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區塊鏈生態系統日益複雜,流動性變得支離破碎,資產在不同網絡之間的流動變得困難。Layer 1和Layer 2解決方案在推出時常常面臨缺乏代幣多樣化的問題,代幣發行方也難以在多條區塊鏈上維持流動性。此外,用戶還得處理跨鏈橋、錢包和流動性深度的複雜性,才能順利交易。
隨著區塊鏈的普及,資產的無縫訪問變得至關重要,Universal協議正是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允許任何代幣在多個鏈之間無阻礙地交易。
Universal協議誕生於解決加密領域最棘手的問題之一——跨鏈流動性碎片化。2024年6月,該團隊發佈了白皮書,提出了一個讓用戶可以在任何區塊鏈上交易任何代幣的統一包裝資產系統的計劃。
該項目迅速引起了大投資者的關注,獲得了來自Data Tech Fund、FourCities Capital、Coinbase Ventures和a16z Crypto Investments的融資支持。a16z Crypto由Marc Andreessen和Ben Horowitz創立,是知名的風投公司,管理著192億美元的資產,其中包括31億美元的加密投資。a16z的支持不僅提供了資金,還帶來了行業資源、技術專家以及金融領域的廣泛人脈。
在融資完成後,Universal協議推出了其包裝資產基礎設施,推出了“uAssets”,支持XRP、SUI、SOL和DOGE等資產的包裝和跨鏈高效交易。該創新旨在簡化流動性管理,消除多錢包或複雜跨鏈橋的需求。用戶迅速接受了這一新模式,僅幾個月內交易量就突破了9.5億美元,顯示出市場對無縫鏈上交易的強烈需求。
到2024年底,Universal協議已經整合了超過80種包裝資產,為開發者提供了標準化的API,進一步推動跨鏈交易的便利性和流動性擴張。
Universal協議通過包裝資產,允許任何代幣在多條區塊鏈生態系統中使用,消除流動性碎片化。它採用了類似wBTC、USDT和USDC的安全託管模型,但在鑄造速度、跨鏈效率和支持非EVM資產方面有顯著提升。
協議核心由三大參與方組成:
託管方(Custodians):持有支持Universal代幣的底層資產,確保1:1抵押,保證合規性和透明度。
商戶(Merchants):獲准的實體,負責代幣的鑄造和贖回,提供流動性,確保跨鏈執行順暢。
用戶(Users):使用uAssets進行交易、支付,或集成到DeFi應用中。
Universal網絡採用“燒燬-鑄造”機制(burn-and-mint),在源鏈上燒燬代幣後再在目標鏈上鑄造新代幣。這種方式消除了傳統“鎖定-鑄造”橋帶來的流動性碎片化,實現即時結算,讓包裝資產更高效、更安全。
此外,Universal支持將DOGE、XRP等非EVM資產包裝後在EVM鏈上交易,拓展了DeFi的覆蓋面,允許這些資產在去中心化交易所(DEXs)、借貸協議和質押平臺上使用。
代幣發行
Universal協議中的代幣發行由授權商戶負責,確保每個代幣都有1:1的對應資產作為抵押,保持安全、穩定和透明。
發行流程:
來源:universal protocol whitepaper
代幣贖回與燒燬
贖回與鑄造流程相反,由商戶發起燒燬請求,將Universal代幣從區塊鏈上銷燬,獲得等值底層資產。
Universal還支持將DOGE、XRP和其他非EVM資產包裝後,在EVM兼容的區塊鏈上進行交易。這一創新擴大了DeFi的覆蓋範圍,使得原本孤立的資產也能在鏈上金融應用中使用,比如去中心化交易所(DEXs)、借貸協議和質押平臺。
代幣的發行和贖回流程由授權商戶(Authorized Merchants)管理,他們與託管方(Custodians)合作完成抵押資產的存入與提取。當用戶想要鑄造uAsset時,商戶將對應的底層資產存入托管方,託管方隨後授權在Universal網絡上發行等額的uAsset。此流程確保每個uAsset都擁有足額的抵押物,防止超額鑄造或流動性操控。
同樣地,當用戶希望贖回資產時,uAsset將被燒燬(burn),相應的底層資產將返還給商戶,商戶再將資產分配給用戶,完成贖回流程。
代幣發行
在Universal協議中,代幣發行指的是通過鑄造(minting)來增加Universal代幣(uAssets)供應量的過程,確保每個代幣都有對應的底層資產作為完全抵押。該過程由Universal網絡嚴格管理,只能由授權商戶(Authorized Merchants)發起。系統確保每個發行的uAsset都以1:1的比例與底層資產對應,確保代幣供應的安全性、穩定性和透明度。
為了保持合規性和安全性,Universal代幣只能鑄造到白名單地址,這些地址必須屬於授權商戶。
發行流程從商戶向Universal代幣合約發送交易、表明鑄造Universal代幣的意圖開始。該交易會指定新鑄造代幣的目標區塊鏈和接收地址。隨後,商戶將等值的底層資產轉移到指定的託管方,確保存入的資產價值與請求鑄造的Universal代幣數量相匹配。
託管方負責驗證並安全存儲這些底層資產,確保系統的完整性。
一旦資產存入完成,Universal網絡會執行驗證檢查,確保抵押資產與申請的鑄造數量一致。如果驗證成功,網絡將執行鑄造交易,創建指定數量的Universal代幣。新鑄造的代幣將被髮送到商戶在所選區塊鏈上的指定地址。
這一許可制的自動化流程確保不會出現超額鑄造或抵押不匹配的情況,始終保持Universal代幣的足額抵押屬性。
來源:universal protocol whitepaper
代幣贖回與發行流程正好相反,通過將Universal代幣兌換為其對應的底層抵押資產來減少Universal代幣的供應量。與發行流程一樣,只有授權商戶(Merchants)才能發起贖回流程,確保過程的安全性和合規性。
該流程從商戶在智能合約中觸發燒燬功能(burn function)開始,指定要贖回的代幣數量。
燒燬功能執行後,指定數量的代幣會從商戶在區塊鏈上的Universal代幣餘額中扣除,導致Universal代幣的總供應量相應減少。一旦代幣成功燒燬,商戶將收到等值的底層資產,完成整個贖回過程。
此流程確保Universal維持透明、足額抵押(fully collateralized)的代幣供應量,防止流通中的代幣總量超過託管方持有的實際儲備資產。
來源:universal protocol whitepaper
Universal代幣在實現跨鏈流動性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商戶在維持供需平衡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通過鑄造新代幣,他們確保流動性在中心化交易所(CEXs)和去中心化交易所(DEXs)上都能隨時獲得,讓交易者能夠輕鬆獲取和交易Universal代幣。
代幣持有者可以直接從現有市場購買Universal代幣,享受商戶提供的流動性帶來的便利。Universal的中繼機制(relayer)有助於實現平穩的價格發現和執行,最大限度地減少滑點,提高交易效率。如果用戶希望退出持倉,他們可以將代幣賣回給商戶,商戶隨後燒燬回購的代幣,減少流通供應量,維護Universal生態系統的完整性。
來源:universal protocol whitepaper
通過引入包裝uAssets,Universal協議提升了流動性效率,減少了流動性碎片化,並擴大了DeFi生態系統內的可訪問性。以下是Universal協議的主要應用場景:
Universal協議支持用戶在EVM兼容區塊鏈上交易非EVM資產,如DOGE、XRP和SOL。通過將這些資產包裝成uAssets,交易者可以輕鬆地在去中心化交易所(DEXs)、借貸平臺和流動性池中使用它們。這一創新擴展了DeFi的可訪問性,消除了多錢包管理和複雜跨鏈橋接的需求。
機構可以利用Universal的託管方和商戶安全地鑄造和贖回資產,確保每個uAsset都以1:1的比例完全抵押。這讓機構能夠進行大規模跨鏈交易,實現金融工具的無縫結算,並直接訪問鏈上流動性,同時避免傳統交易所帶來的對手方風險。
Universal協議為開發者提供標準化API,使他們能夠將包裝資產功能集成到交易平臺、收益聚合器和DeFi協議中。此解決方案消除了跨鏈流動性管理的難題,帶來了更好的價格執行、更深的流動性池,以及更出色的去中心化應用用戶體驗。
Universal協議的核心特點
uAssets(如uBTC、uSOL和uXRP)是Universal協議發行的ERC-20包裝代幣,旨在解決不同區塊鏈之間的流動性碎片化問題。這些代幣讓用戶可以在支持的DeFi生態系統中交易、轉移和使用非原生資產。
他們擁有授權商戶與託管方確保安全性。uAssets的發行流程由授權商戶負責,他們通過向受監管的託管方存入等值底層資產來鑄造新代幣。
贖回流程則相反,商戶發起燒燬請求,一旦代幣被燒燬,對應的底層資產就會釋放給商戶。這確保每個uAsset始終保持1:1的儲備抵押。
燒燬-鑄造機制消除流動性碎片化
與傳統的跨鏈橋系統不同,Universal協議採用燒燬-鑄造模型(burn-and-mint model),消除了流動性碎片化,確保代幣能在區塊鏈之間即時流動。
協議還提升了擴展性,使得非EVM資產(如XRP、DOGE、SOL)可以在DeFi生態系統中自由交易。
未來升級將包括:
真實儲備支持與透明性
每個uAsset都由Coinbase Prime託管的儲備以1:1比例支持,確保所有包裝代幣都有真實資產抵押。
Universal協議還集成了Reclaim Protocol的zkTLS,生成可驗證的儲備證明,讓用戶可以獨立驗證抵押資產,確保系統透明可信。
來源:universal.xyz
Universal Protocol賦能開發者將uAssets集成到他們的應用中,提升跨鏈流動性和資產可用性。擁有超過80種包裝資產以及即時流動性系統(Just-in-Time, JIT),Universal允許協議在不依賴碎片化AMM池的情況下,實現交易、借貸和衍生品功能。
開發者可以利用Universal的Relayer API來整合鏈下訂單簿流動性,從而實現更好的執行、更深的市場深度,以及更高效的跨鏈交易。與被動流動性池不同,Universal確保訂單通過即時鑄造和贖回機制動態執行。
Universal的靈活集成模型讓它可以完全兼容去中心化交易所(DEXs)、借貸平臺、結構化DeFi產品和錢包。例如,DEXs可以利用uAssets在大交易量交易對上提供類似CEX的流動性;借貸市場可以通過引入之前流動性不足的資產(如uDOGE、uXRP和uSOL)擴大抵押選項。而錢包也可以原生支持uAssets,讓用戶持有和交易跨鏈資產,而不需要跨鏈橋。
Universal Protocol允許用戶通過將資產存入流動性池來提供流動性,在貢獻跨鏈市場深度的同時賺取交易費和激勵獎勵。流動性提供者可以將穩定幣、ETH或包裝資產抵押到Universal的流動性池中,這些資金將用於執行訂單、提升市場效率,並減少交易對中的滑點。
活躍的流動性池提供高收益獎勵,部分年化收益率(APR)超過3000%,具體取決於資產對和交易量。例如,WETH/uLINK池的APR高達1912%,而WETH/uSUI池的收益率超過450%APR。這些池子增強了跨鏈流動性,使交易者能夠執行低滑點交易,同時流動性提供者從每筆交易中賺取費用。
Universal採用集中流動性模型,將流動性動態分配到高流量交易區間,從而優化資本效率。此外,商戶在維持CEX和DEX的流動性方面起到了關鍵作用,確保代幣供應順暢,以及價格發現高效運行。
來源:universal.xyz
Universal協議的一大亮點是其出色的流動性效率。通過與授權商戶(Merchants)和託管方(Custodians)合作,Universal確保了資產的即時鑄造和贖回,同時保持完全的抵押支持。這讓DeFi用戶、機構和開發者可以訪問各種資產,而無需管理複雜的跨鏈橋接系統。此外,Universal還集成了鏈下訂單簿流動性,提升了價格執行效果,相較於傳統的自動做市商(AMM)模型表現更佳。
然而,一些優先考慮完全去中心化解決方案的用戶可能會對Universal的部分中心化元素產生顧慮。由於只有授權商戶才能鑄造和贖回uAssets,該系統依賴於許可實體,儘管提供了儲備證明的透明度,但仍可能引入對手方風險。此外,雖然跨鏈橋接功能正在開發中,但協議的全部功能尚未完全落地。
總的來說,Universal.xyz提供了一個高效且可擴展的跨鏈流動性解決方案,吸引了尋求無縫DeFi資產轉移的機構和散戶用戶。儘管其許可架構提供了穩定性和安全性,但對託管方和商戶的依賴,可能不太符合那些更偏好完全去中心化協議用戶的需求。
截至2025年3月5日,Universal.xyz正式上線主網,並達成了令人矚目的9億美元交易量。這一里程碑進一步凸顯了Universal在跨鏈DeFi流動性領域的地位,推動了多個區塊鏈之間的包裝資產無縫交易。通過提升流動性效率和資產可訪問性,Universal致力於提供一個可擴展的跨鏈交易解決方案。隨著採用率持續增長,其基礎設施有望在提升去中心化金融領域的互操作性方面發揮關鍵作用。
隨著區塊鏈生態系統日益複雜,流動性變得支離破碎,資產在不同網絡之間的流動變得困難。Layer 1和Layer 2解決方案在推出時常常面臨缺乏代幣多樣化的問題,代幣發行方也難以在多條區塊鏈上維持流動性。此外,用戶還得處理跨鏈橋、錢包和流動性深度的複雜性,才能順利交易。
隨著區塊鏈的普及,資產的無縫訪問變得至關重要,Universal協議正是為了解決這些問題,允許任何代幣在多個鏈之間無阻礙地交易。
Universal協議誕生於解決加密領域最棘手的問題之一——跨鏈流動性碎片化。2024年6月,該團隊發佈了白皮書,提出了一個讓用戶可以在任何區塊鏈上交易任何代幣的統一包裝資產系統的計劃。
該項目迅速引起了大投資者的關注,獲得了來自Data Tech Fund、FourCities Capital、Coinbase Ventures和a16z Crypto Investments的融資支持。a16z Crypto由Marc Andreessen和Ben Horowitz創立,是知名的風投公司,管理著192億美元的資產,其中包括31億美元的加密投資。a16z的支持不僅提供了資金,還帶來了行業資源、技術專家以及金融領域的廣泛人脈。
在融資完成後,Universal協議推出了其包裝資產基礎設施,推出了“uAssets”,支持XRP、SUI、SOL和DOGE等資產的包裝和跨鏈高效交易。該創新旨在簡化流動性管理,消除多錢包或複雜跨鏈橋的需求。用戶迅速接受了這一新模式,僅幾個月內交易量就突破了9.5億美元,顯示出市場對無縫鏈上交易的強烈需求。
到2024年底,Universal協議已經整合了超過80種包裝資產,為開發者提供了標準化的API,進一步推動跨鏈交易的便利性和流動性擴張。
Universal協議通過包裝資產,允許任何代幣在多條區塊鏈生態系統中使用,消除流動性碎片化。它採用了類似wBTC、USDT和USDC的安全託管模型,但在鑄造速度、跨鏈效率和支持非EVM資產方面有顯著提升。
協議核心由三大參與方組成:
託管方(Custodians):持有支持Universal代幣的底層資產,確保1:1抵押,保證合規性和透明度。
商戶(Merchants):獲准的實體,負責代幣的鑄造和贖回,提供流動性,確保跨鏈執行順暢。
用戶(Users):使用uAssets進行交易、支付,或集成到DeFi應用中。
Universal網絡採用“燒燬-鑄造”機制(burn-and-mint),在源鏈上燒燬代幣後再在目標鏈上鑄造新代幣。這種方式消除了傳統“鎖定-鑄造”橋帶來的流動性碎片化,實現即時結算,讓包裝資產更高效、更安全。
此外,Universal支持將DOGE、XRP等非EVM資產包裝後在EVM鏈上交易,拓展了DeFi的覆蓋面,允許這些資產在去中心化交易所(DEXs)、借貸協議和質押平臺上使用。
代幣發行
Universal協議中的代幣發行由授權商戶負責,確保每個代幣都有1:1的對應資產作為抵押,保持安全、穩定和透明。
發行流程:
來源:universal protocol whitepaper
代幣贖回與燒燬
贖回與鑄造流程相反,由商戶發起燒燬請求,將Universal代幣從區塊鏈上銷燬,獲得等值底層資產。
Universal還支持將DOGE、XRP和其他非EVM資產包裝後,在EVM兼容的區塊鏈上進行交易。這一創新擴大了DeFi的覆蓋範圍,使得原本孤立的資產也能在鏈上金融應用中使用,比如去中心化交易所(DEXs)、借貸協議和質押平臺。
代幣的發行和贖回流程由授權商戶(Authorized Merchants)管理,他們與託管方(Custodians)合作完成抵押資產的存入與提取。當用戶想要鑄造uAsset時,商戶將對應的底層資產存入托管方,託管方隨後授權在Universal網絡上發行等額的uAsset。此流程確保每個uAsset都擁有足額的抵押物,防止超額鑄造或流動性操控。
同樣地,當用戶希望贖回資產時,uAsset將被燒燬(burn),相應的底層資產將返還給商戶,商戶再將資產分配給用戶,完成贖回流程。
代幣發行
在Universal協議中,代幣發行指的是通過鑄造(minting)來增加Universal代幣(uAssets)供應量的過程,確保每個代幣都有對應的底層資產作為完全抵押。該過程由Universal網絡嚴格管理,只能由授權商戶(Authorized Merchants)發起。系統確保每個發行的uAsset都以1:1的比例與底層資產對應,確保代幣供應的安全性、穩定性和透明度。
為了保持合規性和安全性,Universal代幣只能鑄造到白名單地址,這些地址必須屬於授權商戶。
發行流程從商戶向Universal代幣合約發送交易、表明鑄造Universal代幣的意圖開始。該交易會指定新鑄造代幣的目標區塊鏈和接收地址。隨後,商戶將等值的底層資產轉移到指定的託管方,確保存入的資產價值與請求鑄造的Universal代幣數量相匹配。
託管方負責驗證並安全存儲這些底層資產,確保系統的完整性。
一旦資產存入完成,Universal網絡會執行驗證檢查,確保抵押資產與申請的鑄造數量一致。如果驗證成功,網絡將執行鑄造交易,創建指定數量的Universal代幣。新鑄造的代幣將被髮送到商戶在所選區塊鏈上的指定地址。
這一許可制的自動化流程確保不會出現超額鑄造或抵押不匹配的情況,始終保持Universal代幣的足額抵押屬性。
來源:universal protocol whitepaper
代幣贖回與發行流程正好相反,通過將Universal代幣兌換為其對應的底層抵押資產來減少Universal代幣的供應量。與發行流程一樣,只有授權商戶(Merchants)才能發起贖回流程,確保過程的安全性和合規性。
該流程從商戶在智能合約中觸發燒燬功能(burn function)開始,指定要贖回的代幣數量。
燒燬功能執行後,指定數量的代幣會從商戶在區塊鏈上的Universal代幣餘額中扣除,導致Universal代幣的總供應量相應減少。一旦代幣成功燒燬,商戶將收到等值的底層資產,完成整個贖回過程。
此流程確保Universal維持透明、足額抵押(fully collateralized)的代幣供應量,防止流通中的代幣總量超過託管方持有的實際儲備資產。
來源:universal protocol whitepaper
Universal代幣在實現跨鏈流動性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商戶在維持供需平衡中扮演著重要角色。通過鑄造新代幣,他們確保流動性在中心化交易所(CEXs)和去中心化交易所(DEXs)上都能隨時獲得,讓交易者能夠輕鬆獲取和交易Universal代幣。
代幣持有者可以直接從現有市場購買Universal代幣,享受商戶提供的流動性帶來的便利。Universal的中繼機制(relayer)有助於實現平穩的價格發現和執行,最大限度地減少滑點,提高交易效率。如果用戶希望退出持倉,他們可以將代幣賣回給商戶,商戶隨後燒燬回購的代幣,減少流通供應量,維護Universal生態系統的完整性。
來源:universal protocol whitepaper
通過引入包裝uAssets,Universal協議提升了流動性效率,減少了流動性碎片化,並擴大了DeFi生態系統內的可訪問性。以下是Universal協議的主要應用場景:
Universal協議支持用戶在EVM兼容區塊鏈上交易非EVM資產,如DOGE、XRP和SOL。通過將這些資產包裝成uAssets,交易者可以輕鬆地在去中心化交易所(DEXs)、借貸平臺和流動性池中使用它們。這一創新擴展了DeFi的可訪問性,消除了多錢包管理和複雜跨鏈橋接的需求。
機構可以利用Universal的託管方和商戶安全地鑄造和贖回資產,確保每個uAsset都以1:1的比例完全抵押。這讓機構能夠進行大規模跨鏈交易,實現金融工具的無縫結算,並直接訪問鏈上流動性,同時避免傳統交易所帶來的對手方風險。
Universal協議為開發者提供標準化API,使他們能夠將包裝資產功能集成到交易平臺、收益聚合器和DeFi協議中。此解決方案消除了跨鏈流動性管理的難題,帶來了更好的價格執行、更深的流動性池,以及更出色的去中心化應用用戶體驗。
Universal協議的核心特點
uAssets(如uBTC、uSOL和uXRP)是Universal協議發行的ERC-20包裝代幣,旨在解決不同區塊鏈之間的流動性碎片化問題。這些代幣讓用戶可以在支持的DeFi生態系統中交易、轉移和使用非原生資產。
他們擁有授權商戶與託管方確保安全性。uAssets的發行流程由授權商戶負責,他們通過向受監管的託管方存入等值底層資產來鑄造新代幣。
贖回流程則相反,商戶發起燒燬請求,一旦代幣被燒燬,對應的底層資產就會釋放給商戶。這確保每個uAsset始終保持1:1的儲備抵押。
燒燬-鑄造機制消除流動性碎片化
與傳統的跨鏈橋系統不同,Universal協議採用燒燬-鑄造模型(burn-and-mint model),消除了流動性碎片化,確保代幣能在區塊鏈之間即時流動。
協議還提升了擴展性,使得非EVM資產(如XRP、DOGE、SOL)可以在DeFi生態系統中自由交易。
未來升級將包括:
真實儲備支持與透明性
每個uAsset都由Coinbase Prime託管的儲備以1:1比例支持,確保所有包裝代幣都有真實資產抵押。
Universal協議還集成了Reclaim Protocol的zkTLS,生成可驗證的儲備證明,讓用戶可以獨立驗證抵押資產,確保系統透明可信。
來源:universal.xyz
Universal Protocol賦能開發者將uAssets集成到他們的應用中,提升跨鏈流動性和資產可用性。擁有超過80種包裝資產以及即時流動性系統(Just-in-Time, JIT),Universal允許協議在不依賴碎片化AMM池的情況下,實現交易、借貸和衍生品功能。
開發者可以利用Universal的Relayer API來整合鏈下訂單簿流動性,從而實現更好的執行、更深的市場深度,以及更高效的跨鏈交易。與被動流動性池不同,Universal確保訂單通過即時鑄造和贖回機制動態執行。
Universal的靈活集成模型讓它可以完全兼容去中心化交易所(DEXs)、借貸平臺、結構化DeFi產品和錢包。例如,DEXs可以利用uAssets在大交易量交易對上提供類似CEX的流動性;借貸市場可以通過引入之前流動性不足的資產(如uDOGE、uXRP和uSOL)擴大抵押選項。而錢包也可以原生支持uAssets,讓用戶持有和交易跨鏈資產,而不需要跨鏈橋。
Universal Protocol允許用戶通過將資產存入流動性池來提供流動性,在貢獻跨鏈市場深度的同時賺取交易費和激勵獎勵。流動性提供者可以將穩定幣、ETH或包裝資產抵押到Universal的流動性池中,這些資金將用於執行訂單、提升市場效率,並減少交易對中的滑點。
活躍的流動性池提供高收益獎勵,部分年化收益率(APR)超過3000%,具體取決於資產對和交易量。例如,WETH/uLINK池的APR高達1912%,而WETH/uSUI池的收益率超過450%APR。這些池子增強了跨鏈流動性,使交易者能夠執行低滑點交易,同時流動性提供者從每筆交易中賺取費用。
Universal採用集中流動性模型,將流動性動態分配到高流量交易區間,從而優化資本效率。此外,商戶在維持CEX和DEX的流動性方面起到了關鍵作用,確保代幣供應順暢,以及價格發現高效運行。
來源:universal.xyz
Universal協議的一大亮點是其出色的流動性效率。通過與授權商戶(Merchants)和託管方(Custodians)合作,Universal確保了資產的即時鑄造和贖回,同時保持完全的抵押支持。這讓DeFi用戶、機構和開發者可以訪問各種資產,而無需管理複雜的跨鏈橋接系統。此外,Universal還集成了鏈下訂單簿流動性,提升了價格執行效果,相較於傳統的自動做市商(AMM)模型表現更佳。
然而,一些優先考慮完全去中心化解決方案的用戶可能會對Universal的部分中心化元素產生顧慮。由於只有授權商戶才能鑄造和贖回uAssets,該系統依賴於許可實體,儘管提供了儲備證明的透明度,但仍可能引入對手方風險。此外,雖然跨鏈橋接功能正在開發中,但協議的全部功能尚未完全落地。
總的來說,Universal.xyz提供了一個高效且可擴展的跨鏈流動性解決方案,吸引了尋求無縫DeFi資產轉移的機構和散戶用戶。儘管其許可架構提供了穩定性和安全性,但對託管方和商戶的依賴,可能不太符合那些更偏好完全去中心化協議用戶的需求。
截至2025年3月5日,Universal.xyz正式上線主網,並達成了令人矚目的9億美元交易量。這一里程碑進一步凸顯了Universal在跨鏈DeFi流動性領域的地位,推動了多個區塊鏈之間的包裝資產無縫交易。通過提升流動性效率和資產可訪問性,Universal致力於提供一個可擴展的跨鏈交易解決方案。隨著採用率持續增長,其基礎設施有望在提升去中心化金融領域的互操作性方面發揮關鍵作用。