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 廣場「創作者認證激勵計劃」開啓:入駐廣場,瓜分每月 $10,000 創作獎勵!
無論你是廣場內容達人,還是來自其他平台的優質創作者,只要積極創作,就有機會贏取豪華代幣獎池、Gate 精美週邊、流量曝光等超 $10,000+ 豐厚獎勵!
參與資格:
滿足以下任一條件即可報名👇
1️⃣ 其他平台已認證創作者
2️⃣ 單一平台粉絲 ≥ 1000(不可多平台疊加)
3️⃣ Gate 廣場內符合粉絲與互動條件的認證創作者
立即填寫表單報名 👉 https://www.gate.com/questionnaire/7159
✍️ 豐厚創作獎勵等你拿:
🎁 獎勵一:新入駐創作者專屬 $5,000 獎池
成功入駐即可獲認證徽章。
首月發首帖(≥ 50 字或圖文帖)即可得 $50 倉位體驗券(限前100名)。
🎁 獎勵二:專屬創作者月度獎池 $1,500 USDT
每月發 ≥ 30 篇原創優質內容,根據發帖量、活躍天數、互動量、內容質量綜合評分瓜分獎勵。
🎁 獎勵三:連續活躍創作福利
連續 3 個月活躍(每月 ≥ 30 篇內容)可獲 Gate 精美週邊禮包!
🎁 獎勵四:專屬推廣名額
認證創作者每月可優先獲得 1 次官方項目合作推廣機會。
🎁 獎勵五:Gate 廣場四千萬級流量曝光
【推薦關注】資源位、“優質認證創作者榜”展示、每週精選內容推薦及額外精選帖激勵,多重曝光助你輕
美國政府停擺結束:劣質數據衝擊波,或將是牛市前的最後上車區
撰文:Oliver,火星財經
關於美國政府停擺對市場的影響,一張廣爲流傳的數據圖揭示了一個驚人的歷史規律。
數據顯示,回顧 1995 年、2013 年和 2018-2019 年的三次主要停擺,標普 500 指數在停擺期間的平均表現是微漲 1.2%。但真正的“驚喜”在後頭:在停擺結束後的 3 個月內,標普 500 平均大漲 8.5%。
source:@BunnyTalks_
歷史似乎在用數據告訴我們:停擺結束,才是牛市的真正發令槍。
而這一歷史規律,似乎完美地預言了即將發生的一切。
那麼,2025 年的這場“史上最長停擺”結束後,推動那 8.5% 漲幅的具體機制會是什麼?答案就是:一場由 TGA “開門”引發的、史無例外的萬億美元“流動性泄洪”。
至於爲什麼我們這次(BTC 跌破 9.9 萬)的感受如此痛苦?這恰恰證明了 2025 年的“殺傷機制”史無前例。這一次,財政部 TGA 帳戶這個“萬億黑洞”造成的“美元荒”是結構性的。
但這非但沒有推翻歷史規律,反而讓停擺結束後的“泄洪”反彈,變得更加劇烈和確定。
然而,在“泄洪”的洪水抵達之前,另一只“黑天鵝”——或者說,一大批“劣質數據”——將率先衝擊市場。
40 天“金融黑洞”:市場暴跌的真正元兇
對於親身經歷了 11 月初暴跌的幣圈人來說,這場停擺絕不好過。
11 月的第一周,比特幣非但沒守住 10 萬美元大關,甚至一度跌破 9.9 萬美元,創下半年新低。
市場在恐慌什麼?
不是黑天鵝,不是敘事崩潰,而是一場由美國財政部親手制造的、機械性的“美元荒”。
這個“抽水泵”的名字,叫 TGA(Treasury General Account)。
TGA,可以理解爲美國政府在联准会開設的“中央支票帳戶”。所有的聯邦收入(稅收、發債)都存入這裏,所有的政府支出(公務員工資、國防開支)都從這裏劃撥。
正常情況下,TGA 是個“中轉站”,收錢、花錢,動態平衡。
但“政府停擺”打破了這個循環。由於國會沒有批準預算,大部分政府部門關門,財政部“無法按計劃支出”。TGA 變成了一個只進不出的金融黑洞。
數據是驚人的。自 10 月 1 日停擺開始,TGA 餘額從約 3000 億美元,一路猛增至 10 月底突破 1 萬億美元。
短短 40 天,超過 7000 億美元的現金,被硬生生從市場中抽走,鎖進了联准会的保險櫃。
市場缺錢,是會“死”的。
這 7000 億美元的流動性真空,就是壓垮加密市場的最後一根稻草。我們看到的貝萊德 IBIT 在 10 月 28 日至 11 月 3 日那周被迫淨流出 4.03 億美元,並不是機構不看好比特幣了,而是他們的“美元”變貴了,必須拋售高風險資產來換取現金。
我們看到的 LTH(長期持有者)在 30 天內淨賣出 40.5 萬枚 BTC,套現 420 多億美元,也並非信仰崩塌,而是“地主家也沒餘糧了”。
10 月 31 日:“美元荒”的休克警報
如果說 TGA 是一個“萬億黑洞”,那麼 10 月 31 日,就是這個黑洞幾乎讓金融系統“休克”的一天。
這一天,美國金融體系的“毛細血管”發出了兩個清晰的警報,兩者都創下了 2020 年 3 月疫情危機以來的最高紀錄。
警報一:銀行間“借錢成本”失控。
有一個關鍵利率,衡量的是銀行之間“借錢過夜”的真實成本。10 月 31 日,這個利率飆升至 4.22%。
這個數字的恐怖之處在於,联准会設定的政策利率“上限”是 4.00%。這意味着,由於“美元荒”過於嚴重,銀行們寧願支付“罰息”也要借到錢。市場的實際成本已經失控,脫離了央行的掌控。
警報二:銀行集體衝向联准会“典當鋪”。
當銀行在市場上(連“罰息”)都借不到錢時,它們只剩最後一個選擇:向联准会抵押高等級債券,換取“救急”現金。
10 月 31 日,這個“緊急窗口”的使用量爆炸至 503.5 億美元。
這兩個數據疊加,翻譯過來就是:**10 月底,銀行體系真的“缺錢”了。**它們先是試圖(警報一)不計代價地相互“抽血”,當“抽血”失敗後(警報二),它們開始集體衝向联准会的“急救室”。
而這一切“下遊管道”的堵塞,都源於 TGA 那個“上遊水庫”在過去 40 天裏只進不出。
數據黑洞:联准会的“失明”與市場的“恐慌”
現在,“病根”要被拔掉了。TGA 即將“開閘泄洪”。
按理說,市場應該 V 型反轉。但問題是,政府停擺 40 天,影響的不僅是 TGA 的現金流,更是美國勞工統計局(BLS)等關鍵數據部門的運作。
這就是市場即將面臨的第一個“大考”,也是“黃金坑”的來源。
摩根士丹利的經濟學家已經警告:9 月份的就業數據(最早本週五公布)將是“拼湊”的,而 10 月份的 CPI、PPI 和 PCE——即联准会最青睞的通脹指標——甚至可能根本不會發布。
因爲數據收集員停擺了,10 月份的通脹數據“根本沒有被收集”。
這就在 12 月的聯準會議息會議之前,制造了一個完美的“數據黑洞”。
联准会主席鲍尔一直強調他的決策是“數據驅動的”(Data-Dependent)。而現在,他“無數據可依”了。
這將在短期內給市場帶來巨大的不確定性。市場最害怕的從來不是“利空”,而是“無法定價”。當華爾街的精英交易員們發現自己無法預測联准会的下一步行動時,他們的第一反應就是拋售風險資產,直到不確定性消除。
我們很可能會看到一個極其反常的劇本: 市場先是爲“政府開門”和“TGA 泄洪”的利好而歡呼漲;然後(也許就在本週五),當那份“劣質”的 9 月就業報告出爐時,市場猛然驚醒,意識到联准会已經“失明”,從而引發恐慌性回調。
萬億“泄洪”遇上“數據黑洞”= 最後的“黃金坑”?
這正是當前市場最精妙的博弈點。
一方面,我們有一個確定性的、長期的巨大利好:TGA 的 1 萬億美元“泄洪”。
更重要的是,根據我們的深度研究,用來吸收這筆洪水的“海綿”——RRP(逆回購工具)——其餘額已從 2.2 萬億美元降至不足 800 億美元。
這意味着 TGA 釋放的 1 萬億流動性,將沒有任何緩衝,直接溢出到銀行準備金,並湧入風險資產。這幾乎是板上釘釘的“大放水”。
另一方面,我們有一個突發的、短期的巨大不確定性:“數據黑洞”的衝擊波。
當這兩個事件疊加,會發生什麼?
一個由“不確定性”制造的、完美的“黃金坑”。
這或許就是素材中提到的“小牛市來臨前的最後一次‘上車區’”。
精明的交易者正在等待這個“錯位”。他們知道“大放水”終將到來,但他們也知道市場會先被“劣質數據”所驚嚇。
如果市場在本週五或下周初,因爲一份“無法解讀”的就業報告或“缺失”的 CPI 預期而出現劇烈回調——例如,再次下探 9.9 萬美元甚至更低的爆倉區——那很可能不是新一輪熊市的開始,而是那萬億流動性“洪水”抵達前的最後一次“砸盤吸籌”。
真正“風暴”:當“新水”遇上“新渠”
更讓空頭絕望的是,一旦市場“消化”完這個“數據黑洞”——也許联准会會因此“被迫鴿派”,以“金融穩定”(即 SRF 飆升 500 億)爲由,忽視通脹數據——TGA 的“新水”將遇到監管復工後的“新渠”。
政府開門,SEC 也要復工。
Bitunix 的分析師擔心“監管審查加速”可能帶來利空,但市場的主流預期顯然更爲樂觀。
因爲在 9 月份,SEC 已經批準了“通用上市標準”,這被視爲極大地“快進”了 ETF 的審批流程。市場等待的早已不是 BTC 或 ETH,而是 SOL、XRP、ADA、DOT 等一系列將爲市場帶來海量新資金的合規產品。
現在,請把所有拼圖放在一起:
水龍頭(TGA): 即將釋放 1 萬億美元的流動性。
蓄水池(RRP): 已近枯竭,無法吸收洪水,流動性將直接溢出。
引水渠(SEC): 即將復工,準備批準新一批“山寨幣 ETF”。
這就是“政府開門”的真正意義。它帶來的短期“數據黑洞”可能會制造一個恐慌性的回調,但這很可能就是那萬億流動性盛宴來臨前的最後一次“上車區”。
畢竟,當 TGA 的“新水”遇到 SEC 批準的“新渠”時,我們討論的將不再是“是否回暖”,而是“下一輪山寨季”何時引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