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laman ini mungkin berisi konten pihak ketiga, yang disediakan untuk tujuan informasi saja (bukan pernyataan/jaminan) dan tidak boleh dianggap sebagai dukungan terhadap pandangannya oleh Gate, atau sebagai nasihat keuangan atau profesional. Lihat Penafian untuk detailnya.
Dingte meraup lima puluh juta dari saham AS! Harga saham PLTR naik dari 8 dolar hingga imbal hasil 2000%
遊戲實況主丁特日前在影片中做了 2025 年美股回顧,他表示自己靠著美股爆賺了五千萬台幣。當年因想賺戰爭財而買進 PLTR 股票,卻因搭上 AI 熱潮獲利 2000%。他在 14 美元先大筆買進 Palantir 股票,之後一路往 8 美元加碼。丁特投資美股五年,整體投資報酬約為 120%,年化報酬約 24%。
從全現金買房轉念,投入美股第一桶金
丁特出身澎湖,從小在極度保守、不貸款的家庭長大。2019 年,他靠電競選手與實況主工作累積了約 2,000 萬台幣現金,原本打算全額現金買下約 1,600~2,000 萬台幣的房子。但在友人、同為實況主的殺梗不斷吐槽用現金買房很智障後,他開始認真試算:房貸利率僅約 1.62%,而長期來看,美股 ETF 年化報酬約有 5%~8%。最終他改為貸款買房,保留大筆現金投入美股,成為日後投資的起始本金。
這個決策展現了財務槓桿的基本邏輯。當借貸成本(1.62%)低於投資報酬(5-8%)時,使用槓桿可以放大收益。假設他用 1,600 萬現金買房,這筆錢就被鎖死在房地產中。相反,若他僅付 320 萬頭期款,貸款 1,280 萬(年息 1.62%,每年利息約 20 萬),剩餘 1,680 萬投入美股,即使保守估計年化報酬 5%,每年也能賺 84 萬,扣除 20 萬利息後淨賺 64 萬。這個案例完美說明了「錢不是拿來存的,是拿來用的」的投資哲學。
更重要的是,這個決策為丁特提供了足夠大的本金。在他後來的投資經驗中,能在崩盤時補倉、在恐慌時不被洗出去,關鍵就是起始本金夠大且直播本業持續有收入,能在市場下跌時補銀彈。若他當時選擇全現金買房,後續的所有投資機會都將無法把握。
PLTR 股票長抱:股價從 8 美元一路飆升
(來源:Trading View)
俄烏戰爭爆發時,丁特看好 Palantir 發戰爭財的潛力。Palantir 是美國最神秘的大數據公司之一,其軍事情報分析系統被美國國防部和情報機構廣泛使用。丁特的邏輯是,戰爭將推升各國對情報和監控技術的需求,Palantir 作為該領域的領導者將直接受益。
孰料 PLTR 股價從 30 多美元一路跌到 8 美元,他在 14 美元先大筆買進,之後一路往 10 元、8 元加碼。這種逆勢加碼需要極大的心理承受力。當你在 14 美元買入後眼睜睜看著股價跌到 8 美元,賬面虧損超過 40%,絕大多數投資者都會選擇止損離場。但丁特選擇繼續加碼,因為他確信 Palantir 的長期價值。
他承認這次抄底運氣成分很重,因為真正讓 PLTR 暴漲的反而是後來和 AI 的結合,而不是戰爭財。2023 年 AI 熱潮爆發後,市場發現 Palantir 的大數據分析平台天然適合訓練和部署 AI 模型。該公司推出的 AIP(Artificial Intelligence Platform)使企業能快速部署 AI 應用,訂單量激增。Palantir 股價從 8 美元一路飆升,目前已超過 160 美元(假設 2000% 報酬率),為丁特帶來了驚人的回報。
但他認為,對未來的想像不可能完全命中現實,能做的只有在跌的時候抱著,甚至補倉。這種心態是散戶與專業投資者的關鍵差異。散戶往往追求精準預測,試圖買在最低點賣在最高點。但丁特的策略是容忍預測錯誤,透過分批買入和長期持有來平滑風險。即使買入理由(戰爭財)沒有兌現,只要公司基本面良好,總會有其他催化劑(AI)推動股價上漲。
丁特 30% 抄底策略與三次崩盤心法
丁特的核心策略極為簡單但執行困難:以特斯拉為例,只要大跌 15%,他就會買一點。20% 買更多,30% 就準備 All in。他認為跌到 30% 就很多了,因此設定為一個安全值。再跌 40~50%,就一樣抱著等股票彈回來。他的策略是在每一個大家感到恐慌的時刻進去抄底。
這種策略的關鍵在於心理建設。特斯拉在歷史上有歷經兩次的腰斬,但不可能期待它每次都會腰斬。也許它再也不會腰斬。但這就是心理建設的部分,買特斯拉,是有可能要承受腰斬的,但不能期待每次腰斬你才要進去,不然你手上的錢可能會一直在那裡被通膨吃掉。一旦確信這支股票它是未來發展的趨勢,只要有跌,它就是一個很好買入的時機。
丁特回顧,自己績效能大幅超越大盤,關鍵在於三個大跌事件他都咬牙撐住,甚至加碼。2020 年 COVID-19 美股連續熔斷,他坦言當時真的快賣了,身邊的朋友幾乎全跑光。直到跟朋友「星海蟲王 Sen」通話後,發現對方並沒有賣出,他才冷靜下來思考:「如果都已經世界末日了,那現金也沒用,不如就放著等它反彈。」最終他選擇抱住,甚至在恐慌中補倉,成為報酬率的重要轉折點。
年初中國 DeepSeek 模型橫空出世,NVIDIA 股價從 130 多元急跌到 90 多元。他在 117 美元左右進場,認為市場是被嚇到,但不論 AI 多強,最終仍需要 NVIDIA 的算力。現在這筆投資不到一年,報酬率已約 61%。這三次危機展現了丁特策略的核心:確信長期趨勢不變,短期恐慌就是機會。
丁特三次崩盤抄底戰績
2020 疫情熔斷:市場恐慌中抱住甚至補倉,成為報酬率轉折點
2022 俄烏戰爭:PLTR 股價從 30 跌至 8 美元,分批加碼最終獲利 2000%
2025 DeepSeek 事件:NVIDIA 從 130 跌至 90 美元,117 美元進場年化 61%
閒錢投資才能抱住不被洗出去
丁特也直白表示,這些標的路邊的野狗都知道,但真正拉開績效差距的,不是選股,而是什麼時候敢買、敢抱。他強調投資一定要用閒錢,因為如果不是用閒錢,可能就會抱不住。好比說你有一百萬買車,買了特斯拉股票漲了 20% 變 120 萬,好像可以升級成外國車了,你就趕快把它賣了。又或者跌到剩 60 萬,你覺得再跌下去連國產車都買不起,只能買二手車了,所以你只好賣掉。
如果不是一筆閒錢,你會被生活因素所干擾,而去擾亂你對這支股票的判斷。你的投資目的是要賺錢,要把投報率最大化,你就不應該被其他因素所干擾。這種心態正是他能在 PLTR 股價從 30 跌至 8 美元時繼續加碼,而非恐慌性拋售的關鍵原因。
對於本金門檻,丁特的建議很明確:手上有至少 50 萬台幣以上的閒錢,且每年穩定存得下 50 萬台幣、每月有 3~5 萬以上的閒錢可以投入,才值得認真研究投資、主動選股。否則,主動研究投資反而是在浪費時間成本。他以 50 萬本金、目標年化 10% 為例:一年賺 5 萬,平均一天約 137 元。但這是建立在投資順利的前提下,若績效不佳,大量花在研究股市的時間就等於白費。
因此他建議:「本金不夠大、現金流不夠強,就不要把太多時間花在投資研究上。想投,就無腦買 ETF 放著,不要天天盯。」對於大學生、剛出社會、存款不多的族群,丁特的結論很明確:應該優先投資自己,讓本業收入持續成長,建立更強的現金流。
AI 離泡沫還很遠短期回調繼續加碼
談到目前最火熱的 AI 概念股,丁特認為,這一波漲勢雖然誇張,但離真正泡沫化仍有距離。他將其類比 2000 年網路泡沫前夕:當時網路已經高度普及、滲透率達三四成,需求成長開始放緩,泡沫才破。反觀現在,AI 大規模商用仍在起點,應用滲透率遠未到成長鈍化階段。
因此他的個人操作是短期若再回調 5%~10%,仍會考慮持續逢低加碼。真正考慮大幅減碼,會等到 AI 被廣泛運用、成長動能明顯放緩時。這種判斷為 PLTR 股價的長期走勢提供了樂觀預期。Palantir 作為 AI 應用的核心基礎設施提供商,只要 AI 革命持續深化,其商業價值就將持續提升。
丁特投資美股五年,整體投資報酬約為 120%,年化報酬約 23~24%。他直言:「每年 20 幾%的報酬已經很恐怖了!大家應該把目標放在年化 10%,能穩定打贏 ETF,就已經很厲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