雖無股息,但有實體存在與工業、珠寶、央行儲備等多元需求
比特幣:沒有實體形態,價值完全依賴網路維護與市場共識,一旦共識崩潰,價值可能瞬間歸零
黃金的物理優勢與需求支撐
黃金在 6000 年中保持價值的原因:
物理穩定性:不會腐蝕、降解或變質
多元用途:50% 用於珠寶、10% 工業用途、25% 作為央行儲備
替代性與需求彈性:可在不同產業間轉換用途
相比之下,比特幣沒有物理存在,依賴技術基礎設施與持續的社群維護,存在「路徑依賴」風險。
技術替代與永續性風險
歷史顯示,99% 以上的新技術最終會被更新技術取代。
黃金、白銀等貴金屬在數千年中未被替代
比特幣則必須假設未來技術永不被取代,且網路永遠安全無虞
一旦網路維護成本過高、礦工退出或市場興趣轉移,價值可能迅速崩潰
作為支付系統的失敗
比特幣在支付效率上難以與現有系統競爭:
交易速度慢:一筆交易需等待約 10 分鐘確認
手續費高:高於電匯、信用卡與部分加密貨幣
可擴展性差:無法承載大規模日常交易量
至今,比特幣在全球經濟中缺乏穩定的定價基準與廣泛應用場景。
泡沫與價值錯位
與 1990 年代網路泡沫不同,當時的公司至少承諾未來收益;比特幣的價值更多來自投機與價格膨脹,而非實際使用量。此外,還有礦工與早期持幣者主要透過價格上漲獲利,以及缺乏穩定的底層交易需求支撐
结語
黃金的價值來自其物理持久性、多元用途與長期需求支撐;比特幣則完全依賴技術基礎與市場共識,缺乏實體殘值與工業需求。這意味著,若未來市場熱情消退或技術被取代,比特幣的價值可能迅速歸零。
「數位黃金」的稱號,或許更像是一場尚未驗證的金融實驗,而非歷史驗證的價值儲存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