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indai untuk Mengunduh Aplikasi Gate
qrCode
Opsi Unduhan Lainnya
Jangan ingatkan saya lagi hari ini

Persaingan Triliun Dolar: Musk vs Ethereum, Siapa yang Harus Menang?

撰文:Liam Akiba Wright

编译:Saoirse,Foresight News

当埃隆・马斯克(Elon Musk)的身价突破万亿美元大关时,这不仅仅是个人成功的标志,更将预示着经济史迈入新阶段 —— 在这个阶段,个人影响力足以与主权国家匹敌。

作为一名比特币持有者,我将中本聪提出的「去中心化财富」与「金融民主化」愿景视为权力分散的蓝图,这一理念能降低价值体系对单一主体的依赖。然而,随着资本、人工智能与政策逐渐向马斯克不断扩张的商业帝国聚拢,他的崛起也揭示出我们偏离这一理念的程度之深。

「价值」的归属正再次走向集中,只不过这一次,掌控者并非政府或银行,而是那些将技术转化为杠杆工具的个人。

有人认为,比特币是私有财产最纯粹的形态:不可没收、无国界、完全由个人掌控。从这个角度看,中本聪或许不会将「万亿富翁的出现」视为去中心化的失败,而可能将其看作去中心化发展过程中合乎逻辑(尽管非预期)的结果。

马斯克精心设计的「财富盛宴」

截至目前,特斯拉股东已批准一项薪酬方案 —— 若该方案设定的里程碑目标全部达成,马斯克的净资产有望增至 1 万亿美元。

在 11 月 6 日召开的特斯拉年度股东大会上,超过 75% 的投票支持了这项以期权为核心的多年期计划。该计划的薪酬发放设有明确前提:特斯拉需突破一系列运营与估值门槛,包括实现近 8.5 万亿美元的市值,以及大规模部署自动驾驶技术与人形机器人。

特斯拉这一方案背后的数值逻辑,形成了一种反常的对比:单一个体的股权敞口,竟有可能超过四大主流山寨币(ETH、USDT、XRP 和 BNB)目前市值总和。

如何冲过终点线:财富、权力与政策的博弈

若马斯克的所有期权股份均归属并行权,在不考虑股权稀释与融资影响的情况下,他的实际持股比例或达到 25% 左右。

按特斯拉 8.5 万亿美元市值计算,仅其 27% 的股份价值就约为 2.295 万亿美元。截至 2025 年年中,SpaceX(马斯克 2002 年创立的美国私人航天制造商和太空运输公司)在私人市场的估值已接近 3500 亿美元,已有公开乐观预测显示,到 2030 年,该公司在国防与宽带领域的估值将突破万亿美元。

关于 xAI(马斯克 2023 年创立的人工智能公司)的融资传言,估值区间在 750 亿至 2000 亿美元之间。综合来看,这份期权方案的「收益凸性」,将马斯克的个人财富与少数「非此即彼」的结果深度绑定,其中最关键的便是自动驾驶出租车(Robotaxi)与人形机器人的商业化进展。

而这些目标的实现,不仅受技术限制,更受政策制约。以加利福尼亚州为例,特斯拉目前仅持有加州机动车管理局(DMV)颁发的「带安全驾驶员测试许可」,尚未获得能开启商业化运营的「无人驾驶测试与部署许可」。据加州政府记录与路透社报道,打车服务的各阶段推进,还需获得加州公用事业委员会(CPUC)的单独批准。

正如科技媒体 Ars Technica 此前报道的调查所示,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对「完全自动驾驶(FSD)功能」的审查,仍是可能引发舆论关注的潜在风险点。

理性看待加密货币的「万亿美元挑战」

目前,马斯克的净资产已超过任何单一山寨币的市值。在加密货币领域,仅有比特币的市值(超 2 万亿美元)高于他的个人财富 —— 而我对比特币持充分乐观态度,相信其表现将持续优于任何个人的投资组合。

市值排名第二的以太坊,近几个月市值在 3900 亿至 6000 亿美元区间波动,当前约为 4000 亿美元,比马斯克的个人财富低约 1000 亿美元。

接下来,我们不妨进行一些基础的前瞻性建模分析:

保守情景:

若自动驾驶技术落地延迟、擎天柱(Optimus)人形机器人仍局限于小众场景,到 2035 年,特斯拉估值或达到 3 万亿美元。此时,马斯克持有的 25% 特斯拉股份将带来约 7500 亿美元收益,再加上 SpaceX 5000 亿美元、xAI 500-1000 亿美元的估值,其总资产约为 1.3-1.35 万亿美元。扣除期权行权成本、税费与贷款后,其净资产略低于 1 万亿美元,甚至可能无法突破这一关口。

相比之下,若以太坊价格达到 5000 美元、流通量为 1.25 亿枚,其市值仅约为 6250 亿美元。

基准情景:

若特斯拉市值达到 5 万亿美元,擎天柱率先在工厂投入使用,能源业务实现规模化扩张,马斯克持有的特斯拉股份价值将达到 1.25-1.45 万亿美元。叠加 SpaceX 1 万亿美元、xAI 2000 亿美元的估值,其净资产突破 1 万亿美元将成为「基本结果」。

而以太坊即便价格接近 1 万美元、流通量为 1.2-1.25 亿枚,总市值也仅在 1.2-1.25 万亿美元左右。

乐观情景:

若特斯拉市值达到 8.5 万亿美元,自动驾驶出租车得到广泛应用,人形机器人实现规模化量产;同时 SpaceX 估值向 2.5 万亿美元迈进,xAI 估值突破 5000 亿美元,马斯克的个人财富将达到「数万亿美元」级别。

这种对比并非「个人英雄」与「技术协议」的较量,而是「股权期权收益」与「网络采用率」的竞争。

因此,若以太坊要在未来十年内超越马斯克(旗下资产)、率先突破 1 万亿美元估值,在特斯拉市值不超过 3 万亿美元的前提下,其价格需突破 1 万美元。

亿万富翁的影响力与财富政治

然而,我认为围绕这些数字的「社会叙事框架」同样重要。

剑桥大学出版社发表的研究显示,对超级富豪的崇拜,以及随之而来的「精英主义」或「制度辩护论」观念,会降低人们对财富再分配与累进税制的支持 —— 这种影响在低收入群体中同样存在。

政治学领域的长期研究表明,政策结果对富裕阶层偏好的回应度,远高于对普通公民偏好的回应度。这意味着财富的极度集中,可能转化为持久的政治影响力。

与此同时,经济学研究(如《经济学季刊》及相关文献)发现,与更富有的群体接触,会降低个人的生活满意度,同时增加炫耀性消费与借贷行为 —— 这种影响在收入分配的底层群体中尤为显著。

2024 年哈里斯民意调查(Harris Poll)显示,多数受访者认为「亿万富翁为社会贡献不足」;而英国的相关调查也表明,公众普遍担忧「超级富豪的政治影响力过大」。

这些并非围绕名人的抽象舆论,而是亿万富翁的「光环效应」与媒体叙事反作用于财政预算、选举投票与社会债务的具体渠道。

从规模视角定位伦理边界

《福布斯》杂志数据显示,2025 年全球亿万富翁人数达到 3028 人,创历史新高。而全球总人口约为 82.3 亿,这意味着每 270 万人中仅约 1 人能跻身亿万富翁行列。

目前全球尚无万亿富翁。据瑞银(UBS)估计,全球家庭财富总额为 450 万亿美元,1 万亿美元仅占其中的 0.22%。路透社对瑞银数据的解读显示,全球成年人财富中位数仅为「数千美元」,超过 80% 的成年人财富不足 10 万美元。

1 万亿美元的个人财富,约相当于 1 亿至 1.3 亿名「中等财富水平成年人」的净资产总和。从百万富翁晋级为亿万富翁的概率本就极低,将「万亿美元」视为公众可追求的目标,在数字层面显然不合逻辑。

政策选择是影响「财富顶端群体」的关键变量。现行规则允许顶级财富不断复利增长,而结合前文提到的「政策对富裕阶层的偏向性」,民生领域的「可负担性问题」(如住房、医疗成本)往往会被滞后解决。

正如经济学家 Zucman 模拟、Oxfam 引用且《华盛顿邮报》报道的方案所示:对亿万富翁的财富征收 2% 的定向年度税,每年可筹集约 2500 亿美元。这笔资金可用于资助公共产品或缓解生活成本压力,同时适度缩小财富顶端与普通群体的差距。

在实验性场景中,若社会文化从「个人英雄叙事」转向「对进步的系统性解读」,人们对累进税制的支持度会显著提升 —— 这将对「富豪崇拜」的溢出效应形成更温和的制衡。

政策与公众认知塑造万亿美元竞赛

这些措施本身不会改变特斯拉的估值逻辑或加密货币的需求曲线,但能调整巨额财富所处的「外部环境」。

特斯拉内部的治理问题同样值得关注:不仅是董事会,股东们也对期权的「收益凸性」进行了估值并予以批准 —— 这一过程回应了某类批评,却又引发了新的争议。

若各州监管机构与安全部门能有效管控「支撑该薪酬计划的自动驾驶现金流」,那么当前的公共监管体系,将在「价值数万亿美元的私人财富期权」中扮演「上游把关者」的角色。

据路透社与加州车管所记录,特斯拉要在关键市场实现自动驾驶出租车的规模化运营,仍需获得「无人驾驶测试与部署许可」;同时,NHTSA 的审查仍在持续推进。决定该薪酬计划能否落地的,是这些审批的时间表,而非新闻发布会。

我们无需对马斯克报以欢呼或嘲讽,也能清晰看待这场对比:

加密货币要达到 1-2 万亿美元规模,依赖的是「采用率、吞吐量与资金流动」;而创始人要积累 1 万亿美元以上财富,依赖的则是「少数技术突破与监管放行」。

人们可以赞赏马斯克的执行力或技术创新,但无需推崇「富豪崇拜文化」—— 这种文化会削弱对财富再分配的支持,同时放大精英阶层对政策的影响力。其中的逻辑显而易见,是否崇拜则取决于个人选择。

最终,无论首个突破 1 万亿美元的是个人还是网络,更重要的问题在于:我们希望赋予哪种体系以力量?是建立在个人野心之上的体系,还是基于集体认同与参与的体系?

BTC3.78%
ETH4.31%
XRP11.53%
BNB1.04%
Lihat Asli
Halaman ini mungkin berisi konten pihak ketiga, yang disediakan untuk tujuan informasi saja (bukan pernyataan/jaminan) dan tidak boleh dianggap sebagai dukungan terhadap pandangannya oleh Gate, atau sebagai nasihat keuangan atau profesional. Lihat Penafian untuk detailnya.
  • Hadiah
  • Komentar
  • Posting ulang
  • Bagikan
Komentar
0/400
Tidak ada komentar
  • Sematkan
Perdagangkan Kripto Di Mana Saja Kapan Saja
qrCode
Pindai untuk mengunduh aplikasi Gate
Komunitas
Bahasa Indonesia
  • 简体中文
  • English
  • Tiếng Việt
  • 繁體中文
  • Español
  • Русский
  • Français (Afrique)
  • Português (Portugal)
  • Bahasa Indonesia
  • 日本語
  • بالعربية
  • Українська
  • Português (Brasi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